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藝術共和國」
「中華人民藝術共和國」
藝術行業的發展處在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加速度之中,在詩歌、敘事文學、電影和知識界都不再扮演文化英雄的時候,藝術卻因其與資本市場的結合,至少構成了一個真正的社會性焦點——也許在中國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期,藝術家們都從來沒有獲得過如此多的物質收益與集體關注。新世紀之初,諸如方力鈞、張曉剛等人單幅作品的最高價格大約在兩三萬美元左右,而在短短的五六年之間就翻了一百倍甚至更多。在2006年紐約蘇富比拍賣上,張曉剛1998年創作的大幅油畫《血緣:同志120號》賣出97.92萬美元,而在1999年,他的這張作品出售價格僅為1萬美元。在新一代藝術家之中,尹朝陽於2000年創作的一幅作品,還是通過「以物易物」的方式換來了一台舊空調,而其相同尺幅的作品到了2005年左右已攀升到30萬美元。勃興的市場推動了新生代的出現,隨著市場的不斷升溫,就連藝術學院的在校生也得以簽約,被迫不及待地包裝上市。此前已經轉向了廣告設計、書籍裝幀乃至其他行業的美術學院畢業生們也開始重新回到了藝術生產的行列,北京彷彿變成了1930年代的上海灘,從各地走來的藝術愛好者們企望在這裡贏得冒險家般的成功。不僅是在北京,在中國的一些主要城市裡,當代藝術的展覽、畫廊、藝術家園區也開始到處可見……
現在,如果我們再次翻開一本幾年之前的舊雜誌,還可以重新讀到有關那種盛況的記載。譬如在2007年11月號的《藝術世界》「事件」一欄中,記載著這樣幾則消息:首先是岳敏君的作品《處決》在10月12日倫敦蘇富比拍出590萬美金,創當時中國當代藝術家作品拍賣最高價,也是活著的藝術家中獲得的最高拍賣價之一,這件作品在激烈競拍之後以遠高於蘇富比估價,甚至比西奧多·羅斯科和安迪·沃霍爾以及一些傳奇藝術家的作品更高的價格成交。另一條消息則以「菲利普斯倫敦拍中國當代藝術驚爆全球」為題,這場紐約收藏家霍華德·法伯(HowardFarber)的中國當代藝術拍賣專場取得了驚人的成功,45件中國當代藝術品中40件順利成交,總成交額達2000萬美元,高出預估總價近1000萬美元。如此佳績令菲利普斯拍賣行的當代藝術主管和法伯本人都感到震驚。再接下去的消息是《藝術評論》(ArtReview)雜誌將艾未未和張曉剛列入全球藝術世界中100位重量級人物名單。
這三個報道足以讓我們回味不久之前那種令人目眩神迷的高潮,那種「將油門踩到底」的瘋狂。可以說,這是當代藝術的影響力不斷擴散與深化的過程,它引發了全社會的轟動,同時,作為中國這個全球熱點中的「熱點」被寫入了國際藝術秩序之中……處在最瘋狂的那個高潮之核心的感覺,確實可以用畫家周春芽聽來的一句妙語加以形容:中國已經快要變成「中華人民藝術共和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