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與世界,哪一個更需要豐富?
心與世界,哪一個更需要豐富?
小的時候,總是覺得街道好寬,上學的路好遠,城市好大,白天和夜晚都好長,到處都是新奇的事物,牆角的一隊螞蟻也可以蹲下來看半天。
長大以後,不管去往哪一個城市,都不再有大和新的感覺,不知道是自己眼光變了,還是看不見了;不知道這是一種長大,還是一種失去。
長大以後就喜歡對遇見的事物,以及自己的言行迅速做出判斷,拿得到的觀點和答案替換掉事物本身,又很不擅長進行二次或是多次的判斷,也不願修改答案,即使是錯的,也任其錯下去。
後來遇見類似的事物,直接拿觀點和答案來代替思考,並形成思維的慣性和習慣。
其實,好多的新事物,或是已經更新的自己,後來都與我們自己沒有關係了。
這是否是我們漸漸遠離自己的原因?我們離開自己究竟可以有多遠呢?
造物主在天上,用陽光說話,用雲朵微笑,用雨、用風、用閃電歌唱。
所有的生命都在地上仰望,拿生與死回應。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一個輪迴,千萬別以為回到「看山還是山」就到盡頭了,循環往複,每次輪迴都在升華。
這就參透成長了?這麼簡單?
成年人與世界之間,總是隔著一層觀點或是解釋,我們並不能直接感受世界,只好活在觀點和解釋裡面,失去對絕大多數事物的感覺。
世界的豐富給予了人們內心豐富的可能,但世上真正內心豐富的人,卻少得可憐。
究竟是先有雞,然後生了蛋,還是先有蛋呢?為什麼人類總是想要總結這個世界呢?
我們的感覺需要被開墾,五官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需要保持靈敏,以保障我們對所有的刺激做出反饋。
可人類的知識真是豐富,將這些刺激以概念化的方式教給我們,取代親身經歷和體驗。當感覺撲面而來的時候,真相其實是各種概念向我們撲來,我們只能去印證概念,而非真正地去體驗感覺。我們一直被概念所吸引,而非被各種美妙的感覺所吸引。感覺是內心的一團溫熱,可是我們經常都感覺到冷。
感覺更新了,概念卻無法更新,為了讓自己的人生感到豐富,我們不斷地創造概念,創新所謂內涵更豐富的事物,功能更強大的事物,外觀更炫更酷的事物。
人類必須要讓自己眼花繚亂,不然世界就會過於貧乏。
是我們的慾望更強烈了,還是慾望的對象過於豐富了?得不到滿足的慾望讓我們痛苦了,痛苦把心靈拓寬了,慾望的對象讓心靈更豐富了?
我們無法分辨,是內心的豐富帶給事物豐富的內涵,還是豐富的事物帶給我們豐富的感覺和豐盛的內心世界。
似乎判斷是阻斷思考和發現美好的原凶,判斷做出得越早,離美好和真相就越遠。判斷一刀斬斷了所有的細節。與判斷相比,智慧往往會顯得笨拙,給自己留夠時間和空間,以更豐富的感覺和過程讓自己快樂,卻不急於得到答案。
這麼說智慧就是對的了,智慧就是真相了?
總是有人看到一棵小草,不過就是草,總是有人能從一棵小草看見大自然,看見生命更豐富的內涵。
人的心靈實在太大了,我們不知道宇宙有多大,就不知道心有多大。也許生命的意義,就是該去知道宇宙有多大,從而知道自己的心有多大。
這又顯得浮躁了……
給「浮躁」畫個像:做表面的理解,做表層的思考,做對錯的評價,做得失的判斷,變幻莫測的情緒,不等待,起不來睡不著,無熱鬧不歡。
看起來人在年輕時,對事物不做理解,只做判斷,意味著只能在主流中尋找存在感。人到中年後,對事物先理解,發現根本用不著做判斷,只能在掙脫主流中找到真實的存在。
一切都是必需的,這是命運嗎?心與世界,哪一個更需要豐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