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五胡戰爭之胡塵瀰漫1
78.5.1題記
本篇敘胡人爭奪中原之戰。凡二戰:
名稱前後趙之戰,時間AD326,地點洛陽,對陣前趙軍對後趙軍。
名稱後趙之戰,時間AD349,地點中原,對陣諸梟雄對後趙軍。
78.5.2其它各族
這一回說到,各族臨難拼性命,遍地流血爭氣運。
且說整個北方,自西晉覆亡之後,除了趙漢劉氏匈奴與石勒羯族動物兇猛,其它諸胡競逐,漸漸有以所謂「五涼四燕三秦兩趙一夏」的五胡十六國了。(實際上十六國說法有出入,好多勢力沒有涵蓋。)其時在AD四世紀左右,中原大地在劉氏匈奴的蹂躪之下,建立了劉漢朝堂,其勢力幾乎涵蓋整個北方。除此之外,獨立勢力大致還有涼州的張氏與益州的李氏,其它遍及中原的獨立塢堡就數不清了。
這涼州的張氏,雖然地處偏遠,國力不強,但其享國時間很長。兩種演算法,一種是六十年,一種是七十六年,大體來說可以認為在六七十年間。這也使前涼成為十六國中存續最長的一國。其主張軌出仕於西晉,並在八王之亂興起后,主動請求朝廷,出任涼州刺史。初步穩定了涼州的政局之後,張軌在八王之亂中派兵保衛天子,並平定鮮卑族首領若羅拔能的叛亂,成為河西霸主。張軌還積極匡扶風雨飄搖的西晉朝廷。當劉漢的王彌、劉聰進犯洛陽時,張軌派遣涼州騎兵擊敗王彌、劉聰,拱衛皇室。當劉曜進犯長安時,張軌又派兵保衛長安。AD314年,張軌病逝,謚號武穆公。長子張寔繼任涼州牧,成為前涼第二任主君。張寔在位六年,在AD317年西晉正式覆滅后自稱涼王,前涼政權正式建立。張寔雖然遵奉在江南的東晉正統,但其年號並未改成東晉的「太興」,仍然沿用西晉的「建興」,這說明他對於鞭長莫及的東晉,也只是名義上的服從而已。對於西晉仍殘存的一股流竄勢力---晉王司馬保,名義上的晉臣張寔也是明迎實拒。當司馬保勢窮準備投奔張寔時,他為了自身利益,最終將司馬保拒之門外,導致司馬保的潰滅。張寔死於前涼內部政變,內亂平定后其弟張茂被推舉繼位,自稱涼州刺史、西平公。張茂在位四年,臨死將權力又交還給張寔的兒子張駿。張駿在位時間二十二年,是前涼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他與兒子張重華,共統治前涼近三十年,這個期間也是前涼國勢達到鼎盛的黃金時代。(在胡塵瀰漫的中原,也給中華留一絲凈土。因其與天下中樞的爭奪無關,就此表過。而且是漢人勢力,在五胡亂華的主基調下略顯尷尬。)
西晉滅后的殘存的另一支漢人勢力,即晉王司馬保,他本是南陽王司馬模(東海三王系列,八王之亂既得利益集團)的兒子,南陽王司馬模是當時長安小朝廷的依仗,自從司馬模被其反叛的下屬趙染引狼入室殺死,司馬保逃得一命,繼承了司馬模的勢力。後來漢奸趙染攻打北地郡,為麹允所射殺。朝廷復振,司馬保大用,歷任右丞相、大都督、侍中、相國等要職。司馬模以前的部將陳安來投,司馬保勢力大增,這個陳安也是個亂世梟雄,與司馬保不過是相互利用的同路人。西晉覆滅后,司馬保與陳安佔領秦州一帶堅持,他也想篡大位結果被江東司馬睿搶先了。於是他不臣於元帝司馬睿,自稱晉王,建元建康,設置百官,這是純粹噁心司馬睿了。這股勢力與涼州的張氏集團比鄰。自然相互看不順眼,但表面工作還要作。最後趙漢攻擊司馬保,陳安不救,張寔不讓司馬保入境,司馬保走投無路,被屬下殺死。陳安趕來接盤,以天子禮下葬,死的主子才是好主子。這股勢力全歸了陳安。
那壁廂,成都的成漢,又是另一番景象。西晉末年,益州蜀郡的巴氐族領袖李特率領難民起兵反晉。AD297年,李特率領關中流民團南下漢中。AD302年,自稱為使持節、大都督、鎮北大將軍。第二年李特率軍攻打成都,晉益州刺史羅尚拒守,李特戰死。其弟李流繼續帶領流民作戰,次年病死。由李特之子李雄接任首領,同年李雄攻下成都,十月自封為成都王,AD306年稱帝,國號成,史稱成漢。AD334年,李雄病死,遺命其兄之子李班繼位,數月後李雄之子李期殺李班自立。AD338年,李驤之子李壽又殺了李期自立為帝。李壽生活奢侈荒淫,百姓苦不堪言。李壽死後,其子李勢繼位,大肆殺伐,國勢更加衰弱。(這個勢力後為東晉桓溫所滅。因其與天下中樞的爭奪無關,先略過不提。但是,因為李特之流禍亂川蜀,導致大量流民出川,到荊楚地區,群起作亂,給時局帶來無數變數!)
事實上,就算天下獨大的劉氏匈奴(劉漢)也不是鐵板一塊的強大勢力,除了其王廷在并州,底下各路梟雄也是各自逞強。最強的,東邊一個石勒,在消滅了其它梟雄苟晞、王彌、王浚、劉琨、段匹磾。。。成為關東最大的雄主,以襄國為根據地(今河北邢台),剩下只有幾隻小魚小蝦在掙扎,比如山東王彌的余部曹嶷,中原受南邊支持的李矩,北上的祖逖,以及乞活軍陳川等。西邊一個劉曜,三打洛陽,三打長安,最終佔領長安,滅亡了西晉王朝。但是,西北也是勢力重重,比如前面說的前涼張氏,還有因為關隴一帶除了漢人和雜胡外,還有很多羌人和氐人,比如仇池楊氏。當然,不管怎麼說,名義上,石勒、劉曜,名義上都是屬於匈奴劉漢朝庭的。
所謂五胡,主流胡人勢力是匈奴與鮮卑,都是大族群、豪族,能人輩出,把中原鬧得不成樣子,(匈奴主要是南匈奴劉淵家,鮮卑就多了,後世所謂鮮卑八部,至少當時,段部、拓跋部、慕容部,那都是影響時局的勢力。)另三個羯、氐、羌,都是非主流胡人勢力,但也都在某個時期雄起過,主宰過中原。羯人,現在一般認為是白種人,可能是吐火羅之類,在西方的亞歷山大東征時,民族波浪式前夕,最終來到中原。羯人人數不多,也沒有形成完整的族群,但卻最兇殘!(皇漢說的胡人要殺絕漢人,一般指羯人。)最著名的代表就是巨獸石勒與魔獸石虎!現在已經龐然大物了!
氐人、羌人未必是阿爾泰系,現在一般說是漢藏系。(羌人在東漢也曾牛過一回,涼州叛亂不息。)比如上面說的佔據四川的李特集團就是氐人。在北地的群胡亂戰中,西北有兩個集團不斷崛起,一方面半獨立,另一方面則表面歸依強者。一個是關中臨渭的以蒲洪為首領的集團,其後改名符洪,作為氐族大首領,在北中國的劉氏與石氏的爭雄中,投靠石勒,遷至河北的臨漳;另一個是隴西赤亭的姚弋仲,作為羌族大首領,東遷至榆眉,先投劉曜,后投石勒。符洪與姚弋仲後來成為後趙石勒集團邊防齊名的帝國雙璧,當然,作為共處一地的兩大民族,雙方的爭鬥也延續了他們的全部歷史!這倆名聲不顯,但是倆的後代基本上名聲顯赫,一個苻堅,使前秦統一了北中國,幾乎以一己之力提前結束亂世;一個姚萇,一手建立後秦,又幹掉苻堅,以一己之力終結苻堅提前結束亂世的希望,同時延續了兩族互乾的歷史傳統。
周邊其它的勢力如仇池楊氏,也是氐族。西晉年間,氐族楊氏乘著烽火連天,率部眾返回仇池,建立仇池國(今隴南),楊茂自稱仇池公。其子楊難敵,在群雄輩出的亂世,也是蠻有存在感的。(我甚至以為是楊無敵的原型!)此後代代相承,東晉封為仇池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