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江湖風聲 第四十三章,修築運河
紅色的煙霧在半個時辰之後慢慢散去,龍居城的城門也全部打開,只是整個龍居城內,除了城主府內外的一地屍體,就只有臨岳山一個人站著,臨岳山看著周圍的屍體,又想著剛才消散一空的人群,甚至到現在還沒有人出來給這些人收屍,臨岳山只感覺竇臨威說得或許有些道理,但是臨岳山終究對於竇臨威的行為沒有認同,但是也不想繼續呆在龍居城中,於是趁周圍沒人的時候,臨岳山自顧自的一個人走出了城門。
龍居城被屠的事情,不光傳遍了江湖,也傳到了朝廷,這一日,朝廷的早朝之上。「廢物,都是廢物,一個龍居城,被臨北川那個傢伙屠了一次就算了,這次居然被一個江湖幫派給屠了,朝廷的顏面何存,有誰領兵,找到這個日月教,給我把他們的人頭帶回來。」齊璨憤怒的將手中的奏摺扔到了殿前。而堂下平日里能言善辯的文武百官,都是低著頭,不敢出聲。
「聖上息怒,這日月教我有過了解,早在前朝就存在,是一個大勢力,而且平日里多是躲躲藏藏,不敢見人,貿然出兵,只怕除了勞民傷財,令民眾惶恐之外,得不到什麼結果。」張伯約見周圍所有人都低著頭,不光不敢諫言,甚至還生怕問道自己的模樣,走了出來。
「那丞相的意思是,我們就這樣不管這些傢伙們?」
「聖上,臣覺得,既然江湖中事,便讓江湖解決好了,聖上可以冊封前朝的那些名門正派,讓他們再度出現,這樣便有人對付這日月教了,而且不用朝廷兵力。而且軍中武將也可提拔這些品信好一點的江湖中人,這樣,也不會讓軍中無人可用。」
「張伯約,你在胡說八道什麼,你一個文官,管上我們武將的事了?」張伯約一言說罷,武將之中有人大聲呵斥起來,「聖上,老臣覺得張丞相的建議有所不妥,禁武是先祖皇帝留下的,您現在推翻,或許有些不尊重先祖了。」文官之中,同樣官居一品的老太師走了出來,反駁張伯約的建議。「聖上,微臣倒是覺得張丞相的建議極好,時代不同了,先祖皇帝禁武是因為前朝餘孽過多,而現在我大齊國泰明安,早已沒了那般顧忌,即便先祖皇帝在世,也會如此之做」嚴青雲站了出來,站在了張伯約身後,北境之行之後,嚴青雲瞬間成了齊璨身前的紅人,所有,嚴青雲這一表態,又有很多文臣站了出來,臣等複議。一時間,朝堂之上人生鼎沸,眼見著又要辯論開來。
「行了,朕倒是覺得,張丞相的建議不錯,日後可以收納一些江湖中人作為兵士,但是這些江湖人,不能做到高位,其中的東西,你們武將自行把握,至於冊封,便冊封武當,少林兩派即可。其餘門派,若是向朝廷效力,也可接納。」齊璨一言說出,殿內沒了聲音,都是紛紛跪下領旨。
「對了,張丞相,科舉一時,如何了?」齊璨一言問出,台下頓時亂成一片,「聖上,張伯約分散各地的教師,任人唯親,有些傢伙根本不配為人師表。」還沒等張伯約說話,就有其他文官開口說道。齊璨一聽,只覺得頭隱隱作痛,揮了揮手:「科舉制度,剛剛施展,只是在開始的階段,難免有些差錯,張丞相,你選人一事多和太師商議。儘快確定下來。」
「民部侍郎,度支侍郎,我大齊百姓民生如何,稅收如何?」齊璨指向了戶部的官吏,這一下,台前再也沒人說話,很快,民部侍郎走了出來:「回稟聖上,五洲之地,民眾生活無憂,百姓安居樂業。一片祥和,其中南地繳納稅銀三千萬兩,中原繳納兩千四百萬兩,東陵繳納兩千三百萬兩,西荒繳納兩千萬兩,北境繳納一千萬兩。」度支侍郎跟著說道:「南部繳納糧食兩千三百萬但,中原繳納糧食兩千萬但,東陵繳納糧食一千八百萬但,西荒繳納糧食一千五百萬但,北境繳納糧食四十萬但。」
「好他個北境臨北川。」齊璨開始還有些笑容,但是聽到北境繳納糧食的數量之時,卻又氣不打一處來,「聖上息怒,北境沒幾天好蹦躂了,臨北川已經老了,他的兒子不中用,哪怕北境境內也是罵他的人居多。」嚴青雲連忙站了出來,出聲寬慰。齊璨搖了搖頭:「罷了,罷了,不說他北境了,這麼多年,我們大齊也算是緩過來了,我有個決定,為了方便我的出行和日後避免天災,我決定修建一座運河。反正監獄里還有那麼多豐都王朝的俘虜。」
「聖上,修建運河是一件好事,但是不知聖上這個運河想從哪裡修到哪裡?」依舊是張伯約站了出來,身體站的筆直。
「這座允許須連接到東海,身如南地,中原,西荒。有了足夠的水,南地便不怕蟲災乾旱,西荒也可以提高種植。」
「聖上所言極是。」「聖上英明。」殿上官吏連連奉承,「聖上所言沒錯,只是這般大的工程,聖上想要多久完成?」張伯約看著齊璨,並沒有和其他人一樣應諾。
「自然是越快越好。」
「聖上,臣覺得現在還不是時候。這種工程,工部現有的人手遠遠不足。」
「工部的人不夠,就把俘虜拉過去服勞役,各個郡縣勞中的傢伙也需服勞役,每個郡縣徵集勞役,所有工匠,無比要以運河為主。」
「聖上此言差矣,如此一來,只怕民心不滿啊。」
「張丞相多慮了。我大齊得了江山之後,輕徭役減役,減少賦稅,如今,天下已定,民心早安,也該他們報答我大齊的時候了,」張伯約還想說話,齊璨擺了擺手,「我心以定,張丞相忙著科舉一時,運河之事,就麻煩太師安排了。」
「臣領旨。」
「退朝吧。」齊璨沒有給任何人說話的機會,說完便退了朝,自己先走了,剩下的人也慢慢離開,張伯約見狀也知事不可為,也沒有在加以勸說了。一個早朝的兩道命令,讓整個大齊風波四起,各村各縣都開始徵集起了徭役,無數的青壯男子被送往了開鑿運河,工匠也是如此,因為命令來得及,就連鄉里打造棺木的工匠都被調往,一時之間,就連富有人家有了白事,也是一棺難求。
而重立武當,少林兩派之時,也讓正道盟變得風雨飄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