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郁達夫(1896—1945),原名文,幼名蔭生,達夫為其表字,后即以字行。
自三歲喪父開始,家道日落,七歲入私塾啟蒙。1907年春初,改入當時新式學堂——富陽縣立高等小學堂。1911年春初小學畢業,即考入杭州府中學,因膳費不足,改考入嘉興府中學。暑假後轉入前考而未入的杭州府中學。1912年夏天,轉入美國長老會辦的之江大學(現浙江大學)預科,不及半載,因參加學生反抗校長壓迫的風潮而被開除。第二年隨長兄赴日留學。
郁達夫從童年起就開始接觸古典文學,讀了不少唐詩宋詞和小說雜劇,九歲時即能賦詩。十四歲起,開始創作舊體詩,並向《全浙公報》《之江日報》等報投稿。在日留學期間開始接觸大量外國小說,同時開始小說創作,並與當時一同留日的郭沫若、張資平等組創了新文學團體「創造社」。在文學創作的同時,還積极參加各種抗日組織,先後在各地從事抗日救國的活動。
郁達夫的作品中,赤裸裸地反映了清末民初的士紳子弟的生存境況。他們不能通過科舉入仕而保障生計,生活愈加窘迫,前途暗淡。於是他們中有很多人陰沉、憂鬱、怨憤乃至頹廢。郁達夫也是這個時代的青年,性格與作品中也帶有這樣沉鬱的氣息。
他的散文中無一例外地表現自我,運用大量的內心獨白,抒情、描寫、記敘,錯落有致。這種行文風格給他的作品打上了很深的個人烙印。
因為精通日語,所以郁達夫曾被迫做過日本憲兵隊的翻譯,最終為日本人在印度尼西亞殺害。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表彰其為抗日運動做出的犧牲,追認其為革命烈士。
但是在眾多子女中,與郁達夫相處最久的郁飛非常中肯地評價道:「我的父親是一位有明顯優點,也有明顯缺點的人,他很愛國家,對朋友也很熱心,但做人處世過於衝動,以致家庭與生活都搞得很不愉快。他不是什麼聖人,只是一名文人,不要刻意美化他,也不要把他醜化。」
本書從郁達夫的散文作品中精選了一些適合青少年學生閱讀的篇目,主要以故鄉、杭州和福建的風土為主,盡量保留作品原貌,但因這些文章的寫作時間大致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部分詞語、標點的用法已發生變化,為避免引起讀者誤解,對少量文字和標點按照現代漢語規範略作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