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民族關係及宦官與農民起義

第三節 民族關係及宦官與農民起義

一、民族關係的展

東漢時期,我國各民族間的經濟、文化關係進一步展,邊疆地區各民族的社會展變化較快,朝廷對於邊疆地區的政治統治也逐步加強。

1.南匈奴北匈奴

東漢初年,匈奴貴族為爭奪單于繼承權而分裂為南、北兩大部,史稱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立比為單于。比的祖父呼韓邪單于與漢「和親」,娶王昭君為閼氏。比亦向東漢「奉藩稱臣」,劉秀命中郎將段郴(net琛)監護南匈奴,單于庭內遷到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后又遷美稷(今准格爾旗北)。其部屬也隨同內遷,勢力日益強大。

北匈奴立呼韓邪的另一個孫子蒲奴為單于,曾為南匈奴擊敗,退居漠北。光武帝後期,北單于向漢求和親,遭拒絕。明帝時,北匈奴又一再侵擾邊郡,漢聯合南匈奴及烏桓兵連續進擊北匈奴。北匈奴一再被擊敗。章和元年(公元87年),北匈奴為鮮卑所破,北單于被殺,北匈奴五十八部降漢。永元元年(公元89年),漢以車騎將軍竇憲、征西將軍耿秉漢和南匈奴共四萬餘騎,分三路擊北匈奴於稽落山(今蒙古國西北部),單于遁逃,北匈奴八十一部二十餘萬人投降,竇憲和耿秉登燕然山(今蒙古國杭愛山),去塞三千餘里,刻石紀功而還。此後,北匈奴有的降於漢或南匈奴,有一部分隨北單于逐步西遷。

2.西域

西漢末年,西域(今新疆一帶)分為五十五國。匈奴乘中原大亂,不能顧及西域,就大力入侵西域。

西域諸國向漢莎(sha沙)車在塔里木盆地西端,距匈奴較遠。莎車王康之父名延,曾在長安為質子,與漢的關係密切。東漢初年,莎車王康受其父的影響,一心向漢。聯合其他國家,抵抗匈奴,並救護了原西域都護的吏卒和家屬一千餘人。劉秀封康為漢莎車建功懷德王、西域大都尉,節制西域其他國家。康死,其弟賢代立,對其他國家侵暴勒索嚴重。鄯善王上書要求朝廷派都護到西域,劉秀以國力薄弱,回信說:「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諸國力不從心,東西南北自在也。」鄯善等國因得不到東漢的庇護,被迫投降了匈奴。

班經營西域明帝初年,北匈奴一再脅迫西域各國出兵,寇掠東漢的河西等地。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明帝派將軍竇固、耿忠率士卒出酒泉塞,入伊吾廬(今新疆哈密),進行屯田駐兵。明年,又進軍車師(今吐魯番、吉木薩爾一帶),置西域都護,駐烏壘城(今輪台縣東北小野雲溝)。

這時,西域多數國家向漢,少數追從匈奴。竇固派假司馬班率吏士三十六人與南道諸國聯繫。班得到鄯善、于闐、疏勒的支持,殺掉匈奴使者,控制了南道。這時,匈奴與北道的焉耆、龜茲等國,攻殺西域都護陳睦,控制了北道。

東漢政府決定召回班,也放棄南道。可是南道諸國懼怕匈奴的報復,苦留班。班決心留在西域,反擊匈奴。班先用疏勒兵擊敗為匈奴控制的姑墨(今阿克蘇)和莎車,全部控制了南道。又以南道各國的士卒,擊退了大月氏貴霜王國七萬人的入侵。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北道的龜茲降於班,漢以班為西域都護,駐龜茲(今庫車縣東郊皮朗舊城)。永元六年,班又控制了焉耆。至此,西域五十餘國又擺脫了匈奴的奴役,納於東漢都護的統轄之下。

永元九年(公元97年),班派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甘英西經條支(今伊拉克)、安息(今伊朗)諸國,至安息西界(波斯灣),未過海而還。甘英是我國古代繼張騫的副使之後到達西亞的使節,為打通歐、亞交通做出了重要貢獻。

班是歷史學家班彪的少子,班固的弟弟。他從明帝永平十六年到西域,至永元十四年,奉召回到雒陽,在西域三十年,對鞏固我國的西部疆域,促進多民族國家的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於八月回到雒陽,九月病故,年七十一歲。

東漢恢復在西域的統治,保衛了「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國和中、西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

3.羌族

東漢初年,羌族主要居住在今青海和甘肅南部、四川北部一帶。東漢王朝為了便於控制羌人,強迫部分羌人遷徙到關中和河東,與漢人雜處。漢人官僚、豪強依仗權勢,殘酷地剝削、奴役羌人,引起羌人的激烈反抗。

東漢中後期,羌人大規模地反抗鬥爭共有三次。第一次是生在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o7年),第二次是生在元初五年(公元118年),第三次是生在桓帝延熹二年(公元159年)。戰爭範圍擴大到三輔、三河、益州等地,每次戰爭都時長十幾年或幾十年。東漢損兵折將極多,人力物力耗費極大。

東漢統治者在鎮壓羌人反抗的過程中,到處搶殺劫掠,士卒和漢、羌人民死傷的不可勝數。漢族人民由於頻繁的徭役征和沉重的賦稅負擔,致使田園荒蕪,破產流亡,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破壞。當時有童謠曰:「小麥青青大麥枯,誰當獲者婦與姑,丈人何在西擊胡。吏買馬,君具車,請為諸君鼓嚨(1ong龍)胡。」從這歌謠所反映的關於東漢統治者為鎮壓羌人而征的徭役以及給社會經濟和人民的生活帶來的後果多麼嚴重。

4.東北各族

烏桓、鮮卑東漢初年,烏桓和鮮卑都曾侵擾東漢的東北邊境。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遼西的烏桓大人郝旦與漢通好,到雒陽朝見劉秀,劉秀封烏桓八十一人為王、侯等,允許烏桓遷居於沿邊諸郡,協助漢防禦匈奴和鮮卑。漢在上谷寧城(今河北宣化附近)置護烏桓校尉,兼領與烏桓、鮮卑互市等事。

鮮卑繼烏桓之後,也歸附東漢,劉秀封鮮卑的領為王、侯。和帝時,北匈奴大部分西徙,鮮卑向西展,佔據了蒙古高原的大部。北匈奴未西徙的部屬十餘萬落(戶),都自稱是鮮卑人,鮮卑更加強大。桓帝時,鮮卑大人檀石槐統一鮮卑各部。立庭(府)於今張家口北。分三部進行統治:自右北平(治今河北豐潤縣東南)以西至上谷(治懷來),為中部,慕容部世為中部大人;上谷以西至敦煌,為西部,拓跋部世為西部大人;右北平以東至遼東(治今遼寧遼陽),為東部,宇文部世為東部大人。都以部為氏。不久,檀石槐死,鮮卑又分裂為數部,力量減弱。

夫余等族在今鴨綠江以北,烏蘇里江和黑龍江兩岸,直到東海之濱,居住著夫余、挹婁、高句驪、貊耳、沃沮等族。東漢初年,這些民族都接受漢的封號,國王或使臣常到雒陽。漢在這裡置玄菟郡(在遼寧瀋陽東),並進行軍屯,以節制各族貴族的統治。

5.蠻族

蠻族分佈在長江中上游,因地區和血緣、習俗的不同,分為武陵蠻、廩君蠻和板楯蠻三大支系。武陵蠻居住在武陵郡(治今湖南常德)的山區,廩君蠻居住在巴郡(治今四川重慶北)和南郡(治今湖北江陵紀南城)一帶,因之也叫做巴郡南郡蠻,板楯蠻居住在今四川的嘉陵江流域。

武陵蠻和廩君蠻在戰國時期,屬楚國,板楯蠻在戰國後期屬於秦國。東漢時期,這些民族的社會經濟都有進一步的展,東漢統治者對他們的剝削日益加重。蠻人和當地的漢人一再聯合起義,反抗東漢王朝。有時起義人數達十餘萬之多,捕殺地方官吏,焚燒官府,鬥爭時起時伏,一直延續到東漢末年。

6.西南夷

西南夷居於今之貴州西部,雲南全部,四川西部和西藏的昌都一帶。西漢武帝經略西南夷,勢力僅達於今洱海以東,設置西南七郡。此後,中原地區的先進的文化、技術相繼傳入七郡,這裡各族居民的社會變化較快,經濟展迅。東漢時期,夜郎和滇人地區已興辦學校,讀儒家經典,和中原地區差不多。

哀牢夷西漢時期,生活在今瀾滄江流域的哀牢夷,與西漢官府沒有什麼聯繫。哀牢地區土地肥沃,宜於種植五穀和桑麻,經濟以農業為主,人民善於織帛疊、蘭干細布、文綉、綾錦和毛罽等;還用梧桐木華(木棉)織布,幅廣五尺,潔白,不易污損;並且還掌握了染色的技術。

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至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夷有兩支願內屬,人口共有五萬餘戶,五十餘萬口。漢在哀牢地區設置哀牢(今雲南盈江東)和博南(今永平南)兩縣。後來漢又在今保山置永昌郡,以鄭純為永昌太守。規定哀牢夷的賦稅,為「邑豪歲輸布貫頭衣二領,鹽一斛」。一般居民不直接承擔封建國家的賦稅剝削。

永昌郡為橫斷山脈地區,山高水深,氣候濕熱,東漢經營這一地區,十分艱苦。當時被徵到這裡來的人作歌曰:「漢德廣,開不賓。度(渡)博南,越蘭(瀾)津。度蘭倉(瀾滄),為它人。」

撣族永昌郡的西南面是撣(shan扇)族聚居區。自永昌郡設置以後,撣族與漢生了直接的聯繫。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撣王雍由調和附近各族遣使到都雒陽,奉獻珍寶。和帝賜給雍由調金印紫綬,亦賜給其他撣族貴族印綬和錢、帛。安帝永寧元年(公元12o年),雍由調又遣使來京,「獻樂及幻人,能變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馬頭;又善跳丸,數乃至千。」這些魔術師自言是海西人,海西是大秦國,就是羅馬帝國。安帝讓樂人和魔術師在宮廷表現,並封雍由調為「漢大都尉」,賜給印、綬、金、銀及各種絲織品。至此,永昌郡西南地區,也入漢的版圖。

白狼等部明帝時,汶山郡以西的白狼、槃木、唐菆(zou鄒)等部約有一百三十餘萬戶,六百餘萬口,自願內屬。他們作詩歌三章,獻給東漢皇帝。當時的犍為郡掾田恭譯出,題為《遠夷樂德歌》、《遠夷慕德歌》、《遠夷懷德歌》,合稱《白狼歌》,備述「白狼王、唐菆等慕化歸義」之意。

《白狼歌》的原文(用漢字對音寫出)和譯文都保存在《後漢書·西南夷列傳》及注中。譯文雖經封建官僚之手,帶有濃厚的大漢族主義傾向。但基本內容應是符合實際的。原文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羌語的音、義和語彙,是研究西南地區與古羌人有關的少數民族的歷史與語言的寶貴資料。

二、宦官與朋黨

東漢從中期開始,政權主要控制在外戚和宦官兩大集團手中。這兩大集團各謀私利,互相鬥爭,政治黑暗。東漢後期,宦官掌權,政治更加腐朽,一部分比較正直的官吏和太學生結合起來,與宦官集團展開了激烈的鬥爭。

1.外戚與宦官

東漢前期,皇帝很注意外戚干政,嚴格限制他們的政治權力,不使權勢過大。章帝死後,和帝十歲即位。以後的繼位皇帝也多是小兒,太后則是少年寡婦。太后臨朝聽政,實是依靠娘家的父兄掌權,因之往往形成龐大的外戚權力集團,左右朝政。小皇帝多非太后親生,年長之後,畏忌外戚的權勢,怕被廢黜,就以身邊的宦官為心腹,伺機除掉外戚集團,宦官又掌大權。這樣的鬥爭在東漢中期的和、安、順、桓四帝時各生過一次。宦官干政的情況日益嚴重。第四次鬥爭是外戚梁冀擅權和宦官單等誅除梁氏。

梁冀擅權順帝時,后兄梁冀繼父梁商為大將軍。順帝死,他立兩歲的小兒為帝,是為沖帝。次年沖帝死,他又立八歲的小兒為帝,即質帝。質帝雖小,但卻知道梁冀專權驕橫。在上朝時,他說梁冀,「此跋扈將軍也。」梁冀很忿恨,就把質帝毒死,另立宗室十五歲的劉志為帝,是為桓帝,梁太后臨朝。梁冀專權近二十年,親屬黨羽布滿朝廷和州、郡。大小官吏升遷,先向他謝恩,送大量的賄賂。這些官吏到任后,再瘋狂搜刮人民。地方官吏向中央送貢品,要將最好的貢品先送給梁冀,次品送給皇帝。扶風(即右扶風,今陝西興平)人士孫奮家中很富,梁冀送給他一套車馬(四馬一車),向他借錢五千萬。士孫奮畏於梁冀的權勢,不得不給;但卻只給他三千萬,他大怒,胡說士孫奮之母是梁家的奴婢,偷盜了梁家白珠十斛、紫金千斤。於是逮捕了士孫奮兄弟,士孫奮死於獄中,全部家產被沒收,其資產共值一億七千餘萬錢。梁冀還劫略幾千口平民為奴婢,稱這些奴婢為「自賣人」。

梁冀在雒陽周圍強佔民田,調農民,建造了一座私人苑囿,周圍千里,梁冀不許人觸動苑中的一草一木。有人誤殺了苑中的一隻兔子,竟有十多個人因受牽連而遭殺害。

梁冀一家前後有七人封侯,出了三個皇后,六個貴人,兩個大將軍,娶公主為妻者三人,其餘任卿、將、尹、校的,有五十七人。桓帝本是河間王劉開之孫,十五歲時,為梁太后和梁冀所立。他對於梁冀也很懼怕。

單等誅除梁氏公元159年(延熹二年),梁皇后死,桓帝與中常侍單、具瑗(yuan院)、唐衡、左悺(guan貫)、徐璜等五人合謀,以虎賁、羽林千餘人包圍了梁冀的府第,梁冀自殺,梁氏的族人親戚不論長少,皆棄市。因牽連被殺的公卿、列校、刺史、二千石有數十人,故吏、賓客被免官的有三百餘人。據說「朝廷為空」。沒收梁冀的財貨被出賣后,共得錢三十餘億。這是宦官對外戚的第四次打擊。單等五人以功同日封侯,史稱「五侯」。誅除梁冀及其黨羽,對當時的政治、社會都有好處;但從此以後,東漢政權為宦官壟斷。

2.清議與黨錮

宦官壟斷政權以後,政治日益黑暗,一些比較正直的高級官吏、在野的地主士人和太學生,採取各種形式,對宦官集團展開了鬥爭。於是相繼生了「清議」運動和「黨錮」事件。

宦官肆虐宦官專權以後,排斥打擊一般官僚士大夫,重用宦官的子弟、親屬和投靠他們的官僚。《後漢書·朱暉(huī揮)傳》附《朱穆傳》曰:宦官「手握王爵,口含天憲」,「天朝政事,一更其手,權傾海內,寵貴無極,子弟親戚並荷(hè賀)榮任。」他們搶奪民財,略取民女以為婢妾。中常侍侯覽侵奪宅舍三百八十一所,侵奪田地百一十八頃,起立第宅十六區,還虜略良人為奴婢。他的哥哥侯參任益州刺史,為了侵奪民財,誣人以「大逆」之罪,捕殺后,霸佔財產,前後侵奪民產以億計。《後漢書·單傳》曰:「五侯宗族賓客虐遍天下,民不堪命,起為寇賊。」腐朽反動的政治統治加了土地的惡性兼并,廣大農民紛紛破產,流離失所,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破壞。

清議宦官專政不僅使政治黑暗,而且也壟斷了仕途。這時的選舉、徵辟(bì閉),都要按照他們的愛憎行事,這就嚴重地侵奪了士人的上進之路。這一時期,太學生已展到三萬餘人,各郡縣的儒生也很多,他們上進無門,就與官僚士大夫結合,在朝野形成一個龐大的官僚士大夫反宦官專權的社會政治力量。他們「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覈(hē核)公卿,裁量執政。」這就是所謂的「清議」。

所謂「激揚名聲,互相題拂」,主要是比較廉正的官吏、士人、太學生等互相標榜。如說:「天下模楷李元禮(李膺),不畏強御陳仲舉(陳蕃),天下俊秀王叔茂(王暢)。」所謂「品覈公卿,裁量執政」,主要是批評宦官專權亂政。如說:「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這樣的議論自社會流入太學,太學生以郭泰為,奉司隸校尉李膺、太尉陳蕃為領袖,公開與宦官集團相對抗。

黨錮官僚士大夫和太學生們不僅在輿論上抨擊宦官,還試圖在政治上打擊宦官勢力。桓帝永興元年(公元153年),冀州刺史朱穆在安平(今河北冀縣)逮捕了宦官趙忠的不法家屬。桓帝大怒,把朱穆撤職,關進左校服勞役。太學生劉陶等數千人詣闕上書,為朱穆申辯。並說:「願黥系趾,代穆校作。」桓帝迫於輿論,赦免了朱穆。

延熹五年(公元162年),中常侍徐璜、左悺向中郎將皇甫規勒索錢財,皇甫規不理。

徐璜等就給他強加以罪名,關進左校服勞役。一些官吏和太學生張鳳等三百餘人,詣闕上書。皇甫規亦被赦免。

這樣,官僚士大夫和太學生與宦官集團之間的鬥爭愈演愈烈。

延熹九年,術士張成教唆其子殺人,為司隸校尉李膺逮捕。

適逢國家有赦令;可是李膺因張成與宦官關係密切,就把他們處死。張成的弟子牢脩上書,誣告李膺與太學生、諸郡儒生及遊學士人「共為部黨,誹訕(fěishan匪善)朝廷,疑亂風俗。」桓帝大怒,逮捕了李膺等二百餘人。后經尚書霍諝(xǔ許)、城門校尉竇武等一再向桓帝說情,才得赦免回歸田裡,但卻禁錮終身。這是第一次「黨錮」。自這次事件之後,「正直廢放,邪枉熾結」。大量的不願與宦官集團為伍的士大夫、太學生等進一步結合,並推出了他們的領或代表人物。就是三君、八俊、八顧、八及、八廚等,三君是竇武、劉淑和陳蕃,君就是「一世之所宗」之意。他們與宦官集團的對立和鬥爭進一步激化。

第二年,桓帝死,靈帝立。太后之父竇武以大將軍的身份與太傅陳蕃輔政。他們起用了李膺和其他一些被禁錮的名士。次年,他們又共謀誅除宦官集團。可是,由於事泄,宦官曹節兵逮捕竇武,竇武自殺。竇氏宗族、親戚幾被殺光。又次年,曹節等以「部黨」之罪名,再次逮捕了李膺等一百餘人,這些人都死在獄中。他們的父子、兄弟、門生、故吏等,凡是做官的,一律免官禁錮,禁錮範圍擴大到五服以內的親屬。這是第二次「黨錮」。

這次黨錮直到中平元年(184年)黃巾大起義時才被解除。建議解除禁錮的也是一個宦官,即中常侍呂強。他怕受禁錮的人心懷不滿,與張角等「合謀」,因之提出這一建議。靈帝接受了這個建議,下詔解除了「黨錮」。統治階級內部的這場長達數十年的鬥爭,在農民起義面前,暫告中止。

三、東漢末農民戰爭

桓帝死,無子,竇太后和她的父親大將軍竇武迎立河間王劉開之曾孫劉宏為帝,是為靈帝。不久,宦官殺竇武,靈帝成為宦官的傀儡。靈帝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極力討好宦官。竟說:「張常侍(讓)是我父,趙常侍(忠)是我母。」他為了積聚錢財,在西園公開定價賣官。賺錢入私囊,命人回河間買田地,建宅舍。宦官們肆無忌憚的搜刮人民,當時有「五邪嗣虐,流行四方」之說。當時,在農村中廣泛流傳著這樣一歌謠:「如韭,剪復生;頭如雞,割復鳴。吏不必可畏,小民從來不可輕。」這歌謠的出現,預示著農民革命的大風暴即將到來。

1.黃巾大起義

太平道太平道是早期道教的一支,大約產生於東漢中期。東漢末年,太平道領張角是巨鹿(今河北平鄉)人,自稱大賢良師,在各地傳教,手執節杖,教病人叩頭思過,飲符水以治病。廣大人民饑寒交迫,生活痛苦,也以信奉太平道寄託精神。後來,張角和他的信徒們在階級鬥爭形勢的推動下,走向了革命道路。

張角傳教十餘年,在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有信徒數十萬人。他為了動起義,分各郡國為三十六方,大方有部眾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為起義的基本力量。他們宣布了這樣一個口號:「蒼天(東漢)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用來鼓動廣大農民起來革命。還派人到京師雒陽和各州郡,在官府的門上,用白土書寫「甲子」二字,以警告反動統治者們,並擴大宣傳鼓動工作。當時的形勢,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黃巾大起義張角原定於184年三月五日起義。可是由於叛徒唐周告密,決定提前於二月間起義,各地起義軍以黃巾包頭。張角稱天公將軍,其弟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領導巨鹿的黃巾軍。其他地區如潁川(治今河南禹縣)、汝南(治今上蔡)、陳國(治今淮陽)、南陽、東郡、揚州(治今安徽和縣)以及幽州、益州等地,都爆了黃巾起義。《後漢書·皇甫嵩傳》描述說:「所在燔(fan凡)燒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據,長吏多逃亡,旬日之間,天下響應。」

黃巾起義后,漢靈帝和宦官們十分恐慌。他們一面調集軍隊,保衛京師雒陽;一面以皇甫嵩、朱儁(jùn俊)、盧植為中郎將,率軍進攻黃巾軍。各地的豪強地主也把宗族、部曲、家兵組成地主武裝,修築塢堡,與黃巾軍相對抗。

皇甫嵩和朱儁共有四萬餘人,在進攻潁川黃巾時,朱儁被擊敗,皇甫嵩被圍困在長社(今河南長葛)城中。後來他們得到曹操的支援,打敗潁川、汝南、陳國黃巾,屠殺起義農民有數萬之多。

東漢王朝原派盧植進攻張角,被張角打得大敗。朝廷撤了盧植的職,另派董卓進攻張角,亦被張角打敗。朝廷再調皇甫嵩進攻張角。此時,張角病死,部眾由張梁和張寶率領。皇甫嵩用偷襲的辦法打敗了黃巾軍,張梁戰死,黃巾軍英勇犧牲的有八萬多人。皇甫嵩又進攻下曲陽(今河北晉縣)張寶部,張寶戰死,所部死傷被俘的有十餘萬人。

東郡和南陽等地的黃巾軍也先後被皇甫嵩、朱儁等鎮壓下去。這些起義軍的領袖們都在作戰中英勇犧牲了。

這些黃巾大起義從中平元年(184年)二月開始,到十一月失敗,共戰鬥了九個月。組織在黃巾旗號之下的起義軍約有百餘萬人,起義風暴席捲全國。這次起義是有計劃有綱領有組織有準備的,起義地區廣大,戰鬥英勇,給予東漢王朝和豪強地主以沉重的打擊。這次起義雖被鎮壓下去,可是革命的烈火卻已經燃燒起來了,各地的鬥爭前赴後繼。

2.黑山黃巾與青徐黃巾

黑山黃巾張角領導的黃巾軍失敗后才三個月(中平二年二月),各地又爆了新的農民起義。戰鬥在中山、常山、趙郡、上黨、河內等郡國山區的起義軍有上百萬人,號稱「黑山軍」或「黑山黃巾」,部屬很多。大部二、三萬人,小部六、七千人,他們共同推舉張牛角為帥。張牛角戰死,又公推張飛燕(原姓褚)為帥。這支起義軍轉戰於河北諸郡十餘年,和軍閥袁紹、曹操進行了艱苦的鬥爭,處死了許多郡守、縣令(長)和地主,給予地主階級以沉重的打擊。後來,在軍閥混戰中,張飛燕為公孫瓚所利用,進攻袁紹,被袁紹擊敗,張飛燕率部投降了曹操。

青徐黃巾中平五年(188年),黃河以南的青州和徐州一帶再次爆了農民大起義,在青州的稱「青州黃巾」,在徐州的稱「徐州黃巾」,合稱」青徐黃巾軍」,連破州、郡,誅殺長吏,許多官僚、地主被迫逃亡他郡或渡海逃到遼東。這兩支起義軍人數也展到一百餘萬。

可是青徐黃巾多為破產農民組成,由於戰爭激烈,家屬隨軍的很多。如青州黃巾,有主力軍三十萬人,而隨軍婦孺老弱竟達一百餘萬口,糧草不繼,行動困難,嚴重妨礙戰鬥。後來在濟北(今山東長清)連被擊敗,又為曹操的軍隊尾追,最後投降了曹操,為曹操編為「青州兵」。徐州黃巾也先後被擊破。

3.漢中、巴蜀的農民政權

五斗米道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爆不久,天師道領張修也於同年七月領導巴郡和漢中的農民起義。天師道的傳教方式和太平道基本相同。因使受治的病人出米五斗,所以也叫做「五斗米道」。

天師道的另一個領張魯,三代傳教,自號師君,下屬有祭酒,各領部眾,部眾多者稱治頭大祭酒,信徒很多,是一個很大的政治勢力。

張魯政權益州牧劉焉為了擴充自己的勢力,在益州搞獨立王國,於初平二年(191年),以五斗米道領張魯為督義司馬、張修為別部司馬,攻佔漢中(治今陝西漢中)。張魯殺張修,又鎮壓了一些豪強地主,在漢中、巴郡建立了一個農民政權。這個政權是政教合一、勞武結合的。他的主要經濟、政治綱領是:一、諸祭酒各在轄區內的大路上設置義舍(旅舍),內儲有米、肉等,來往行人吃飯不要錢,目的是為了招徠關中地區的流民,以充實漢中人口;二、犯輕微罪過的人罰修道路;三、犯法的人,以說服教育為主,初犯者處理從寬,「先加三原,然後行刑」;四、不設置官吏,以宗教領祭酒兼管政事。史書說張魯在漢中實行這些政策的結果,「民夷便樂」,流民來歸的,前後有數萬家。

在漢中、巴郡,漢族、夷族地主仍然很多,在張魯統治的二十多年中,階級分化。土地兼并在展,張魯及其統治集團也越來越貴族化了,曾一度反映農民利益的張魯政權逐漸變質為封建地主政權。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率十萬人進攻漢中,張魯向曹操投降了。

4.黃巾大起義的歷史意義

黃巾大起義是我國封建社會的第三次偉大的農民革命運動。這次起義比秦末和西漢末的農民大起義有明顯的進步。主要有兩大特點:一、這次起義是有計劃、有綱領、有組織、有準備;二、利用宗教組織動農民起義。這次起義雖被鎮壓下去了,但它的歷史意義是巨大的。主要歷史意義有如下三點:

一、推翻和改造了地主階級的黑暗統治——東漢後期,宦官專權,政治極端腐朽反動,徭役、賦稅不斷增加,其他搜刮也極嚴重。這樣的黑暗統治加了土地兼并和農民破產的過程,嚴重地破壞了社會經濟。黃巾大起義在廣大地區打擊了官僚、地主,基本上摧毀了東漢王朝的統治,破壞了世族大地主建立的封建統治秩序,使東漢王朝的統治分崩離析,名存實亡。

二、調整了土地佔有關係——黃巾大起義后,土地兼并暫時緩和下來,許多為貴族、官僚、地主佔有的土地轉移到農民手中。這些農民後來不論是自耕農民還是屯田農民,所受剝削和奴役,都比農民起義以前有所減輕,生活比較穩定,生產積極性也有提高,促進了社會經濟的恢復和展。

三、揚了中國人民的光榮的革命傳統——在黃巾起義的過程中,起義軍領袖們臨危不懼,勇於犧牲的精神,作為中國人民的光榮的革命傳統而載入史冊。在此後一千七、八百年的歷史中,一直在鼓舞著廣大農民進行革命鬥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千年傳承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三國之千年傳承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節 民族關係及宦官與農民起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