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拿得起的勇氣,更要有放得下的魄力
有拿得起的勇氣,更要有放得下的魄力提放自如,並非一件簡單的事情。提起需要承擔責任的勇氣,放下也需要斬斷妄念的魄力。聖嚴法師說人生因果不可思議,因緣不可思議,所以當提即提,當放即放。我們應該將自己的心當做布袋和尚手中的口袋,既要提得起,也要放得下。
在唐代,有一位著名的禪僧布袋和尚。一天,有一位僧人想看看布袋和尚有何修為,問道:「什麼是佛祖西來意?」布袋和尚放下口袋,叉手站在那兒,一句話也沒說。僧人又問:「只這樣,沒別的了嗎?」布袋和尚又布袋上肩,拔腿便走。那僧人看對方是個瘋和尚,也就起身離去了。哪知剛走幾步,卻覺背上有人撫摸,僧人回頭一看,正是布袋和尚。布袋和尚伸手對他說:「給我一枚錢吧!」
布袋和尚放下口袋,是在警示我們要放下,隨即又布袋上肩,是在教我們拿起。其實哪裡有什麼放下與拿起呢?只不過有時我們需要放下,有時需要拿起,而我們卻常常該拿起時拿不起,該放下時放不下。放下時不執著於放下,自在;拿起時不執著於拿起,也自在。不論是拿起與放下,都不要被染著,那才真自在。
大多數人,總是提不起意志和毅力,卻放不下成敗;提不起信心和願心,卻放不下貪心和嗔心。他們渴望成功的輝煌,懼怕失敗的窘迫,卻又不能為了成功而堅定意志,付出努力;他們熱衷於享樂,渴望獲得而不願付出,一旦願望落空,即會怨天尤人,怨恨心擱在心中,揮之不去。這樣的人,度己不成,又不肯接受他人的教導,難堪大任,期待他們去救濟眾生簡直是妄想。
布袋和尚口袋的提起放下看上去一切自然,實際上也是有所選擇的,就像是我們在修行過程中,什麼應該提起,什麼應該放下,都不是靈光一現就能確定的。在這個問題上,聖嚴法師為信徒們做了引導。
首先,要把去惡行善的心提起,把爭名逐利的心放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去惡行善是佛教的基本教義之一,行善是分內事,止惡也是該主動承擔的責任。善惡的標準不能以個人的價值觀為判斷,而應該以佛法因果為準則。名利的糾纏如毒蛇猛獸,只要貪心起,必定會招致厄運。古語云「嚼破虛名無滋味」,真正的智者應該孑然一身,不受虛名牽絆,也不為富貴誘惑。
其次,要把成己成人的心提起,把成敗得失的心放下。成就自己的目的是為了成就別人,只有充實了自己,才能有足夠的能力去幫助別人。在充實提高的過程中,失敗是難免的,要能夠在成功中積累經驗,在失敗中汲取教訓,而並不只是沉醉在成功的快樂或者失敗的痛苦中不能自拔。
最後,要把眾人的幸福提起,把自我的成就放下。佛陀的慈悲心與智慧心是所有信徒應該學習的,只有這樣,才能時刻把世人的幸福掛在心上,而拋卻自我的觀念。
釋迦牟尼成佛后,走在街上,遇見了一個憤怒的婆羅門。這個婆羅門對釋迦牟尼有仇視的態度,他一直仇視佛教,已經到了瘋狂的地步。他看到眾生都這麼尊敬釋迦牟尼,心頭更是難受,便生出一個毒計,想害死釋迦牟尼。
他和眾生一樣,跟在釋迦牟尼的身後,在釋迦牟尼沒有注意的時候,他躡手躡腳地靠近釋迦牟尼的背後,趁世尊講佛法的時候,便抓了兩大把沙子,向世尊的眼睛扔去。
終究應准了那句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在沙子扔出去的那一瞬間,突然來了一陣風向婆羅門吹來,沙子全部都吹到婆羅門的眼中,他疼痛不已,倒在地上。
他氣急敗壞地在地上翻滾,整個臉都漲得通紅。
眾生看到這一幕,都嘲笑他。面對這麼多銳利的目光,那個狠毒的婆羅門不得不向世尊跪下。
這時,釋迦牟尼平靜而洪亮的聲音響起:「如果想玷污或是陷害善良的東西,最終會傷害了自己,眾生切記!婆羅門,你也起來吧。」
婆羅門聽后感慨萬千,也終於大徹大悟。
覺悟之前的婆羅門,並沒有清醒地認識到什麼是應該在乎的,什麼是應該放下的,所以才會被自己的心魔所困,以至誤入歧途。釋迦牟尼面對提放已經自如自在,所以才能夠平靜面對心懷不軌的婆羅門,並誠懇地教誨他,使婆羅門得以開悟。
聖嚴法師提醒我們要放下散亂的心,提起專註的心;放下專註的心,提起統一的心;放下統一的心,提起自在心。唯有這樣,才能放鬆身心,提起正念,徹底放下,從頭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