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報紙
「賣報啦!賣報啦!新鮮出爐的《華夏報》!」
「開封集團軍攻下西寧州,西大門自此穩固。」
「大定府欒水南(唐山)發現特大鐵礦和煤礦,河北鋼鐵自此自足。」
……
沿街賣報的並不是後世影視劇中常見的報童,而是一些成年人。
華夏帝國嚴禁在學習時間雇傭童工,只允許十四歲以上青少年參與一些課餘的兼職。
後世西方國家的報童主要是送晚報,隨著晚報的逐漸消失和人口分布的變化、勞動法、社會對童工的關注,這種職業最終逐漸消失。
而東方國家的報童則是一些特殊時期失學的青少年,陳遜作為華夏帝國的皇帝,肯定不會允許這種情況出現。
自從九月一日建國日發行出第一期《華夏報》之後,《華夏報》的銷量就進入到了急劇攀升的道路。逢一、五發行一期的華夏報,到現在已經發行至第四期,全國銷量也已超過了五萬份。
別看這個數字小,考慮到現在民間的識字率,這個銷量對於識字人群的覆蓋率已經很高了。
就算是不識字的人群,覆蓋率也不低。
陳遜沒有花錢僱人在接頭讀報,但那些茶館、酒館等人群聚集地,為了吸引顧客都會主動僱人讀報給顧客聽。
還有一些識字比較多的高年級學生,也會給街坊、村落里的百姓讀報。
如今,華夏帝國的百姓對於時事的關注度已經越來越高了,畢竟,八卦之心是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則是刻在人類靈魂深處的一種本能。
整個帝國社會對於《華夏報》的接受速度是非常快的。
在這個古老的文明中,報紙的前身「邸報」最早出現於漢朝。
當時西漢實行郡縣制,全國分成若干個郡,郡下再分若干個縣。
各郡在京城長安都設有辦事處,這個住處叫做」邸」,派有常駐代表,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長之間做聯絡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等有關政治情報,寫在竹簡上或絹帛上,然後由信使騎著快馬,通過秦朝建立起來的驛道,傳送到各郡長官。
隨著造紙的發明和發展,東漢年間,用植物纖維造出了紙,邸報開始用紙來抄寫,從而使邸報得到進一步發展,更便於發行和傳遞。
到唐朝、五代至宋,邸報的名稱雖屢有改變,但發行卻一直沒有中斷過,其性質和內容也沒有多大變動。
且隨著驛道較漢朝有所改善,邸報傳送的速度也變得更快。
宋朝由於經濟更加發達,邸報覆蓋的範圍變得更大,內容也更加豐富。
剛開始時,邸報只是用於傳達官方文書和重要情報,針對的是官員。
到了宋朝,邸報的內容擴充為皇帝的詔書命令、起居言行、朝廷的法令、公報,官吏任名賞罰等消息,一些士紳和有錢人也開始通過各種渠道購買邸報,以了解朝廷政策的變化。
後來發展到一小部分讀書人靠給人抄邸報為生,最後更是出現了專門抄錄邸報以售賣牟利的商人。
華夏帝國主動發行報紙,傳遞國家新政、新聞、趣事等,雖然影響了這一小部分讀書人的營生,但對於需要報紙的人來說,卻是一項大大的善政。
而且最重要的是,《華夏報》有大部分版塊都是針對社會開放的,會收受社會各界投遞的稿件,擇優刊登,這一點直接戳中了那些讀書人悶騷的心靈,一時間,來信如雪花一般,絡繹不絕。
「有個小和尚,三更半夜拿根長竹竿跑到院子里,對著夜空又揮又打,鬧得不可開交。終於驚動了老和尚。老和尚喝問道∶「三更半夜不睡覺,你在搞什麽鬼?」。小和尚誠惶誠恐鼓起勇氣的回答∶「師傅,我想要天上的星星,可是,不管我怎麽努力的揮打,始終就是打不下來…」。老和尚一聽頓時火冒三丈,破口大罵道∶「你這個大笨蛋,連這麽簡單的問題也不知道,真是蠢得不可原諒。站在那種地方怎麽打得到…。你不會爬到屋頂上。」」
這是刊登在輕鬆一刻版面的一則笑話,名字叫做《蠢》,讀報的人是茶館老闆的兒子,早年讀過三年私塾,輟學了幾年,陳家軍攻下公廣州之後,進入廣州第一小學就讀,現在是第一中學的七年級學生。
受父親的命令,每天早中晚在茶館給顧客讀報一次,賺取自己的零花錢。
其實他自己也非常喜歡在茶館里讀報,不僅僅是因為讀報時的榮譽感,還因為他很喜歡從報紙上獲取知識和信息。
就好比剛才的笑話,笑話下面就特別註明了天上的星星到底是什麼,距離地面非常非常遠等常識。
寓教於樂。
笑話逗笑了百姓,下面備註的知識傳播了後世的生活常識,非常受百姓的喜愛。
這已經是連續第三版刊登有關天上星空的知識,如今在民間已經形成了一股天文愛好之風。
伴隨著大家的鬨笑聲,有人對著旁邊的好友說道:「我還是不敢相信,我們竟然住在一個大大的圓球之上,自古以來天圓地方,這真是荒謬。」
「你可別胡說八道,這是陛下教授的知識,你不是已經去海邊看過?桅杆頂端先於船體出現在水面之上,這就說明我們居住的大地是一個大圓球。」
「可圓球下面的人為什麼不會掉下去嗎?」
「誰知道呢。」
若是讓陳遜聽見這兩個人的討論,一定會說掃盲之路還很漫長。
後世人盡皆知的萬有引力,現在卻還是掌握在非常少的一部分人手中的真理,不過也不能怪這些人,他們的見識決定了他們根本不能理解這個概念。
後世美麗國那麼強大,不也有一部分民眾堅信地球是平的。
「聽說皇帝對所有的出家人收稅了,不知道是真是假。」有人問道。
「是真的,這是上一期報紙里的內容,新的《稅法》會規定出家人種地得交糧稅,賣符籙、收善款都得上稅。」旁邊的人回道。
「皇帝可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對自己人也這麼狠啊。」
「誰知道呢。」
……
報紙上傳遞的信息對於這個時代的普通人來說,還是太過超前了,好些知識他們理解不了,好些政策他們也理解不了。
就算是好些善政,在他們看來也好像是惡政一樣。
不過好在他們也沒有什麼辦法,只能吐槽一句:「誰知道呢。」
陳遜相信,只要這種常識普及一直持續下去,最終肯定會開啟民智,進而加快整個國家和社會的工業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