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夜(6)

中秋之夜(6)

中秋之夜(6)

漢族在過中秋節的時候都有吃月餅這種特定的飲食習俗,宋代詩人蘇東坡有詩句表述:"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從中可知八月十五賞月、吃月餅由來已久。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就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更重要的是月餅的造型是圓形的,又是合家分吃,寓意著象徵著團圓和睦,自然倍受歡迎。

據說月餅最初是各家各戶自己製作的,到了近代,有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月餅的製作就由糖果食品廠負責了。時至今日,月餅的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廣式、京式、蘇式、潮式各有人愛,除了包裝精美、餡料五花八門,還因為商品社會就多了一些銅臭味,甚至一度成了孝敬領導和上司的"敲門磚"。其實中秋節吃月餅,就是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和吉祥之意,離開了本意就是心不誠。

父親那天晚上帶回家的那個月餅大大的,我家最大的一個瓷盤剛好能放下;厚厚的,和一本二三十萬字的長篇小說差不多;周邊的一圈是一些簡單之極的、波浪形的花紋造型,花紋裡面還有四個大小一致的圓圈,花紋就像硬幣上的齒輪圖案;月餅當然反覆刷過食用油,所以香噴噴、亮晶晶的;月餅中間發黃的酥殼上還有兩個大大的字,只是因為製作粗糙,根本看不太清楚。父親就對我們解釋:"這兩個字就是月餅!"

"老天!"母親趕緊壓低了聲音:"你出去就是給孩子們找這個去了嗎?這種時候怎麼可能找得到月餅的?"

"我不是多次說過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父親還是*自豪的:"平價肯定沒有就找議價嘛。我記得二馬路的那家為港澳親屬、海員家屬和有海外關係的人群服務的商店就有這樣的特殊待遇。跑去一問果然有!只是人家只收外幣不收人民幣;好就好在恰好碰見市人委財辦的老文,他出面才能買到這個月餅。"

母親望一望我們兩個兒子,抿著嘴笑了起來:"這麼說,他們真的心想事成了!"

"還有一個好消息。"父親一邊給因為看見月餅欣喜若狂的我們兩兄弟洗手,一邊在和母親說話:"老文聽到消息說,我的工作已經基本落實了,節后就到市衛生局報到。"

"這是怎麼回事?把一個在判決書上畫紅勾槍斃犯人的院長派到衛生部門救死扶傷去,是不是有些滑稽、也有些莫名其妙?"話雖這麼說,母親臉上的表情看得出她對這個消息比父親給我們帶回那個月餅更感到高興,就高高興興的走過來,用一把小刀把那個大大的月餅分成了四份:"大毛、小毛,知道這個月餅多少錢嗎?你們爸爸為你們真是太捨得了!"

"我又有了工作,家裡就又多一份收入,偶爾捨得一次也是值得的。"父親的大手落在我們哥倆的頭上:"今天不是我們全家重新在一起以後過的第一個中秋節嗎?"

**第一個拿起了筆杆子他的那一份月餅,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尖尖的月餅就變成了一個月亮上的環形山。他歡呼雀躍的叫了起來:"爸爸,真好吃!"

"輕一點好不好?"母親在提醒著他:"這棟樓里也許只有我們一家能夠吃到月餅,還是低調一些為好,免得引起別人反感。"

我雖然不過比**只大四歲,可是對父母經歷的那瞬息萬變的人生、對我們家庭這幾年離散的現實,以及舉國上下吃不飽、穿不暖的艱苦有了很直觀的感受,那些近乎殘酷的事實使得我過早的成熟,在某些方面,生活已經開始向我展現出它所具備的五味俱全。所以,當我把屬於自己的那塊月餅喂進嘴裡的時候,沒有發出歡呼,只是讓那甜蜜的感覺永駐心間。

看著我們兩兄弟狼吞虎咽,對月餅愛不釋手,父親寬慰的笑了起來。也許是因為在公檢法司呆久了,雖然會唱歌、會吹笛子,也曾經是文藝骨幹,可工作使他變成了一個很嚴肅的人,即使在家裡也是如此。難得看見他像在那個中秋之夜那樣喜笑顏開、真情流露:他也會大大的咬一口月餅,然後把自己的那份月餅遞到母親的嘴邊。母親很喜歡那樣的動作,眼角看了我們正在忙著吃著月餅的兄弟倆一眼,張開嘴,小小的在父親的月餅上咬了一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悠然我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悠然我思
上一章下一章

中秋之夜(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