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弒君奪位

第三百一十七章  弒君奪位

除去那個家中出了太子的藩王不論,他自然是喜不自勝,但那些搶破了頭,最後卻落個竹籃打水的藩王,又怎會可能善罷甘休,老老實實的!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

在冊立太子后的一年半之內,已有先後有兩位藩王,因不滿先皇所冊立的太子人選,最後起兵作亂,意欲強行奪取皇位。

世間諸事,名正則言順。

如這些藩王一般,犯上作亂,圖謀竊國篡權之人,既得不到百姓愛戴,也得不到朝臣擁護。所以,被鎮壓,被削藩,被殺頭抄家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可是,所謂的殺雞儆猴,從來都無關於那隻猴子是否聰明。關係要緊的是,致使猴子犯錯的因由,到底具有多大的誘惑力!

在這皇權至上的年代,還有什麼,能比那張象徵著無尚權利和崇高地位的龍椅,更具有誘惑力的呢?

於是,景德八年,先皇駕崩之後,太子因為要守孝服喪滿三日,方可正式行登基大典主理朝政。

就在這三日之內,又有一位藩王,不知死活的前來送人頭。

不過,這一次這位造反的藩王,可不比前兩個那麼容易對付。不僅是因為他韜光養晦,蓄謀已久,人力兵力皆不可小覷。更因為他時間選的好!

那時候,先皇剛剛駕崩,一班文武朝臣也都是各有各的心思。一時之間,朝政不穩,人心渙散,太子尚且還不能服眾,又有藩王趁機作亂……

對於太子來說,真可謂是內憂外患一大推,這個皇位到底能不能做的穩,都還兩說!

果然,那位藩王打著質疑皇死因的的旗號,一路攻入京都。雖然這一路上死傷慘重,但他們卻士氣高漲,不奪下皇位誓不罷休!

太子得到消息后,緊急找來文武百官商議對策,卻被這些見風使舵的牆頭草們狠狠地擺了一道!

這些朝臣滿腦子都是如何明哲保身!他們眼看著那位造反的藩王,士氣已然銳不可當,這個時候,太子與藩王之間,誰才是先皇親封的正統接班人已然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誰能贏得最後的勝利,那書寫歷史的筆就在誰的手中。到時候,想怎麼潤色這段不光彩的過往,都得看新帝的喜愛!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太子的同胞兄弟,也就是當今的皇上,披掛上陣,領兵勤王,直接從後方給了造反的藩王一記重創!

當皇上的軍隊追著造反的藩王,一路打到皇城腳下的時候,局勢才漸漸明朗起來。

綜觀百年,皇城近邊,還從未有過這種兵戎相見、屍山血海的駭人之事發生。

皇上當年勇猛異常,孤身一人駕馬沖入叛軍之中,不但手刃了造反的藩王,還割下了他的首級,進宮向太子殿下獻捷!

到這裡,所有之前發生的事情,原該就此結束。

於太子而言,雖然這一路走來甚是曲折艱辛,但好在有驚無險,他也總算是可以修得正果,正式登基坐殿,成為名正言順的天下之主。

可事情哪有這麼簡單,若真如此,那當今這位皇上,又是如何坐穩江山的?

傳言說……為何是傳言呢?那是因為,這樁舊事發生之時,在場除去當今聖上以外,便再無第二人,第二位活人親眼所見,並親口詳述。

為何要強調活人呢?那是因為,死人倒是有兩個,一個是先太子,一個是御前端茶送水的一個小太監。

據當今聖上所說,那日,他手提反賊人頭,身披戰甲,渾身鮮血未除,便風塵僕僕的趕到宮中向兄長獻捷。

先太子乍看之下甚是欣慰,於是,便拉著當今聖上到御書房談話。其間,當今聖上還解除了身上的佩劍和帶血的鎧甲,這才跟著先太子去了御書房。

先太子吩咐近身伺候的小太監上了茶水之後,便讓所有宮人都退到了御書房以外,屋內唯獨留下當今聖上一人,還有那位小太監在一旁伺候著。

可是,未及一炷香的工夫,御書房內忽然傳來一陣響動,伴隨著茶盞杯碟摔落在地的聲音,緊接著便傳出來當今聖上大聲呼叫兄長的聲音。

守在門外的侍衛們驚覺有異,大步沖入御書房后,入眼所見,屋內已然亂成一團,眼前的情形,更是讓他們震驚不已!

當今聖上身披先太子外衫,神情悲戚,極盡哀痛的跪御案之前,他一隻手托著傳國玉璽,一隻手抱著已然死去的先太子。

就在離這二人一步之遙的地方,那個伺候茶水的小太監,也已被掰斷了脖子,死屍倒地。他的身旁,還放著一併短劍。

又是據當今聖上說,這位小太監是造反的藩王埋在宮內的眼線,為的便是裡應外合,在關鍵時候對先太子下手!

當日,小太監先是端來了有毒的茶水,先太子喝了一口,然後便與當今聖上說起他此次平叛有功之言。當時,當今聖上正要喝茶,忽聽到先太子說要對他大加封賞,又問他想要什麼的時候,當今聖上不敢居功,便馬上放下茶盞,起身行禮謝恩。

緊接著,先太子便忽然面色驟變,雙手捂著肚子,身子一歪,便從龍椅上栽倒在地。

當今聖上大驚之下,趕忙衝上前扶起先太子,這時候,那個小太監忽然從袖中抽出一併短劍,沖著當今聖上便刺了過去,口中大喊著要為造反的藩王報仇!

又又是據當今聖上所說,先太子在毒發彌留之際,將這皇位、傳國玉璽一併傳給了當今聖上!

並且,讓當今聖上披上他的外衫,以示龍袍加身!

當時,並非沒有宗親提出異議,先太子雖未正式登基,但那也只是一個儀式而已。且先太子是有嫡齣子嗣的,他怎麼可能不將皇位傳給他自己的兒子。

呃……又又又是據當今聖上所說,先太子在彌留之際說,他雖有子,但年紀尚幼,主少國疑,勢必引起諸王覬覦,不知又將給祖宗留下的江山埋下多少禍端!

與其如此,他寧願讓當今聖上來弟繼兄位,挑起這萬世基業。

此事有多蹊蹺,便是不說,大家也都心中明了!

即便後來,當今聖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對他的大嫂和侄兒,也就是先太子的遺孀孤子保證,只要先太子妃說一句,他便馬上讓出這個皇位,並誓死護佑新帝登基親政,若違此誓,天人共誅!

結果顯而易見,先太子妃攜幼子一同堅決擁護先太子的遺願!

於是,當今聖上便順理成章的坐上了這九五之尊的寶座!待皇上登基之後,先是將先太子告封為文景皇帝,謚號康平。

並冊封他的侄兒為成樂王,王位世襲罔替,可上殿不參王,下殿不辭王,並金口一諾,以天下養之!

話說,這位成樂王還真是沒有辜負皇上賜給他的這個封號,為人成城赤膽,樂天知命。最喜歡的,便是撒了歡兒的到處遊山玩水。

雖然,成樂王剛及冠那年,皇上便為他賜了婚,可新婚未出半月,成了王便又離京遠遊去了。

若非用母親病重為由將他騙了回來,成樂王還在少林寺中與高僧一起參禪呢!他這一回來,就被押著成了親,然後,又和新嫁娘一起被關了起來!

這一關就是半個月,後來,其母見成樂王好像安分了許多,也不忍心老是這樣看賊似的看著他,於是便將他放了出來。

這不放還好,一放就再也捉不回來了!

聽說,前年成樂王不知在外面淘騰到了什麼寶貝,趕在皇上天壽之日回來了一趟,親手獻給了皇上作為壽禮。

可是,宴席散去,這位成樂王怕被其母再關起來,連家也未回,連夜便又跑了!

成樂王之母多少次哭到皇上面前,想讓皇上派人,將她的這個不孝的兒子逮回來!皇上也是無奈,只能派人去暗中把他帶回來。

可這腿長在成樂王的身上,皇上捉得住他一回,其母關的住他一次,總不能真的打斷他的腿吧?

最後,皇上兩邊做好人,一再向成樂王之母保證,他會暗中派人保護成樂王。並嚴令成樂王一年的三節兩壽必須回來,而且,不能住一兩日就跑!

成樂王無奈,可他也知道,若是不應的話,就連這點好處都沒了!

京都之內都在傳,寧將女兒嫁入宮,也絕不將女兒嫁入成了王府!看著高門顯貴,便是皇子又當如何,若將來不能繼承皇位,那還不如成樂王的地位尊貴!

可這進了成樂王府的女人,就跟扔進大海里的石頭,整日跟一群女人烏眼雞似的對啄,男人卻一年也見不到一面!

話扯遠了,不過,就看眼下這副情勢,皇上待這位成樂王,確實要比待他自己的兒子更好!

想想遠赴肅州的肅王,那可是皇上的親生兒子,確是處處都不如這位成樂王的日子過的逍遙自在!

無論皇上是為了身後名譽,還是悠悠之口,權只當他對這個孩子是發自肺腑,沒有半分算計。

那別人呢?

為了坐穩那張龍椅,皇上算計過多少人?犧牲過多少人?又妄殺過多少人?

韓溪蕊真的無法想象,對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心存懷疑的日子,要怎麼過?這種人,敢吃飯嗎?敢睡覺嗎?敢一個人獨處嗎?

當今聖上如今已然坐穩皇位,可他當初是如何得到的皇位,韓溪蕊不願多言,史官的筆自有評說。

韓溪蕊只想問皇上一句,他在算計旁人的時候,可有想過,別人也在算計他!而且,能算計他的,定然是他最親近之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團寵郡主七歲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團寵郡主七歲半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七章  弒君奪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