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河一瞥(中)

漳河一瞥(中)

漳河一瞥(中)

漳河水庫和絕大多數水庫工程一樣,於「大躍進」的1958年7月開工,1966年全面竣工。那條亞洲第一大人工土壩李家洲大壩氣勢恢弘,腰斬桀驁不遜的漳河而形成庫容20.35億立方米、水面104平方公里,最大水深61米,庫中島嶼36座,半島164個,庫汊240個,沿山坳水面繞一周約800公里的人工湖。水庫控制流域面積2212平方公里,占漳河流域面積的74.5%。回水涉及荊門市、當陽市及遠安縣7個鄉(鎮)。

客車就停在廣場很大、候船室也很大的漳河遊客中心門前,因為不是黃金旅遊期,遊客不多,售票窗口沒有排隊的人群,遊船也不多。有些莫名其妙的是,上船的地方不是正規的遊船碼頭,而是貼著碼頭的牆邊,要經過一條剛剛砍去灌木,即便鋪上地毯,還是露出殘留的樹樁的小道,跌跌撞撞的才能登船。

那艘「漳游15」號輪有些類似原來宜昌鎮川門到十里紅的那種單層客渡輪。靠岸靠沖灘,船頭的鋼板用大圓輪鉸鏈升起或放下。船頭有塑鋼頂棚,船艙里有左右兩排類似於綠皮火車那樣對坐的木質條椅,剛好勉強可以容納一客車的乘客。

不多時,傳來了柴油機的聲響,船身開始微微顫抖,一種熟悉的感覺油然而生。汽笛拉過,船體在向後移動,緩慢轉彎,然後慢慢加速,馬達聲變得沉重,遊船卻變得輕快,就像在水面上滑行似的。就是木條椅值得吐槽:三人嫌擠,兩人寬裕,前後條椅彼此的空間過於狹窄。如果對面坐的是女人,想要把腿放平幾乎是不可能的,都必須像有教養的女子那樣側著才行,在回程的時候,就是因為後來的兩個說武漢話的大媽坐在對面,憋屈了快一個小時。本可以到船頭起吹吹風,可是和韓英唱的那樣:「湖上北風呼呼地響」,那兩個大媽也是凍得受不了才躲進船艙的,雖然今天荊門的氣溫是21——11度。

漳河風景區被吹成「中華地中海」「湖北夏威夷」,那兩個國外地方沒去過,可是去過國內不少的湖泊和水庫,也曾在其間遊覽或乘船橫渡過。比如洞庭湖的連天荷葉、鄱陽湖一眼望不到邊的蘆葦、丹江口望不見對岸的縹緲,太湖眾多的人文景觀都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漳河水庫雖然沒有誇張的說成是「一個小太平洋一般的湖」呈現在眼前,因為還能看見右側連綿低矮的山丘和右側平坦的田野與農舍。可湖面寬闊、煙波浩淼、湖光山色、風景如畫倒是不爭的事實,湖水清澈透明、晶瑩如鏡,兩岸青山逶迤、層巒疊翠也是很令人陶醉的。

荊門最有名的軍工企業莫過於三線建設時的1971年建成的宏圖飛機製造廠。1976年開始研製,1986年正式向部隊成批交付整機;1989年研製成功我國首艘載人充氦飛艇;1997年研製成功國內第一架地面效應飛機。只是如今早就轉向民品生產,其中,液化石油氣罐車的產量和銷量連續8年排名國內第一。就是不知道,我們在回程途中看見的那架在水面做低空飛行的是不是這個廠前些年生產的DF-100型地效飛行器。

船行50分鐘后抵達漳河風景區核心景區之一的湖心島,說是「一島浮渚,四面環水,置身其中,儼然如仙」。又名觀音島,傳說是觀世音劈山引水解民於旱魃蹂躪的傳說而得名。走進牌坊,拾級而上,原來島中小丘最高處矗立著一尊高18米的雙面觀音(又稱滴水觀音),周圍33尊觀音化身栩栩如生,成為華中地區觀音化身的祈福之地。說是一面凈瓶的瓶口朝上,表示承接甘露;另一面瓶口朝下,表示福澤天下。

不過我們去的時候,觀音神像和其周邊的化身都不見了,只剩下「不準攀爬」的高台。導遊的解釋是因為國家不允許以宗教文化進行有商業性質的活動,所以搬走了。看網路上眾說紛紜,叫人噴飯。有說「飛升了」「回娘家了」「休年假了」「私奔了」,不過有人認為是「影響了風水」,有些滑稽,正確的說法是,突破了漳河一帶低空區的高度這倒是有可能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屐痕點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屐痕點點
上一章下一章

漳河一瞥(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