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生命,自由與人性
【前言】無關緊要的前言及背景介紹
上周,我看了最近很受歡迎的一部影視作品《進擊的巨人》。看完之後,我有諸多感想,故在這裡淺談一二。
「那一天,人類終於想起了,曾經一度被『他們』支配的恐懼,以及被囚禁於鳥籠中的那份屈辱。」短短的一句旁白,拉開了一段悲壯的史詩般的故事的序幕。
《進擊的巨人》屬於虛構想象型作品,故事背景處於一個架空時代,從人物穿著及環境來看類似西歐的中古時期。在一百多年前,地球上出現了人類的天敵——一種被稱為「巨人」的生物。它們身形巨大,力量驚人,外形與人類相似,卻沒有智商,唯一的行動目的是吃人。大部分人類都葬身於巨人之腹,殘存下來的人類聚集在一個地方,建起了三道高大的環形城牆蟄居其中。人們在這隔絕的環境里享受了一百多年的和平,直到主角艾倫·耶格爾十歲那年,60米高的超大型變異巨人突然出現,以壓倒性的力量破壞城門,其後瞬間消失,巨人們成群的衝進牆內捕食人類,人類放棄了這道牆壁逃往更裡層的牆壁內。艾倫親眼看著人們以及自己的母親被巨人吞食,懷著對巨人無法形容的憎恨,於是加入訓練兵團學習和巨人戰鬥的技術。從軍團畢業后,艾倫與夥伴們一起向著巨人展開了進攻。這就是《進擊的巨人》的故事梗概。
【觀看過程及一點感想】
其實我當初看《進擊的巨人》只是因為無聊時正好翻到,想到最近它十分紅火,便抱著一絲好奇心看了。源動力是純粹的跟風心理,這讓我回憶起時有些不好意思——但是,我從來沒有後悔過看《進擊的巨人》,因為它真的在各個方面都給了我太多太多的震撼。
我一向不是怎麼喜歡主題沉重的作品——當看到第一集結尾,艾倫的母親被巨人活生生地扳成兩截吃下肚,四溢的鮮血在空中飛舞時,我渾身顫抖著縮成了一團,很久才緩過神來。那是多麼殘酷的場景,讓人久久難以忘懷,更何況是當時年僅十歲的主角艾倫,親眼目睹母親被殘害在他年幼的心靈里留下了怎樣也無法釋懷的傷痕。
如果,《進擊的巨人》(以下簡稱《進擊》)僅僅只有血腥殘忍的故事情節,那麼我一定不會看到最後。令我看下去的是第一集中,巨人闖進城后,艾倫徒勞地試圖救出被壓在毀壞的房屋下無法逃離的母親,母親執意要他獨自逃走並囑咐他一定要好好活下去,然而看著艾倫越跑越遠,母親卻淚流滿面地捂著嘴用誰也聽不見的聲音小聲哽咽著說了一句「不要丟下我一個人……」那一刻,我感到很詫異。在一般作品中,這時的母親應該是一個眼含熱淚喊著「孩子你一定要好好成長為人類報仇」然後英勇就義的形象,然而那一句「不要丟下我一個人……」卻體現出了最真實的人性深處那份恐懼與軟弱。世界不是一個理想鄉,再勇敢的人在面對強大到難以匹敵的事物時都有恐懼的時候,更何況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看到那一段,我就知道了,《進擊》並不是一部普通的科幻作品。
第一集帶給我的恐懼感淡去之後,我開始一口氣向下看。看著艾倫在兵團不要命地刻苦磨練自己,看著他在每一次回憶起母親時悲傷的表情和緊攥的拳頭,看著他和夥伴們從兵團畢業時堅毅的眼神,看著他緊握著拳抵在心口擲地有聲「為人類獻出心臟!」,看著他站在牆壁的頂端遙望外面的世界充滿希冀地說「現在,是我們反擊的時刻了!」我不禁和這個少年一樣熱血沸騰了,彷彿我也成了一名戰士,站在他身邊,和他一起守望未來。
所有人,包括我都以為,接下來會是一場人類可歌可泣的絕地反擊,最終大家消滅一切巨人重返廣闊的大地,幸福快樂地生活下去。
然而,世界是美好的,也是殘酷的,就像利威爾兵長曾經說過的那樣,「你永遠也不可能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超大型巨人再次出現,第二道牆壁也遭到了破壞,巨人們又像五年前一樣侵入。新兵們倉促上陣,匆忙中,無數人葬身於巨人腹中……人類與巨人的力量差異終究還是太大,面對巨人時,人類依然是那樣無力……我的滿腔熱血被一盆冷水澆下,目瞪口呆,無措地看著新兵們被屠殺……
經歷了又一次重創的人類只有收拾好陣亡士兵的遺體,默默地繼續計劃下一次反攻,心情沉重的我也就這樣繼續旁觀了下去。我再次認識到,《進擊》的世界並不是輕鬆的,而是比現實更加沉重的。在那裡,希望就是一朵不起眼的小小花朵,在一片荒蕪的大地上艱難地,掙扎著存在下去。
【關於生命與自由】(在《進擊》中有諸多主題,現選取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兩個來寫)
有時候,生命與自由是互相矛盾的。
蟄居在高牆后的人類因沒有了巨人的侵襲而得以安居下來,巨大的牆壁保護了人們,百年都不曾被破壞,於是大多數人認為這樣就好,而不顧危險一次一次到壁外遠征的調查兵團反而受到普通民眾的嘲笑與厭惡。每一次,調查兵團傷亡慘重地回來時,夾道圍觀的群眾里大多是持「沒事幹非要跑到壁外去就是這個下場」觀點的人。
當人類漸漸習慣了被圈在高牆裡的生活,習慣了為了生存安於現狀,習慣了以退避的方式保存生命時,他們就放棄了自由。
巨人與牆壁固然不會出現在現實中,但是我仍然深思了很久。
我們的歷史上,不是沒有出現過蒙受被禁錮的屈辱的時候,那些時候,大部分人不正像《進擊》中的普通民眾般安守現狀,苟且偷生嗎?多少志士曾經為了追求變革,勇敢地向著龐大的統治階層發起衝擊,最後如《進擊》中的調查兵團的士兵們一樣遍體鱗傷粉身碎骨,可能還要遭受無知民眾的冷嘲熱諷。
《進擊的巨人》其實就是人類歷史的縮影。
那是一種可怕的狀態,行動受到限制,言論受到限制,你可以說「至少我們的思想仍是自由的啊」,可事實是,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大多數人也慢慢習慣性地禁錮了自己的思想,親手扼殺了心中對於「自由」的渴望。
大多數人都想著:牆壁一百年來都堅固如初,肯定以後也能一直這樣挺立著保護我們,我們現在的生活沒有什麼不好,我們很滿足,我們沒必要知道壁外的世界是怎樣的。而主角艾倫?耶格爾在很小的時候就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嚮往。我永遠忘不了那個小小的棕發男孩子緊握一本描述外面世界的「禁書」,眼睛閃閃發亮地對他的小夥伴們說:「沙之平原,火之山脈,冰之大地,還有一望無際的海洋——能看到這些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啊!」每次調查兵團壁外探險回來,他總會興奮地跟在人群中看,用仰慕的眼光看著調查兵團的士兵們。當聽見人們嘲笑調查兵團時,艾倫會憤怒地反駁他們:「如果今後沒有人去加入調查兵團的話,那麼之前那麼多人不就白白犧牲了嗎?!你們難道不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嗎?我們現在像這樣住在牆壁的裡面,簡直就和家畜沒什麼兩樣!」當他向母親說起他今後的理想是加入調查兵團到壁外的世界去時,母親惶急地告誡他必須放棄這個想法。這從一個母親希望兒子遠離危險的角度來講確實有道理,但這也從側面反應出普通民眾對於「走出牆壁」的畏懼與甘願龜縮於牆壁中的懦弱。
寫到這裡,我不得不提一下讓我印象深刻的調查兵團這個組織,《進擊》的世界觀里有三大兵團,其中憲兵團和駐屯兵團分別負責守護王都及牆壁的修護巡邏,都是安扎在牆壁內的組織,只有調查兵團會一次又一次地出牆壁去進行地理調查並積極地研究對付巨人的方法,即使每一次的壁外調查都伴隨著大量的犧牲。每年的新兵入團式上,志願加入調查兵團的人最少,大多數人都想進入安全的憲兵團和駐屯兵團。然而調查兵團始終頑強地存在著,一次一次進行壁外調查,飛蛾撲火般迎向潛藏著無數危險的壁外世界。這份精神正如我們古往今來的志士們,明明可以選擇苟活於世,卻奮不顧身地為了自己的信仰而投身於險境。調查兵團的標誌是一對交錯的藍白羽翼,名曰「自由之翼」。對於每一個調查兵團的成員來說,那就是他們的信仰。那是人類的自由之翼,即使只有一小批人,他們也要不懈地鬥爭著,將這份信仰傳遞下去。這種精神真的很令我動容。現在我每天都會默默地將右拳抵在心臟處,讓自由之翼的精神鼓舞我在自己的道路上努力前進。
列寧曾經說過:「不自由,毋寧死。」(轉載者註:這句話應該源於美國人帕特里克·亨利(1736-1799)一七七五年三月二十三日於殖民地弗吉尼亞州議會演講中的最後一句:Givemelibertyorgivemedeath。是作者記錯了)這表明在自由與生命之間,他寧願選擇自由。自由的身,自由的心,在他看來比被禁錮的生命要重要的多。然而有勇氣這樣做的人並不多,我承認也許在面臨這種抉擇時,我可能會屈服於生命威脅下。人類心底深埋著對死亡的恐懼,以致於我們往往死抓住任何一線生機不放。不過在要生命還是要自由的選擇中,我在情感上更偏向於要自由,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更加勇敢的人。正如艾倫的夥伴愛爾敏所說:「什麼也無法捨棄的人,就什麼也無法改變」,堅定追求自己所信仰的東西,雖然是那樣的理想化,但卻又是人類的精神世界里不可缺少的一份信念。
無意義的死亡並不會讓人感到惋惜,調查兵團的成員們向壁外發起遠征,每每犧牲無數,這在普通民眾眼裡就是將自己送到敵人口中的無意義犧牲。然而每一個犧牲的調查兵團的士兵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都在希冀著全人類在前往自由的路上更近了一步,可以「踩著他們的屍體向上飛」。我仍然記得,一個在壁外戰鬥中身受重傷的士兵在彌留之際對利威爾兵長說:「兵長,我……為人類做出貢獻了嗎?還是……就這樣無所作為地死去?」有重度潔癖的兵長此時卻毫不猶豫地握住他滿是鮮血的手,斬釘截鐵地告訴他:「你已經做的足夠好了,而且——今後也將繼續活躍下去!你遺留下的這份意志,將賦予我力量。我向你保證,我一定會把巨人一頭不剩地消滅!」活著的人們埋葬好死去的戰友,背負起他們沉甸甸的遺願,燃燒心中的悲痛與仇恨,繼續向著信仰之所在前行,繼續義無反顧地沖向強大到看似不可戰勝的敵人,即使這是一場沒有多少勝算的戰鬥。
寫到這兒,我想插一句對於仇恨的看法。心中只有仇恨的人很容易被仇恨蒙蔽了雙眼而看不清世界,人類僅僅靠著仇恨激發出自己的潛能,驅使自己去前進,去戰鬥,這終究也是有極限的。說實話,一開始,我並不怎麼喜歡主角艾倫,因為他尚且年幼,心中就已經充滿了對於巨人的仇恨,滿腦子都是要為母親報仇的念頭,時常苦大仇深地高喊著要將巨人全部從這個世界上驅逐出去。然而在兵團訓練的這幾年裡,艾倫真正成長為了一個穩重的人,不再衝動,不再意氣用事,這時我才開始真正喜歡上了這個堅忍而毅力過人的少年。仇恨並不應該成為生活的全部,因為負面情緒帶給人的正能量畢竟有限。調查兵團的成員都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們的遺書上從不會出現諸如「要為我報仇」的語句,他們不希望自己的犧牲成為戰友們心中的負擔。我很慶幸艾倫沒有成為一個心中只有仇恨的人,他有自己的夢想,他還有要誓死保護的重要的人,他為之獻出心臟的對象是全人類,他不拘泥於自己的情緒。這樣的艾倫,才能不斷變強,才能擔得起人類的希望。
以上,關於自由與生命的感想,就此暫時告一段落。
【關於人性】
《進擊》還有一點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對人性的刻畫。
很久以前,有人曾經提出過這樣一個設想:「人類的各個國家之間總是戰爭不斷,那麼如果世界上出現了一種比人類還要強大的生物,人類是不是就會團結一致抵禦外敵了?」艾倫對此的評價是——「真是輕鬆而不負責任的說法」。如果《進擊》描繪的是「人類團結一致對外」的故事,那麼這麼天真的作品必定不可能深入人心。
所有人都知道的,沒有哪一種生物可能擁有絕對的內部團結,更何況是最為複雜的人類。即使原本來自不同地域的人們住在了同樣的一道牆壁內,甚至形成了一個國家,有著共同的王室,紛爭仍然在牆內日日上演。由於《進擊》的世界觀設定是中古時期,所以人們仍然生活在類似中央集權的制度中。貴族享有特權,任意踐踏底層人民,而在民間,燒殺搶掠等等卑劣的行徑也層出不窮。在第二道牆壁被破壞,人們紛紛湧向第三道牆壁的入口時,當地的商會首領卻因為想要把自己的一大車財產拉進門去而阻塞了唯一的逃生之路,有士兵想要阻攔他,卻被商會首領的權勢硬生生地壓回。看著商會首領醜惡的嘴臉,我深深感受到了人性中的貪婪與自私。當艾倫他們在浴血奮戰阻止巨人繼續侵略人類的領地時,在牆壁最中心安全的王城內,養尊處優的侯爵卻在硬拖著兵團的總司令下棋,還說死去的都是無關緊要的人。不平等的等級制度無論何時都會存在,即使是在《進擊》里那樣一個人類生活在巨人帶來的恐懼中的殘酷的世界,即使是——在現實中我們這個高度發達的世界里。總有人會被輕視,總有人會被看的比其他人更重要,即使任何一個生命從本質上來說都是平等的。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雖然人類會為了構建更平等自由的世界繼續奮鬥下去,但是世界大同的理想鄉畢竟還是遙不可及。不過,明知道目標不可能實現卻還是會不屈不撓地堅持下去,人類的這份毅力讓我由衷的喜愛。
下面回到人性上來。
現在不少想象型作品為了表現理想化而刻意美化作品里的世界,給予主角們完美的聖母般的性格,這樣的作品反而容易讓人心生厭倦。正如夢境雖美,卻和現實相去太遠,因此輕易就會被人忘卻拋棄。我們希望在這些作品里看到真實的影子,我們因為被作品引起共鳴而感動。從這一點上來看,《進擊》無疑做到了。無論是一開始我提到的母親的最後一句話,還是商人的貪婪,貴族的傲慢,這些都是人性里最真實的一部分,讓人深思的同時又引以為誡。
《進擊》的世界觀確實與現實相去甚遠,但是它始終遵循著最真實的基本法則——弱肉強食。只不過在這裡,人類相對於巨人成了弱勢的那一方。弱小的人類為了自由地生存不得不奮起戰鬥。艾倫說過的話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恐怕就是那一句「戰鬥啊!不戰鬥,就無法存活!戰鬥了,就可以活下去!戰鬥吧!戰鬥吧!!戰鬥啊!!!」人性里的不屈,人性里的自尊,都被少年大聲吼了出來。如此簡單的道理,卻是那麼動人心弦。《進擊》的世界里雖然常是黑暗與絕望,但那一個個堅強的人們迸發出來的意志,卻足以照亮我們觀者的心。
這也許就是我如此喜愛《進擊的巨人》的原因吧。
【後記】
一口氣寫了這麼多,全是些零零碎碎的感想,如果一直看到這兒,真是有些不好意思呢……你們大概覺得我的片言隻語挺無趣的吧?
我總是這樣,想把心裡最真實的想法展現出來,卻往往詞不達意,啰啰嗦嗦長篇大論讓人不知所云。說真心話也是不容易的呢。
《進擊的巨人》我現在已經全部看完,正在重新看第二遍中,很多之前不曾注意到的細節也都一一浮出水面。《進擊》,真的值得我去多次品味。
原本我對於「時下流行」的東西如《進擊》是頗有些不屑的,也不願意去跟風趕潮流,認為「流行」之物必定沒有什麼好格調。但是看完《進擊》后我的想法改變了——有些東西之所以流行,是因為它真的很能觸動人心,能引起人的共鳴。
《進擊》從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我的很多觀點,全部寫出來的話……還是不可能,一來會太長,二來有些感情真的沒法用語言描述好,所以在這裡只能大略寫個一兩點。
除了之前提到的那些那些劇情和感想外,《進擊》里的許多人物也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正義感很強的艾倫,冷靜可靠的三笠,戰略分析天才愛爾敏,很有責任感的讓,穩重的調查兵團團長埃爾文,暴躁有潔癖卻是人類最強戰士的利威爾兵長,可愛的科學狂人韓吉,溫柔善良的佩特拉……猶記得利威爾班除了兵長外的成員全部慘烈陣亡時,我無聲地伏在桌上哭了大半個小時,那時我才發覺,這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深深駐紮在了我的心裡。
一邊聽著《進擊》里的插曲一邊寫著這些文字,心中禁不住熱血沸騰起來了。
等到來年《進擊的巨人》出第二季時,我將再度與那些我挂念著的人們相見。
在此之前,我會接受他們傳遞給我的意志與精神,好好地向著自己的夢想所在努力的。
【不是後記的後記】我對於日本動漫的一些看法
看完以上那些隨感,我想你們應該已經猜到了,雖然我之前提及時用的是大而化之的「影視作品」,實際上《進擊的巨人》是一部近期十分出名的日本動漫,由日本漫畫家諫山創的漫畫改編而來。
其實開始寫這篇文章前我一直很猶豫。最近在貼吧上看了太多抨擊日本動漫擁護國產動畫片的帖子,雖然大多數都是強詞奪理盲目跟風胡亂謾罵,但讓我不禁感到深深的擔憂。
是的,我喜歡日本動漫,我也喜歡日本的一部分文化,不過我不喜歡日本的政治主張以及它對待歷史的態度。這樣的話我不怎麼敢在除了極親密的朋友外的人面前說,更何況最近中日關係有些緊張。
(就讓我在開始談動漫之前再多說兩句吧)我來自一個開明但對日本沒有什麼好印象的家庭,這註定了我無法在家裡與家人談論我喜愛的動漫,沒有人傾訴的時候,我只能把心裡的一切寫在紙上藏在無人知曉的角落。我曾經以為我們年輕一代會普遍容易接受日本些,在同齡人面前我可以不那麼有所保留地闡明我心中所想,可是事實告訴我,我錯了。在我去參加學校的模擬聯合國社團面試時,我坦然地用英語說:「IlikeJapan.(我喜歡日本)」當即聽到台下一片倒抽涼氣的聲音,我沒有覺得有哪裡不對,繼續說了下去。問題回答結束后,一個學姐向我提出疑問:「你說你喜歡日本,那麼,如果你是一個日本人,你會就二戰時你們對中國人的所作所為道歉嗎?」我不假思索地用英語回答:「會的。如果是我的話,我一定會道歉的。因為這確實是日本做的不對。自己做錯了的事就要承認,道歉並努力改正錯誤。我會像以前德國的總理勃朗特一樣,下跪,道歉!」在英語表達方面,我對自己的水平很有信心,而且據我的觀察來看,我的回答是所有面試者中最出色最流利的一個。可是最後的面試結果出來時,我竟然落選了,這個消息讓我很震驚。我曾經試著問過相關負責人我落選的原因,得到的只有公式化的客套性回答。和我的英語水平相去甚遠的同學都入選了,而我卻不能入選。後來我反思那日的回答是不是有哪裡不好,想來想去,只可能是因為我那一句「我喜歡日本」,大概,是被看成了「思想不正確」的人了吧……當時的委屈與不甘心還歷歷在目,我只不過是說出了真心話而已,可是……
下面開始談日本動漫。
日本動漫產業十分繁盛,現今世界上60%的動漫出自日本,這一點大家有目共睹。日本動漫之所以那麼受歡迎的原因我也不能妄下結論,我只能說,日本動漫里真的表達了太多太多的東西,幾乎觸及了每一個方面。它們大膽的想象力,精緻的畫風等等都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然而最重要的一點是,日本動漫從來不會受到「我們的觀眾只有孩童,所以我們必須完全展現真善美摒棄假惡丑」這種概念的束縛。日本動漫會表現生活中常見的缺陷,會塑造性格各異卻又都很貼近生活的角色。愛與恨,笑與淚,光與暗,一切的一切都可以藉助畫師的筆展現。漫畫家們把自己對於世界的看法與全部的心血注入他們的作品中。當然其中不乏糟粕,不過對於那些漫畫家們真正用心畫出來的作品,不管我喜歡與否,我都會保持對作品本身的敬意。
老一輩的人們長認為日本動漫全都是浪費時間的東西,其實如果按照「能學到東西」這個標準來評判的話,動漫其實真的有讓我學到一些東西——怎樣溫柔地去對待別人,怎樣表達對家人的愛,怎樣去感謝一個陌生人……看動漫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我的性格,讓我變的更沉靜內斂了,不再像以前那樣衝動暴躁。看動漫時,有時只是遠遠地看著主角們的生活,也能被他們的堅強,快樂,積極向上所感染——動漫,說到底,其實和電影沒有太大差別,只不過在想象力方面可以更天馬行空一些罷了。
動漫的世界與現實有著太多不同——這一點,我一直很清楚地知道,所以一直是很冷靜地看著動漫,尋找它們在現實中的意義,從動漫中的主題出發延伸到現實生活——從前看一部偵探題材的動漫時,我曾經將每一個案例中的犯罪動機都結合實際寫成一篇心理分析,寫出了十幾篇,最後驚愕地發現動漫里表達的東西是那麼真實。聽起來雖然很不可思議——因為大部分看動漫的人都是把動漫當成純娛樂去看的,而我是那少數會認認真真去分析動漫的人,因為動漫也會帶給我很多思考……各位讀者現在看到的這篇文章就能證明這一點。
看完《進擊的巨人》后,我把「自由之翼」掛在了書桌前一抬頭就能看到的地方,每當累了的時候就抬頭看看,提醒自己也要繼續努力奮鬥下去。即使我和艾倫他們處於不同的世界,擁有不同的夢想,我們也可以以相同的熱情去為了夢想而拼搏。
所以,我喜歡日本動漫,我喜歡《進擊的巨人》。
.
以上,全文完。
.
魔譯,著
(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