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文人沸騰
隨後,朱由檢又詢問了岳飛一些事情。
最後對眾人說道:「軍部既然建立了,那麼衛所制度自然也要被廢除。為了鼓勵百姓參軍,激起軍隊士氣,這是朕起草的方案,你們都看一下吧。」
說著,王承恩就拿著三本本子,依次遞給了岳飛三人。
岳飛三人打開本子,快速翻開了起來。
他們瞳孔逐漸放大,渾身顫抖,露出了興奮之色。
因為在朱由檢起草的方案中,大幅度提高了士兵的待遇,無論是軍餉和是榮譽上的,總結出來主要是三點。
第一:施行募兵制,並且建立軍銜制度,士兵的待遇與軍銜掛鉤。
第二:一人當兵,全家免除徭役,且擁有見官不拜的待遇。
第三:戰死士兵,其子女在參加科舉時,擁有優先錄取權。
當然,其中還有很多細節上的規定。
可是岳飛三人知道,只要能夠實現這三點,那麼全軍之中何人不願赴死?
不為別人,就為封妻蔭子。
試想一下,一支不怕死的軍隊,那該有多可怕?
這樣的軍隊,戰鬥力又怎麼可能會不強?
岳飛心中激動,因為前世今生,他所處的朝代都是武人地位極其低下的時代,可皇帝如此大幅度的提高士兵的地位,已經超過了秀才了。
不過,他也最先冷靜下來,帶著憂色說道:「陛下,如此大幅度的提高武人地位和待遇,會不會引來文官們的抵制和反對啊?」
張世澤和徐允禎也冷靜了下來,眼中閃過憂慮之色。
無論怎麼說,這個朝代還是文人的天下。
朱由檢淡淡道:「你們覺得,如果不這麼做,他們就會支持軍部么?」
三人一楞,隨即齊齊搖頭。
軍部的建立,已經把武人的地位提升到了與文人並肩的地步,文人如何能夠容忍。
至於說現在皇帝更進一步,要把武人的地位拔高超過了文人,其實結果都是一樣的。
「既然如此,那又為何要在意他們的想法?」
朱由檢沉聲道:「如今這局勢,朕想你們也看得明白,能夠救得了大明的,唯有武人和軍隊。盛世用文,亂世用武。
朕不想亡國,更不想當亡國之君,因此必須拚死一搏。
任何人或團體膽敢阻擾,殺無赦。」
岳飛三人沉重點頭,躬身齊道:「我等原為陛下效死。」
朱由檢點頭說道:「這份草案你們沒有異議,那麼就實行下去吧,讓識字的人在軍營里日夜朗讀,務必讓每一個士兵都清楚地知道並熟記。」
「是,陛下。」
…………
如果說范景文等人被抄家滅族之事,只是一枚深水炸彈;那麼軍隊改革之事,那就是核彈了,瞬間就炸蒙了所有文人。
我們寒窗苦讀十年,唯有考中秀才后才能夠見官不跪。
可是你們這些泥腿子,臭丘八,憑什麼只有當兵了就擁有這個權利,而且還是全家人都擁有?
並且,戰死後子女竟然還擁有科舉優先錄取權,這是要置天下讀書人於何地?
所有的讀書人,都感覺臉上火辣辣的疼。
皇帝的這一巴掌,太狠了。
於是,滿腔悲憤的文人們紛紛奔走急呼,要聯合起來公車上書,逼迫皇帝收回這一決定。
至於滿朝官員,更是瘋狂的上書,要求皇帝收回決定。
其中有個名為李邦國的兵科給事中,更是一天之內寫了二十四封奏摺,堪稱瘋狂。
………
京城中,到處都是集會的士子。
他們在瘋狂演講,在告訴所有人關於這一決定的危害性,在抨擊東廠,抨擊張世澤等人為禍國奸臣,甚至抨擊朱由檢為昏君暴君。
然而事情的結果,卻大大出乎了士子門的預料。
因為在他們預料中,這些無知的市井之民,隨隨便便就能夠忽悠住,然後他們就可以裹挾民意,向朝廷和皇帝發難,逼迫皇帝收回決定。
實際上,這也是他們常用的技巧。
但誰知道他們這次聚會演講后,換來的卻是一陣陣高呼皇帝萬歲。
這些市井之民興奮異常,眼睛格外明亮,在聽完他們的演講后,紛紛前往京城內外的各地軍營,要求參軍當兵。
這無形中,竟然讓皇帝的權威大增,引得了廣泛民眾的支持。
對於文人們來說,可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或許,百姓真是很好忽悠。
但他們並不傻,最簡單的利弊還能夠分得清楚的。
因為他們看到了讀書之外的另一條光宗耀祖之路,或者說是晉陞之路,那就是當兵。
只要當兵,地位立馬就超過秀才了,並且福及全家。
有這樣的好事,誰不想上?
至於說當兵會沒命,危險性太大了,這都是廢話。
因為這個世道,每年餓死的人都是數以十萬計,與其這樣,何不如在戰場上搏一搏呢?
…………
國子監。
某間房間內,一群士子正在密謀。
「林兄,事情不妙啊,我們組織同學四處演講,結果非但沒有煽動那些賤民,反而讓那些賤民更加擁護那個昏君了,這該如何是好啊?」
「是啊林兄,如果完成不了任務,先不說張大人的獎賞,我們恐怕都要受到責罰啊,這輩子恐怕都做不了官了。」
「林兄,對於我們的集會演講,錦衣衛雖然毫無動靜,但是東廠的人卻已經在暗暗調查了,我們那怕隱藏得再深,也遲早有一天會被查出來的。」
…………
林國鋒負手而立,神色從容地聽著一群人的擔憂。
他最後淡淡說道:「諸位同學何必擔心,我們身後不僅有萬千的學子,更有整個文官集團的支持,那怕崇禎知道是我等在背後策劃的,他又如何能夠冒天下之大不韙的逮捕我們?」
看著神色淡然的林國鋒,眾人惶恐的情緒也逐漸安定了下來。
「林兄,話雖如此,但我等的性命,豈能夠寄託於昏君的顧忌上?並且,完不成張大人」任務,我們也等於是白忙活一場了。」有人擔憂道。
林國鋒微微一笑,一副掌控全局的神態,說道:「趙兄,我已經聯絡上了京城周邊各縣的學堂,已經有三百多的舉人答應聯名公車上書。
如果再加上我們國子監,足有士子近千人。
屆時滾滾民意之下,還怕昏君不就範么?
這一次我們要讓昏君明白,誰才是這個帝國的真正的主人!」
眾人聞言紛紛大喜。
上千人聯名公車上書,那怕是歷史上也沒有出現過。
作為主導者,他們的行為足以載入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