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章洋鑄炮師
第021章洋鑄炮師
正所謂,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
袁良想把后金軍隊引到永城境內來一個圍而殲之,事實上這個可操作性並不強。
首先,永城是平原,適合騎兵大規模衝鋒作戰,卻不利用防守。唯一的山區在山城集,距離楊樹林將近八十里。唯一可以利用的地利優勢就是沱河,然而,等到冬天,河面冰封,也就是說,幾乎不可能阻擋后金軍隊。
也就是說,袁良根本就沒有可以利用的地利優勢。
其次是兵力劣勢,袁良是利用一家之力,抗擊后金一國,還有一個因素就是袁良無法控制后金軍隊的數量,如果來一支偏師尚好對付,如果真引來岳托或者多爾滾,恐怕袁良連哭的地方都沒有。
同樣是在為了保住楊樹林,可是袁良與袁融的想法卻截然不同。袁融比較輕鬆,他深知明軍軍戶的戰鬥力低下,唯一值得過慮的就是那些將領的家丁兵。
「火炮威力尚可,只是射速太慢……」
袁融看著袁良畫出來的楊樹林鋼廠防禦圖,指著上面架設的火炮炮台道:「這裡,這裡,還有這裡,都要部署好子母炮!」
袁融所說的子母炮,其實就是佛郎機大炮,這是一種后裝鐵制火炮,后裝滑膛加農炮,整炮由三部分組成:炮管、炮腹、子炮。
開炮時先將火藥彈丸填入子炮中,然後把子炮裝入炮腹中,引燃子炮火門進行射擊。佛郎機的炮腹相當粗大,一般在炮尾設有轉向用的舵桿炮管上有準星和照門。
一般子母炮是一座主炮,七個炮子,而七枚子炮可以在二十息之內發射出去,相當二十秒七發,這種發射速度是當時最快的火炮,而且沒有之一。
當然,這種火炮的缺點也非常突出,但限於當時的技術水平,佛郎機大炮的缺點是子炮與炮腹間縫隙公差大,造成火藥氣體泄漏,因此不具備紅夷大炮的遠射程。
袁良知道子母炮的缺點,對於氣密性不好的問題,其實很好解決,另外再改善火藥的配方和密度,也可以提高火藥的威力。
袁良想了想道:「那就成立兩個炮營,紅夷大炮十八門,子母炮三十六門,配合使用!」
用子母炮可以與紅夷大炮配合使用,形成遠近交差火力覆蓋。
袁良道沉吟道:「可是……」
「可是什麼?」
「我們還缺乏弓弩,弓弩才是防禦的必備神器!」
「這個……」
這個問題可把袁融難住了,歸德衛軍備早已廢弛,別說正前千戶所,就算是歸德府指揮使司,恐怕也沒有幾張可以使用的弓弩。這不是可不可以使用的問題,關鍵是明朝雖然不禁民間持有兵刃,卻禁止私藏甲胄與弓弩。
袁融可沒有造大明反的念頭,事實上袁良也沒有這樣的想法。他只想好好的活下去,老天爺給了他一個非常好的家庭,要是放在後世,袁良也絕對是妥妥的富二代,躺在床上吃喝不愁。
可關鍵是,現實太過殘酷,他必須提前布局,準備應對將來的大動蕩。
袁融嘆了口氣道:「這個太難了,咱們歸德衛已經找不到做製作弩機的工匠了,除非在京師。」
「那火槍行嗎?」
袁良苦笑道:「就算有弓弩,想訓練一支弓弩兵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做到,可是火槍不一樣,火槍使用相對弓箭而言,比較簡單,最多幾天時間就可以學會。」
袁融道:「我再想想其他辦法!」
父子二人針對無法防備楊樹林鋼廠的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不過,針對性的布局都是為了防備明朝其他軍戶,化裝成土匪前來劫掠。
袁良看著這座簡單楊樹林,在短短時間內變成了紙面上的一座軍事堡壘,不過卻沒有針對騎兵的布置。
后金軍隊多為騎兵,袁良突然道:「若是騎兵呢?」
「哪裡會有騎兵?」
「山東響馬!」
袁良這不是在黑山東,其實山東人的「響馬」文化其實是很有些歷史淵源的,並非只追溯到東漢。太史公在《貨殖列傳》中評價齊國的風氣:「其俗寬緩闊達,而足智,好議論,地重,難動搖,怯於眾斗,勇於持刺,故多劫人者,大國之風也。」也就是說,齊國人打群架不行,但拿著傢伙搶劫還行。寫到這裡,太史公由衷地讚歎了一句:「大國之風也。」
所以,你還敢說「響馬」是貶義?魯國一向給人文質彬彬的感覺,但是「橫行天下,侵暴諸侯」的大盜盜跖是貨真價實的魯國貴族出身,著名的柳下惠之弟。在「響馬」這個問題上,齊、魯文化難得的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
從春秋戰國,到近現代,山東響馬一直是名揚天下。也是讓人頭疼的問題,袁良也並非危言聳聽,因為永城本身就是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之地,當然,現在還沒有安徽省,不過地與山東近在咫尺。
袁融沉吟道:「若是騎兵……在這裡東北十幾里張寨,這裡設一個烽火屯,一旦發現山東響馬過來,馬上白天燃燒狼煙,晚上舉火為號。」
十幾里地的預警時期,確實是可以讓袁良有準備的時間。
袁良又道:「光東北還不行,響馬肯定會派人偵察情況,一旦發現咱們提前有準備,他們保不齊會迂迴。」
「那就在這裡北大河,南渦河都設立警戒哨,咱們也多花不了幾個錢!」
袁良望著袁融鄭重的道:「爹,咱們袁家的家丁兵太少了,普通家丁又頂不了大用!」
「你的意思是……」
袁良想了想道:「這個鋼廠的盈利非常可觀,按照咱們袁家一個家丁兵三兩銀子,加上吃穿,花費在五兩銀子左右,我們可以把家丁兵擴充至五百人規模!」
「有這個必要嗎?」袁融考慮的是現在袁家有兩百名家丁兵,戚庄隨時可以拉起七八百人的青壯,再加上正前千戶所的軍戶,袁融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武裝起來兩千人馬。
袁良略作思考,就明白了袁融的心思。
他笑了笑:「爹,戚庄的莊戶雖然可以為我們袁家所用,不過都是小打小鬧,可萬一拚命的時候,他們還會與咱們袁家同進共退嗎?」
「這個……」
袁融恍然大悟。如果真到了那天,有某個明軍將領帶著軍戶化裝為土匪,那麼他們肯定會打通歸德衛指揮使司衙門的關係,不僅戚庄的莊戶沒有辦法用上,恐怕軍戶也不會為他所用。
想到這一層,袁融道:「也別擴充到五百人了,直接點,咱們擴充一千人,三百刀斧手,三百長兵,兩百名弓弩兵,兩百名火器兵!」
「這樣開銷可不小……」
按照袁家家丁兵的標準,這一千名家丁兵每個月就要花費五千兩銀子,這只是正常開支,不計算武器裝備,如果算上武器裝備,恐怕十萬兩銀子都不夠。光憑種地的收成,恐怕十萬畝良田也不足以養活一千名家丁兵。
不等袁良說完,袁融打斷道:「只要手中有兵,咱們袁家就沒人敢惹。」
袁良心中一喜,如果手中有一千名職業家丁兵,那麼將來就有了一部分保障。更何況,這一千名家丁兵作為基層軍官,隨時可以以老代新,擴充更多的軍隊。
「成了,成了!」
就在這時,外面傳來工匠們陣陣歡呼聲。
袁融皺起眉頭:「怎麼回事?」
袁長順讓人打探消息,不多時一名家僕跑過來:「老爺,大少爺,那些工匠打了一柄百鍊寶刀。」
袁良和袁融對視一眼,他們朝著後面的鋼廠走去。
只見王貴手中夾著一把刀,當然沒有手柄。刃長有三尺三寸左右,刀刃寬約三指,有著明顯的弧度,刀背厚鈍,只見刀面上雲紋若隱若現。
這是鍛打的結果。
「讓開,讓開,東家來了!」
袁良和袁融來到眾工匠面前,打量著這柄百鍊寶刀。
這柄寶刀的刀刃比紙還薄,上面寒光流轉。袁良上前拿起這柄寶刀,一股磅礴的殺氣噴射而出,讓人不寒而慄。
袁融脫口道:「好刀,好刀!」
「試過沒有?」
眾工匠搖搖頭。
袁良舉著這柄長刀,由於沒有加裝手柄,非常不趁手,他將長刀遞給王貴:「裝上手柄,試刀!
古代試刀的辦法都是用草席,或者銅錢。
王貴非常熟練的將桃木手柄裝在上刀柄上,當然,也是非常簡陋的加裝,只是用麻繩把手柄纏繞起來,這樣可以有效防滑。
三捆草席放在地上,袁良舉起長刀揮過。
「刷!」
一聲輕響,草席斷成兩截斷,袁良甚至感覺不到遲滯的感覺。
接著一名工匠拿著中午吃飯時剩下來的豬大腿骨。
「砰!」
豬大腿骨同樣也斷成兩截。
袁良望著袁融道:「爹,這刀怎麼樣?」
「好刀!」
袁融接過這柄刀,滿臉欣喜。
袁良望著王貴道:「王貴,這刀你一天可以打造多少柄?」
王貴笑道:「這,我們三個一天可以打造兩把!」
「太少了,我再調給你幾十個人,能不能每天打造一千柄?」
袁福恍然大悟,他知道鐵一斤在一百錢左右,鋼要在兩百錢甚至三百錢不等,可是同樣的鋼鐵,如果打造成刀,那麼價格就會翻倍。
袁良沒有管王貴如何去做,不過王貴成了袁家武器作坊的工長,這個武器作坊放在了楊樹林的西南方向的獨立院子。而工長,就相當於後世的包工頭,負責打造刀槍等兵刃。
崇禎二年五月二十九日,一隊鑄炮師傅共計六十三人抵達楊樹林,為首的胖子正是百戶全旭。
全旭得知袁良需要鑄炮師,就從登州花錢招募了三十幾名鑄炮師,其中還有幾名金髮碧眼的洋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