第313章 太空人均演算法
現在在C國之外,運轉中的電磁發射井總共有四座,分別是R國兩座,西中洲一座,ARE一座。
電磁發射井在電力供應足夠充沛的時候,發射效率很高,但實際操作中,受到生產及質檢能力的限制,這幾座的利用率並未填滿。
R國兩座加一起,對低軌道日均投放量為5.2噸。
看起來好像不少,可R國的井是4.1米井,單發投送能力就接近四十噸,兩座加起來日均才五噸,明顯不夠看。
其次是ARE的那座,日均投放量為3.2噸,考慮參與方受實力和受到宗教影響更大,單座3.5米井達到這個水準已經不錯。
最爛的還是慢悠悠的西中洲。
雖然在建造過程中被多次打臉,多次「加速」,但西中洲的節奏就是比較慢,即使井造好了,利用率也十分有限,這座井的日均發射量,到五月份的整月統計,才將將達到日均投放2.5噸。
C國境外全部加一起,日均投送量都沒到11噸,比境內單座3.5米井非檢修周期的效率還差。
可也沒什麼好責怪的,他們的工業實力擺在那,加上體系效率問題,要應付怪獸的情況下,確實拿不出那麼多資源投入到這方面。
在第三階段物資囤積開始后,地面行動已經和太空系統的生死存亡沒多少關係,C國便放鬆了部分合作條款的監督,讓他們能往末日空間站那邊賺點外快。
錢在這個時代已經沒什麼用了,賦予國際交流物資價值的,是工業生產能力。
A國如今的舉債規模也沒有財力向外兌付資金,具備交易價值的主要是高端工業產品和末日空間站的船票。
A、C兩家的太空系統,各方面相差非常多。
C國也賣了一波票,但沒涉及資金流動,這些人上天也不會有地位上的優勢,反而要受到月宮的管理鉗制,對於財團、跨國富豪的吸引力其實比較有限。
A國的末日空間站商業性質較重,只是受限於航天投放能力,額定人數特別少而已。
現階段願意用十幾億甚至數十億A幣買一張票的也大有人在,他們也樂得對空間站開出一波擴建計劃,並規劃了少量「精英」額度……其實就是上天打雜的。
錢弄到手了,投送能力卻不夠,順理成章的從電磁發射系統這邊找補。
C國之外的四座電磁發射井,到六月時,有八成的投送能力都用於支援末日空間站的建設,但仔細算算,每天八噸的投放能力實在不多。
C國現在用的太空永久居住標準分作幾個組成部分。
水電氧是一個體系。
每個名額都需要有每天0.8立方氧氣再循環能力,地表普通人為0.5立方一天,多出來的部分除了補足太空人員防止骨質疏鬆做運動所需,剩下的是儲備、事故應對能力等。
太空里獲得氧氣的方式主要是電力脫碳,包含日常生活用電,這裡就產生一個硬性的電力指標。
水電解出來的氫氧比例沒有餘量,主要用於供應軌道調整發動機工作。但旱魃系列的核動力發動機只加熱氫,沒有氧的參與,所以月宮會多出來一部分氧氣,在給兩站補充水資源時,順便攜帶液氧,這部分主要補充日常開關氣閘流失的少量氣體,以及站內維修與生產工作的損失。
水電氧體系加一起,產生出人均設備重量,約七噸。
接下來是基建部分。
這裡的基建指硬性的生存、種植、活動需求,包含住房、休息娛樂等,都按人均計算,為了能達到永久居住條件,空間感要比傳統航天器大很多,因此重量也比較大。
不考慮工業發展條件的情況下,該項佔比最大,人均重量達到二十一噸。
然後是應急儲備。
應急儲備,指受到太陽活動影響,有時候空間站不得不降低自身發電能力,而發電能力降低,很可能會影響到食品產出。
把時間軸拉長,一百年裡總會有那麼十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這就需要低產出環境下的食物補充能力。
當然C國的三站體系有月表的物資支援,但設計時需要考慮到只剩下本站的情況。
細節不談,本項儲備人均需要3.5噸的配重,A國的末日空間站哪怕弄成不能繁衍後代的狀態,至少也需要1.8噸的儲備量。
最後是維修能力和發展能力,兩個必須分開。
A國的項目啟動較晚,已經沒功夫追求發展能力了,所以至少要有空間站自持維修能力,宇航服、焊接工具、焊接材料等等都算在內。
按C國制定的標準,這部分人均物資、工具的投送量最低為兩噸,該重量不包含維修消耗的板材型材,只能拆東牆補西牆。
達到最低標準后,以五十年自持能力計算,需要額外近三噸材料。
而發展能力的部分,在C國的系統里佔比最大。
單純一項人均金屬儲備,就要求達到16噸!數字如此之大,主要是各種設備成品佔據了較大的比例,以金屬錠、氧化物粉末、板材存在的儲備量,僅占該數字的五分之一。
此外,還有其他類型物資儲備,食品級塑料、PVC材料、橡膠等,有很多都是太空完全沒有來源的,因此雖然用量小,考慮到太空人繁衍需求,儲備量的要求卻不少,人均也達到14噸。
發展能力裡面,還包含了人均飛行器,這個平均下來就不多了,以現在配置的飛行器算平均值,人均只有1.8噸。
那麼就能算出來,C國每增加一個名額,天上就多了68.3噸各種設備及應急物資,這個數字還要加上日常消耗與循環的水、食品、衣物,總計為69噸。
每100個名額要投送6700噸物資上天,而剛剛提過,C國總計有530個名額!
實際上花了兩年多時間,也沒達到這個數字,因為地月往返的燃料消耗特別大,物資的有效投送量比較有限。但月宮已建設有一定的物資生產能力,所以在金屬、玻璃儲備方面差一些數字,問題不大,只要確保月宮產能大於人口增加的新需求即可。
按該系統,推算出A國的末日空間站,達到五十年居住標準,放棄後續發展,最低也需要人均34噸的物資。
投送上軌道的物資,在對接、構建空間站的過程中,還會產生一定的建築損耗,主要是焊接氣體、工具損毀,所以還要增加一噸。
那麼他們到底用的什麼標準呢?
其實最早A國的第二版方案,既通過建築平台建造空間站,兩千噸的空間站體量,也只有二十幾個名額,從人均資源重量來看,比C國的標準還高些。
但考慮到C國為了限制今後太空大戰的可能,把防彈布、磚牆兩種材料給保密了,而傳統材料構建太空站的效率更低(需要更複雜的結構),綜合來看,兩者的資源標準處於同一水準。
增加名額以後就不一樣了。
C國之外的四台電磁發射器,每天能提供八噸的物資,加上A國自家及西中洲的傳統火箭,按日均算,總計也就十噸,或者稍微多一丁點。
按近八十噸一個人的標準,八天才夠一人份,一年下來都只能加四十幾張票。
如果主體階段已經完成倒是無所謂,問題是末日空間站的主體都沒完工呢!
根據一些傳聞,航天系統里的人幫忙算了算,末日空間站現在使用的標準,人均物資量應該在五十噸附近,夠用幾十年,但肯定不夠太空人繁衍後代。
其實只要平時了解A國作為的,看到這個數字就能反應過來,這幫傢伙最後搞不好會變成太空難民,天天跟月宮求物資。
並沒有小看誰,而是缺了生產體系,這點物資根本不可能應對太空里幾十上百年的環境挑戰。
可要說放著他們去死吧,好像也不太可能,畢竟上面那些人都宣誓守護人類文明了,如果連太空難民都不救,還能指望他們反攻回母星嗎?
所以到這個階段,C國有意無意的,開始向月宮提供更多的生產設備及備用零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