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希望和出路
這一年高考季結束后,王小北在復讀一年後,成績依然沒有過投檔線。
那時代的大學還沒有如今的多,所招收的生源連現在的五分之一都沒有。而九十年代初人口的流動性還非常小,能旅的起游的家庭只佔極少數。
小北在十九歲時和她的同學好友,在高中畢業后的那個夏季去了海邊旅遊,那是一個她們兩個一生都難以忘記的經歷。
她們兩個從家裡出發,坐的是火車硬座。在第二天天剛剛蒙蒙亮的時候,從山海關下了火車。
後來兩個人回憶起來,依然覺得當時她們的大膽。也奇怪當年父母是怎樣想的,讓兩個十幾歲的小姑娘去那麼遠的地方。
她們兩個先在山海關蹬上了,號稱「天下第一關」的老龍頭城牆,小北非常失望,名聲這麼大,其實也沒有什麼嗎!
後來坐汽車去了北戴河,到了北戴河已經是下午五六點鐘了。當天漸漸黑下來的時候,她們兩個才意識到她們好像還沒有找到一個住的地方。
兩人都有些焦急,拎著行李默默的在不知道是哪裡的大街上走著。
也許是老天知道了她們的狀況,一個中年漢子騎車迎面而來。
看到兩人停了下來,詢問:
「你們要住旅館嗎?我們旅館剛剛有人結賬走了,空出兩個床位。」
同學兩人互相對視一眼,沒有辦法這會兒天已經黑了,她們根本就沒有出路。
那時九十年代,沒有電話,沒有手機,更沒有網路這個神奇的東西。
兩人只能跟著這個中年男子走,心裡還是七上八下的很不安穩。
幸好那個年代的壞人還不多,中年男子一路引著她們來到離海邊不遠的一處小旅館。
小旅館是一個不大的一個四合院改建的,她們兩個被帶到一個有十幾個人住著的房間。
小旅館是按床位收費的,記不得當時是多少錢一位了,大概也就二十塊錢左右。
兩人一看有幾個女子已經躺在房間內的床上了,這才放下心來。
後來兩人想起這事還很后怕,當她們在海邊玩了兩天,去了離海邊不遠的天津時,下了火車第一個要做的就是找住處。
那是她們兩個第一次離家這麼遠,好多事情都已經模糊不清了,只記得出外時遇到的幾件難忘的事。
那個時代車馬很慢,一生只夠愛一人。
那時是覺得時光很慢,人和人之間的距離也很近。近的很久都拆不開,友誼能渡過千山萬水,一直都會存在。
第一年高考失敗后,王小北感覺不到自己有什麼出路。從小她的理想就是走出家鄉到遠方看一看,能不回來是最好的。
所以以王小北的成績,她即使是復讀,所能提升的分數也十分有限。
也是在那年去海邊旅遊的路上,她和一位律師男子座位挨在一起。男子二十齣頭,王小北人生的理想就是當一名作家,她想學習的一直也都是中文系。
這位律師事務所的男子肯定也不會記得,他多年前因為路上無聊,和小朋友談了談人生,因此而改變了王小北的人生軌跡。
當時年輕男子給出來的建議是:如果王小北的文學天賦一般,不建議去學習中文系,那樣出了校門很難找到工作。
其實當年的狀態是,如果沒有文學天賦,寫出來的東西根本沒有出版的機會。
而還是高中生的王小北,已經暗中往出名的雜誌社投過幾次稿子了,都是石沉大海杳無音訊。
她對自己的天賦還是有一定的認知的,所以她當時很容易就接受了青年的建議。
青年還建議她去學習法律,說了許多法律的前景。還有律師是需要一定的語言文學功底的,經常都需要做文案寫訴訟書等。
而王小北正好是法律上需要的人才,而且法律是各個大學學科中,最容易學習和容易畢業的,只要你稍微努力一些。
在王小北正迷茫前途發展時,給了她一條可以走的看上去比較光明的前途。
在又復讀了一年,成績雖然提升的很多,可依然無法達到投檔線的情況下,王小北決定去北京讀民辦大學。
那時國家的政策剛剛有所鬆動,允許社會辦學,也支持一兩家有一定教學背景的社會人士辦學。
這是剛剛興起的民辦大學的苗頭,十幾年後民辦大學不僅不斷的發展壯大,還形成了一定的規模。
王小北在梅河市本地報名后,就等著學校的通知。她還不清楚她所報的是什麼樣的學校,只知道在自己所有的路都斷了的時候,這是她唯一的希望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