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於情緒與情商
(一)關於情緒與情商簡單地說,情商就是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我們通過以下四個問題來引入情商及其重要性。
1.人是情緒的動物
《牛津英語詞典》對情緒的定義是:情緒是一種不同於認知或意志的、精神上的情感或感情,它是主觀意識的經驗,會影響人的行為。
情緒的概念是由拉丁動詞「motere(行動)」而來,表示促使個體採取某種行動的趨力,它是個體受到某種內在或外在的刺激所產生的一種身心激動狀態。
普通心理學認為,情緒是指伴隨著認知和意識過程產生的對外界事物的態度,是對客觀事物和主體需求之間關係的反應。是以個體的願望和需要為中介的一種心理活動。情緒包含情緒體驗、情緒行為、情緒喚醒和對刺激物的認知等複雜成分。同時普通心理學還認為情緒和情感都是「人對客觀事物所持的態度體驗」。只是情緒更傾向於個體基本需求慾望上的態度體驗,而情感則更傾向於社會需求慾望上的態度體驗。但實際上,這一結論一方面將大家公認的幸福、美感、仇恨、喜愛等感受排斥在情感之外,而另一方面又顯然忽視了情緒感受上的喜、怒、憂、思、悲、恐、驚,和社會性情感感受上的愛情、友誼、愛國主義情感在行為過程中具有交叉現象,例如一個人在追求愛情這一社會性的情感過程中隨著行為過程的變化同樣也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感受,而愛情感受的穩定性和情緒感受的不穩定性又顯然表明了愛情和相關情緒的區別。基於這兩點,將情感和情緒以基本需要、社會需求相區別或者是將兩者混為一談顯然都是不合適的。
生理反應是情緒存在的必要條件,為了證明這一點,心理學家給那些不會產生恐懼和迴避行為的心理病態者注射了腎上腺素,結果這些心理病態者在注射了腎上腺素之後和正常人一樣產生了恐懼,學會了迴避任務。情感也是一樣,比如沒有性慾當然不會有愛情的,而當人吃了春藥以後,伴隨著性慾的旺盛一見鍾情的可能性也就會隨之加大了。所以,由不同的藥物刺激引發的行為過程也表明了,情緒和情感顯然是有區別的兩種不盡一致的心理生理過程。
實質上,在行為過程中態度中的情感和情緒的區別就在於:情感是指對行為目標目的的生理評價反應,而情緒是指對行為過程的生理評價反應。再以愛情舉例來說,當我們產生愛情時是有目標的,我們的愛情是對相應目標的一種生理上的評價和體驗,同時當我們隨著愛情的追求這一行為過程的起伏波折我們又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
我們常說,人有七情六慾。所謂七情,一般是指喜、怒、哀、思、悲、恐、驚。我們還常說,「人是感情動物」,「不要感情用事」等等。其實,人的各種情緒——從歡喜、憤怒、恐懼等較原始的情感,到愛、恨、痛苦、嫉妒等更多地屬於人類文明的情感,本來就深深地左右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影響著一個人的發展軌跡。日本研究「感情」的專家、富山醫藥科大學小野武年博士認為,感情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動物性感情,如在食慾、性慾等本能欲求得到滿足時而產生的快樂的感覺,與這些東西得不到滿足時的不快樂的感覺。另一部分是人類特有的感情,主要是指尊敬、輕蔑、慈愛、憎恨等感情。科學家一般把動物性的感情稱為「情緒」(Motion)。今天醫學上雖然已經開發出了核磁共振等診斷和掃描大腦的儀器,但卻還是無法直接用人腦來做情感實驗,只好藉助於動物。當然,科學家無法直接問候動物:「你今天情緒如何?」只能通過觀察動物的行為來了解它們的情緒與大腦的聯繫。如猴子在進化過程中為了生存,發現有自己喜歡的食物時會產生愉快的情緒,而發現獅子、蛇、蜘蛛等動物時則會產生恐懼感和逃離行為。但是美國神經醫學專家克魯夫與布希通過實驗發現,如果破壞了猴子和貓大腦內的扁桃體,它們就無法區分什麼食物可以吃什麼是不能吃的。而且它們也不再害怕以前曾讓它們噤若寒蟬的東西。這告訴人們,包括扁桃體在內的大腦邊緣系統,可能掌管著感情的處理。人類情感障礙源於大腦受損,大腦主要由神經元(即神經細胞)構成,據說這些神經細胞多達1001000億個。每個神經元由細胞體、樹突、軸索構成,軸索形成突觸,延伸到其他的神經元,並以傳遞電訊號的方式,將訊息傳給遠處的神經元。而在傳遞訊號的過程中,名為神經遞質的多種化學物質便會釋放出來,能引起人類情感變化的多巴胺就是其中的一種。如服用嗎啡人會感到「幸福」,就是因為腦內的多巴胺起了作用。加拿大科學家詹姆斯和他的學生曾經做過一次著名的實驗,他們將電極插到老鼠腦中,並讓老鼠可以自己壓動一個開關,對老鼠腦內形成一種產生快感的刺激。沒想到老鼠從此不吃不喝也不睡覺,甚至也不「做愛」,只是拚命地壓動那個開關,直至精疲力盡。由此科學家想到,人類中有「廢寢忘食」、痴迷於某種事物(比如賭博)的現象,從老鼠實驗中可以獲得某種啟示,大概就是人腦中持續受到某種刺激而產生了快感的緣故。這種時候,多巴胺會大量釋放出來。科學家通過實驗還發現,人類大腦的扁桃體受損,會出現情感障礙。比如有一種病叫伍巴哈—威提症,得這種病的人無法判斷他人的表情。
標準的心理學上的東西,對我們一般職場上的人是較難理解的。我們這樣來說情緒吧:
我們引入「平和」一詞來對應地解釋「情緒」。當一個人內心沒有受到外部的影響,處於平常,淡定的狀態時,心率如同上面的「平和」樣子;當一個人受到外部的刺激時,其內部的感情波動及心率如同下面的那個「情緒」——受刺激后的激動狀態。我們大多數人都說自己想要「平和」,一個人從幼年、兒童、少年、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會從「情緒」走向「平和」,這也是人趨於成熟的過程。對於不同的個體而言,存在著天生的差異性,一些人可能18歲就處於「平和」狀態,而另一些人到了80歲還處於「情緒」狀態。一位20多歲的女孩子,找了位男朋友,一副「平和狀」,丈母娘看著很滿意,可女孩子會覺得對方就像一杯溫吞水;相反,如果男朋友一副「情緒狀」,戀愛中的女孩子開始可能覺得挺浪漫,挺有趣的,如同那句「小伙不壞,姑娘不愛」,可一旦涉及談婚論嫁,姑娘很可能就希望對方多一份「平和狀」。傳統上,我們選拔管理者的標準是基本排斥「情緒」的,然而,如今的80后、90后,可能不願意接受自己的上級日常工作中整日里的「平和」。
每個人與生俱來地都有「平和」和「情緒」,差別只是體現在偏重於哪一方面而已。在職場上,一個人的情緒總處於大幅波動的狀態是不成熟、職業化程度低的體現。理想的狀態是,日常的工作中需要更多的「平和」,而在體現自身個人魅力影響力的時候,需要些「情緒」。
我們先來看個小故事吧。
有位秀才第三次進京趕考,住在一個常住的店裡。考試前兩天他做了夢。第一個夢到自己在牆上種白菜,第二個是下雨天,他戴了個斗笠還打傘,第三個是夢到跟心愛的表妹脫光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背。這三個夢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趕緊去找算命先生解夢。算命的一聽,連拍大腿說:「你還是回家吧,你想想,高牆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戴斗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跟表妹都脫光了衣服躺在了一張床上了,卻背靠背,不是沒戲嗎?」秀才一聽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準備回家。店老闆樂了:「我也會解夢。我倒覺得,你這次一定要留下來。你想想高牆上種菜不是高中嗎?戴斗笠打雨傘不是說明你這次有備無患嗎?跟表妹都脫光了衣服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說明你翻身的時候到了嗎?」秀才一聽更有道理,於是精神振奮地參加考試,居然中了個探花。
這位秀才前後產生了兩種不同的情緒,這些情緒的來源是什麼?
我們對情緒及其特徵表述為這樣四句話:
個體受到刺激所產生的一種激動狀態。范進中舉的案例,說明即使是外部好消息的刺激,過度了也是要命的。
個體所體驗但不易控制。我們的生活常識是,知道自己要發脾氣了,也知道發脾氣對自己的健康和形象不利,可在那種情境下,自身是無法控制的。
會導致生理及行為的變化。如同上面故事中的秀才聽了先後兩位不同的解夢,產生了不同的心理上的反應,而心理上的反應最終都會影響到生理和行為的變化。
對個體行為具有干擾或促進作用。故事中的秀才抱著算命先生的心理暗示下的「沒戲」想法,在考場的表現可能會是不同的。
一般而言,情緒的產生過程會經歷五個階段:
無論是名人還是普通人面對大事、小事,其情緒產生的過程基本包括以上五個階段。舉例說明如下:
一位大學教授下班做好飯,平靜地等著孩子放學吃飯。初中生的兒子回來說:「媽媽,今天語文考了70分。」(接受刺激)對於35歲以上的人,面對這麼悲催的刺激,其身體上健康最薄弱的那個部分一定會馬上給你顏色看,高血壓者的第一反應是「血衝到了頭上」,心臟不好的人的第一感覺會是「胸悶」。同樣的一位考了70分的孩子回家這麼說,也許他的媽媽會「不受刺激」,原因在於「主觀感受與認知」,這位從小就是學霸,且是個教授的媽媽一直耿耿於懷的可能是:我的孩子怎麼可能不是學霸呢,我從小可從沒拿過90以下的分數!而後者這位媽媽的認知是:「不錯了,兒子,媽媽小時候還老不及格呢!」於是,前一位媽媽的表情會是失望、沮喪,甚至是氣憤;後者可能會是淡定、平常甚至是滿足。如此,第一位母親有可能就會伴隨著埋怨、打罵孩子的行為。
2.情緒有正面和負面之分
人類的情緒表現多種多樣、千姿百態,我們很難回答出人類究竟有多少種不同的情緒。我國的心理學家把情緒分為18類,即:安靜、喜悅、憤怒、哀憐、悲痛、憂愁、忿急、煩悶、恐懼、驚駭、恭敬、撫愛、憎惡、貪慾、嫉妒、傲慢、慚愧、恥辱。
研究人員經過大量研究,提出了六種普遍存在的情緒:快樂、驚訝、害怕、悲哀、憤怒及厭惡。
這六種情緒可以形成一個連續統一的概念。在這個統一體中,兩個情緒越靠得近,就越易被混淆。例如,人們經常會把悲哀和憤怒聯繫在一起。當聽到一句針對我們的刺激性、攻擊性或侮辱性話語時,我們的交感神經系統便會興奮起來,體內會分泌出腎上腺素,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呼吸急促,肌肉緊張,而且往往同時伴有悲哀和憤怒。情緒本身是非常複雜的,因此要對情緒進行準確的分類就顯得尤為困難。許多研究者對此進行了長期的探索,其中有兩種分類方法頗具代表性。(1)依據情緒的性質分類
1)快樂。快樂是盼望的目的達到后,繼之而來的緊張解除時的情緒體驗。快樂的程度取決於願望滿足的意外程度。快樂的程度從滿意、愉快到大喜、狂喜。快樂是一種追求並達到目的時所產生的滿足體驗。它是具有正面性享樂色調的情緒,使人產生超越感、自由感和接納感。
2)憤怒。憤怒是由於受到干擾而使人不能達到目標時所產生的體驗。目的和願望不能達到,一再受到阻礙,從而積累了緊張,最終產生憤怒。特別是所遇到的挫折是不合理的或是被人的惡意所造成的時候,憤怒最容易發生。當人們意識到某些不合理的或充滿惡意的因素存在時,憤怒也會驟然發生。憤怒的程度依次是:不滿、生氣、慍怒、憤、激憤、大怒、暴怒。
3)恐懼。恐懼是企圖擺脫、逃避某種危險情景時所產生的情緒體驗。恐懼往往是由於缺乏處理、擺脫可怕情景的力量和能力而造成的。引起恐懼的重要原因是缺乏處理可怕情景的能力與手段。
4)悲哀。悲哀與失去所盼望、所追求的東西和目的有關,是在失去心愛的對象或願望破滅、理想不能實現時所產生的體驗。悲哀情緒體驗的程度取決於對象、願望、理想的重要性與價值。悲哀的程度依次是:遺憾、失望、難過、悲傷、哀痛。悲哀所帶來緊張的釋放會產生哭泣。
在以上四種基本情緒之上,可以派生出眾多的複雜情緒,如厭惡、羞恥、悔恨、嫉妒、喜歡、同情等。
(2)依據情緒狀態分類
1)心境。心境是一種使人的一切其他體驗和活動都染上情緒色彩的情緒狀態。它是持續的、微弱的、平靜的。心境的特點是瀰漫性,人逢喜事精神爽。生活中的事件,例如事業的成敗,工作的順利與否,與周圍人的關係好壞,機體狀態如健康程度、疲勞、睡眠情況等都影響心境。有些影響心境的原因人們不一定認識到。心境是一種具有感染性的、比較平穩而持久的情緒狀態。當人處於某種心境時,會以同樣的情緒體驗看待周圍事物。例如,人傷感時,會見花落淚,對月傷懷。心境體現了「憂者見之則憂,喜者見之則喜」的彌散性特點。平穩的心境可持續幾個小時、幾周或幾個月,甚至一年以上。雖然基本情緒具有情境性,但心境中的喜悅、悲傷、生氣、害怕卻要維持一段較長的時間,有時甚至成為人一生的主導心境。如有的人一生歷盡坎坷,卻總是豁達、開朗,以樂觀的心境去面對生活;有的人總覺得命運對自己不公平,或覺得別人都對自己不友好,結果總是保持著抑鬱愁悶的心境。
導致心境產生的原因很多,生活中的順境和逆境,工作、學習上的成功和失敗,人際關係的親與疏,個人健康的好與壞,自然氣候的變化,都可能引起某種心境。但心境並不完全取決於外部因素,還同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有聯繫。
2)激情。激情是一種爆發快、強烈而短暫的情緒體驗。例如,在突如其來的外在刺激作用下,人會產生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情緒反應。在這樣的激情狀態下,人的外部行為表現比較明顯,生理的喚醒程度也較高,因而很容易失去理智,甚至做出不顧一切的魯莽行為。因此,在激情狀態下,要注意調控自己的情緒,以避免衝動行為。處在激情狀態下,人的認識活動範圍往往會縮小,僅僅指向與體驗有關的事物;理智分析能力減弱,往往不能約束自己的行為,不能正確地評價自己行為的意義和後果。激情持續的時間較短。激情通常由一個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對立意向(要求)的衝突、過度抑制和興奮等因素引起。激情對人的影響有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一方面,激情可以激發內在的心理能量,成為行為的巨大動力,提高工作效率並有所創造。如戰士在戰場上衝鋒陷陣,一往無前;畫家在創作中,盡情揮灑,渾然忘我;運動員在報效祖國的激情感染下,敢於拼搏,勇奪金牌。但另一方面,激情也有很大的破壞性和危害性。激情中的人有時任性而為,不計後果,對人對己都造成損失。一些青少年犯罪,就是在激情的控制下,一時衝動,釀成大錯。激情有時還會引起強烈的生理變化,使人言語混亂,動作失調,甚至休克。所以,在生活中應該適當地控制激情,多發揮其積極作用。
3)應激。應激是出乎意料的緊張狀態所引起的情緒狀態。在突如其來的或十分危險的條件下,必須迅速地、幾乎沒有選擇餘地地做出決定的時刻,容易出現應激狀態。當人面臨危險或突發事件時,人的身心會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引發一系列生理反應,如肌肉緊張、心率加快、呼吸變快、血壓升高、血糖增高等。例如,當遭遇歹徒搶劫時,人就可能會產生上述的生理反應,從而積聚力量以進行反抗。當駕車出現危險情景的時刻,在遇到巨大自然災害的時刻,這時就需要人們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集中意志力,迅速地判明情況,果斷地做出決定。在應激狀態下,人可能有兩種表現:一種是目瞪口呆,手足無措,陷入一片混亂之中;一種是頭腦清醒,急中生智,動作準確,行動有力,及時擺脫困境。對付應激狀態是可以訓練的。但應激的狀態不能維持過久,因為這樣很消耗人的體力和心理能量。若長時間處於應激狀態,可能導致適應性疾病的發生。
應激的生理反應大致相同,但外部表現可能有很大差異。積極的應激反應表現為沉著冷靜、急中生智,全力以赴地去排除危險,克服困難;消極的應激反應表現為驚慌無措、一籌莫展,或者發動錯誤的行為,加劇了事態的嚴重性。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行為表現,既同個人的能力和素質有關,也同平時的訓練和經驗積累有關。一個人如果接受過防火演習和救生訓練,遇到類似的突發事故,也能正確及時地逃生和救人。一般意義上,把依據情緒的性質分類的那些基本情緒及其派生出來的情緒,從它們對人的心理與生理健康和對行為的影響角度,可以分為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把有建設性的稱為正面,具有破壞性的稱為負面,不管什麼情緒,情緒都具有不穩定性。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情緒,都具有正當性,取決於內心對情緒的接納度。正面情緒包括愛、感恩、希望、信心、同情、樂觀、忠誠;負面情緒包括恐懼、仇恨、憤怒、貪婪、嫉妒、報復等。大量心理學的觀察表明,負面情緒對我們的健康十分有害。科學家們已經發現,經常發怒和充滿敵意的人很容易患上心臟病。哈佛大學曾經調查了1600名心臟病患者,發現他們中經常焦慮、抑鬱和脾氣暴躁者比普通人高出三倍。某研究機構追蹤122名心臟病患者8年,結果發現最悲觀的25人中,有21人死亡;最樂觀的25人中,有6人死亡。
感恩是人類最高尚的正面情緒,感恩和滿足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一個不會感恩的民族和個人是非常可悲和可怕的。在我的課堂里,當我問到:「正面情緒有哪些?」這一問題時,120次左右的回答絕大多數是「高興」「快樂」「積極」等。只有四人次(不是一對一,是在全體中)主動提到「感恩」。我追問:你為什麼說是感恩?三人的原因是由於自身的宗教傾向(佛教徒和修佛愛好者等)。一位35歲左右的人的回答是「人不會感恩,那跟動物有什麼不同?!」這是一個在復旦培訓機構由外地來的公務員所組成的處級幹部班,基本都是45~55歲的樣子,只有這位顯得特別得年輕。我問:你感恩誰呢?他答:「組織。」我走到他的面前,大聲說:請看著我的眼睛,再說一遍:你感恩誰?他大聲回答:「組織!」那眼神告訴我,他是真誠的!下課的時候,這位年輕的幹部出去了,一位老幹部走過來對我說:「老師,你別相信他,他是團幹部,否則他這個年齡,怎麼能和我們一起來複旦培訓呢?!但我相信那位團幹部的眼睛。
20世紀三四十年代出生的人感恩的是毛主席。我還清楚地記得1979年9月9日下午,社會主義大院里的大廣播喇叭響起的哀樂,播報毛主席逝世的消息。當時,我母親正好休息在家洗衣服,邊哭邊說:「毛主席去世了,你們要受苦了。」當時我的年齡不大,真的無法理解她為什麼哭得比不久前看到從南方老家拍來的電報告知我外婆去世時還要傷心。鄰居的叔叔、阿姨們也多在哭,也許是因為哀樂的氣氛,更是因為他們這代人對毛主席的感恩之情!在課堂里,我會與80後年輕的管理者們有這樣的一問一答:
我:你們感恩誰呢?
答:父母。
我:那你們啃老嗎?
答:啃的。
我:這是感恩的方式嗎?
答:我們不啃的話,他們不舒服!
改革開放30多年,各類階層都得到了物質上的實惠和精神、文化層面的享受,然而一個不可迴避的事實是,沒有多少人是滿足和感恩的。2011年的調查表明,46%的公務員和56%的大學教師認為自己是弱勢群體,那麼,農民和工人又會怎麼樣呢?這個問題反映出的背後的東西值得我們每一個人認真思考與反省。
仇恨是一種最可怕的負面情緒,它對內會造成我們身體健康水平的下降,對外會對社會帶來一定的潛在危害。前幾年,連著發生了幾起打電話到機場謊稱飛機上有爆炸物的惡作劇,其中的一位犯罪嫌疑人被抓后,被問到為什麼要這麼做時,他的回答是:「我仇恨社會。」問其原因:他說在自己被勞教時受到不公正對待,當時就發誓,出去后要報復社會。
3.人類總體上是正面情緒多還是負面情緒多?
這個問題就如同那個「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問題,大多數中國人會傾向於性本善,那麼也就傾向於「正面情緒多於負面情緒」,原因是「否則人類如何進步呢?」。在我的課堂里,學員對象包括企業各類管理者、公務員,是從50後到80后的群體,面對這個問題,絕大多數的選擇是「正面情緒多於負面的」,呈現出的規律是公務員群體回答「負面多」的人少於企業管理者群體,平均年齡低的群體回答「負面多」的略高於平均年齡高的群體。
當代心理家認為,人類的情緒分為基本情緒和次級情緒。基本情緒有五種:快樂、悲傷、憤怒、恐懼和厭惡,它們分別對應於特定的軀體狀態。次級情緒是上述五種基本情緒的細微變體,比如,欣喜和驚喜是快樂的變體;憂鬱和惆悵是悲傷的變體;驚慌、害羞與焦慮是恐懼的變體;憎恨是憤怒的變體;鄙視和輕蔑是厭惡的變體。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五種基本情緒中,除快樂之外,其餘四種都是負面情緒。這一點意味深長。它表明,地球上的動物(包括人類自身)大多時候都生活在一種危機四伏的環境之中,身邊隨時會有天敵出現,更不用說洪水、乾旱、疾病等自然災害的如影相隨。因此在所有的情緒中,恐懼是一種最為原始古老的情緒,它猶如忠實的報警裝置,提醒我們避開危險,防患於未然。其餘則有悲傷、憤怒和厭惡,它們同樣是對世事無常或可憎之事的提醒。休謨深刻地洞察到了這一點,在他看來,「最早的宗教觀念並不是源於對自然之工的沉思,而是源於一種對生活事件的關切,源於那激發了人類心靈發展的綿延不絕的希望和恐懼」。(大衛·休謨:《宗教的自然史》,徐曉宏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這是因為,「我們既沒有充分的智慧去預知,也沒有足夠的力量去防範那些不斷威脅我們的災難。我們永遠懸浮在生與死、健康與疾病、豐足和匱乏之間」。(同上)這就是說,人類生活中的厄運遠遠多於好運,正如古希臘詩人荷馬所說:「諸神賜予我們一份快樂,就要相伴雙份的苦難。」也正如作家張愛玲的嘆息:「長的是磨難,短的是人生。」而人又是這樣一種動物,到手的好運認為是理所當然,經歷的厄運則久久難忘,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其間的緣由則在於,正是對厄運或痛苦的深刻記憶避免我們重蹈覆轍。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居安還須思危,實在是古代聖人留給我們的極為深刻的智慧。難怪在五種基本情緒中,負面情緒會佔上四種。
我們選擇人類總體的負面情緒略高於正面情緒,原因有兩個:一是人類的慾望是無限的,因此人總是處於不滿足狀態;二是宇宙是混沌的,也就是說外部世界是不可掌控的,為此人多處於焦慮狀態。那麼如何解釋人類的進步呢?因為人具有能動性,為了消除和減輕與生俱來的不滿足感和焦慮,人們總是會創造和找到一些制度和技術、方法,恰是這些制度、技術和方法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4.一個管理自身情緒能力高的人能得到什麼好處?
情緒管理,就是用對的方法,用正確的方式,探索自己的情緒,然後調整自己的情緒,理解自己的情緒,放鬆自己的情緒。
簡單地說,情緒管理是對個體和群體的情緒感知、控制、調節的過程,其核心必須將人本原理作為最重要的管理原理,使人性、人的情緒得到充分發展,人的價值得到充分體現;是從尊重人、依靠人、發展人、完善人出發,提高對情緒的自覺意識,控制情緒低潮,保持樂觀心態,不斷進行自我激勵、自我完善。
情緒的管理不是要去除或壓制情緒,而是在覺察情緒后,調整情緒的表達方式。有心理學家認為情緒調節是個體管理和改變自己或他人情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一定的策略和機制,使情緒在生理活動、主觀體驗、表情行為等方面發生一定的變化。這樣說,情緒固然有正面有負面,但真正的關鍵不在於情緒本身,而是情緒的表達方式。以適當的方式在適當的情境表達適當的情緒,就是健康的情緒管理之道。情緒管理就是善於掌握自我,善於調製合體調節情緒,對生活中矛盾和事件引起的反應能適可而止地排解,能以樂觀的態度、幽默的情趣及時地緩解緊張的心理狀態。
總之,管理自己情緒的水平高的人,與他人互動時,能把自己的正面情緒更多地展示出來,把自己的負面情緒暫時放一放,這樣,有利於自身的健康,特別是對於35歲以上的人來說尤為明顯。當你更多地擁有正面情緒時,平時身體方面的老毛病不會出來搗亂,而負面情緒佔主導時,平時的高血壓、胃疼等毛病就會呈現出來;當一個人帶著更多的正面情緒工作時,會更加的積極、專註,從而帶來工作效率與質量的提升;當你帶著更多的正面情緒時,你看別人都會順眼,而當你看別人順眼的同時換來的是別人看你也是順眼的。相反當你帶著過多的負面情緒,就會看別人不順眼,此時換來的是別人看你更不順眼。
歸納起來,一個情緒管理水平高的人得到的收益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自身的健康,二是表現的提升,其中一是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改善;二是個人魅力的提高。一個充滿著負面情緒的人的氣場是負能量的,人們在有選擇的情況下是不會靠近和接受你的。這種行為表現恰恰是影響力的非職位權的來源。一個情緒管理水平高的人,其氣場非常的正面、強大,散發出光芒,照著周邊的人發自內心的追隨你。一個人職位再高、專業能力再強,如其本身的情緒管理水平差,也就是「毛坑裡的臭石頭」,下屬聽你的也只是迫於「官大一級壓死人」。試想一個員工發自內心地認同和追隨你時,其大腦和心支配下的手底下出來的「活」和迫於職權而不得不聽你的狀態下,其腦和心支配下的手做出來的工作結果是一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