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去白山的路
白山怪石嶙峋,極為高聳,四座山峰更是穿入雲霄。
冶山、屏風、石屋、雲根四峰各有特色,分別矗立在東南西北,但最終都能上到頂峰。
其中以雲根峰最為陡峭,路途更為難走,在雲根峰的中段就已經是煙雲繚繞,恍若仙境,距離也是最短的;
以石屋峰最為平坦,通往頂端處也是一路花香鳥語,但彎彎曲曲,路程最為遙遠。
而冶山、屏風兩峰上則是平淡無奇,只是冶山上的岩體都是布滿紅色的斑駁花紋,顯得妖異無比。
屏風去往山頂的途中狂風大作,不光是煙塵,石塊也被吹得七零八落。
羅河已經到達白山腳下,四條路分別通往不同的峰,他的心中升起一絲明悟。
冶山、屏風、石屋、雲根四峰正是李耳對他的考驗,修行一途,實力天賦重要,但心性才能決定能走多遠。
雲根峰!
羅河思考了數秒之後就直接向雲根峰衝去,過去他的一切武道都在於速成,這也是因為他的心性向來如此,一切都是為了漁梁村的未來才做的這些選擇。
所有抉擇都以村落為先,有的人就是責任心極重,顯然羅河就是這類人。
然而當他進入雲根峰之時,一股巨大的壓力似乎在壓迫著他體內丹田的元氣,但同時傷勢也得到了緩解,這一刻他彷彿變成了一個凡人。
羅河驚奇地看著自己的雙手,自從六歲那年踏入修行路之後,他就不曾體驗過這種感覺,體內空空蕩蕩,力量也被壓制在普通人的境界。
那就開始吧!
雲根峰極為陡峭,幾乎成一個九十度的版面,上面都是尖銳的刺石,鮮有地方落腳,要想一步步爬上去必須把自己的全部身體緊貼岩壁。
雙手必須微微刺入刺石,因為刺石是十分光滑的,並不能用手抓住。
羅河咬著牙,貼緊著岩壁,每一次的攀登,都會將手磨出一個大口子,傷口不會癒合,血流不止。
越往上爬,就越是險峻。
正在羅河爬之時。一個老道懸浮出現在了他的身邊,但羅河似乎見若惘聞。
這是在太極圖中,李耳便是這個秘境的主宰,就算是當年的三千神魔都得費一番大氣力才能擺脫出去。
李耳也是非常欣賞羅河的這股勁,以凡人之軀攀登雲根峰,就算是那些金丹境的強者擁有金丹意志的修行者都難以忍受。
因為這些石刺不光光是刺穿肉身,同樣也會刺在靈魂上。
靈魂強大的若是能熬過去,那自然是鯉魚躍龍門,但靈魂如果不夠堅韌,就會有靈魂破碎的危險。
魂魄一物,本就是分開來的。
三魂:胎光,爽靈,幽精;七魄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人的精神分而可以稱之為魂魄。
有專門研究魂魄的修者,甚至可以兵不血刃的悄無聲息殺死一個強者。
變成一個活死人,就是丟掉了其中的魂與魄。
羅素也在馬不停蹄地趕往白山,看似非常近的白山,他已經趕了三個時辰的路了,這時候他也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
原本以他的腳程,眼前這點距離應該也就一個時辰就能到達,但這都三個時辰了,白山依然是那座白山,漁梁村也依然在背後不遠處。
於是他試著往回跑,但發現不是原來的路了,他原本往白山之時是一條直線。
經過了一片樹林,但此時往回跑時卻是一片草地。
羅素於是乾脆站住不動,盤腿坐在鬆軟的草地上,陽光倒是很是和煦,不過曬了半小時之後還是變得悶熱起來。
太陽也變得猛烈起來,這麼長時間的消耗對於羅素的體力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此時也沒有一絲風的跡象。
陽光越發的熱人,羅素的汗水都開始滴下。
雄偉的城牆上爬滿了綠色的枝蔓,磚瓦都訴說著古老。
眼前逐漸出現一座城池,繁華市井,有各種小攤小販在叫賣著什麼,無數的人摩肩接踵。
還有人騎乘著巨大的猛獸,羅素聞所未聞,高數米的巨型馬匹,體型高大但是枯瘦的人種,但全身都是黝黑的。
天上似乎還有一些穿著著士兵模樣的人騎乘著巨大的飛鳥在巡邏著。
羅素抹了抹眼睛,無數的人從他身上穿過,彷彿那些都是一些虛影。
車水馬龍的街上,只有他是局外人。
他曾在書中見過那麼一個說法,在溫度極高之時,光線會折射極遠處的一些現實生活的場景到眼前,但永遠無法觸及。
這種現象稱之為海市蜃樓。
羅素又搖了搖頭,揉了揉眼睛,眼前的場景又是一變。
變回了原來柔軟的草地。
羅素此時也不去顧及外界的變化,沉浸進了自己修行的世界中。
太極圖中的紫氣確實比外界豐富太多了,而且要純粹很多。
運轉入經絡的時候也更加暢通無阻。對於羅素而言,此時的環境對於他凝氣訣五層的修行也大有裨益。
凝氣訣四層可能在漁梁村算的上絕頂天才了,可是在紫雲部落乃至於滇國,凝氣訣五層才是剛剛踏入天才之名,至於凝氣訣六層嘛,那只是一個傳說了。
凝氣訣雖然是一門基礎的法門,但從古至今,傳說中只有元始練到凝氣訣六層。
在羅素閉關之時,一個瘦弱的身影出現在了羅素的面前兩米處,他的身影虛虛實實,羅素若是此時睜開眼,也無法發現他。
這身影正是老道李耳。
他看著羅素這張並不熟悉的臉,喃喃自語道:「世間總傳聞,從古至今,只有盤古大能一人踏入凝氣訣第六層,他們不知,若是想探尋武道巔峰,凝氣訣六層是基礎。」
李耳嘆息,古今有多少天賦異稟的大能在修行至極深處時,才發現根基的不穩。
有魄力的甚至會散去一聲絕世通天神通,踏入輪迴道,重新修行凝氣訣。
有些大能成功了,但更多的人卻是默默無聞,第二世並無修行機緣,泯然眾人矣。
李耳也是感嘆,修行一途,天賦雖然是重要,但若是有人稍作點撥,那確實是能少走很多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