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我比媽媽幸運
這是一幅我收藏多年的名畫《攬明月》,宋代的化作。你可要用心喲!陶麗娜一邊歡喜一邊憂心的提醒。
是,記住了!金鑫箬嘴巴一撅,扭過身子,剛說完就獨自睡覺去了。
唐庵鎮是一個現代新型的小鎮子。過去,唐庵就是有一座尼姑庵,叫宏唐庵,從城關縣城向南不過十里的路程。這裡有一條三岔路,又叫「丫路頭」。向東通城關縣城,向西直達五泄江。向南就是可以直達義烏、金華了。
丫路頭零星的幾戶人家散窩在山腳下,時時被揚起的公路塵土塗上灰濛濛的顏色。三岔口有幾個擺賣甘蔗的小攤位,因此就有「三個甘蔗攤,一個丫路彎」的說法。躺在床上,譚知音也只有在想著自己離開故鄉的這些年裡,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一個十七年,媽媽那年開始創業。又過了十七年,自己回來,媽媽的公司做大了,可媽媽卻不在了。她想不明白,媽媽墓室棺槨外腳蹬部位的棺蓋上的那雙紅色高跟鞋,到底是誰送的?鞋子里襪子里的神秘數碼又是什麼意思呢?這些都還是深藏譚知音心底的秘密,她想,要不要告訴宋冰清呢?
宋冰清為什麼要查周秀美,周秀美與媽媽的死有關嗎?唐安伯伯為什麼會和周秀美要好呢?既然要好,後來為什麼又不結婚呢?藏在我閨房裡的紅色高跟鞋到底是誰偷走了呢?偷鞋的人是殺媽媽的兇手嗎?蔣博是焚屍滅跡的那個抽著雪茄的人嗎?譚知音滿腦子胡思亂想,但她對明天去見韓國人李靜天一點兒準備也沒有。
她發誓,不管怎樣,一定要拿下訂單!離開故鄉這麼多年,唐庵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媽媽17歲那一年,唐庵鎮三個鄉村合併改鎮,高考落榜,就開始了創業。記得日本著名企業家松下幸之助曾經說過:「人的一生,或多或少,總是難免有沉浮。不會永遠如旭日東升,也不會永遠窮困潦倒。但是,那些願意付出努力,善於學習,保持了正確的觀念,掌握了適當的方法之人,會生活的更精彩,更有意義。」
這段話,剛好概括了媽媽的一生。媽媽大半生的艱苦創業,正應了這些經歷。譚知音仍然在想著心事,絲毫沒有困意。媽媽被家鄉人奉為唐庵鎮著名的女強人,被尊稱為唐庵鎮襪業第一人。
譚知音知道,媽媽出生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第一春,路南村是唐庵鎮尚淮河邊依山傍水的一個美麗的小山村,前有小河,後有連綿山嶺,爺爺早就說過,這裡是山清水秀,卧虎藏龍之地。媽媽就是在小村裡讀完了小學的。
聽外公說,唐安伯伯第一年教路南村小學之時,也是17歲,那年媽媽已經6歲。是唐安伯伯的第一屆路南村小學畢業生。媽媽小學畢業,就到了鄉里和盛村讀初中。那時,聽外公說他們家是古舊的一溜兒青磚黑瓦的平房,是勤勞的外公從尚淮河裡挑出泥沙,後山開採石塊壘砌建造的。直到現在,這處房子還保留在自己家豪華別墅的後邊幾十米處。
媽媽兄妹六人,排行老三。外公說逢三必亂,三亂三亂,能亂抱金山。也不知道這是外公哪裡學來的迷信歪理,他說媽媽今後是最有本事的人。那時,我的舅舅、姨姨就撇嘴不服氣。外公最喜歡的就是媽媽。
外公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樸素勤勞,這對媽媽幼小的心靈起到了美好的熏陶。他們兄弟姐妹個個吃得了苦。媽媽很自豪,為她自己,為外公,為外婆。那時,山村人家,靠飼養些雞、鴨、鵝之類的家禽換取生活所需。聽媽媽說,她還養過兔子。
每當媽媽散學歸來,蹦蹦跳跳的回到家中,誰割草,喂兔,誰幫著打理家務,外公外婆早就為他們安排停當了。媽媽說,這樣,人人都有份,人人都不能偷懶,但誰也不會偷懶。就是這種勤勞的品格,影響了媽媽,鍛煉了媽媽,在她小小的心靈里烙上了如何有條有理的管好一個大家庭,這也為媽媽今後的創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譚知音不止一次的聽媽媽曾經嘮叨,她之所以能夠創業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外公的言傳身教。外公是一個忠誠老實巴腳的農民,但外公的頭腦很聰明。也許是因為家中人口多,生活所迫,外公在管理好莊稼之餘,還常常去外面販銷一些農副產品,這「經商意識」就在媽媽的腦海里也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這讓媽媽懂得,不僅僅種地可以賺錢,做生意同樣可以維持生活、補足生活。後來,媽媽初中畢業考取了城關縣縣城高中,媽媽心中充滿了理想和渴望。她渴望走出小山村,走出唐庵,走進大都市。然而,命運對媽媽來說太冷酷了。
高等學府的大門把她拒之門外。但生活沒有把她擊垮,她勇敢的面對現實,受唐安伯伯的盛情邀請,走進了城山學校做了一名代課教師。媽媽17歲。充滿渴望幻想的17歲。在那時的中國,尤其是在中國的那個年代,代課教師的薪水並不高。
但是,媽媽曾經告訴譚知音,即使那樣,她還是咬緊牙關堅持著。經過幾年努力,唐安伯伯的精心培養,媽媽被轉為民辦教師。這對於媽媽來說,也算是很幸運的。
然而,那時的鄉村卻發不出教師的工資,連著三年發不出教師的工資,據媽媽說,那時,不僅僅是一個小山村小學如此,在整個中國,這種現象也普遍存在。這樣,村裡就給媽媽記工分抵扣教師工資。在那樣的年代,一個工分就是一個勞動日所得。
媽媽曾嘆息著說,在貧困地區,一個工日竟然只有8分錢。也就是說,一個勞動力一天的勞動所得,工作的價值就僅僅只有八分錢。貧窮啊貧窮!這時,媽媽迷惑了!她不得不進行了一番深深的思考。
想到這裡,譚知音流淚了。她想自己是幸運的。自己是14歲,媽媽毅然決然把她送到了國外。高中三年,17歲,譚知音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斯坦福高校,大學四年,還沒畢業就進行了考研考碩考博又是三年。
整整十年啊,為了讀書,譚知音只回來過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