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李延慶獻策(下)
造反,是一門學問。
每個時代造反所需要的條件都不盡相同。
當然了,在王朝分崩離析的末年,一聲狐狸叫都能拉起一支人馬,造反的難度無限低。
而現在的周朝並非末年王朝,中央有強大禁軍,地方有節度坐鎮,統治相對穩固。
經過幾十年戰爭洗禮后,中原地區人少地多,土地兼并的危害也可忽略不計。
在此等情況下,要想推翻周朝的統治就只能從內部出發。
范質殫精竭慮地搞平衡,防的也正是這一點。
李延慶深知,要想將父親調換到一個更有利的節鎮,直白的懇求是不起作用的。
面對范質,那就得多繞幾個圈子。
斟酌片刻后,李延慶開口問道:「既然相公讓在下敞開了說,那就請恕在下直言,相公將趙使相調去許州,接著又讓吳樞相重歸樞密院,所求者,可是平衡?」
范質只是以省視的目光打量著李延慶,沉默即是肯定。
這讓李延慶稍感壓力。
但問題不大,得到了范質的默許,李延慶繼續侃侃而談:「既求平衡,那相公調趙使相於許州豈非背道而馳?若宮門有變,武將中誰對我朝威脅最大,相公豈能看不出來?」
言下之意,就是范質的所作所為與爭取平衡的目的是相悖的。
既要追求平衡,那就不該將趙匡胤的駐地調換到許州。
在郭榮病重隨時可能歸西的眼下,對殿前司擁有深遠影響力的趙匡胤無疑是周朝的最大威脅。
范質依然沒有開口,他知道還有後續。
不出他所料,李延慶接著說道:「相公算無遺策,必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那理由想來只有一個,那就是為防備可能的戰事,相公需要一位可以隨時調用、可堪領兵的武將。」
按理來說,在這亂世五代,周朝不可能缺少武將。
但由於郭榮在繼位第一年對禁軍發動了清洗,導致大量擁有豐富作戰經驗的武將喪命。
這就衍生出了一個問題,也就是周朝禁軍的中高層被迫年輕化,以至於缺少能夠統領大兵團作戰的武將。
郭榮在第一次征討淮南時,就被迫啟用並不受他信用的李重進統領南下大軍。
為解決這一問題,在兩次淮南戰爭中,郭榮給予了趙匡胤大量的領兵機會,算是將趙匡胤給培養了出來。
可趙匡胤緊接著就與郭榮恩斷義絕,現在也被外放去了地方。
周朝再一次面臨了相似的問題:若是突發大規模戰事,該派何人領軍出征?
如今的周朝可不是大一統的王朝,無論南北都有虎視眈眈的強敵。
范質在執掌大權后,首先要考慮的並非皇室的存亡,而是國家的存亡。
放眼現在的開封禁軍,有能力擔任領軍之位的武將可以說是一個都沒有。
先說侍衛親軍司。
都虞候,也就是侍衛親軍司的副長官韓通,此人在擔任都虞候前壓根就沒在禁軍里干過一官半職。
韓通本是先帝郭威的親信,自周朝創立以來一直在地方任職,最擅長的事情就是搞建設。
換個後世的說法,此人就是活脫脫的土木系老哥。
黃河決口了,去修大壩的是他;汴河淤塞了,疏通航道的是他;郭榮攻打太原時,挖地道的是他;河北遭契丹了,疏浚胡盧河的也是他;開封要擴建了,修築羅城的又是他;等到周朝從契丹手中攻取四州,為霸州修筑州城的人還是他......
靠著一手冠絕當世的搞建設功夫,韓通一路官運通亨,七八年間就從一名不入流武將干到了節度使。
韓通本來在地方搞土木工程搞得好好的,可郭榮為了制衡趙匡胤,大手一揮就將他調到了侍衛親軍司,乾的還是侍衛親軍司的副長官,位次僅在挂名的李重進之下,實際上就是侍衛親軍司的一把手。
一個搞土木的現在來統領兵力超過八萬的侍衛親軍司,你說他能幹的好嗎?
很難的啦。
至於說帶兵作戰?
郭榮都不敢用他,范質就更不敢了。
現在的侍衛親軍步軍司都指揮使袁彥也是同樣的情況。
他本來在殿前司任職,乾的是守衛皇宮的活,負責郭榮以及皇室的人身安全。
現在呢,郭榮將他調入了侍衛親軍司,去統領人數近六萬的步軍司,跨度之大,簡直不可思議。
袁彥他能領軍嗎?他壓根就沒單獨領軍作戰的經驗!
殿前司的情況則稍微好一點點,但也好不到哪去。
自趙匡胤離京后,殿前司里就缺少了能夠一言九鼎的人物。
殿前司的二把手慕容延釗是郭榮指派的,與上述兩將一樣,都是為了制衡趙匡胤。
此人位置雖然很高,但軍功卻少得可憐,在兩次淮南戰役中,都只統領過幾千兵馬,根本就沒法服眾。
而殿前司的其餘中高層武將都是由趙匡胤一手提拔的,他們基本都是些二三十歲的「小年輕」,缺少作戰經驗,也不足以服眾。
經過郭榮幾年如一日的搞平衡,所有老資歷且有帶兵能力的武將要麼被他殺了,要麼就被他「放逐」了,現在的禁軍可以說是將熊熊一窩,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范質雖然深知趙匡胤的威脅,但他也只能捏著鼻子把趙匡胤調到許州。
要不然契丹打過來了,范質一時間都找不到人領兵北上。
范質也知道趙匡胤與魏仁浦可能「有染」,所以在完成對趙匡胤的調度后立刻又將吳廷祚調回了樞密院,也學著郭榮搞了一波平衡。
不過不同於郭榮「放逐式」的平衡,范質的平衡之策更多的是在「用人」這一基礎上來做平衡。
李延慶也看出了范質與郭榮的區別,故而大膽一博,登門「獻策」。
「都說李三郎慧眼如炬,果然名不虛傳。」
見李延慶句句都切中要害,范質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那麼,李三郎妙策安處?」
「在下以為,相公若要求得平衡,不妨將所有能夠領軍的武將都調到開封左近,若逢戰事,則可將多位武將調入京城,一部分領軍出征,一部分留守汴京,豈不兩全其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