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一唱一和

第768章 一唱一和

王府李延慶來過多次,這次自然也是輕車熟路。

與王溥這樣的人聊天是很累的。

送古籍你得說是支持王相公的編史大業,提要求也得先繞點彎子才能切入正題。

讀書人的事情,怎能說是行賄呢?

王溥把著李延慶的手臂一路前行,兩人那是一陣寒暄,李石與親衛們則搬著古籍跟在後頭。

等進了客廳,奉上茶落了座,才終於是進了正題。

「在下近來又搜羅到一批古籍,有不少都是唐代抄本,想來對相公的編史大業當有幫助。」這是李延慶拜訪王溥時一貫的開場。

說罷,李延慶揮了揮手,門外候著的親衛就將三箱子古籍抬了進來,而後迅速退出客廳。

王溥信得過李延慶,也沒去查驗,一臉的笑意:「三郎不愧是我輩讀書人之表率,等會要大成,我定會手抄一份贈予三郎。」

「在下亦盼望這會要早日完本,這樣相公也算是能放下一件心事。」李延慶反正是撿好話說就完事了。

「好好好,承你吉言了。」

哄好了王溥,李延慶話鋒一轉:「說起來,相公可想聽聽這批古籍的來歷?」

這還是李延慶第一次提及古籍的來歷,王溥目光一凝,問道:「莫非還有什麼特別之處?」

「這批古籍多來自河北,相公也知道,這河北戰亂百年,人煙凋敝,在河北能搜羅到如此多古籍實屬不易。」這是李延慶在半路上編排的假話,聽起來還挺像回事。

王溥的目光轉到了那個三個大木箱上:「原來是來自河北,那的確搜集不易。」

李延慶順勢繼續轉移話題:「若非我那伯父費心搜集,這批古籍或許就要沉淪民間了。」

聽到這裡王溥若是還不清楚李延慶此行的目的,那他就愧為宰相了。

他很快就明白李三郎此行所圖非小。

「令伯父現在是在河北為官?」王溥選擇了明知故問,先裝糊塗探探底。

李延慶回道:「正是,我那伯父目前官至深州刺史,駐守深州已有七年之久。」

王溥撫著頜下短須,感慨道:「駐守邊疆七年而不行差踏錯,令伯父實乃我朝之棟樑啊。」

李延慶微微低頭:「在下替伯父謝相公謬讚。」

「令伯父驍勇善戰,當得起這聲稱讚。」說罷,王溥端起茶杯抿了口茶水,靜靜等待李延慶下一步的出招。

「我那伯父只懂得征戰殺伐,駐守深州七年也無絲毫怨言,只是如今深州已成內州,伯父常在家書中抱怨空有一身氣力而無用武之地。」李延慶的語氣中帶著絲絲怨念,彷彿李重興附身。

王溥輕輕放下茶杯:「令伯父這樣的猛將只能在內州蹉跎,的確是國之損失。」

話說到這個份上,李延慶也不遮遮掩掩,直言道「我那伯父想調換到與契丹鄰接的州,相公以為是否可行?」

「三郎,你別看我兼著參知樞密院事的差遣,可這武將的調鎮一事不是我能夠輕易置喙的。」王溥看似是拒絕,實則沒將話說死。

李延慶起身拱手:「相公的難處,在下當然知道,但還請相公能在樞密院內為我那伯父美言兩句,往後相公但有所求,我李家定儘力而為。」

「坐下說話吧...這倒不是不行,可你有沒有想過,現在與契丹鄰接的州,幾乎都是節度州,令伯父雖功勛卓著,但仍只是刺史。」

王溥點到為止,明示李延慶這伯父暫時還配不上節度州。

李延慶顯然是有備而來,他坐回椅上后說道:「在下以為可暫領節度留後,此差遣並不看本官官階。」

「節度留後?」王溥先是一愣,而後以玩味的眼神看向李延慶:「莫非,是滄州?」

李延慶正色道:「滄州民貧地瘠,年年遭受契丹侵擾,我那伯父在深州與契丹廝殺七載,視契丹如血仇,此地最是合適。」

王溥笑了笑:「李彥頵都還沒退下來,你就盯上了那裡,未免也太急了。」

「相公,時不我待,不能不急。」李延慶的回答似有深意。

王溥略作思忖,說道:「行,我就幫你這個忙,不過不是看在這些古籍上,而是看在令伯父的勇猛善戰上,為國選將正是我身為宰執的職責。」

「如此,就多謝相公了。」李延慶再度行禮致謝。

王溥提醒道:「還是如往常一樣,人選由吳樞相提出,我只負責附和幾句。」

「這是當然。」

......

第二日,樞密院例行會議上,吳廷祚率先拋出了滄州節度使的人選問題:

「李彥頵告病歸鄉,滄州節度留後一職須立刻找合適人選替代。」

王溥第一個表示贊同:「吳樞相所言在理,滄州乃邊防重鎮,如今我朝與契丹關係緊張,滄州絕對不容有失。」

魏仁浦的視線在這兩人間掃了一遍,說道:「李彥頵告病,確實應該儘快定下滄州主將的人選,但我以為,此次不能再是節度留後,得是正印的節度使。」

最近這兩個月,吳廷祚與王溥在樞密院內可以說是一同進退。

今日這兩人再度一唱一和,令魏仁浦頓時警覺起來。

「滄州扼守關要,作為主將,重要的是能力,而不是官階,況且上月已對大部分節度使進行了調鎮,如今再調節度使去滄州有所不妥,我以為當從能征善戰的邊疆武將中擇一善者繼任滄州留後。」吳廷祚也不去看魏仁浦,而是轉頭望向范質,並問道:「范相公以為如何?」

范質咳了兩聲,說道:「滄州乃是邊州,能力比官階重要,當然,若是有老成持重的節度使可供調用,那也未嘗不可,吳樞相,既然你提出了這個問題,心中想必已有合適人選。」

「晉州李謙溥、瀛洲張藏英、深州李重興,此三人皆常年與契丹交鋒,且在駐地上薄有名望,皆堪任滄州節度留後一職。」

看起來吳廷祚給出了三個人選,但實際上真正適合這一職位的只有李重興一人。

這三人固然都能征善戰,但李謙溥、張藏英的駐地皆為邊疆重鎮,短時間內根本無法調動。

唯有李重興一人的駐地是內州,隨時都能調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奮鬥在五代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奮鬥在五代末
上一章下一章

第768章 一唱一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