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證悟七種果位
有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城的祇樹林給孤獨園,有一天,佛陀對出家弟子們說:「比丘們(出家人),經常修習「對呼吸的專註」能獲得大功德,能證悟大果位。
比丘們,如何去專註呼吸,才能獲得大功德,證悟大果位呢?世間人或眾生不管是在山林野地,或是在某個大樹下,或是在某個空屋中,不管身處何處,都盤腿坐下來,挺直身體,先將注意力集中專註在臉上,或者專註在嘴鼻上,或者專註在眼睛上,將注意力集中專註在自己的臉上。然後開始將對臉的專註轉移到對呼吸的專註上,只將注意力集中專註在吸氣與呼氣上。
當吸氣的時間比較長的時候,自己明白:「我這次吸氣的時間比較長」;當呼氣的時間比較長的時候,自己明白:「我這次呼氣的時間比較長」。
當吸氣的時間比較短的時候,自己明白:「我這次吸氣的時間比較短」;當呼氣的時間比較短的時候,自己明白:「我這次呼氣的時間比較短」。
學習體驗吸氣的時候,氣體經由鼻子、喉部、胸部、腹部進入身體時膨脹的整個感覺、感受,也就是體驗吸氣行為的開始,持續的中間過程,一直到結束這段時間內,整個身體的感覺、感受。
同樣的學習體驗呼氣的時候,氣體從腹部、胸部、喉部、鼻子呼出身體之外收縮的整個感覺、感受,也就是體驗呼氣行為的開始,持續的中間過程,一直到結束這段時間內,整個身體的感覺、感受。
學習體驗不做其他行為和動作,只集中專註在呼氣行為時,整個身體由於停止其他行為只專註在呼氣行為上所產生的寧靜、寂靜感覺;同樣的學習體驗不做其他行為和動作,只集中專註在吸氣行為時,整個身體由於停止其他行為只專註在吸氣行為上所產生的寧靜、寂靜感覺。
學習體驗由集中專註吸氣行為進入初禪境界時的感覺,同樣的學習體驗由集中專註呼氣行為進入初禪境界時的感覺。
比丘們,什麼是初禪呢?遠離慾望,舍離不善法后,就能進入有尋、有伺,隔離痛苦,生起喜樂的清凈境界之中,在這種清凈境界中還會對外界的事物有細微的分別、區別,這樣的清凈境界就是初禪。
比丘們,什麼是有尋、有伺呢?什麼是尋、伺呢?就是進入初禪境界的時候,需要將注意力集中在某些不會產生貪慾和喜怒哀樂情緒的清凈事物上,由此替換掉貪慾、渴愛等等煩惱和痛苦。比如將注意力集中在數呼吸的次數上,數吸氣的次數,或者數呼氣的次數。比丘們,注意不是同時數吸氣和呼氣,而是在數呼氣和數吸氣這兩種行為中選擇任意一種。或者數呼氣,或者數吸氣,如果兩個都計數反而無法集中注意力。又比如將注意力集中專註在對一片樹葉的觀察上,除了對這片樹葉的關注不再想其他的事情。
有尋、有伺就是需要用集中專註某種清凈事物的方法來轉移注意力,轉移什麼注意力呢?轉移對貪慾、渴愛等等煩惱和痛苦的注意力。簡單的說有尋、有伺就是:要用注意力集中專註的修行方法。
那麼「尋」與「伺」又有什麼區別呢?「尋」注意力集中專註的範圍要大一點。「伺」注意力集中專註的範圍要小一點。比如:注意力不僅集中專註在對一片樹葉的觀察上,還集中專註在對樹葉上水滴的觀察上,這就集中專註在了兩個事物上,一個事物是樹葉,一個事物是水滴,這就被稱為「尋」,如果只將注意力集中專註在樹葉上,只集中專註一個事物那就是「伺」。
「尋」與「伺」的區別就在於注意力集中專註的範圍上,範圍大的稱為「尋」,範圍小的稱為「伺」。
比丘們,你們要注意:如來在這裡解釋尋、伺時講到的數吸氣次數或數呼氣次數的例子,與如來之前解釋「專註呼吸的修行」時,提到的體驗吸氣和呼氣的感受與感覺的例子是不太相同的。
當數吸氣或呼氣次數的時候,是在數吸氣次數與數呼氣次數中選擇其中一種行為來計數,或者選擇數吸氣的次數來計數,或者選擇數呼氣的次數來計數,二者選擇其一。
當體驗吸氣和呼氣感受與感覺的時候,不需要去數呼吸的次數,只是體驗吸氣和呼吸的感受與感覺,並且這兩種感受與感覺都要去體驗,是兩者都要去體驗,不是二者選其一。如來之前解釋「專註呼吸的修行」時提到的吸氣和呼氣都是要去體驗的,不能任選其中一種,要二者都要去體驗。
比丘們,簡單的說:「專註呼吸的修行」需要同時體驗吸氣與呼氣的感覺與感受;而在數吸氣次數或數呼氣次數的時候,只需要在數吸氣次數和數呼氣次數這兩者中選擇其中一種計數。
「專註呼吸的修行」是吸氣和呼氣都要去體驗。
「數呼吸的次數」要在吸氣和呼氣二者中選擇其中一種行為去計數。
「專註呼吸的修行」是體驗吸氣和呼氣的兩種行為。
「數呼吸的次數」是在數吸氣次數與數呼氣次數中選擇其中一種計數。
比丘們,你們這樣去記憶會更加簡單:「專註呼吸的修行」是專註吸氣和呼氣的兩種行為;「數呼吸的次數」是專註吸氣與呼氣中的其中一種行為。
「專註呼吸的修行」專註的是兩種行為;「數呼吸的次數」專註的是一種行為。
比丘們,學習體驗由集中專註吸氣行為進入二禪境界時的感覺,同樣的學習體驗由集中專註呼氣行為進入二禪境界時的感覺。
比丘們,什麼是二禪呢?進入初禪境界后,平息「尋」與「伺」,平息集中專註的事物,平息對外界事物細微的分別、區別。不再分別、區別外界的事物,將內心安住在一處,安住在一境,不散亂,由此進入注意力不專註事物,內心平靜、安寧、清凈的境界之中,在這個內心單個、純一的清凈境界中會生起清凈的喜樂,這樣的清凈境界就是二禪。
學習體驗由集中專註吸氣行為進入三禪境界時的感覺,同樣的學習體驗由集中專註呼氣行為進入三禪境界時的感覺。
比丘們,什麼是三禪呢?進入二禪后,遠離喜樂的感受,這種喜樂的感受是由身體與外界事物生起的快樂、喜悅、歡喜感受,是由物質事物生起的快樂、喜悅、歡喜感受,內心歸於平靜、寧靜,保持修行的正念正知(正知、正念解釋,見第一百四十六章),不忘失修行的正知正念,進入清凈的境界,這樣的清凈境界就是三禪。
學習體驗由集中專註吸氣行為進入四禪境界時的感覺,同樣的學習體驗由集中專註呼氣行為進入四禪境界時的感覺。
比丘們,什麼是四禪呢?進入三禪后,滅儘快樂、痛苦、憂愁、喜悅等等喜怒哀樂的感受,進入不苦不樂的清凈境界。平靜、寧靜的境界布滿內心,內心安住在念想純凈、純一的清凈境界之中。什麼是念想純凈、純一的清凈境界呢?就是內心的注意力只集中專註在清凈、寧靜這種單一的念想上。念想單一、純正,這樣的清凈境界就是四禪。
學習體驗由集中專註吸氣行為進入空無邊處境界時的感覺,同樣的學習體驗由集中專註呼氣行為進入空無邊處境界時的感覺。
比丘們,什麼是空無邊處呢?進入四禪后,不再挂念和執著世間一切的物質事物,不再執著和挂念物質世界,不再執著和挂念由物質事物生起的一切念想,明白虛空是無邊無界的,這時就進入空無邊處的境界。
學習體驗由集中專註吸氣行為進入識無邊處境界時的感覺,同樣的學習體驗由集中專註呼氣行為進入識無邊處境界時的感覺。
比丘們,什麼是識無邊處呢?進入空無邊處境界后,明白了虛空是無邊無界的,進一步明白了自己的念想、認識、分別、判斷也如同虛空一樣是無邊無界、永無止境的,這樣就進入了識無邊處的境界。
學習體驗由集中專註吸氣行為進入無所有處境界時的感覺,同樣的學習體驗由集中專註呼氣行為進入無所有處境界時的感覺。
比丘們,什麼是無所有處呢?進入識無邊處境界后,明白了無邊無界的虛空,自己無邊無界、永無止境的念想、認識、分別、判斷全部都是虛假不真實的,全部都是不存在的。其實什麼也沒有,其實什麼也不是真實存在的,為什麼呢?因為世間的一切事物,包括自己的念想、認識、分別、判斷在內都是隨時在變化,無法永遠存在,無法永恆保持不變,無法永遠擁有的,都是由各種條件生起的,世間一切的事物都有滅盡、消失的時候。內心認為無邊無界的虛空,認為自己無邊無界、永無止境的念想、認識、分別、判斷全部都是不存在的,由此就進入了無所有處的境界。
學習體驗由集中專註吸氣行為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境界時的感覺,同樣的學習體驗由集中專註呼氣行為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境界時的感覺。
比丘們,什麼是非想非非想處呢?進入無所有處境界后,明白了無邊無界的虛空是不存在的,明白了自己無邊無界、永無止境的念想、認識、分別、判斷也是不存在的,就不會再在內心中生起任何的念想,雖然如此,可是內心中偶爾也會閃出一些微小的雜念,這些雜念非常的微小,就如同大海海面上漂浮著的一滴菜油一樣,已經可以忽略不計了。內心除了偶爾出現的極微小的雜念外,已經不會再生起任何的念想,這樣就進入了非想非非想處的境界。
學習體驗由集中專註吸氣行為進入沒有念想、沒有感受、沒有細微雜念的想受滅境界時的感覺,同樣的學習體驗由集中專註呼氣行為進入沒有念想、沒有感受、沒有細微雜念的想受滅境界時的感覺。
比丘們,什麼是想受滅呢?進入非想非非想處的境界后,為了除滅極微小的雜念,就要滅盡一切的因緣條件,就要去修習緣起法(緣起法解釋,見第十八章、第十九章)。也就是:「無明」完全褪去、消除、滅盡的時候,「行」就滅除了。「行」滅盡了,「識」就滅除了。「識」滅盡了,「名色」就滅除了。「名色」滅盡了,「六處」就滅除了。「六處」滅盡了,「觸」就滅除了。「觸」滅盡了,「受」就滅除了。「受」滅盡了,「愛」就滅除了。「愛」滅盡了,「取」就滅除了。「取」滅盡了,「有」就滅除了。「有」滅盡了,「生」就滅除了。「生」滅盡了,憂愁、悲傷、苦悶、憂慮、絕望、衰老、死亡就滅除了。修習緣起法,滅盡一切的因緣條件后,就不會產生任何的感受、念想,連最微細的雜念都不會產生。無念想、無感受、無微細的雜念就不會有任何的煩惱和痛苦,這樣就進入了想受滅的境界,這樣的境界其實就是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由此世間一切的煩惱和痛苦就滅盡了,生死輪迴也由此永遠的滅盡,再也不會出生在世間(生死輪迴解釋,見第一百一十二章)。
比丘們,這樣去修習「對呼吸的專註」就能獲得極大的功德,就能證悟極高的果位。
比丘們,當世間人或眾生經常這樣去修習「對呼吸專註」的時候,就能預見、預料這些經常修習「對呼吸專註」的世間人或眾生,他們將會證悟七種果位,獲得七種功德法益。
比丘們,經常修習「對呼吸專註」的世間人或眾生將會證悟哪七種果位呢?將會獲得哪七種功德法益呢?
在這一生、這一世,出生不久就證悟完全智(完全智解釋,見第一百五十九章),就進入沒有煩惱,沒有痛苦,沒有執著,沒有挂念,沒有念想的涅槃境界之中,或者在聽聞到如來正法的初期,就證悟完全智,就進入沒有煩惱,沒有痛苦,沒有執著,沒有挂念,沒有念想的涅槃境界之中。
如果在這一生、這一世,出生不久沒有證悟完全智,在聽聞到如來正法的初期,沒有證悟完全智,那就在這一生、這一世臨死、死亡的時候就證悟完全智,就進入沒有煩惱,沒有痛苦,沒有執著,沒有挂念,沒有念想的涅槃境界之中。
如果在這一生、這一世,出生不久沒有證悟完全智,在聽聞到如來正法的初期,沒有證悟完全智,在這一生、這一世臨死、死亡的時候沒有證悟完全智,那就在滅盡五下分結的時候,證悟中般涅槃,進入中般涅槃的境界之中(五下分結解釋,見第一百二十六章)。
什麼是中般涅槃呢?就是在死後到下一次投生這一段時間內證悟涅槃的境界。在這一生死後到下一生開始、出生這段時間內證悟涅槃。
什麼是涅槃呢?滅盡貪慾、渴愛、憂慮、憤怒、無智愚痴、喜怒哀樂、執著、挂念等等一切的煩惱和痛苦,解除眼睛與物質事物,耳朵與聲音,鼻子與氣味,舌頭與味道,身體與觸覺、環境變化感覺(冷熱、舒適等等),內心與見解、思想、念想的束縛捆綁,滅盡生死輪迴(生死輪迴解釋,見第一百一十二章),從世間徹底完全的解脫出來,到達沒有煩惱,沒有痛苦,沒有執著,沒有挂念,沒有念想的解脫彼岸,這就是涅槃的境界。
如果在這一生、這一世,出生不久沒有證悟完全智,在聽聞到如來正法的初期,沒有證悟完全智,在這一生、這一世臨死、死亡的時候沒有證悟完全智,在滅盡五下分結的時候,沒有證悟中般涅槃,那就在滅盡五下分結的時候,證悟生般涅槃,進入生般涅槃的境界之中。
什麼是生般涅槃?就是在降生、出生的那一刻就證悟完全智。
如果在這一生、這一世,出生不久沒有證悟完全智,在聽聞到如來正法的初期,沒有證悟完全智,在這一生、這一世臨死、死亡的時候沒有證悟完全智,在滅盡五下分結的時候,沒有證悟中般涅槃,也沒有證悟生般涅槃,那就在滅盡五下分結的時候,證悟無行般涅槃,進入無行般涅槃的境界之中。
什麼是無行般涅槃?就是降生、出生后,不需要努力、勤奮、勇猛、精進的修行,不需要勤修,時間長了自然就證悟完全智。
如果在這一生、這一世,出生不久沒有證悟完全智,在聽聞到如來正法的初期,沒有證悟完全智,在這一生、這一世臨死、死亡的時候沒有證悟完全智,在滅盡五下分結的時候,沒有證悟中般涅槃,也沒有證悟生般涅槃和無行般涅槃,那就在滅盡五下分結的時候,證悟有行般涅槃,進入有行般涅槃的境界之中。
什麼是有行般涅槃呢?就是降生、出生后,需要努力、勤奮、勇猛、精進的修行,需要勤修,只有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勇猛精進的修行后才能證悟涅槃。
如果在這一生、這一世,出生不久沒有證悟完全智,在聽聞到如來正法的初期,沒有證悟完全智,在這一生、這一世臨死、死亡的時候沒有證悟完全智,在滅盡五下分結的時候,沒有證悟中般涅槃、生般涅槃、無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那就在滅盡五下分結的時候,證悟上流般涅槃,進入上流般涅槃的境界之中。
什麼是上流般涅槃呢?就是先進入低階的色界境界、狀態(色界解釋,見第一百二十六章),逐漸由低到高進入色究竟天的境界、狀態,最後證悟涅槃。
什麼是色究竟天呢?就是色界中最高的境界,是執著和挂念物質事物的臨界點,也就是如果再往上一層境界就不再執著和挂念物質事物了,再往上一層境界對物質事物的執著和挂念就徹底完全的滅盡了。
色究竟天是色界和無色界的分界點(界、色界、無色界解釋,見第一百二十六章),色究竟天往上是無色界,往下是色界,當然色究竟天仍然屬於色界,只是色究竟天中的眾生對物質事物的執著和挂念非常的細微,色究竟天中的眾生對物質事物的執著和挂念是色界中最微小的(眾生解釋,見第七十七章)。
色究竟天的境界就是第四禪的境界、狀態(第四禪解釋,見第三十五章)。
比丘們,這就是經常修習「對呼吸的專註」,能預見、預料證悟的七種果位,這就是經常修習「對呼吸的專註」能預見、預料獲得的七種功德法益。」
佛陀說法后,聽法的出家弟子們都再次的頂禮佛陀,隨喜讚歎佛陀說法的無量功德,他們都按著佛陀所說的法去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