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太學學宮 下

第二十六章 太學學宮 下

如此宏大的建築,當然大荒諸子百家薈萃的中心,他們學識淵博,長於分析問題,表述問題旁徵博引,往往都要窮盡事物的變化方能停下,但是由於大學學宮的學派眾多,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所以各自理論亦不相同,經常發生爭執。WENXUEMI.CoM

太學學宮規矩森嚴,其中就有一條,學術理論之爭論,純是以文會友,不得武力相向,違者驅逐出宮。不要以為文人爭執就是口角而已,大荒的文人大都修為高深,如是大打出手,破壞程度比之一般修鍊者更勝,以前就發生過類似的事情,所以才會有規矩制定嚴禁武鬥,只許文會。

由於言論自由,促進了太學學宮在學術修鍊上百家爭鳴的狀況,使太學成為大荒名副其實的發展學術、繁榮學術的中心,當然完善修鍊體系也是旁帶的功能。

在學術上,太學學宮兼容數家之學,多元思想並立,各家地位平等,言論自由,相互競爭,也彼此吸收融合對方的理論完善自身。學者們彼此攻擊彼此理論的弱點,促使他們不得不不斷改進自己思想核心,不斷修正、完善、發展自己的學說。

在大荒家族是以貴族為中心的發展,完全杜絕平民向上爬的道路,只能依附家族而存在;那麼太學成為大荒中心也是必然的,因為它為平民提供了晉陞的道路,太學學宮吸收平民進入其中,使他們獲得地位,權利,名聲。

所以太學學宮的發展異常順利,也使得各個家族意識到平民的重要性,所以各族都設有大學,請得太學學宮的人去教育人才,這也是太學和各勢力的妥協的結果。

不過太學不愧為大荒的聖地,即使各族已經有大學,但是也不能杜絕人們對於聖地的嚮往,甚至有國君都被送到此處學習。

太學學宮研究成果廣泛,思想博大精深,廣泛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歷史、教育、道德理論、文學藝術以及天文、地理、歷、數、醫、農等多種學科知識。著作眾多,各勢力多少都深刻受到了這些著作的影響,發展側重有所不同,可謂人文鼎盛。

太學學宮中爭論題目眾多,其中就有一項,也是各個勢力有遠見的人共同認識到的問題。大荒勢力眾多,群雄並起,各個都想稱雄爭霸,社會處於動蕩和變革之中,太學學宮中早有學者意識到,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從遠古以後各族就已經分開,發展繁榮,到千年前大戰,混亂端倪已經初現,在到現在雖然表面平靜,但是暗裡激流涌動,顯然各派大師們知道這是由分裂走向統一的必經之路。

而太學爭論的焦點就是如何統一各族,王道霸道之爭由此而來。儒家大師主張當然是重王道輕霸道,他們認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所謂「霸道」,即是依仗實力強大,假借仁義之名,來征服天下。大師們認為這樣的征服,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

所謂「王道」,即是靠道德禮教而實行仁義,仁義教化而征服天下。儒學大師主張王道,是因為以德服人,中心悅誠服。

而荀子一派則是雖然崇尚王道,但是對於大荒面臨的局面則也談霸道,主張以王道為本。

管子一派則是主張王霸並舉,針對具體情況而定,理論上述說就是,善於觀察大荒形勢,利用大族的力量,依勢而縮小別族;利用強族的權威,依勢而消弱別族;而大荒又強族眾多,就聯合強族攻擊弱族然後成就霸業,在強族眾多的情況下談王者之勢,實在是一種愚不可及的事情。這種思想也是建立在大荒強族眾多的情況下,如果強族少,聯合起來稱霸的想法就是敗事之謀。

這些文學主張最後發展成為武學就有了不同氣勢的武學,在武學上王道霸道,即是極致的表現,王道的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使人心服;霸道則是如山般的壓迫,巍巍然然,使人恐懼戰慄,懼怕,提不起勇氣反抗。這兩種武學由這番爭論而起,但是卻沒有如學術一般融和的可能,如有世仇般,兩種方法修鍊出來的元氣,雙方抗拒異常。

這番學術爭論引出武學典籍的事情其實還有就如天人之爭,儒學認為天是人事的最高主宰,天命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性。在儒學大師們開來,事業的成敗、帝王的權威、天下的志亂,都是天意。實際上大師們是將天看成一個至高無上的無所不能的精神性實體,也就是道的存在,沿著「盡心、知性、知天」的思維和認識路線,構築「天人合一」的境界。

荀子一派則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天是自然的,其運行變化具有規律,但是這種運行變化卻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所謂「天有常行,不為人存,不以人改」。他們還認為人為這世間最珍貴的存在,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並且不是一般的一部分,而是特殊的一部分,其中最為著名的一段話就是「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兒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管子一派則是比較極端,對於天,他們認為人定勝天,人能主宰自然。

這段論述,使大荒的武者對於天道的理解也就分為三種,代表了三種不同的武學類型,第一種就是順應天意的「天人合一」;第二種就是「明於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第三種就是逆天而行,改天換命,惟自身長存於天地間。

伊凡的修鍊之路卻與大荒人的理解不同,他修道,道自然,伊始當然要遵循道,遵循自然,進一步去遵循事物的自然,從而帶到以自己的自然配合事物的自然,以己之道合物之道,也就是「以天合天」的境界,通過了解道而構築自己的道,做到反應在自然之前,「意未至而神先行」,相當於預言一樣,修鍊至大成,能知過去未來。這就是「玄」,伊凡從諸聖文章之中領悟出來的修鍊境界。

太學學宮作為大荒人文中心當然不止一個學宮空懸與野外,圍繞著學宮形成了一個多元化的城市,其規模一點也不比各族的國都小,城中武學門派、商鋪店面、歌劇舞台、學館……也就不一一列舉,而且作為各族交融的中心,其中規定各族平等,不允許打架鬥毆,沒有歧視,實在是各族互相了解的一個平台,大荒能夠維持表面上的和平,太學城在其中起到不小的作用。

16977.16977小遊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遊戲,等你來發現!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荒眾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大荒眾生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 太學學宮 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