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捨之間,唯心而已
取捨之間,唯心而已弘一大師曾說:「不可閑談、不晤客人、不通信(有十分要事,寫一紙條交與護關者)。凡一切事,盡可俟出關后再料理也,時機難得,光陰可貴,念之!念之!」舍掉閑談,舍掉見客,舍掉與人通信,用留下的時間來閉關修鍊、研究佛法,弘一大師因此取得了佛學上的大成就。
《孟子·告子上》:「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也。」魚和熊掌不可得兼,懂得取捨,是人生的一種境界。
有兩個禪師是同門師兄弟,都是開悟了的人,一起外出行腳。從前的出家人肩上背著一個鏟子。這個鐵鏟有兩個用處,一個是可以隨時種植生產,帶一塊洋芋,把洋芋切四塊埋下去,不久洋芋長出來,可以吃飯,不用化緣了。另一個是,路上看到死東西就把他埋掉。兩師兄弟在路上忽然看到一個死人,一個挖土把屍體埋掉;一個卻揚長而去,看都不看。
有人去問他們的師父:「您兩個徒弟都開悟了,我在路上看到他們,兩個人表現是兩樣,究竟哪個對呢?」師父說:「埋他的是慈悲,不埋的是解脫。因為人死了最後都會變成泥巴的,擺在上面變泥巴,擺在下面也變泥巴,都是一樣,所以說,埋的是慈悲,不埋的是解脫。埋也對,不埋也對,取也對,舍也對。」
取捨之間,很多時候,人們嚮往去取得,並且認為多多益善。然而,「取」卻是以「舍」為代價的。取到多少,就會舍掉多少。有時候,取捨是由個人主觀意志所決定。例如,弘一大師,他捨去了世俗婚姻家庭,得到了佛法的博大精深;舍掉了紅塵愛恨嗔痴,得到了心靈的圓滿平靜。這取捨,是由他自己做主的,心甘情願,罔顧周圍人的勸阻。而有些時候,取捨是不知不覺間命運的安排。《笑傲江湖》中令狐沖被師父罰到後山面壁思過,因而失去了與小師妹朝夕相處的機會。恰巧林平之到來,令狐沖在師妹心中的重要地位自此被林平之所取代,而正是由於這次面壁思過,使他發現了石壁后的秘密,自此逐漸走向了武學大道。
現實生活中,取捨比比皆是,而很多取捨,並非命運所定、無法擺脫。諸多的取捨,還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的。
商人重利輕別離,舍掉家庭的和和美美,用孤寂繁忙得來苦苦追逐的利益,這是商人的取捨;玄武門李世民殺兄弒弟得到皇位、這是政治家的取捨;荀巨伯盜賊入關時寧死不棄朋友、程嬰忍受世人誤解唾罵撫養趙氏孤兒,這是君子的取捨;朱自清寧願餓死不領美國救濟糧、魯迅棄醫從文喚醒渾渾噩噩的國民大眾,這是愛國者的取捨……生活中的諸多選擇是非常沉重的。因為我們作出一種選擇,在得到的同時就意味著放棄、捨棄一些別的東西,一旦放棄,往往意味著不再擁有。如何面對人生中的取與舍呢?俄國作家奧斯托洛夫斯基曾說:「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或者取,或者舍。當我們回憶往事的時候,不會為自己的取捨感到後悔,這樣的取捨便是正確的、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