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學霸」也能進名校
不當「學霸」也能進名校
你一定會認為,只有「學霸」或是「競賽達人」才更容易被美國名校青睞。其實不然,仙林外校的茅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不當「學霸」,照樣能進美國名校,而且是被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卡耐基梅隆大學、南加州大學等8所知名高校同時看中。那麼,茅矛同學憑什麼能如此打動8所美國名校呢?那還得從頭說起。
茅矛生長在一個軍人的家庭,不看別的,光是看名字里的「矛」字,便足可窺見茅爸爸對女兒擁有堅毅品格的期待。可以說,茅爸爸從小對茅矛實行的就是軍事化管理,對她的教育很嚴厲,比如早晨必須按時起床,不整理好被子不準出房間;吃飯的時候要等長輩先吃,自己才可以動筷子等。這些看似微小的生活細節卻對茅矛的性格養成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這讓茅矛的個人修養不同於一般的同齡人。
和許多家庭一樣,茅爸爸很注重對孩子特長的培養,他讓茅矛選擇了自己喜歡的鋼琴。小時候,茅爸爸要求她每天練琴4小時,就算茅爸爸出門不在家,也絕不允許她偷懶。一次,茅爸爸出門后,茅矛心想,反正爸爸出去了,不如偷一下懶,於是打開電視開始看動畫片,等爸爸快回來時趕緊裝作練琴的樣子。誰知,茅爸爸一進門就勃然大怒,嚴厲地呵斥了她一頓。原來,茅爸爸出門后十分鐘沒有直接下樓,而是在門口待了十分鐘,就是為了聽聽她到底有沒有練琴。那一頓呵斥,讓她至今難忘,也因此讓她在今後的生活中,不管做什麼事情,都養成了自覺、自律的習慣,絕不抱僥倖心理。
在仙林外校,茅矛就讀的並不是國際班,而是普通高中班。她一邊備戰著高考,一邊複習著SAT和托福,雖然看著很忙碌,但茅矛卻遊刃有餘。「仙林外校的校訓是『順其自然』,意思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於我而言,英語就是我的愛好。」茅矛這樣說。她不是學霸,但卻是學習中的「有心人」。無論是看美劇,還是聽音樂,甚至在大馬路上看到英文廣告牌,她都會留心注意,遇到有不認識的辭彙、語法就會記在手機里,直到弄懂弄通為止。她零碎時間裡整理出的英文單詞,足以彌補英語課堂里的辭彙量的空缺,一段時間后,她發現自己的進步很大,英文水平直線上升。「只要善於觀察,時時處處都是學習的機會。通過這樣一點一滴的積累,會發現自己的進步確實很大,所有的東西都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自己。」茅矛說。
茅矛還有一次最得意的經歷,那也是茅爸爸對女兒的一次「放養」。16歲那年的暑假,茅矛一個人開始了在雲南和西藏的徒步旅行。途中,16歲的她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恐懼和困難,但她憑藉自己堅韌不拔的性格,一路克服了種種困苦磨難,終於完成了那次為期2個月的「成人」之旅,也讓她在感動、淚水、感悟中成長。
茅矛把自己獨立、自律、做事有規律的生活細節和行為習慣都寫在了留學申請文書中,雖然很簡單很平凡,但展示了一個真實的她,反映了她成長曆程的特徵,成為文書中的亮點。「有一次面試是以視頻的方式進行的,面試官是一位美國阿姨,她說她正在歐洲出差。」茅矛說,說是面試,實際上大部分時間是在聊天,「我循著她的話題談了自己的感受,沒有刻意去背誦什麼,在輕鬆的氛圍中有說有笑,聊得很愉快。」面試結束時,面試官阿姨給了茅矛極高的評價,獲得OFFER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茅矛就是這樣贏得了美國8所名校的青睞,因為美國大學在學生的成績基礎上,更重視學生自身能力、成長經歷和與眾不同的個性特點。
其實,叩開名校大門並不難,難的是做個「有心人」。而這一切,用茅矛自己的話說,自己之所以被8所名校錄取,完全是「細節取勝」。的確,不當「學霸」,能用「細節」來塑造自己的人,也能叩開成功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