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的日常養護
花草的日常養護為花草創造合適的生長環境
家裡不可能創造出南美洲熱帶雨林或半沙漠不毛之地這樣的環境,但是你又希望既能種植蘭科和鳳梨科植物,又能種植來自熱帶的仙人掌等多漿植物,同時還能種植常春藤、桃葉珊瑚屬的植物。該怎麼辦呢?其實只要你心靈手巧,再加上一些折中的處理辦法,就能為各種不同的植物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而且不會破壞家裡原有的舒適。
栽種植物時,你可以採納標籤上的種植說明或本書中的一些建議。實際操作時,往往很難滿足植物所需的所有條件,不過依照我們的建議行事,即使不能讓所有植物都茂盛生長,存活肯定沒有問題。最重要的是植物對濕度的要求:若植物需要較高的濕度,空氣乾燥很可能導致植物死亡。植物對光照和溫度的要求也較為重要,若處理不當,即使不會引起植物死亡,也可能導致植物莖幹細長或者葉子出現類似灼傷的斑點。這些情況是擺放不當造成的,適當移位可能會解決這些問題。
溫度是最為靈活的條件,偏高或偏低對大部分植物的長勢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溫度
應特別注意標籤或園藝書中標明的植物生長所需的最適宜溫度。多數植物在低於最佳溫度時仍能存活。冬季光照不足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提高溫度促進植物生長,但除非使用空調,提高溫度不太可能實現。夏季不使用空調的話,環境溫度一般都會超過大多數植物所需的適宜溫度,此時只要將植物置於陰涼處,並保證較高的濕度,植物生長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0℃以下的低溫會嚴重影響植物生長,即使家裡有供暖設施,晚上關掉暖氣后溫度仍然會降得比較低,這必須引起我們注意。
光照
最好將植物置於光照充足但無陽光直射的地方。即使是室外陽光下能茂盛生長的植物,也不喜歡透過玻璃直射的陽光,這樣通常會灼傷葉子。陽光較強時,需特別注意勿將植物放在雕花玻璃後面,雕花玻璃會增強光照強度,對植物造成更大的傷害。
生長在沙漠、草原、高山或沼澤等環境中的植物才能種植在有陽光直射的地方。但是,即使是這些植物,也不喜歡被窗玻璃增強了殺傷力的陽光。一天中陽光最強的時候最好給植物遮陰,網狀的窗帘也能阻擋部分強烈的陽光。
所謂的喜陰植物忌直射光,但並不意味著這些植物不需要光照。肉眼很難正確判斷光照強度,但可以使用能顯示曝光度的相機,測量房間不同位置的光照強度。你可能會發現窗戶附近的光照強度其實和房間中央的相差無幾。如果要將植物擺在較高窗戶旁的低矮座墩或桌子上,必須解決植物如何更好地採光的問題。
濕度
濕度,即某一溫度下空氣中的含水量,對植物生長至關重要。葉片纖薄嬌嫩的植物,如蕨類植物、卷柏、花葉芋等,需要潮濕的生長環境,可以種在花箱或暖箱中,或常噴水霧(至少每天一次)。
需要較高濕度但要求沒那麼苛刻的植物,可以種在一起創造局部小氣候,也可以將種有這些植物的花盆放在盛有水和砂礫、鵝卵石或大理石的托盤上。盆栽土不和盤內的水直接接觸,既能保證空氣濕度,又能防止盆栽土存水。做到這一點還不夠,仍需要定期噴水霧。若植物處於花期,噴水霧時注意避開花朵,花瓣一旦碰到水,很可能會出現斑點甚至腐爛。
還可以在散熱器上放一個盛水的托盤,增加濕度,經濟實用,為盆栽植物創造較好的生存環境。
澆水
植物生長離不開水,但有些植物澆水過多比缺水更危險。要做好植物的養護工作,你必須先了解一些澆水的相關知識。
將測量儀插入盆栽土中,可以檢測盆栽土的濕度。但是盆栽植物較多的話,這種方法就不太適用了。因為要將測量儀插到每個盆栽中,然後一一讀取數據,太麻煩了。不過對於剛開始種植室內盆栽的人來說卻非常實用。
應該給植物澆多少水
其實沒有既定的標準規定該給植物澆多少水。植物的需水量以及澆水頻率不僅取決於植物的特性,還取決於花盆的種類(種在陶制花盆中的植物需水量比種在塑料花盆中的多)、盆栽土的種類(泥炭打底的基質比肥土打底的基質蓄水能力更好)、周邊環境的溫度以及濕度。
只有親身實踐才能獲得澆水的經驗,懶得自己摸索的話,最好選擇能自動澆水的花盆或用培養液栽培的植物。
檢測盆栽土濕度的實用技巧
你可以從以下方法中選擇最合適的方法檢測盆栽土濕度,條件允許的話最好每天檢測一次。
*肉眼觀察。乾燥的盆栽土往往比濕潤的盆栽土顏色淺,但是表面乾燥並不意味著底層同樣乾燥。如果表層土壤濕潤,則無需澆水。對於花盆下還有盛水托盤的植物,只需確保托盤內有水即可,盤內無水時再澆水。
*觸摸法。手指輕輕按壓土壤表層,就可以感知土壤到底是濕潤的還是乾燥的。
*聲音測試適用於陶制花盆,尤其是那些種有大型植株、盆栽土較多的花盆。在園藝杖上插上棉線團,敲打花盆:聲音沉悶說明土壤濕潤(也可能是花盆有裂紋);聲音清脆說明土壤乾燥。用這種方法檢測泥炭土濕度不太準確,也不適用於塑料花盆。
*經過不斷地實踐和摸索,經驗豐富的人只要提一提花盆就能知道土壤乾燥與否:土壤乾燥的花盆往往比土壤濕潤的花盆輕很多。
如何正確澆水
澆水時要澆透——僅僅濕潤表層土是不夠的。若盆栽土已經干硬板結,澆入的水很可能直接滲到花盆裡,此時可以將花盆浸在水桶中,直到水中不再冒氣泡為止。
澆水后一般應檢查盆底托盤上是否有殘留的水,若有,則需要將殘留的水倒掉。若盤內有鵝卵石或大理石避免水與盆栽土直接接觸,則不檢查問題也不大。托盤內殘留的水是導致植物死亡最常見的原因。除了一些特殊植物,其他植物長期置於水中都會死亡。
多數植物用長頸洒水壺澆水最為方便,長頸可以伸入葉叢,細長的噴嘴容易控制水流,避免水流太大沖走盆栽土。
非洲紫羅蘭等葉片向地生長的植物,用洒水壺澆水可能會淋濕葉子和花冠,造成葉子腐爛。因此最好將這種植物的花盆墩在水盤中,一旦盆栽土表面變濕,就立即將花盆移出,這種方法比較穩妥。不過,如果能將噴嘴伸到葉子下面澆水,使用長頸洒水壺也可以。
部分植物對水的特殊需求
自來水並不是澆灌植物最理想的水,但多數植物都可以接受。有些植物不適合生長在鹼性土壤中,若自來水硬度較高(鈣或鎂含量較高),需要進行特殊處理。這類植物包括單葯花屬植物、杜鵑花、繡球屬植物、蘭花,以及非洲紫羅蘭。最好能用雨水灌溉植物,不過很難隨時隨地得到水質好的雨水,而且有些地區的雨水也存在污染問題。
硬度不高的自來水也不要隨接隨用,最好能擱置一夜再用。硬度較高的自來水,可以煮沸冷卻后使用,因為沸騰過程能降低水的硬度。
施肥
不施肥,植物就會顯得死氣沉沉的,只要正確施肥,植物就能茂盛生長,生機盎然。現代肥料讓施肥變得很簡單且肥效更長,因而不需要經常添加。
花盆並不是植物生長的有利環境,因為盆栽土遠遠不能滿足植物根部對營養的需求,小型盆栽尚且如此,大型植物能從盆栽土中獲得的養分更是少得可憐。
施肥有利於植物生長。不同的植物可以使用不同的肥料,不想這麼複雜的話,可以使用同一種肥料,畢竟施肥總比不施好。
施肥時間
無法確定施肥時間的話,可以查看購買植物時附帶的標籤或相關的書籍。通常情況下,植物處於生長旺盛期或光照及溫度條件能促進植物吸收肥料時,才需要施肥。一般是春季中期到夏季中期這段時間,當然也有例外——尤其是冬季開花的植物。
仙客來常冬季施肥,冬春兩季開花的林中仙人掌冬季施肥,夏季不施。其實關鍵並不是何時施肥,而是何時植物生長最為旺盛。
緩釋肥料適用於室內盆栽,不過這些肥料的肥效受溫度影響。冬季室外的肥料肥效很差,室內相對而言就好一些。
施肥頻率
只有通過反覆嘗試摸索,才能掌握合理的施肥頻率。相關書籍或植物標籤上可能會說明「每兩周施肥一次」或「每周施肥一次」,但這並不適用於所有植物,因為此類說明主要針對液體施肥法。用其他方式施肥的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緩釋肥料
這種肥料現在已經推廣開來了,主要用於室外盆栽植物的種植,或用於長期供應盆栽植物所需養份。與普通肥料不同,這種肥料能在幾個月時間內緩慢而持續地發揮效力,多數植物一年只需施一兩次肥即可。
這種肥料適用於室外盆栽植物,但只有在土壤溫度能促進植物吸收養料的情況下,肥料才會發揮效力。
移植盆栽植物時,可以將這種肥料添加到盆栽土中。
液體肥料
液體肥料見效快,植物急需肥料時非常適用。不同肥料的濃度和需要稀釋的程度有所不同,通常情況下應該採用廠家的建議,使用濃度恰當的肥料並保證合理的施肥頻率。有些肥料濃度較低,可在澆水時同時使用,有些肥料濃度很高,不能經常使用。
固體肥料
目前,各式各樣的固體肥料大大減輕了施肥的負擔。從長遠來看,使用這些肥料成本相對較高,但過程不像使用液體肥料那麼麻煩,而且可以節省時間。這些肥料形狀各異,主要有片狀和條狀兩種,但使用方法大致相同:在盆栽土上挖一個小孔,埋入肥料條或肥料片,肥效大約能持續一個月(持續時間應參考使用說明)。
小包裝緩釋肥料
目前市面上還有小包裝的緩釋肥料,可以整包直接放在盆栽土底部供養。移植植物時很適用。
可溶性肥料粉
可溶性肥料粉和液體肥料作用原理相同,只需用水將粉末溶解即可,操作簡單,而且價格也比液體肥料便宜。
選擇合適的盆栽土
有了質量較好的盆栽土,植物才能長勢良好。施肥能解決植物營養缺失的問題,盆栽土土壤結構能平衡植物根部對水分和空氣的需求,它們對植物的健康生長同樣重要。商家採用的盆栽土通常質量較輕,便於搬動,有利於毛細澆水法的實施,但並不利於室內盆栽茁壯成長。
盆栽土應既能起到固定植物的作用,又能積蓄營養。結構合理的盆栽土能滿足植物根部對水分和空氣的需求。另外,盆栽土中還含有大量微生物,有利於植物生長。
早期的花農會給不同盆栽植物使用不同的盆栽土,如今為了省事多數植物都用同樣的盆栽土,只有少數植物對盆栽土有特殊要求。
最常見的盆栽土有堆肥土和泥炭土,除了少許特殊植物,這兩種盆栽土適合多數植物生長。
以堆肥為基質的堆肥土:主要成分為各種植物的殘枝落葉和易腐爛的垃圾廢物等,加入砂和泥炭蘚改善土壤的營養結構。
堆肥土較重,能增加花盆的穩定性,適合大型植株,尤其是莖葉較多的植物,如大型棕櫚。
以泥炭蘚為基質的泥炭土:質量輕,便於搬動,適合多數植物。有時會添加砂或磷鉀等營養元素,這主要取決於植物的需求。若盆栽土中養分流失很快,不及時施肥的話會影響植物生長。
商家使用自動澆水系統養護植物,泥炭土比較能適應這種養護方式。而自己種植,最好選擇堆肥土,因為泥炭土很容易干硬板結,之後就很難再澆透水,而且還很容易出現澆水過多的現象。
隨著生長泥炭蘚的濕地面積大大減少,有些花農不再使用泥炭土。目前有很多代替泥炭土的盆栽土,比如用椰糠(椰子果實加工后的廢料)和樹皮碎末做栽培基質的盆栽土,有時也用這些物質的混合土。根據製作方式和組成成分的不同,盆栽土的效果參差不齊。你可以嘗試使用不同基質的盆栽土分別種植幾株同樣的植物,然後哪種基質的盆栽土最好就一目了然了。
選擇合適的花盆
選擇花盆時,實用只是其中一個要求,漂亮有趣也可以成為選擇花盆的標準。不管如何選擇,花盆的大小必須和所種植物協調一致,因為植物和花盆的比例會影響盆栽的整體形象。大小合適的花盆會令盆栽熠熠生輝,反之則可能破壞盆栽的整體美感。
普通的瓦盆(又稱陶盆)或塑料花盆外觀不怎麼漂亮,因此很多人喜歡在這些花盆外面套一個稍大的裝飾性托盆。使用裝飾性托盆時,最好能在托盆里放些砂礫、粘土粒或鵝卵石,防止花盆底部和托盆中積留的水直接接觸。也可以在花盆和托盆之間填入泥炭蘚塊吸收多餘的水分,這樣還有助於在植物周圍形成濕潤的局部環境。採用第二種方法時一定要先澆水,因為一旦填入泥炭蘚塊,就很難看出花盆和托盆之間是否有積水了,也很難將多餘的水倒出。
瓦盆用來種植仙人掌和部分多漿植物比較合適,但有一種較淺的花盆更適合種植仙人掌,因為仙人掌根系不發達,較淺的花盆就足夠了。淺盆直徑和普通花盆相同,但高度只有普通花盆的一半左右。育種盆和淺盆相似,但更淺一些,如今已不常見到了,育種盆原本用於育苗,也可以用來種植植株矮小或匍匐生長的植物。
還有很多植物適合種在淺盆中,如杜鵑花、多數秋海棠屬植物、非洲紫羅蘭以及多數鳳梨科植物。你可以根據植物買回時所用的容器來選擇合適的花盆,原來的容器較淺的話,移植時就可以使用淺盆。
有些比較高檔的塑料花盆經過上色,還帶有墊盤,外觀和工藝花盆一樣漂亮,特別是那些顏色和房間色調協調的塑料花盆,裝飾性就更強了。
普通的瓦盆或塑料花盆可以自己動手畫上一些圖案,增加花盆的美觀性。瓦盆可以選用塗料(塗料顏色有限,因而可以設計比較搶眼的圖案來彌補不足),塑料花盆可以選用油畫顏料。
相對於室內盆栽而言,方形花盆更適合擺在溫室。大量種植像仙人掌這樣的小型植物,方形花盆比較節省空間。
移植花草
植物一般都需要移植,移植能讓生長狀況不良的植物重新變得生機勃勃。但並非所有植物都需要經常移植,而且有的植物移植后適合種在較小的花盆中。通過不斷地實踐和摸索,就能掌握移植的正確時機,以及移植時該使用多大的花盆。
不必過早將植物移植到較大的花盆中,因為頻繁移動可能導致根部損傷,影響植物生長。
每年都要考慮植物是否需要移植,但這並不是說每年都要進行移植,移植與否應視植物的需要而定。
植物幼株比成熟植株移植頻率要高。移植時最好選用大小合適的花盆,移植后要進行追肥或簡單施肥。
什麼時候進行移植
植物根須伸出花盆底部並不意味著必須進行移植,因為通過毛細襯墊澆水或使用托盤的花盆都會有少數根伸出花盆底部吸收水分。
不確定是否需要移植的話,可以取出植株查看植物根部。將花盆倒置並輕輕敲打花盆壁,可輕易將植物連同盆栽土取出。植物有少量根沿花盆內壁生長屬於正常現象,如果有較多根都是這樣的話必須進行移植。
移植植物方法很多,這裡介紹兩種最常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