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周朝的北伐
年關將至,李延慶攜妻妾抵達了鄆州。
李重進如今困於鄆州,若非朝廷的調令,否則不能有絲毫動彈。
雖說李延慶身負重任,可過年還是應當與父母共享團圓,他暫且放下手頭的工作,早早來到了鄆州。
逗了逗幾個月大的小孫子,李重進迫不及待地領著三子李延慶進了書房。
落座之後,李重進就問道:「王溥那邊近來可有進展?」
他最關心的,自然是李延慶對王溥展開的「攻勢」是否順利。
李重進在宮中以及翰林醫官院皆安插有眼線。
根據線報,郭榮近來雖然病情有所好轉,但這大概率是迴光返照。
若郭榮當真親征契丹,就憑他那病入膏肓的身子骨,基本活不過明年。
而李重進在幾日前已經收到了郭榮的親筆密信。
在信中,郭榮先是稱讚了一番李重進的領軍水平,接著讓李重進做好領兵出征的準備。
北伐擬定在明年的一月份,屆時郭榮會親自擔任北伐統帥,李重進則會統領東路兵馬,沿渤海一線從滄州北上,牽制契丹的同時伺機從側面攻城略地。
既然郭榮親征契丹已成既定事實,李家為奪權所準備的周密部署自然也要隨之展開。
權力來源於軍隊,而軍隊又受制於樞密院。
只有搞定了樞密院,才能在郭榮死後的權力真空期內奪取大權。
樞密院的關鍵就在於魏仁浦這個樞密使,以及范質、王溥兩位參知樞密院事。
很不幸的是,魏仁浦已經可以確定就是趙匡胤的同謀,李家幾乎不可能爭取到此人的支持。
范質的態度一向曖昧,他與郭榮的關係並不緊密,也從不與任何武將派系往來。
不過李重進稱他與范質關係匪淺,在關鍵時刻一定能夠爭取到此人的支持。
那唯一需要就解決的問題就只剩下王溥了。
幸運的是,李延慶對王溥展開的「古籍攻勢」非常順利。
安家在整個南方都擁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在安清念的求援信送達襄陽后不久,源源不斷的各式古籍便如流水般送進了開封城。
再加上烏衣台在周朝各地的不懈努力,李延慶終於靠著海量的古籍砸動了王溥的心。
其實王溥真的不想與李家有過多交集,怎奈李延慶給的實在是太多了。
當然了,王溥也並未就此倒向李家,他只是給出了一個模糊的承諾: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欠李家一個人情。
這其實就夠了。
李延慶所求的不多,只是希望王溥在未來的某個關鍵節點,能夠稍稍倒向李家即可。
「這事你辦得很好,有勞你了。」李重進對三子的工作表達了高度認可。
時至今日,李重進早已知曉自己的三個成年兒子就這老三能辦成事。
長子李延順空有一身武藝而無頭腦,而且還崇拜郭榮;次子李延福雖工於心計卻眼界狹隘,只看得見李家這一畝三分地。
「家族存亡之際,不敢稱辛勞。」李延慶的回答很是公式化。
說來奇怪,這幾年下來,李延慶愈發覺得自己與父親的關係不像是父子,更像是上下級。
細細想來,其實倒也不算奇怪。
畢竟李延慶雖是李延慶,卻並非真正且完全的李延慶,他有一顆來自未來的心臟。
況且豪門裡的親情本就淡薄,相處的時間也非常少,通常都是靠著相同的利益維繫在同一屋檐下。
隨後,父子二人就「未來」又進行了長時間的商榷。
未來總是不可捉摸,誰也無法確定未來的走向。
但,人們總是幻想著能夠掌控未來,主宰命運。
......
當新年結束,周朝的戰爭機器終於露出了它兇狠的獠牙。
在冰雪逐漸消融的一月末,開封城內的十餘萬禁軍悉數出動,沿著修葺平整的官道,朝北進發。
李重進依然沒有去開封,他早已被郭榮排擠出了禁軍權力層,此次北伐他不會統領熟悉的禁軍兵馬,而是帶領山東地區八個節鎮的州軍直接從鄆州啟程,向北渡過黃河,直抵周朝的北方重鎮滄州。
在滄州,李重進拜見了當朝天子郭榮,然後他就被郭榮打發出了滄州。
實地考察過滄州的水路運輸狀況后,郭榮臨時修改了進軍規劃。
原本由李重進負責的東路將成為周朝大軍的主攻路線,李重進則要率領兩萬多雜牌部隊橫跨整個河北,從土門關入山西。
土門關乃是太行山脈上最重要的隘口,它還有個「井陘口」的古稱,當年韓信破趙國的背水一戰就發生在此地。
此時的土門關掌握在周朝手中,李重進要做的就是通過狹長的井陘口,直取太原的門戶——廣陽縣(今山西陽泉市)。
拿下了廣陽縣,周軍就能徹底封死北漢東出河北的通道,周軍主力也就能沒有後顧之憂地專心對付契丹。
李重進部開拔不久,周朝的主力部隊便在滄州完成了集結。
緊接著,十餘萬主力部隊就登船了。
河北是唐朝最為富庶、農業最為發達的地區。
而發達的農業必然建立在富足的水路網路之上。
不知為何,契丹人佔據幽雲后並未破壞該地區的水網,這讓郭榮看到了戰機。
周軍從滄州登船,延綿十數里的龐大船隊順永濟渠北上,只消一日就抵達了益津關下。
益津關既是重要關隘,又是幽雲十六州中的霸州州治,同時還是契丹南京幽州的門戶所在。
按理來說,此地應該有契丹精銳部隊駐守,周軍前鋒部隊的主帥趙匡胤也做好了打一場硬仗的準備。
然後,仗還沒開始打,益津關守將終廷暉就開門投降了。
這還不是令趙匡胤最為意外的,最令他的意外的是,整個益津關中竟找不到半個契丹兵。
駐守益津關的只有兩千名本地漢人部隊,契丹人竟早早跑路,將如此重要的關隘交給了漢人武將以及漢人士兵防守。
契丹佔領幽雲十六州才不過十幾年,根本就沒培養出幾個忠於契丹的漢人,終廷暉也不是傻子,他一看見周軍的旗幟就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