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鳳雛
鳳雛龐統,
相對於伏龍諸葛亮,龐統是一個悲情人物,因其過早去世,所以人生抱負還沒有來得及施展,就抱恨而去,總讓後人扼腕嘆息。
龐統生平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東漢時期荊州襄陽(今湖北省襄陽市)人,劉備手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
據《三國演義》記載,龐統生得十分醜陋,幼年時為人樸實,看上去並不是特別聰明。當時潁川司馬徽擅長識人,龐統二十歲時前去拜見。司馬徽坐在桑樹上採桑,而龐統坐在樹下,倆人相互交談一直從白天說到黑夜,滔滔不絕。龐統看問題十分透徹。司馬徽由此對龐統大為驚異,說是荊州士子沒有人可以與他相比。因為司馬徽的這些評價,龐統漸漸為人所知。
後來龐統投奔劉備,輔佐劉備一同入川,為劉備謀划佔領四川的上中下各三條密計:「挑選精兵,晝夜兼行直接偷襲成都,可以一舉而定,此為上計;楊懷、高沛是蜀中名將,手下有精銳部隊,而且據守關口,我們可以裝作要回荊州,引他們輕騎來送,可就此將其擒殺,而後進兵成都,此為中計;退還白帝,連引荊州,慢慢進圖益州,此為下計。如果猶豫不前,將會有大難,不能在此地久留。」劉備最後採納其中計。在進攻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箭而亡,年僅三十五歲,死後追賜為關內侯,謚號靖侯。後來龐統所葬之處就命名為落鳳坡,《三國演義》說是先有落鳳坡,再有鳳雛之死,把這些顛倒過來記敘,是為吸引人的眼球,充滿了迷信色彩。
龐統祠墓又名龍鳳祠,為蜀漢昭烈帝劉備所建,位於四川德陽市羅江縣白馬關。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修復,現存大門、正殿、兩側亭、棲鳳殿,祠外為龐統墓。祠、墓周圍松柏千株,鬱鬱蔥蔥,風景如畫。正門刻有楹聯匾對:「明知落鳳存先帝,甘讓卧龍作老臣。」
三國人才檢驗的試金石
東漢三國時代,天下紛爭,抱有雄霸之心的各路諸侯都求賢若渴,使出各種手段籠絡天下英才為己所用,以期望在殘酷的兼并戰爭中佔據有利地位。對號稱「伏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之鳳雛龐統的使用,就如同一面鏡子,一下就照出了諸侯對人才把握的水平高下。
一是試出了劉表的有眼無珠。劉表身長八尺有餘,姿貌溫厚偉壯,少時知名於世,名列「八俊」。他開經立學,愛民養士,從容自保。然而劉表為人性多疑忌,好於坐談,立意自守,而無四方之志。就在他的治下,伏龍鳳雛隱居襄陽山林多年而不為其所知,若無劉備三顧頻頻,諸葛亮與龐統兩人都會老死於草廬之中。所以劉表死後,其政治軍事集團馬上就分崩離析一點也不奇怪。
二是試出了孫權的以貌取人。且說孫權手下大都督周瑜新亡,謀士魯肅向孫權推薦龐統,說道:「此人上通天文,下曉地理;謀略不減於管、樂,樞機可並於孫、吳。往日周公瑾多用其言,孔明亦深服其智,現在江南,何不重用!」孫權聽完大喜,說道:「孤亦聞其名久矣。今既在此,可即請來相見。」於是魯肅邀請龐統來見孫權。
施禮完畢后,孫權看到龐統濃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十分不舒服,就問龐統:「公之才學,比公瑾如何?」龐統笑道:「某之所學,與公瑾大不相同。」孫權聽后很不高興,讓龐統退下。魯肅問:「主公為何不用龐士元?」孫權說:「此狂士也,吾誓不用之。」在人才使用中,簡單地以相貌取人是大忌,一向識才並善於選拔年輕幹部的孫權,這回恰恰是犯了這一大忌!
三是試出了劉備的目光短淺。相比於孫權,劉備略強於孫權,沒有立即讓其退下,而是把龐統安派到耒陽擔任縣令之職,以後也就有了龐統醉卧耒陽廢政、張飛前去抓拿的故事。龐統在不到半日之功,就把百餘日之事全部處理完畢,張飛十分拜服。接著有諸葛亮推薦,劉備拜龐統為副軍師中郎將,和諸葛亮共同出謀劃策。劉備一生顛沛流離,剛剛得到西川,事業才有起色就在猇亭大敗,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就是因為劉備目光短淺,讓徐州、讓荊襄,乃至派龐統去耒陽,都是一個版本。
四是試出了曹操的識才用才。曹操聽說鳳雛先生來,親自出帳迎入,分賓主坐定,問龐統:「周瑜年幼,恃才欺眾,不用良謀。操久聞先生大名,今得惠顧,乞不吝教誨。」然後備馬,邀請龐統同觀旱寨水寨。龐統與曹操並馬登高而望。龐統說:「傍山依林,前後顧盼,出入有門,進退曲折,雖孫、吳再生,穰苴復出,亦不過此矣。」曹操說:「先生勿得過譽,尚望指教。」這時的曹操是何等禮賢下士!雖然龐統獻連環計坑了精明過人的曹操一把,但也沒有聽說曹操對龐統恨得咬牙切齒。在識人用人方面,劉表自然不在話下,曹操明顯高出孫權、劉備一籌。曹孟德所佔「天時」,非上天自然所賜,而是靠自己的慧眼識人用人創造出的「天時」。
龐統之眾人評說
龐統英年早亡,常令後人扼腕,現整理有關評述如下:
龐統自我評價:「論王霸之餘策,覽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長。」司馬徽說:「南州士之冠冕。德公誠知人,此實盛德也。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魯肅的推薦信是這樣寫的:」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並稱「伏龍鳳雛」的「伏龍」諸葛亮說:「龐統、廖立,楚之良才,當贊興世業者也。」
史學家陳壽的蓋棺定論:「龐統雅好人流,經學思謀,於時荊、楚謂之高俊。法正著見成敗,有奇畫策算,然不以德素稱也。儗之魏臣,統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儔儷邪?」
《三國志注》的作者裴松之說:「謀襲劉璋,計雖出於統,然違義成功,本由詭道,心既內疚,則歡情自戢,故聞備稱樂之言,不覺率爾而對也。備酣宴失時,事同樂禍,自比武王,曾無愧色,此備有非而統無失。其言『君臣皆失』,蓋分謗之言耳。」
清朝李光地的評價是:「龐士元論人才,不肯求全責備,這個心胸,便可以稱『鳳雛』。」
龐統死後,有童謠云:「一鳳並一龍,相將到蜀中。才到半路里,鳳死落坡東。風送雨,雨隨風,隆漢興時蜀道通,蜀道通時只有龍。」
悲夫龐士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