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音樂
漫話音樂
我的鄰居里有一位二胡演奏家,住在另一幢樓里,我與他從未謀面。「演奏家」的稱謂只是我根據他的演奏水準做出來的判斷,雖然我正在做的事情常會被他的音樂突然打斷,我卻願意與他的音樂相憐,他的旋律里有著和我一樣的孤獨,每每傳來就像是空中有一絹深紫色的絲綢在緩緩飄散開來,在這座大山的寧靜里美到極致。
我以為弦樂本就是最容易牽動內心共鳴的一類音樂,一隻手拉弓,這是力量的舒展;另一隻手揉弦,這是心靈最深處的釋放。往往是入了心的旋律,那支弓就像是在你的心弦上拉動,或是縫合,或是撕裂,弦弓牽引到深處,恰逢最高音,或是最低音,好似在你的心尖上跳躍,弦音的顫動,一直往你最敏感細膩的地方揉去,你屏住呼吸,恨不得在那顆婉轉漸隱的音符之下,纏纏綿綿地死去,當弦弓牽引回來時,再跟隨著新的、有點勁道的音符,瞬間活過來。
人的一生能在這樣美好的情懷之中,死去幾次又再活回來幾次,該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總有人築台邀月,總有人在月下邀風,人若是身體疼痛,找人按摩可以減輕疼痛,心若是疼痛,大概也有撫摸它的方式,以書,以音樂,或是以一場壯麗的風景。
我願意被這樣的音樂撫摸,並不是因為內心疼痛,這樣的音樂總是可以引領我進入到靈魂的深處,發現一些不可言喻的部分。一直以為音樂所能抵達的境,才是生命至高的境。
我們平時所說的「美」都是感官天生的偏好,美景、美食、美人、美妙的音樂。
還有一種美好,感官是感覺不到的,得依託人的心靈,我叫它「美的意象化存在」,無法具體,又確實存在,萬物都具備。像是種「是它又不全是它」的心靈覺察,無法被敘述和描繪,只是一種境,卻沒有界。好的音樂確實可以表達出這樣的境,把人、音樂和環境融為一體,同樣沒有界,抵達的是無窮無盡的平靜與和諧。似乎人與人之間,人與萬物之間,就依託著這種無形的美好,彼此深深地聯繫起來。
我總認為,一個平靜下來的人,一個靈性真正被開啟的人,應該可以感受到普通人無法感受到的事物,就像我可以從鄰居悠揚的韻律中,感覺到自己便是他奏出的音符,萬物在聆聽我,我也在聆聽萬物,在這樣的和美之中,不再能分開彼此。
一位優秀的演奏家肯定是最懂琴的,懂與不懂若是拿人與琴的關係來表達,不懂之人只要撥響幾個音符也是不和諧的,自己聽起來也是噪音,精通者卻可以用它奏出和諧美妙的韻律,大師可以做到琴人一體,可以隨心所欲。
人與琴之間的關係是簡單的,掌握其中的樂理,再加上持續不斷地練習便可以駕馭。
人與人卻完全不同,人與人互相為琴,你撥弄我,我其實也想撥弄你;你有你的樂理,我有我心中的韻律;你正激情澎湃,我卻徘徊低迷。況且,總還有言不由衷的,總還有虛情假意的,總是還有抱怨厭倦的。
沒有人心甘情願只做別人手裡的琴,人與人之間能奏出如天籟般和諧美妙的音樂,不過是時光偶然的賞賜。
若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可以完全臣服於共同的道理,再加上持續不斷地練習,是否也可以融為一體,不再發出不和諧之音。
這真的很無奈呢!人間確實沒有這樣的事,生命最高的境界註定只能獨自前往才能抵達,並且在這樣的境界里總是有那麼多的孤獨和悲傷,這也正是頂級藝術品所表達出來的,人類情感最豐富、最複雜的那部分。
詩人歌德曾經說過:「不愛音樂的人,不配做人,愛音樂的人,只能算半個人,只有對音樂傾倒的人,才能完全稱作人。」
這算是從古至今,對於音樂最高的讚美。
音樂是感官的藝術,人們對於音樂的感受是最接近於自己天性的,音樂似乎並不需要以思考的方式去理解才能接受,正是如此,人人都可以被某種音樂所打動,各種層次、各種各樣的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音樂。
音樂有著無窮無盡的變化,但每種旋律都得服從於一個相對穩定的節奏,變化的也只是在節奏之上的音符。音樂之所以那麼容易打動人,是不是就在於這種變與不變的和諧呢?這太像人生了,與音樂產生共鳴的時候,總有好多說不出口的懂得,悲喜總會變得更深刻更濃郁一些,身體和心靈也可以跟節奏一起搖擺。
音樂對於人們心靈的滋養是明顯的,通過感官觸碰心靈所產生的體驗,可以構成一個人最普通的精神生活。我想說明並非只是思考或是某種思想,才能創造出人的精神生活,只是感官上最純粹的體驗,讓人做到身心合一,便可以獲得精神愉悅的極致體驗。
我更嚮往不用思考的精神生活,音樂其實比文學更能代表這樣的生活。音樂是不會講人生道理的,這點與文學完全不一樣,音樂最重要的表達是讓人可以去印證連現實生活都不曾發現過的美好,然後又再反過來,豐富著人的心靈。
音樂似乎是一種能讓心靈長出脈絡的東西,像是靈魂里有一顆邏輯清晰的樹一樣,怎麼來形容呢?比如快樂吧,有的人就知道自己是快樂的,然後就到此為止了,但是有的人就能分清楚,自己是種什麼樣的快樂,是心靈的,還是身體上的;是強烈的,還是淡淡的;是持久的,還是短暫的;是表面的,還是靈魂深處的。
音樂總能直接地表達人的喜、怒、哀、樂等情感,而每一種喜、怒、哀、樂里又還會有酸甜苦辣的各種味道,音樂可以把這些感受滲透在一起,人只能去感受到它,確認到它,卻不能去講述它,所以,音樂才可以如此接近人類的靈魂。
也許這才是藝術的本質吧,不能用純理智的方式去看待它,或是再以文字去描述它,音樂就像是無所為而為的東西,不能有任何的功利心,也不可能強加於別人,一首音樂作品每個人聽后產生的情緒都是不一樣的,甚至於不同的時間聽同一首曲子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旋律之中的快樂和悲傷每個人都能聽出來,但是究竟是哪一種快樂或是悲傷,一個人就只能去映照自己的靈魂。
我發現自己的人生這麼一路走來,對於音樂的理解和感受,與對於人生感受,其內在的聯繫是一致的,對兩者的領悟也完全相同。
比如聽古典音樂,這些流傳了幾百年的人類藝術瑰寶,濃縮的全是作曲家靈魂中最閃亮的那些部分。古典音樂作品中蘊含著他們的人生閱歷、情感、內心所經歷的痛苦和幸福,還有他們對這個世界的感悟,聽一首經典音樂,就像是讀一本名著一樣,吸收的可能是作者一生的精華。
以我聽古典音樂的經歷來看,不要一開始就想去聽懂它,理解它,只要打開心靈由著音符帶著自己走就好了,走到哪兒就是哪兒。音樂響起就讓自己成為音樂的一個部分,腦子裡也許會帶出一些模糊的影像來,也許什麼都沒有,也許畫面是跳躍的,聽完之後也不會有什麼心潮起伏。這些都正常,人在剛開始聽古典音樂的時候,獲得任何感受都是合情合理的,甚至覺得難聽也不過分,沒有任何對錯、好壞、高低之分。
其實這個階段太像自己懵懂的青春,這個時期的人是不太容易找到與自己共鳴的東西的,年輕意味著連自己也是陌生人。
但是隨著自己聽的古典音樂多了,人放鬆了,心靈釋放得也更自由了,或是某一段旋律契合了自己某一個情感點,音樂帶來的畫面感就會清晰起來。或許是回憶,或許是大自然的美景,或是腦海里出現自己從未謀面的人物,這些都足以證明自己在欣賞音樂上已經前進一大步。若是再往前走一點點,人就會感受到音樂里的一些細節,甚至於會有連續的情節,會有故事,像看電影那樣,人會被感動,甚至於流下眼淚,人生經歷累積在內心的一些無法用語言表達的體會,會與音樂的意境產生某些契合,靈魂變得豐富了,能夠得到的音樂感受自然也就不一樣了。
這個階段比較接近人到中年,心會變得細膩和柔軟,人要真正能夠欣賞古典音樂,恐怕只能等到中年才算開始。
還有一種更高級的境界,在欣賞音樂時,人可以成為作品之中的主人翁,不再讓旋律只是路過自己,可以跟隨旋律里釋放出完整的情緒,情感能夠隨著韻律的行進起伏變化,甚至能聽出自己的或是別人的人生故事,內心可以生長出什麼領悟來,靈魂由此而得到升華。
這樣的音樂欣賞已經把自己與音樂融為一體,代表一個人已經擁有靈性的直覺,可以與一位幾百年前的藝術大師交流。
不過,這些感覺也只能自己給予自己確認,一萬個人聽貝多芬的《命運》就會有一萬首《命運》。每個人都可以聽見自己或是自以為的命運,一個人終有一天會覺悟,自己的人生,根本不需要從別人那裡得到肯定和印證。
欣賞音樂只能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那顆心靈負責,得到的不過是音樂與靈魂共舞的愉悅。在音樂里,一個人不用迎合別人,也迎合不了任何人,任何感受有就是有,無就是無,這個其實與每一個人自己的人生感受,並沒有任何區別。
即使是這樣子,還是會有些音樂作品我聽得毫無感覺,因為任何人都不可能去複製另一個人的生活經歷、情感經歷、思想和靈魂,還能去還原作者當時的情緒,所謂的音樂評論家、藝術評論家之類,我一直都認為是胡扯。
我始終以為,不能說自己懂了某種音樂,只能說通過這個作品,自己懂了在欣賞這部作品時的自己。
真正的藝術作品帶給欣賞者的,應該還有謙卑。
天堂
若真有天堂
一定沒有文字
也不需要語言
我們的心
應該是透明的
這樣
所有的人
都共享同一顆心
一直微笑著的心
我們在音樂里
跳最美的舞蹈
我們不用擁抱
再也不感到孤單
不同年齡的人,心靈食品是不一樣的;不同個性的人,心靈食品也是不一樣的。年齡增長,口味也會起變化,即使是喜好音樂的人,也因年齡、個性的差異,喜歡的音樂也會風格迥異,還會有從喜歡到嫌惡的時候。
年輕的時候對於音樂的選擇是好聽,再由歲月來慢慢解釋,為什麼好聽。
人們可以以感官發現美,可是詮釋美,卻需要一生。
音樂上的審美力其實就是人生閱歷,審美力其實就是對於生命的領悟力。
音樂也好,文字也好,繪畫也好,走進電影院看一場電影也好,自己給自己認認真真地泡一壺茶也好……所有這些與藝術沾點關係的事情,都該是獨自前往的,拿單獨的自己與藝術身心相交、調和、碰撞、交配……把所有能做的、喜歡的,都盡量做到持久和徹底。
那麼這樣做可以得到點什麼呢?
或者,這麼文藝究竟有什麼好處呢?
答案應該是:保護、親近、發現、滋養、疏理、固化自己的真性情。
親近文藝才是善待自己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