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小皇帝劉協的婚事
今天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日子,郭嘉、賈詡、馬超、趙雲、諸葛圭、彭悳、彭脫、諸葛渝、諸葛瑾、諸葛亮、沮授、高覽、張頜、裴元紹等凌巴手下的一干「元老」故舊或者是剛加入的新鮮血液,可以說是首次齊聚一堂,都在凌巴府中被聚集起來。
如果凌巴家有一個「史冊」的話,相信這又將會是「一件記錄史冊的事情」。
這樣的機會真可謂是難得,而凌巴找他們過來除了為過去做一個總結之外,當然也有展望未來的意思。
到今天為止從討伐董卓開始這中間所有的定計,其中有賈詡、郭嘉、諸葛圭、彭悳這些「元老」,自然也有著沮授這個「新人」的身影,其實還有著兩個小諸葛的那麼點兒功勞,儘管可以忽略不計,畢竟這也算是他們第一次參與這樣大的謀划;而眾多武將當然是參與具體實施了,當然了,計劃在實施的過程中,又多了呂布這個變數,儘管這個變數似乎也本該在凌巴意料之中,而且終究是對他們有好處的。
而在前一段時間裡,凌巴則是將主持洛陽城內重建的工作交給了郭嘉去總負責,除了對其看重之外,自己手下兩大謀士的另外一個賈詡總是喜歡玩置身事外而凌巴大多時候也由著他也是原因之一。
到目前為止,郭嘉完成的都還不錯,所以他見到凌巴之後首先就向凌巴介紹了一些他的工作和進度。
「將軍,嘉幸不辱命!」最後郭嘉朝著凌巴拱著手,鄭重地說道,畢竟一直以來他都更擅長於做幕後的謀划,像是這樣大型的政務工作還是首次,而凌巴也特意將荀彧調去當他的副手,可以說歷練他的心思已經很明顯了,士為知己者死,作為世家當道、寒士生存維艱的社會裡,這樣的任命已經不能夠用簡單的重用來說了,凌巴信任他,而投桃報李地,所以郭嘉會有這樣的反應也不奇怪。
凌巴此時並沒有坐著,而是就站在他的正對面,此時則趕緊虛抬起他的雙手,而後呵呵笑道:「我有奉孝、文和和公與先生和諸位,何愁不能助陛下平這大漢天下、定鼎乾坤?」一邊說著,視線依次晃過賈詡和沮授。
賈詡微微一笑,寵辱不驚,而沮授卻是感激涕零,其他無心人聽了就沒什麼感覺了,可另一個有心之人聽了卻有不同意見了,就像是旁邊的小諸葛,眼眸一閃,看了看郭嘉,再看了看賈詡,又看了看沮授,突然仰過頭來就朝著凌巴道:「凌大叔,我想接下去,和子龍一起的事情,還是交給亮來吧,我想我應該能夠搞定的。」
就在方才,凌巴他們討論到了有關於趙雲去西北的問題,凌巴既然不是心血來潮,當然也不會潦草敷衍,所以之前也有了一系列的相關安排,此時是當面提出來,實際上就等於是要定論了。
雖說去西北有趙雲這一員大將,應該已經不是什麼難事,而且趙雲本身的智慧和冷靜都能夠獨當一面了,但凌巴卻想要更保險一點,所以還是再找上一個謀士隨著他一起去,與他一文一武互作配合,而且趙雲一個人真要也照顧不過來那麼多的事情,畢竟一個人的精力終歸有限的,而若是能夠在政務、謀劃上為其分擔一些,而具體打仗才靠他,無疑能夠避免許多的麻煩和可能的隱患問題,而且還能夠大大增加效率,而且現在凌巴手下說實話也不缺人,所以何樂而不為呢?
也就是在方才,凌巴就特意點到了那三個人的名,基本上也就是在宣告他選擇的這個名額將從這三個人當中產生,按照一般情況來想的話,賈詡是最不可能的,這個狐狸的心思除了凌巴沒誰搞得清,估計和人合作也會拿他沒轍,不是個合適的搭配對象;而郭嘉倒是挺合適的,但凌巴會不會肯放人也是一個問題;至於沮授現在是急需要立功來證明自己,同時他的能力也確實不差,謀略上雖有不如,但在內政的處理上肯定也要強過郭嘉,所以看起來是最適合不過的了,所以方才凌巴點到他的名字的時候還特意加了個重音。
可偏偏諸葛亮卻感到不滿意了,他認為這是「不公平競爭」,而他自己自然是要橫插一腳進來地。
其實凌巴倒也不是成心,沒想到自己一句話還就激起了諸葛亮的表現欲,不過看著他誠摯單純的眼神,知道他其實只是想要在自己面前證明一下自己,再加上旁邊郭嘉也對自己努努嘴,用鼓勵的眼神示意他,顯然不僅不反對還是贊同的,至於賈詡,這傢伙一向在這種問題上態度都是模稜兩可的,凌巴也懶得究問他了。
「哦,孔明何以出此言,若是無法說服我,是不能夠答應你的。」凌巴看著諸葛亮期待的眼神,終究不忍拒絕,只好用誘導的語氣這麼說道。
「就憑我……」諸葛亮眼珠子骨碌轉著,似乎是在想著自己與沮授比有什麼優勢,半晌才憋出了一句:「我跟子龍更熟!」
「哈哈哈……」馬超首先被他逗樂了,接著眾人也跟著暢懷一笑,只有凌巴一邊笑著一邊和諸葛圭對視一眼,眼中交流過什麼,然後依次看過了郭嘉、賈詡和沮授,看著他們點頭,又看著撓著頭似乎很羞惱的諸葛亮,眼中閃爍起來莫名的光芒……
大漢大元元年十月初,有禮官上奏疏議,為賀大亂新去、天下新平,請陛下大婚,立後宮之首皇后,以驅散陰霾,穩定人心,朝議之上,眾臣盡皆欣然。
而新任大將軍凌巴凌子衛對這事的態度,顯然也是被眾人關注的一個焦點。
對於古代封建王朝里的皇家來說,皇帝的婚事,既是家事,更是國事,不可輕易處之,所以在那些大臣中這件事情也很受重視和關注,不管劉協願不願意,他坐到了這個位子上,那麼他就等於再沒有了完全自己私人的事情了,這是一種代價。
而如今這禮官之所以會來就這件事情詢問凌巴的意見,凌巴作為劉協的老師或許也有那麼點兒原因,更重要的是凌巴如今所處的地位,和他的影響力、他的威望,說是功高震主一點兒也不為過,更不用說在禮官和那些文官們眼裡,凌巴本身就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更不是一個單純的武將。
試問一個單純的武夫,能夠「做」得出那些個雖然看起來粗鄙不堪、其實內里一個個蘊意莫不是發人深省的小故事,也就是《智慧書》的?這可堪稱是皇子們、不,應該說是全部的孩子們啟蒙之絕佳。
不過他們大概不知道凌巴心裡其實更想將什麼《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啊之類的後來私塾里流行的啟蒙讀物剽竊過來,可惜的是剽竊也是需要資本的,而他的水平則顯然有些不夠,畢竟因為除了「人之初性本善」和「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這兩句,這兩本啟蒙讀物他自己也陌生的緊;只是不知道如果他真將這些東西盜竊過來了,又會是什麼樣一番情景。
要知道這個時代里大部分孩童的啟蒙讀物還是比較單一的,比較統一的就是倉頡篇,而倉頡篇其實也算古代影響比較大的一本啟蒙類讀物了,連後來曹操的那個天才兒子曹沖讀的也是這篇,現在的小諸葛亮和馬超當初啟蒙教育時候也學的這個,可是倉頡篇終究也是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的,甚至作為一個基本的啟蒙讀物,它都漸漸不能夠滿足時代的要求了,這種時候必然需要淘汰,而這個時候凌巴的三百言《智慧書》出現了,橫空出世,但卻讓人驚艷。
也是因為《智慧書》,還有凌巴和蔡邕啊、孔融啊、陳琳啊這些大文豪或者是飽學之士的私交甚篤,都決定了凌巴在當代文人中的地位不會太低,所以關於禮教方面的問題他自然也就多了幾分發言權。
不過如果凌巴沒有記錯的話,在原本歷史里,漢獻帝(現在肯定不可能會用這個謚號了)劉協的皇后叫做伏壽,乃是劉宏的堂姐也是劉協的一個姑姑陽安公主的駙馬伏完的女兒,這有點兒近親結婚的味道,但當時的情勢,漢帝可供選擇的自由許可權不大,而此時卻有所不同,凌巴也不希望劉協真的找一個自己完全不喜歡的人來做政治上的聯姻,至少感情上是基礎的,這也是他能夠為劉協命運的改變做的一點努力了,而且這還只會是一個開始。
不過當凌巴看了一下禮官徵集過來的名單裡面竟然又有伏壽的名字而且還比較靠前的時候,心中卻也不得不再次感嘆歷史慣性的巨大,但並非不可阻擋和更改的不是幺?
要做就乾脆從小事開始做起,凌巴只能在心裡向伏壽說聲抱歉了,其實最主要還是她背後可能代表的勢力站隊的問題,要知道在原來歷史中,伏完等人密謀反對曹操可不單單隻是因為他們是保皇派那麼簡單,還有世家的利益生存問題,曹操雖然也算出身於世家望族,但他提拔人才一直以來都是不拘泥於一格,而也才有如同郭嘉這樣的寒士的出頭。
只是到底要選誰呢?凌巴最終還是決定先讓劉協自己看看,自己和他關係的維繫比這樣一個位置的選擇權顯然要有用得多。(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