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一切都是值得的(1)
炎熱的夏天悄悄過去,暑假已經悄無聲息地結束,原定於八月底完工的格達鄉中心小學建設完成了,新的校舍給人的感覺就是煥然一新。
比學生們來得更早的是格達鄉中心小學的老師們,雖然建築垃圾學校都雇傭阿姨收拾走了,但是還有一些粉塵和小塊的垃圾在,收拾衛生的阿姨並沒有那麼細心。
老師的提前到來,一方面是為了打掃出來辦公室和學生們的教室,另一方面則是來開會和培訓使用新的教學用具的。
教育經費充足的後果就是,每個教室都安裝上了多媒體教學設備,老師們需要學會使用幕布的收放,以及相關設施的使用,年輕的教師對於這些高科技還算熟悉,但是年紀大一些的教師可就苦不堪言了。
年紀大之後記性不好,學習一些東西也有很大的難度,再加上課件的製作也耗時耗力,不少老教師還是傾向於傳統的授課方式,當然也有不少的老教師勇於嘗試,學習使用電腦製作課件。
拉巴卓瑪就是首當其衝的一位,不過她家裡的條件不太好,暫時還買不起一台新的電腦,如果想要學習製作課件的話,需要去學校新建成的電子閱覽室里。
雖然麻煩又折騰,但是拉巴卓瑪還是堅持了下去,按照圖書館里一本破舊的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教程,在電子閱覽室里製作課件,她常常說道:「時代在進步,我們這些老傢伙,當然也要跟上時代的腳步,多學習,這些東西研究起來,還真是有意思呢。」
楊韻知道了她的好室友拉巴卓瑪在不停地學習課件的製作方式和多媒體的使用教程之後,伸出了援助之手,主動地替拉巴卓瑪排憂解難,教給拉巴卓瑪一部分書上沒有的知識,和一些簡單的快捷鍵。
時光飛逝,還記得剛來格達鄉的時候是拉巴卓瑪主動地給楊韻補習藏語藏文,現在過去了這麼長時間,輪到了楊韻給拉巴卓瑪補習計算機知識了,可真是因果循環。
在孩子馬上開學的前幾天,拉巴卓瑪製作出了一份新的課件,她十分期待孩子們開學,能讓她用新製作的課件,給孩子們授課。
「不用擔心,你的課講得完全沒有問題。」楊韻的臉上帶著笑意,這段時間來,她空閑的時間全部都用在陪著拉巴卓瑪磨課上了,拉巴卓瑪一遍一遍地試講,她一遍一遍地聽,力求讓開學第一課上得完美,現在可以說整節課都完全挑不出毛病來了。
「還真是讓人笑話,當了二十多年的老師了,現在卻有種大姑娘上花轎的感覺,可真是折磨人。」拉巴卓瑪自嘲地開著玩笑,她的心現在在怦怦跳,新的電腦,新的多媒體,新的課件,孩子們馬上迎來了不一樣的教育方式了。
無論教育方式有各種的變化,但是受教育的最終目的和初心卻是始終不變的。
與格達鄉中心小學一同傳來好消息的是格達鄉人民醫院,與格達鄉中心小學在舊址上蓋新學校不同,人民醫院另擇新址,起地基開始蓋大樓,幾個月不停地加班加點的施工,進度和格達鄉中心小學的進度是一致的,兩棟建築幾乎是同時建設完成了。
新人民醫院建成之後,原本在衛生院里湊活的舊人民醫院就要搬遷過去了,新醫院還有一個剪綵儀式,李鑫給毛華盛和饒文博都提前發了請柬,再帶上衛計委的一些幹部,帶上李鑫自己,剪綵儀式倒是湊齊了六個人。
「格達鄉人民醫院,正式成立了!」毛華盛說完,跟其餘的五個人一起用剪刀剪斷了門口掛著的彩帶,負責攝像的同志手疾眼快地記錄下了這珍貴的一瞬間。
簡單的剪綵儀式完成後,醫院就正式地開始營業,新醫院比之前大了很多,醫護人員又面臨不夠用的境地,李鑫心裡明白,他不能總是靠著一批又一批來援藏的醫護工作者。
他們在援藏期滿了之後就會離開,給工作和醫療的持續發展帶來很多的不便,打鐵還需自身硬,格達鄉不能一直靠著外界的援助,也需要自身發展起來。
這樣來看,培養藏族的醫生和護士就成了重中之重的工作內容,培訓一個好的醫生,需要耗費很多的心力,但是沒有醫生可用,是更尷尬的境地。
面對這些困境,李鑫並沒有退縮,他著手開始培養當地的藏族醫生,醫院也開始大量地招收醫生,不過具體的情況依舊是不容樂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無醫可招。
沒有專門培養醫護方面人才的學校,就導致了醫院如果想要招收醫生,就需要面向更多的地方,開出更豐厚的條件。
而且李鑫不得不考慮一個更實際的問題,那就是他的援藏期也快要滿了,為長遠計,在走之前,他只能儘力地培養醫院裡現有的藏族的醫生。
緊抓醫療的環境,各種各樣的培訓會輪番開個不停,李鑫希望在這段時間裡,這些藏醫能多學一些就多學一些,儘可能地多掌握知識,醫院裡的醫生都累得不行,卻還苦中作樂地開玩笑,大家都明白李鑫的良苦用心,多學東西沒有人抱怨。
「這段時間辛苦大家了,我們的醫術多進步一些,群眾們就會少一些病痛,對於醫生來說,從死神的手裡搶人是我們的職業,治病救人是我們的天職,大家的辛苦終究不會白費的。」李鑫在開完一場培訓會後,對著在場的醫生說道,「一切都是值得的。」
對一位教師來說,眼睜睜看著學生走上歧途是最殘忍的事情,對一位醫生來說,眼睜睜地看著病人走向死亡是最殘忍的事情。
職業的劃分雖然不同,但是對於群眾的一顆奉獻的心是一樣的,一個從思想上救人,一個從身體上救人,對於李鑫來說,他對於職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於教育,也有了不同的理解。
在相互理解的前提下,李鑫跟楊韻的情感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雖然不能經常見面,但是兩個人的心卻緊緊貼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