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不要謊言
很多父母在生活中,為了哄孩子不哭或高興,經常對孩子說話不算數。表面看起來,父母們聰明得很,矇混過關。但孩子經歷過很多事情之後,就會發現父母的小把戲。以後再遇到類似的問題,孩子們便應對有術了。令父母鬱悶的是,孩子從此也學會了謊言和偽裝,他們很少再把自己的行動透露給父母,父母往往不知道孩子究竟想什麼,孩子甚至不把父母放在眼裡。
在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讓孩子得相信你說的話,否則,後果是十分嚴重的。試想一下,你的話如果讓他覺得全是「欺騙」,他不論做什麼事情都不會相信你,你們的關係將是多麼糟糕。與此相反的是,孩子如果不論什麼事情都信任你,你們的關係將是多麼緊密。
這要求你在生活中說什麼都是認真的,而且言出必行,說到做到。都知道曾子殺豬的故事,難道曾子不心疼一頭豬嗎?實際上,曾子殺的不是豬,而是執行對孩子的誠信。但很多父母對此卻做得不好:
梅是一位母親,性格活潑開朗,喜歡開玩笑,在當地她被稱為「稀湯子」(不嚴肅式的人),她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令人感到好玩。平時,孩子如果不聽她的話,她不是先進行溝通,而是對孩子進行威脅。但她這個不嚴肅的習慣,家人都知道,很難把她的話當真。
某天,她六歲的女兒到處亂塗亂畫。母親這樣制止她:「你如果再不停止你那令人慘不忍睹、不合時宜的『垃圾』,我就會用茄子撐死你(她女兒討厭吃茄子)。」
她的話立即招來其他串門來的主婦的一陣大笑。笑過之後,會發現,孩子在生活中無法區分她的玩笑和認真的話。顯而易見,這個制止毫無成效。
母親採用這種方式的實質是用不嚴肅的方式去執行嚴肅的問題,對孩子來說,母親的話沒有任何分量,只是可笑的。可以相見,母親如果想要表達一種真實的意思時,她要付出多麼大的努力。而在她孩子看來,沒有一件是真的。她時不時想著放棄就算了,執行教育的結果是無效的。不光是孩子,當周圍的人都不知道你「葫蘆里賣的什麼葯」時,就會把通往心靈的門徹底堵死。
1.父母在生活中,信守承諾非常重要,而且,有諾到時必須兌現。否則,你在教育孩子時,孩子會不知自己如何是好,甚至心裡氣憤難平,認為你從不遵守任何講好的條件。
2.不論是孩子,還是我們成人,都希望每個人能站穩自己的立場,否則,誰會對你對這個世界產生信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