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族姓與通道的由來

第7章 族姓與通道的由來

給小常做完還借屍還魂的法事,我跟著爺爺便出此間室,到了刻有的「李氏宗祠」四字牌匾的所謂的「祠堂」,當我得知是祠堂時,我就很是疑惑,哪有把供奉有祖宗牌位的祠堂建在這下面的呢?彷彿怕人得知似地。

我沒有詢問爺爺,但到此門前時,有一個細節我看得很清楚,爺爺似乎在繞著那地廳所處的方位走。

牌匾下的方正石門,嚴而有肅,典也不失雅。門兩旁,左雄獅,右麒麟,雕刻得栩栩如生,並列相護。爺爺一靠近門前,兩尊祥瑞就突然向內轉動調起了頭,兩兩目光相對時,又朝對方滑去,距近稍停,石門緩緩而開。待石門全開,兩祥瑞便繼續滑行,直到互相停在對方的位置上,又調頭面向前方。

我緊跟爺爺邁過三級台階而入,祠堂內也算敞亮,正中間的兩旁各有三根圓柱自立撐向穹頂,穹頂非平面,而像一把散開的巨型傘廓,傘廓下的中間四柱的每柱頭端略下處,像是一節中空的玻璃筒,祠間內的主要光亮,則大都從此發出。

收目於前,前面的香案供桌上,兩柱如手腕粗的紅色蠟燭,也撲閃著焰光而亮著。從前面擺放的貢品,以及鼎爐里的香火來看,似乎從未間斷過。

迷瞪眼的功夫,爺爺已先於我早到了供桌前。看著爺爺正請香欲引,等我而拜,我隨即停止了東張西望,移步於旁。

靠牆的香案上,擺滿了牌位,想必也都是俺們李家的列祖列宗了,我續接過爺爺手中的香火欲拜,正牆中央懸挂的畫像,頓時映入了我的眼帘。我越觀越熟悉,似乎在哪兒見過。

紅袍長衫,鎧甲加身,頭戴金翅烏寶冠,寶劍懸配於左腰位,右手握劍柄欲拔,微風凌厲。我揉了揉眼,左手裡托著的上尖下方而似塔的東西,恍惚間讓我眼前一亮:「他不是……」

爺爺持扇敲了敲的腦門,我咽下了欲出的驚訝聲,瞄了眼爺爺的眼色,持香而引,插到鼎爐,便行起了叩擺禮。

「第一百五十三代孫——度傑,攜第一百五十五代孫——君明,前來叩見,還望列族列宗們護佑。」言閉,爺爺便與我一同行起了禮。

禮畢,起身的同時,爺爺左手恰似掐指,微閉的雙眼如有所思。片刻,緩過神來,爺爺像似拿定了主意,有話欲囑。我再次留意了下牆上的畫像,除了那張先祖的主像,旁邊其他的畫像並未有什麼特別之處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爺爺把扇門前一揮,麒麟、雄獅複位,門緊閉。我知道爺爺的心思,就移步與左側的紫檀木椅而坐,等著爺爺開口。

爺爺收扇轉身,就在我對面,即右側的紫檀木椅上坐了下來。爺爺瞅了眼我,又不自覺得掃了眼牆上的畫像。

「君明,你剛才的猜測沒錯,他的確是托塔李天王……」

「啊!他……他……他怎麼可能是先祖嘛!」我驚訝地打斷了爺爺的話。爺爺右手於我面前,揮個不止,示意我冷靜。

很是不信的我,於是暫且故當自己是聽著長輩講故事的小孩子。但隨著他接下來的講述,我又不得不改變了自己的態度。

爺爺說:「李將軍幼子哪吒自那天拔了龍太子的磷片,龍王暴怒隨水淹陳塘關,那場洪水下來,陳塘關的百姓與財務,傷亡與損失可謂不小。也就在那次浩劫中,一個叫陳斧頭的村民,不故自己安危自告奮勇跳於水中,救了幾個人,但自己生不見人,死不見屍。李將軍得知,極為感動,但也深知事出主因,故也有感愧疚遺憾。那場劫難度過之後,把這事銘記於心的李將軍,便張貼《尋人告示》,不論是尋找到其本人下落,還是其家人,一併重金有賞。遺憾的是還是沒有找到其人,但也有收穫,找到了他的結髮妻子——佟氏和仍在襁褓中的幼子,李將軍很是欣慰,就安頓好其母子,並與佟氏商議,願在其母子不分離的前提下,收其幼子作義子。佟氏喜極而泣,隨應。」

我瞅了瞅旁邊灰色布衫加身,左手捋胡,右手持拂子於胸前的瘦弱的畫像。「那這麼說,旁邊的這個先祖就是當時的那個幼子了?」我打斷了爺爺的講述。

爺爺點了點頭。

「可那也沒必要認李天王為祖吧?尤其還以『李』姓為家姓,這也太……」我有點疑惑。

「當年我父親,也就是你太爺,告訴我這些時,我跟你的反應是一樣的。之所以這麼做,其實是有多重原因的。一是當時的幼子——李鳴,畢竟還在襁褓中,為了他的成長,他母親就和李將軍夫妻倆商議,在未成年之前就當李將軍是他親生父親。所以在他成年後,他母親才告訴他李將軍是他養父這個事情。二是李家人大都得道成仙后,給了李鳴極大的觸動,既然自己是在李家長大蒙受其恩育,又隨『李』姓一程,於是他就以李家人為榜樣,以「李」姓作根姓行於明,以『陳』為本姓行於暗。」

「後來呢?後來怎樣?後來的李鳴先祖得道成仙了嗎?」我的好奇打斷了爺爺的話。

爺爺瞅了瞅牆上的畫像,面朝於我,雖然沒有直接回答於我,但他接下來的講述卻給了極大的震撼。由此我也不得不為先祖的智慧所折服,為他們開創先河默然驚嘆,尤其是李鳴先祖為此先河而做出奠基。

「李鳴先祖並沒有像李將軍那樣得道成仙,也正因為於此,他就更加的奮發努力,但凡他認為真、善、美、德之事,他都去做。從不把三界分得那麼清,所以鬼流浪者,他救之;神無力者,他助之;人有難者,他扶之。在他著手的近一生之中,上至天庭,中至方圓百里千里,下至地獄鬼堂,沒有不知曉他的。百年臨終之際,他把一生所修傳授給了子孫。他感慨道:『我這一生,仙界阻我於天門;世間爭議於口角;鬼界離我於煉獄。』他寄望子孫,通則三界之內促萬靈融而可處。達則置身界外。

子孫們也都很爭氣,不望其教誨,到了第十代子孫——李慧通時,便有了重大起色,人、神、鬼殊途的屏障,得以有了疏通的解決之道。」說著間,爺爺不望環視周圍,「現在我們所處的地方,包裹所有,都是從李慧通先祖時始建,整個工程耗時百年,它囊括了人、神、鬼的各種所需,可以說它是三界智慧的結晶。」爺爺說。

「那這麼說,這整個地下工程,所需要的人力也不會少了,想必那……如今修建此工程的人的後代,也一定知道這工程的存在吧?可是為什麼,就沒聽過人們談起過呢?尤其是寨里的人,彷彿都不知道似地。」我喃喃自語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老寨魅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老寨魅聞
上一章下一章

第7章 族姓與通道的由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