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學心理學的誕生
一、科學心理學的誕生在原始社會末期,由於探索自然界支配力的驅使,人類的原始思維發展到較高的階段,但人們又無法理解自身的結構和機能,單憑直觀的感受和夢境的影響,於是出現了萬物有靈論的觀點,認為人和自然界的一切變化都是靈魂的活動。人出生時,靈魂在身體里,控制人體的活動;人在睡覺時,靈魂暫時走出人體;人在覺醒時,靈魂回到人體;人死時,靈魂則永遠離開人體。這種萬物有靈論的觀點是人類心理學思想的萌芽形式。
美國心理學史家加德納·墨菲(G.Murphy)認為,世界第一個心理學故鄉在中國。這是一個頗為客觀和公正的評價。因為兩千年前,在我國思想家遺留下來的著作中,就有不少關於心理學的思想。春秋時期的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以及「因材施教」等諸多觀點,已蘊涵現代心理學中的興趣、記憶和個性差異等問題。戰國時期的荀況(公元前313—前238)關於「形具而神生,好惡,喜怒,哀樂藏焉」的學說闡明了先有身體而後有心理,心理依附於身體的身心觀。
關於心理與腦的關係,我國古代也有比較正確的認識。明代醫學家李時珍(1518—1593)提出「腦為元神之府」的論斷,認為腦是神經中樞,它聚集著人的精神。清代著名醫生王清任(1768—1831)根據大腦的臨床研究和屍體的解剖,明確指出:靈機、記性不在心在腦,後人稱之為「腦髓說」。
在西方,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的《論靈魂》一書,是人類文明史上關於心理現象的第一部專著。自那時起,直至19世紀中葉,無論在東方還是在西方,都有許多學者論及心理學問題,其中不乏真知灼見。但心理學在漫長的歲月中始終隸屬於哲學範疇而無獨立地位,是哲學家與思想家運用思辨的方法進行研究的領域。心理學脫離哲學而獨立是16世紀以後的事。1590年德國麻堡大學教授葛克爾(R.Gockel)開始用「心理學」來標明自己的著作,從那以後,有關心理學的著作、派別逐漸問世。然而,直到19世紀中葉以前,心理學的研究方法都是思辨式的,研究成果多帶經驗描述性質,因而心理學還不能稱其為科學。
19世紀中葉,德國醫學博士、生理學講師、心理學家威廉·馮特(W.Wundt,1832—1920)把實驗法引進心理學,並於1879年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專門的心理學實驗室,對感覺、知覺、注意、聯想和情感開展系統的實驗研究,創辦了刊登心理學實驗成果的雜誌《哲學研究》,出版了第一部科學心理學專著《生理心理學綱要》。馮特此舉對於心理學的發展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因為當心理學採用了實驗方法之後,對人的心理的研究就從對心理、行為的現象的描述,深入到了對因果關係的揭示。而心理學一旦能夠揭露心理活動的因果關係、心理活動的規律,那麼它就獲得了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的權利。於是,1879年心理學終於從哲學的母體中誕生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馮特也被視為科學心理學的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