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禮服
「那可不,都是你的錯。」宋荇月伸手戳了戳墨羨允的胸膛。
墨羨允抓住她的小手,沉聲說道:「月兒放心,朝政之事,我自會處理好。」
「月兒相信允哥哥可以做好的。」
聽著宋荇月軟軟儒儒的話,墨羨允心頭一動,但還在守喪,自是不能有這些雜念,他唯有克制著,免得月兒被有心人詬病。
一轉眼,三年就過去了。
這三年裡,墨羨允解決了西南洪澇災害,解決了東北蝗蟲災害,削減賦稅,禁止私圈田地,將地歸還給百姓,使得玄武各地呈現繁榮昌盛的景象。
他這位新君深的民心,也令朝中群臣信服,他只要金口一開,便一呼百應!
如今國喪結束,新帝正式繼位,百姓們憋了三年的嫁娶喜事都可以辦了,整個京都的鞭炮聲此起彼伏!
同樣喜慶的還有皇宮,皇宮上下把白綢換了下來,從寶華們到宣德殿,都掛著紅火火的燈籠。
後宮忙碌著籌辦冊封皇后的事宜。
蓮太妃與萱太妃二人合力操持著這件大事,二人在宋荇月跟前絮絮叨叨說個不停。
「這錦袍月兒可喜歡?哀家覺著老成了一些。」連太妃比著做了三年的皇后禮服,念叨道。
宋荇月眉眼含笑,乖乖地站著由二位太妃擺布。
「月兒花容月貌,自是穿什麼布料都好看的!只是這冊封之禮萬分鄭重,一點差錯都不能出,到時候,月兒娘家那邊的人還要來觀禮,自是不能給人小瞧了去,哀家看這個色更勝一籌!」萱太妃拿起另一件禮服說道。
宋荇月一看便樂了:「二位太妃,月兒怎麼受得起,這樣精緻的圖紋,定是費了不少功夫吧?」
「那可不,哀家這件禮服,可是自你去皇陵那日便開始命人製作!上面的百鳥朝鳳圖樣,可是從江南專門請來十幾個綉娘,花了三年時間方綉好的!」連太妃得意洋洋地說。
萱太妃聽了,也不甘示弱,說道:「哀家這一件禮服上的牡丹圖樣,也是綉了三年,特意從白虎國買入上等金絲銀線,綉出來的花樣,在日光下熠熠生輝,那牡丹彷彿真的盛開一般,是一件極品!」
「不僅如此,哀家還為未來的小皇子做了好些衣衫,月兒,來看一看吧?」萱太妃拉著宋荇月往她帶來的箱子走去。
蓮太妃一聽,忙說道:「說起來啊,哀家也讓人在民間搜羅了一些小玩意,到時候小皇子一生下來,便有的玩!」
宋荇月啼笑皆非道,不是忙著冊封皇后的事,怎麼提起小皇子了?
見宋荇月臉紅,萱太妃沉聲問道:「月兒,你老實告訴哀家,你與皇帝可那個了……」
宋荇月雙頰微紅,搖了搖頭。
連太妃瞪大了眼睛,按住宋荇月的手:「月兒,哀家問句不該問的,當年就有傳聞,說陛下那方面不太成,難道是真的?」
「這雖說國喪期間,要禁慾,但如今都回宮好幾日了,皇帝就沒有與你……」萱太妃挑了挑眉問。
宋荇月捂著臉,說道:「許是太忙了……」
「忙?忙什麼?月兒,不是哀家說你,皇帝他再忙,這繁衍子嗣是國家大事,你若主動,他還能推脫嗎?」
「就是,月兒你都十八了,老大不小了,這女人啊,若是太遲生孩子,對身子不好!」
這二位太妃一板一眼地催起來了,宋荇月心頭思量著自己才十八,若是放在現代,那也才剛成年,怎麼就成了他們口中的老女人了呢?
若她是老女人,那墨羨允就是老男人了!
想到這,宋荇月噗嗤一笑。
「還笑呢?也罷,你嫁過來的時候啊,年紀尚小,什麼都不懂,哀家給你說道說道……」連太妃拉著宋荇月坐了下來,眉飛色舞地與她談起閨中之事。
萱太妃也眨著眼睛,興緻盎然地湊上去,你一句,我一句地傳授宋荇月一些秘訣。
「懂了嗎?這樣做,你一定能把皇帝牢牢把握在手中!」連太妃和萱太妃給予厚望地拍了拍宋荇月的手。
宋荇月憋著笑,眉眼彎彎地看著她倆,一個勁地點頭:「月兒多謝二位太妃指教。」
「謝什麼,咱們都是一家人!當年若沒有你與皇帝,平王早就死了,哀家也淪為眾人的笑柄,被人戳著脊梁骨,說他是弒兄罪人!若是那七王上位,哀家兩個兒子,定是連屍骨都不存,哀家哪還能享受今日的天倫之樂啊?」連太妃感慨地看著宋荇月。
萱太妃也說到:「是啊,若當年不是你治好了賢王的病,還給了他葯,讓他逃過一劫,哀家此刻,也是如履薄冰。」
「兩位太妃言重了,這都是月兒該做的。」宋荇月莞爾一笑。
這笑容讓萱太妃和連太妃心裡頭甜滋滋的,她們打從當年一見宋荇月,便喜歡她,因為她長得漂亮水靈,說起話來軟軟綿綿的,好不惹人喜歡。
如今雖然不能讓她做兒媳婦,但她們同在後宮住,也是抬頭不見低頭見,也算是圓滿。
「好了,哀家該回了,豐王和平王這兩個孩子孝順,每日都要進宮見哀家,哀家真是有點煩呢。這不,到時辰了,哀家若是不去,這倆孩子該急了。」連太妃站起來,嘴上說著煩死了,表情卻是一點都不煩。
萱太妃挑挑眉站起來,說道:「哀家的堂兒可不是嗎?哀家都叫他不用陪哀家用膳,非要來,哀家還得叫小廚房多做幾個菜,真是勞師動眾!沒成家就是麻煩,得儘早給他擇一個良人,成了家,就不來煩哀家了。」
宋荇月聽了,站起來,笑盈盈地道:「那月兒恭送連太妃、萱太妃。」
送走了兩尊大佛,潤雨方敢進來,她看著萱太妃、蓮太妃送來的東西,笑道:「娘娘,那封后那日,到底穿哪一件呀?」
「本宮尋思著,祭天那日穿蓮太妃送來的禮服,封后那日穿萱太妃送來的禮服,這樣便不辜負二位太妃的一番心意。」宋荇月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