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大舉北伐
魯王和唐王縱使有千般的不願,萬般的不舍,眼下看來也只有歸順這一條路了。
朱慈炯寫來的信產生了非常奇妙地效果。二王雖然沒什麼動靜,但他們手下的文臣武將卻紛紛叛逃,投奔南京而來。有些沒有叛逃的,也有不少都和南京的同僚互通書信,準備時機一到,即刻歸順。
就連朱大典和錢肅樂這樣的死忠「魯王系」也不得不承認,大事已不可為。
望著面前垂頭喪氣的朱大典和錢肅樂,魯王朱以海感慨萬千。他重重地嘆了一口氣,說:「當日真不該放顧炎武那廝回去。」
朱大典露出了一個酸澀地笑,道:「如此以來,殿下與朝廷可真就破臉了。殿下莫要忘記,那時候徐楓還未篡位呢。」
朱以海愣了一愣,隨即搖了搖頭,問:「只有歸順了?」
「只有歸順。」錢肅樂頗為堅定地點了點頭,繼續說:「魯王歸順,我等也可隨侍殿下做個幕僚。總好過兵敗被俘,身死國滅。」
朱以海眉眼一挑,無限感傷湧上了心頭。當初錢肅樂和朱大典擁立自己是為了一己私利;而今他們勸自己投降同樣是為了一己私利。
這兩者相同的是,他們都會以大義的名分加以包裝,讓自己的私心看上去純然是一片公心和忠心。
到這一刻,朱以海才終於看懂了這兩位臣子的心思。「這就是我大明朝的士人。」他心中暗想著,本還存著的最後一絲僥倖也隨之湮滅了。
按照禮制,魯王要去南京接受新皇的冊封才能繼續承襲王爵。於是他只好帶著朱大典和錢肅樂等一干心腹眾臣從杭州出發,前往了南京。
三日之後,他們來到了南京紫禁城,在奉天殿上對徐楓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禮。宦官宣讀了御筆詔書,重新封朱以海為靖海王,封地也從原本的山東改在了杭州。朱以海扣頭謝恩,瑟瑟發抖。
五天之後,唐王朱聿鍵削去了帝號,也來到了南京紫禁城。所有流程都一樣。徐楓重新封他為廣平王,封地在福州。
隨著二王歸順,廣西的桂王朱由榔、寧王朱奇、永壽王朱器圻等大批明朝宗室紛紛歸順。
看到這長長的宗室名單,徐楓也是感慨萬千。他越發感受到,明朝的滅亡在很大的程度上是被眾多的宗室人口拖累的。
明朝的宗室人口龐大,到了這個時候差不多也有二十多萬人。這些人不工作不勞動,更不會當官,一生下來就是錦衣玉食,享受富貴。
而他們偏偏又不懂節制,即使是富得流油也還不忘兼并土地,造成大量百姓流離失所,只能成為流民甚至是流賊。
若是在風調雨順之年尚還勉強可以,可一旦到了災年,如此尖銳地階級矛盾就會集中爆發。
徐楓越看越想,越想越氣,於是他硃筆一揮,說:「這些藩王的俸祿都減半。只許他們擁有家丁護院,不許豢養軍隊和幕僚。」
聖旨一下,百姓和官員們自然是一片叫好之聲。而宗室們雖然沮喪、憤怒,但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他們也深知自己的所作所為早已天怒人怨,而且如今江山易色。新皇能保住他們的王爵已是夭天之幸,還想奢求什麼呢?
於是所有的藩王們的爵祿都被大大壓縮,樂工、畫師、歌姬這些人員也一併裁撤。若是想聽曲子,那也得花錢找戲班子。
一天之後,新的聖旨又下達了。明朝宗室的王爵不得世襲。
徐楓接受了顧炎武等大臣的建議,仿效漢朝的推恩令,將他們的爵位依次下降。
父輩是王爵,子輩就是公爵,孫輩就是侯爵,一直降到子爵,降無可降,那才可以世襲。
不過他們心裡清楚得很。一個前朝的子爵貴族幾乎和尋常百姓沒什麼區別了。
不過徐楓也並不打算對他們太刻薄,轉過天去,又是一道新政令下達:允許明朝宗室的子女考科舉、從事農業和工商業的生產。
這條政令廢除了明太祖朱元璋限制宗室的祖宗之法,可謂是十分恰當的。從此之後,這些人都可以融入到民間,既為民間工商業的發展提供了活力,又減輕了百姓的負擔,可謂是一舉兩得的善政。
解決掉了這個明朝宗室的問題之後,徐楓又重新將目光從江南拉到了北方。
於是他又是硃筆一揮,命蜀王劉文秀出川攻掠漢中,得手之後向陝西、山西一帶推進。
封鄭成功為延平王,令他沿渤海北上,襲掠山東。;封金聲桓為安國公,令他提兵朔江而上,配合晉王北伐河南;再郝搖旗為忠義伯、高一功為寧遠伯,令他們協助王光泰守住襄陽。
至於王光泰等新晉歸順的將領和官員們,徐楓也都一一做了封賞,總之不是封爵就是賜官。
徐楓雙手撐在御案上,低頭俯視著中國的乾坤輿圖,意氣風發。
隨著江南局勢的逐漸平穩,幾路大軍的進展也十分地順利。
同年五月,蜀王劉文秀派張光壁打先鋒,以聲東擊西地戰術成功拿下漢中,俘虜了懸樑未果的陳圓圓。
而李定國也已雷霆萬鈞之力打下了洛陽。他分出馮雙禮和馬進忠兩支偏師與鎮守襄陽的王光泰前後夾擊,擊破了哈哈木的滿清主力,俘虜滿八旗、漢八旗、綠營兵三萬多人。
幾乎於此同時,易道三、王光淑和紅娘子張鳳儀的聯軍也已兵臨開封城下。開封守將早已嚇破了膽,哪敢多做抵抗,只得開城投降。
如此一來,河南陝西兩省已被收復。滿清朝廷大為震恐,急調多鐸和阿濟格兩路大軍前來抵擋,企圖扭轉局勢。
可滿清朝廷的此次出兵與三年前大不相同。他們財政困難,後勤不濟。戰士們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就連戰馬都越發地消瘦。
如此隊伍如何能打勝仗?於是李定國在黃河邊上的風陵渡與多鐸激戰了三天。
多鐸也不愧是為名將,憑著這樣軍心不穩的軍隊居然能扛三天。可三天之後,他終於成為了第二個「王保保」。
風陵渡大捷後來被載入史冊,成為了「中華帝國」北伐以來的最大勝利,也是最重要的一場勝利。
後世的史學家們一致認為,徐楓的北伐抗清,幾乎在風陵渡大捷之後就可以宣告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