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首惡必除,餘罪不問
當大軍向吳縣集結的時候,一道命令從咸陽送到了蒙恬軍中,扶蘇要求蒙恬留意一個叫韓信的人物,只要發現他的蹤跡,無論如何都要活擒並加以善待,並將他安全送到咸陽。
這道命令讓蒙恬非常迷惑,現在叛軍已被團團包圍在了吳縣,所剩殘部不足兩萬人,他們的騎兵部隊早就被配備新式馬具的長城軍團打得所剩無多,要說楚軍中那些將領都已經耳熟能詳,但是從來沒有聽過韓信這個名字。
雖然這道命令讓蒙恬糊裡糊塗,但是蒙恬執行的倒是不折不扣。在平定叛亂的過程中,各地百姓對秦軍簞食壺漿,這可是十幾年前掃平六國時從來沒有見過的盛景,這讓他對扶蘇佩服的五體投地。
既然敵軍已經插翅難逃,蒙恬再一次祭起了攻心戰的法寶,雖然現在並沒有城牆的阻礙,蒙恬還是下令全軍只管團團圍住即可,每天都派人對著楚軍喊話。
「首惡必除,余者不問」的威力再一次發揮出巨大威力,隨著秦軍喊話的進行,每天都有大量的士卒逃進秦軍軍營,楚軍營寨外掛了一圈兒首級,依然還是無法阻止士卒的逃亡。
四面楚歌以另外一種方式重新上演。
只不過這一次被圍在裡面的,除了沒有當成霸王的項羽,還有沒有當成皇帝的劉邦。
秦軍收攏了這些士卒,收其戰馬兵器鎧甲之後先行羈押,等消滅殘軍之後在行發落,並在戰俘營張貼告示尋找韓信。
事情順利的有些意外,告示貼出的第一天,韓信就被帶到了蒙恬面前,雖然看不出這個年輕人有什麼過人之處,但是蒙恬還是遵照命令將他暫且收押,準備將他送往咸陽。
短短不過幾天功夫,吳縣楚軍逃出的士卒多達萬人,殘兵敗將們組織了一次數百騎兵規模的突圍行動,領頭的那位少年將軍極其勇猛,幾乎是所向無敵,僅僅數百人的騎兵居然和數千騎兵打得有聲有色。
觀陣的蒙恬嚇了一跳,趕緊調兵遣將圍攻這波敵軍,又是秦弩又是騎兵,將這股敵軍團團圍住。
這股敵軍雖然極為兇悍,然而畢竟兵力過於懸殊,在秦軍絕對優勢兵力的打擊下,數百叛軍突圍失敗全軍覆沒,那名少年將軍僅僅帶領幾十人退了回去。
通過詢問被俘的敵軍騎兵,蒙恬得知那個悍勇異常的敵將名叫項羽,乃是賊首項梁的侄子,素有萬夫不當之勇。
此戰過後,被圍叛軍損失了僅有的騎兵部隊,從此再也沒有人敢出營突圍,而糧草的斷絕徹底摧毀了叛他們最後一點兒意志,被圍叛軍的士氣很快全面崩潰,士卒們開始大規模的逃亡。
見時機已經成熟,蒙恬下令大軍發起總攻,數萬長城軍團將士蜂擁而入,對殘存的兩千敵軍大開殺戒,短短一個時辰之後,叛軍全軍覆沒。
項羽在最後時刻拔劍自殺,在他的周圍鋪滿了大秦將士的屍體,如果不是秦軍兵力雄厚,看樣子還不好拿下他,直到他倒地之後,才有人鼓起勇氣上前斬下了他的首級。
項梁、項莊、彭越等人也死於亂軍之中,熊心和項伯則被王離活擒。
戰鬥結束之後,秦軍開始甄別降卒,蒙恬下令將伍長以上軍官全部篩選出來另行關押,為了防止有人落網,他下令但有舉報者一律重賞,結果一下子篩選出三千多人。
在這些大小將領之中,龍且、宋義、彭越、季布、劉邦、蕭何、英布、鍾離眛、灌嬰、夏侯嬰、雍齒、張良、樊噲、陳平、周勃、曹參等人赫然在列,只是蒙恬哪裡知道這些英雄們以後的輝煌事迹,在他眼裡不過就是些大小賊首而已,當即下令將除去熊心、項伯、張良之外,其他人全部直接傳首咸陽。
一代英雄們在成為英雄之前,便都隕落在幼苗時期,他們的首級將掛在咸陽示眾,並被夷滅三族。
至於楚王熊心、項伯、張良三人,則被檻車咸陽,準備在咸陽公開處刑。之所以要留下官兒不大的張良,是因為現在已經查明張良是博浪沙刺秦的主謀,將他拿回咸陽公開處刑,也是對天下人一個交待。
當扶蘇看到傳首咸陽的人員名單時,雖然早就知道會是這個結果,但他內心還是有著巨大的震動,到最後他放棄了親自檢驗首級的念頭,任由他人處置去了。
熊心、項伯、張良皆被俱五刑處死,這是《秦律》中最殘酷的死法。扶蘇曾經有過一絲釋放張良的念頭,不過一想身為六國貴族的他和大秦有著血海深仇,根本就不可能為大秦所用,也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至於韓信,現在也被押解進了咸陽,就在他自以為必死無疑的時候,扶蘇來到了咸陽獄。
按照史書記載,韓信長的相貌堂堂儀錶不凡,扶蘇雖然不知道這八個字到底是個什麼長相,不過眼前的韓信看上去的確頗有些氣度。
見扶蘇進來,韓信卻也頗為識禮,而扶蘇則命眾人退了下去。
「韓信,朕不殺你,你可願為大秦效力?」
韓信用異樣的眼神看著扶蘇,一時間竟然沒有回答,扶蘇見狀又重複了一遍。
「若是能得陛下赦免,韓信敢不以死效命,只是韓信有一事不明,還請陛下告之。」
「講!」
「陛下,韓信乃項羽一個執戟郎中,不過碌碌一卒耳,陛下何以如此善待韓信?」
執戟郎中,聽著挺像那麼回事,其實就是一個貼身侍衛小隊長,不過由此看出韓信應該有些勇武,否則以勇著稱的項羽不會選他。
韓信有疑慮是必然的,他現在默默無聞不見經傳,就是身邊的人也沒有幾個人相信他有什麼能力,大秦帝國皇帝陛下恐怕聽都沒有聽過自己,怎麼會在將那些頭目全部誅族之後,反而留下自己。
扶蘇笑了笑,他一點不去擔心韓信不同意,史上的韓信追求的是建功立業,對項羽劉邦都沒有多少忠誠度,自己留下他建功立業,他感恩戴德還來不及,哪裡還會有其他想法。
至於能力更不用擔心,所謂猛將必起於行伍,韓信已經經過了血雨腥風的戰場鍛煉,差的就是一個起飛的機會了。
「韓信,朕知你是一個英雄人物,只是未得其志,朕就坐一回你的伯樂如何?」
這話算是說到了韓信心坎兒里,當下他便拜倒在地,指天對地一陣起誓。
「你本是一個兵家奇才,奈何出身降卒,朕要是給你的官職太大,眾人必定不服,給你的官職太小,卻又難以讓你大展宏圖,朕便讓你做個都尉如何?日後你在邊關建功立業,何愁不封侯拜將。」
都尉已經步入中高級將領行列,韓信雖然有些期盼,但還真沒有料到扶蘇居然真給了他一個都尉之職,更讓韓信激動的是扶蘇對他的評價,這讓韓信居然有了一種人生知己的感覺。
別看那時候韓信在劉邦那裡敢要大將軍,但是在扶蘇這裡他想都不敢去想,一個降卒保住腦袋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哪裡還敢去想別的。
再說了,劉邦那會兒區區數千之眾,敢和大秦百萬虎狼之師比么?
就眼下一個都尉之職,就足已讓韓信感激涕零了,準備去邊關大展身手,求他一個拜將封侯!
各地叛軍被消滅之後,扶蘇並沒有下令止息干戈,而是下令各地秦軍順勢再去梳理一遍,將那些盜賊清掃一遍,同時下令各地解散義軍。
在解散各地義軍的時候出了一些小麻煩,大部分義軍順利解散,組織義軍起事的人也都被授予地方官職,但有些義軍頭目自持有功,或者是嫌官小,還有別的想法,他們拒絕解散部眾,以此用來要挾朝廷。
秦軍隨即對這些兵馬進行毫不留情的打擊,那些帶頭搞事的人一律斬首,余者則解甲歸田。
此舉讓百姓們知道,在這大秦天下,什麼事可以去做,什麼事絕對不能做。
大秦天下又一次漸漸恢復了平靜,直到這個時候扶蘇才有機會總結一下戰爭的得失。
雖然戰爭造成了巨大的人口損失,但是扶蘇卻頗為感謝這幫人起來造反,經過這些哥們兒鬧騰一頓之後,殘留的六國貴族勢力灰飛煙滅,參與起事的地方豪強被一掃而空,一下子徹底掃除了扶蘇推行新政的最大障礙。
那些分的田地的百姓們無不對扶蘇感恩戴德,扶蘇在百姓們中間的聲望猶如火箭一般向上躥升,這成了他推行新政最有力的支撐。
要說扶蘇做的最大膽的一件事,就是徹底廢除了保甲制度,給予百姓自行流動的條件,為商業繁榮打下基礎。
造反?現在天下剛剛經歷一場大戰,正是民心思定的時機,只要能夠讓他們吃飽飯,他們腦子進水了才反!
天下已經變成一張白紙,扶蘇想怎麼寫就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