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房花木深
禪房花木深
畫家形跡
龔晴皋,重慶巴縣人,清代畫家。晚年悠閑於巴渝、畫名顯彰於四川。畫名之盛,其時竟傳有歌語:「家無晴皋畫,必是俗人家。」
蕉居小景圖清·龔晴皋
禪詩偈語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
——常建
讀畫片語
屋舍一角,在芭蕉的闊葉粗干間顯露。
此畫仍屬典型的文人水墨畫風格,筆勢縱橫,墨氣淋漓,寥寥數筆,就繪出了一幅清幽淡遠,野逸閑適的禪意畫面。
一縷禪思
這是唐代詩人常建所作名為《題破山寺后禪院》的詩。
破山寺即興福寺,在今江蘇常熟西北。在常建沒寫此詩之前,據說破山寺沒有好大的名氣,但常建的這首詩一寫,了不得了,一下就大名遠揚。與此情景相似的,還有蘇州的寒山寺,也是因為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便「一夜成名」到如今。
詩歌是詩人言情記事的一種方法。常建告訴我們,他有一天清晨來到破山禪寺,一路行來,看到樹林沐浴著朝陽的光輝,空氣清新得很。穿過清幽的竹徑,發現了花木掩映中的禪房;又見到飛鳥自由自在地歡唱,來到潭邊,頓感整個身心一片空明。
但在全詩的結束,他卻並不作進一步發揮,而是戛然而止,讓一切都歸於沉寂,唯余鐘磬之音,裊裊不絕,打破寧靜的虛空,彷彿一次心靈的頓悟,給讀者留下了無窮品味的餘地。
禪意與詩情,是這首詩最顯著的特色,也是它的成功處。特別是「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兩句,更是禪思縷縷,耐人回味——這樣美好的山光樹影,連鳥都是喜悅的,所以當人站到深幽清澈的潭水前,更是心中一切不快的雜念都消失殆盡了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