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會議開始
「你繼續說說,這個計劃還有什麼問題?」長官繼續問道。
高鐵林道:「我們這個城池開始的計劃是容納十萬人左右,可這樣的佔地面積就不知道有多少,再加上要造一個如此龐大的能量保護罩,是很難完成的,以現在的技術來說不可能,所以在他們的討論之下,還是把這個計劃給擱置了。」
聽到高鐵林說的話,長官很想告訴他,自己今天看到的可不是這樣。
根據顧然給自己看的圖紙來說,那個城池雖然只可以容納數萬人,但是能量保護罩已經很接近於成功了,特別是還有一個地下世界的雛形,如果建成的話,可以容納下數十億人都沒有問題!
但就如高鐵林所說,這樣的工作量更是龐大到難以想象。
或許真的只有動用全國的力量,才有可能完成。
可是,為什麼要費盡心思做這樣一個如此龐大的工程呢?
對!
高鐵林忽然想起來顧然最後說的話,自己現在還沒有意識到一個問題。
那就是最後的沙塵暴如果是足以毀滅世界的,那這就將是最後一個人類的壁壘。
這其中的關鍵就不用多說了!
「立刻召集國內所有頂尖科學團隊,開會!就說是我的命令!」
「這...是,我這就去安排。」
……
另一邊,顧然也在軍區里住了下來。
在房間里,顧然帶著眼鏡,一遍又一遍地重複演變圖紙中的能量元素,想要以別的物質替代。
誠然現在的能量技術還不夠完善,但顧然穿越回來,能帶回當時的成果,已經是節省了許多的時間。
現在本就是在和時間賽跑。
在加上顧然本身對科學的天賦,這些都是有希望的。
不僅是要完善頭頂上的保護罩,保留明亮的天空,還要造出可以延續人類文明的地下世界。
而能量罩保護上方的最關鍵作用,是讓人類的科學家還能在土地上進行科學研究,保留著將世界拯救回來的可能性。
這一切可以實現嗎?
顧然忍不住問自己,真的可以動用全國的力量嗎?
想到這裡,顧然的目光變得堅定。
這一點,好像不需要自己去懷疑。
在重大的危難面前,夏國人從來都沒有出過任何的差錯。
團結一心,共同面對。
不管是付出怎樣慘痛的代價。
夏國的凝聚力,是全世界人都不敢想象的。
而最有希望的是,夏國是一個基建大國,除了能量罩的工程需要先進的科技外,其他的一切幾乎都和基建離不開關係。
夏國建造一所醫院,可能只需要數十天。
而西方卻需要數年時間。
他們的政策機制,動員力,都是無法跟夏國所比較的。
這就是夏國最為突出的優勢。
現在距離最後的沙暴,只有近4個月的時間。
但是如果把建造的區域定在京都的話,整個人類就還有將近一年的時間。
因為京都是夏國最為重要的地方,全國頂尖的科學團隊都在這裡,減緩著土地異變和森林消失的速度。
只有這裡還能撐得住多點時間。
可儘管如此,這個項目也必須立刻展開。
否則的話,到時恐怕除了京都之外,所有的夏國人都已經...
夜晚,來到大廳和爺爺吃過飯之後,顧然回到了房間里,繼續進行著保護罩的設計和修改。
並且直接通過長官的幫助,連接到了夏國鋼鐵集團部門和能量部門,獲得了最新的材料信息,這樣更有助於顧然對於地下世界的規劃和材料安排。
一座城池出現在顧然的眼前,城池四周的建築材料正在被新的材料信息所替代,還有上方保護罩的能量,也在被漸漸充能。
新的數據產生,能量保護罩雖然殘缺,但是能量強度已經更為完整。
只要能把保護罩的程序和圖紙演練成完美,沒有任何問題的話,以夏國的技術,就可以在短時間內造出來。
除了掃描數據之外,顧然一併掃描了一下夏國目前的糧食儲備。
不過這一點顧然本就不擔心,以目前的儲量來說,可以供整個夏國的人吃上數十年。
並且到時候地下世界還可以進行人工培育,除了蔬菜等,還會有專門的動物繁殖區域。
……
2048年2月1日,離傳統的夏國春節就剩下十餘天的時間了,但是現在已經沒有人有過節的心思。
夏國的一個大型會議室內,幾乎坐滿了人,前幾排都是頂尖的科學團隊和院士級別的人物。
這些人坐在位置上,也不免有些忐忑。
突然召集所有科學團隊,肯定是有大事情發生,何況還是最高級別的長官。
這時,長官帶著高鐵林和顧然走進了會議場中。
所有人都站起身來,身板挺直。
三人來到台前,長官招手道:「都坐吧,這次會議的關鍵並不是我,而是這位小兄弟。」
長官指向身邊的顧然。
說完,長官就在一邊坐下,臉龐上帶著微笑。
如果是以前,在這種場合,顧然肯定會緊張到雙腿打顫。
可現在不同了,顧然是經歷過生死的,未來的那些災難,離別,那些恐怖滔天的場面,都不會低於現在。
所以顧然很從容,目光銳利地掃視眾人。
眾人也都頗為驚訝,驚嘆如此年輕的人,竟然絲毫沒有怯場。
這時候,顧然突然看到了一個熟人。
晨高大學的頂級沙塵監測教授,李青古。
這是顧然在國內的導師,對顧然目前達到如此學術有著很大的幫助。
「自我介紹一下,我叫做顧然,是從鷹國回來的留學生,我的專業是土木和沙塵探測防治,我今天就想問大家一個簡單的問題。」
顧然說道。
所有人都靜靜地看著顧然。
顧然繼續道:「目前我們國內對於自然災害和災難的預測,時間最長是多久?」
聽到顧然的問題,眾人面面相覷,隨後看向一個中年男子。
這是京都的沙塵探測局的工程師陳浩,要說這個問題的話,還得是他才能回的上話來。
陳浩思索了一番,道:「因為現在環境的變化下,沙塵愈發變得不穩定,沙塵暴隨時都會形成,我們的方案一般都是在有前兆的時候提前撤離,但是無法預估精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