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相楚
《楚世家》·末代四十年·考烈王·黃歇相楚
復與秦平,而入太子為質於秦。楚使左徒侍太子於秦。三十六年,頃襄王病,太子亡歸。秋,頃襄王卒,太子熊元代立,是為考烈王。考烈王以左徒為令尹,封以吳,號春申君。
春秋戰國,楚國八百,楚人先祖「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八百年光輝歲月,春秋為霸,戰國之雄,自庄王以後,儘管楚國在逐漸的走下坡路,仍然不失為天下強國。整個春秋時期,晉楚爭雄,歷史進入戰國,天下四強:齊秦楚魏,後魏國兩敗於齊,拱手讓出戰國雄主的國際地位,也就在這個時候,秦國強勢崛起,齊秦楚赫然大國,天下局勢演變為合縱則楚王,連橫則秦帝。
楚懷王始,楚國政策搖擺不定,合齊還是親秦不能堅定,后懷王客死秦國,秦楚遂為世仇。襄王初期耽溺逸樂,不思進取,秦人來伐,白起攻破郢都,襄王效仿勾踐卧薪嘗膽,一舉中興。
復與秦平,而入太子為質於秦。楚使左徒侍太子於秦。
襄王時,鑒於秦人強盛,秦楚相爭互有不利,於是秦人主張停戰求和,襄王安排太子為質在秦,左徒輔助太子。——左徒便是黃歇,戰國四公子之春申君。
吾適楚,觀春申君故城,宮室盛矣哉!初,春申君之說秦昭王,及出身遣楚太子歸,何其智之明也!——司馬遷
黃歇辯智,權略秦、楚。太子獲歸,身作宰輔。——司馬貞
春申隨質若王圖,為主輕生大丈夫。輸忠世子得逃秦,二十餘年相國榮。
戰國之四君,其可稱者,唯一春申耳。至如孟嘗、平原、信陵三子,乃*****也。
這些記載指出春申君黃歇此人,善辭令,有膽識,楚太子為質於秦時,襄王病重,關鍵時刻說服秦王放太子返國,又巧設妙計安排太子私行,隻身面對秦王,后安然返楚,受到楚新君考烈王的重用,封職令尹。
楚頃襄王病重,秦國不同意熊完返國,黃歇遊說范雎「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歸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國無窮,是親與國而得儲萬乘也。若不歸,則咸陽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放太子歸國,則楚附和於秦,反之,如懷王舊事,楚國另立新君,太子則咸陽一布衣,沒有任何價值。
秦王猶豫不決,黃歇主張太子應該想盡辦法立馬返國,遲則國內生變,自己願意留在秦國應對。「不如亡秦,與使者俱出;臣請止,以死當之。」楚太子因變衣服為楚使者御以出關,而黃歇守舍,常為謝病。度太子已遠,秦不能追,歇乃自言秦昭王曰:「楚太子已歸,出遠矣。歇當死,原賜死。」昭王大怒,欲聽其自殺也。應侯曰:「歇為人臣,出身以徇其主,太子立,必用歇,故不如無罪而歸之,以親楚。」秦因遣黃歇。——為主輕生大丈夫,說的就是這個故事。
太子逃回楚國,即位新君,是為楚考烈王,因為黃歇護主有功,倍受烈王賞識,任為令尹,主管楚國權柄。太史公也感嘆黃歇「何其智之明也」,更有人讚譽戰國四大公子中,只有春申君堪當大任,其他如孟嘗君者流,尸位素餐耳,雖然未必恰切,也足以見得春申君黃歇在後世人心目中的確非同凡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