鱘魚及匙吻鱘
鱘魚及匙吻鱘鱘魚及匙吻鱘是晚白堊紀(0.95億~0.65億年前)的古老魚類群中僅存的物種,它們組成了軟骨硬鱗亞綱(還有5個已滅絕物種目)。如今它們僅棲息在北半球,分別集中在太平洋和大西洋。鱘魚是所有淡水魚類中體型最大、壽命最長的物種,其魚卵製成的魚子醬深受世界各國美食家的青睞。
鱘魚及匙吻鱘的受危狀況比其他魚類類群更為嚴峻。過度捕撈及人類對其棲息地的大肆破壞導致其數量的劇烈下降,25個物種中的23個都被IUCN列為易危、瀕危或極危物種。鱘魚及匙吻鱘性成熟較晚,因此過度捕撈對其造成的危害更大。據估計,自1900年起,世界主要河流中鱘魚的數量下降了約70%。
鱘魚
鱘科
鱘魚具有沉重的、幾乎呈圓柱形的身體,皮膚上有數排象牙形結節,位於腹部的嘴周圍有觸鬚,還具有歪尾(其上葉比下葉長)和軟骨質骨骼。
有些鱘魚棲息在海洋,但在淡水中繁殖,其他鱘魚則終其一生都棲息在淡水中。人們對溯河產卵的鱘魚(需從海洋遷徙至河流)的海生生活狀況不甚了解。它們的攝食範圍似乎十分廣泛,獵物包括軟體動物、多毛類蠕蟲、蝦和魚類。其成魚幾乎沒有敵人,但曾有鱘魚被海七鰓鰻攻擊甚至致死的記錄。波羅的海或大西洋鱘魚棲息在大陸架附近深度超過100米的海底峽谷中。卡盧加鱘魚棲息在俄羅斯遠東庫頁島的漁場中,然而直到1975年,人們才在日本北部北海道附近的漁場中發現第一條卡盧加鱘魚。白鱘終其一生能在海洋中穿行1000多千米。淡水鱘魚通常則待在大型湖泊和河流的淺水區,捕食小龍蝦、軟體動物、昆蟲幼蟲和許多其他無脊椎動物,極少以魚類為食。鱘魚的季節性遷徙是指它們在夏季從淺水移動到深水,而在冬季又返回淺水。伏爾加河的鱘魚整個冬天需要穿越430千米的距離,聚集在水底的凹陷處。
溯河產卵的鱘魚在春夏兩季產卵,部分物種還有所謂「春季」和「冬季」形態,能在各自的季節逆流而上,其中春季形態的鱘魚在到達上游后很快產卵,而冬季形態的鱘魚則在次年春季再產卵。此外,有些鱘魚成魚每年都能產卵,而另一些只能間歇地產卵。淡水鱘魚從原來的棲息地逆流至上游或大型河流的中游地區產卵。北美湖鱘魚在無法尋覓到合適的安靜產卵場所時,還能在有浪的環境中在岩石上產卵。這些物種的求偶行為包括在水底跳躍和旋轉。
知識檔案
鱘魚及匙吻鱘
目鱘形目
27個物種,分為6屬2科。
鱘魚(鱘科)
25個物種,分為4屬。分佈:北大西洋、北太平洋及北冰洋及其支線河流。體長:(成魚)0.9~9米。物種:普通鱘魚或波羅的海鱘魚,湖鱘魚,小體鱘,白鱘,歐鱘,卡盧加鱘魚,鏟鱘。保護狀況:錫爾河鏟鱘為極危物種,船鱘為瀕危物種。
匙吻鱘(匙吻鱘科)
2個物種,分為2屬。分佈:密西西比河和長江。體長:(最大的成魚)約3米。物種:中華鱘,美洲鱘。保護狀況:兩個物種都嚴重受危,其中長江中華鱘被列為極危物種。
溯河產卵鱘魚和淡水鱘魚物種在產卵期都會中止攝食,它們產下的卵數以百萬計——體長2.65米的大型雌性波羅的海鱘魚產卵數量超過300萬枚。鱘魚卵有黏性,能附著在植物和石頭上,其孵化時間約為1周。人們掌握的關於新生鱘魚發育過程的資料十分有限,但一般認為它們在最初的5年內發育十分迅速,可達約50厘米長。
鱘魚的體型和壽命都十分驚人。北美白鱘和俄羅斯歐鱘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類。1892年在美國俄勒岡州捕獲的一條白鱘重達800千克,曾在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上展出。而人們唯一實際稱量過的大白鱘1912年捕獲於哥倫比亞河,長3.8米,重580千克。長1.8米的白鱘年齡介於15~20齡之間。最大的湖鱘魚捕獲於1922年,重達140千克。壽命最長的則是1953年捕獲的一條154齡的鱘魚。1926年,人們曾經捕獲了一條重逾1000千克的歐鱘,其中共有180千克魚卵及688千克魚肉,這條白鱘至少為75齡。
匙吻鱘
匙吻鱘科
匙吻鱘共有2個物種,即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美洲匙吻鱘和生活在長江的中華鱘,它們的化石則來自於白堊紀和始新世(1.35億~0.38億年前)的北美。
匙吻鱘伸出的上頜形如長而扁平的闊口吻,這也是這一物種的標誌。它們的大嘴呈囊狀,遊動時嘴保持張開,能捕撈水中的甲殼類動物及其他浮游動物。美洲匙吻鱘棲息在塞滿淤泥的水池及河流中,體長超過1.5米,重達80千克,它們的魚卵也能製成魚子醬。這一物種主要在夜間活動,白天則在深池底部休息。
人們僅在1961年首次並且也是唯一一次觀察到匙吻鱘的產卵過程。水溫達到10℃時,會促使成體匙吻鱘逆流而上,到達淺水區,等到四五月間水溫約為13℃時,匙吻鱘便開始產卵。雌性匙吻鱘的產卵量約為7500枚卵/千克體重,約需要一周時間進行孵化。
匙吻鱘上頜的作用尚不明確,人們認為它可能是一種電感應裝置,能探測浮遊群;也可能是為抵消巨大的嘴部產生的壓力以平衡頭部的穩定器,或為匙鏟;也可能用於掘泥(但現在人們否定了這種推測);甚至可能為將小生物從海生植物中驅趕出來的敲打器(但那些意外喪失匙吻的個體飽脹的胃卻顯示,它們也能正常攝食)。
人們對中華鱘的生物特性了解甚少,但可以確定的是它們主要以魚類為食,(這與以浮游生物為食的美洲匙吻鱘截然不同,)因此其鰓耙(能從水中濾出懸浮食物顆粒的「篩」形結構)數量較少。中華鱘號稱能達7米長,但迄今為止獲得的最大個體體長僅為3米。
鱘魚及匙吻鱘的代表物種
1.極危的普通或波羅的海鱘魚,它們在7~9齡時達到性成熟;2.灰白的鏟鱘被IUCN紅皮書列為瀕危物種;3.污染、築壩和密集捕撈導致了美洲匙吻鱘的易危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