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

部署

對盧家會不會投靠到他們這邊,高明素其實並不太擔心,而且她要收服盧家最主要原因並不是她和劉寶柱說的那些,而是因為盧家的武裝力量。

不同於在陸地上做生意,可以請鏢局來對付途中的盜匪,又有朝廷的監管,所以陸地走商的商戶,雖然家族會養一些會武的家丁,但人數上卻不敢出格;可做海貿生意的商戶就不同了,因為海盜猖獗,朝廷在大海上的護衛力量近乎為零,因此,想要不要貨物被搶,那麼只能自家有足夠的武裝力量,並且因為對手有倭寇,有西洋來的匪徒,因此,他們甚至有比較豐富的使用槍械的匪徒作戰的經驗。

海南那個地方,哪怕如今已經不是流放之地,但開發不夠,除了府城和下面的州縣之地還算繁華之外,都是荒涼貧瘠之地,而且不僅當地的少數民族性子桀驁不馴,甚至本地漢人也不怎麼好管,因此,沒有足夠的能保護自家的力量,想要在那裡做什麼事,並不容易。

如果高斌能夠給予足夠的支持,那麼她就不用費盡苦心去謀劃了,可經過和他的幾次接觸,高明素明白,如果自己不能按照他的要求去做,那麼就不要指望高家,既然如此,只能自立救濟了。

幸好,在想合作做海貿生意的商戶中,她發現了盧家這條幾乎各方面的條件都是可著她心意而來的大魚;而湊巧的是,盧家所缺的,她這邊都能提供。

在高明素在後院擺弄著一株從空間里弄出來的草莓苗,將在移栽在花盆裡時,劉寶柱杵著拐,在芳寧的攙扶下,來到她面前,說:「姑姑,這幾天我和盧家接觸過,盧家雖然心動我提出來的條件,但他們不見兔子不撒鷹,想至少要看到點實惠的,才決定是否換碼頭。」

「早就慮到這一點了。」高明素用鏟子又往花盆裡添了一層土,砸實,端詳著一下,滿意了之後,起身,一面在一旁的水盆中洗手,一面笑道,「屠家已經過了淮安,剛剛啟程不久,準備直接往瓊州去。

既然盧家要見真章,你馬上和屠方聯繫,讓他帶著盧家人去東北,進了東北之後,到人市上走一下,應該有從朝鮮販賣來的奴僕,買幾個,去奉天,至於是拜見老鄭親王府或簡親王府這兩家留在東北的領頭人,就看你和這兩家哪家的內侍關係更密切了。」

劉寶柱面露難色說:「姑姑,既然是我們要收服盧家,在還沒有達成合作之前,去拜見鄭親王府,就不能全都由盧家拿見面禮,可我們如今雖不能說一無所有,但準備出一份讓王府滿意的見面禮並不容易,除非你向高大人開口。」

「不必。」高明素搖頭道,起身進屋,從空間掏出一包大約五斤左右,沒經過加工,可以直接做種子,並非雜交而來,但經過優化,產量仍比現在的畝產要高的東北稻米,「東西我已經準備好了,而且這份大禮,我相信,鄭親王府一定會非常滿意。」

當初逃出宮的時候,為了偽造他們是意外死亡的假象,除了屠方早有準備,從太后的庫房裡偷盜了不少金銀珠寶帶出宮之外,高明素他們一行,身上一文錢都帶。

雖然高坤給他們準備了些盤纏,可在京中的吃用,特別是他們出京之後,這一路衣食住行,遊山玩水、購物等花費,就高坤準備的錢,明顯不夠他們這麼大手大腳的花費,可高明素依然能源源不斷的拿出錢來,而且她拿出來的錢,並非銀兩和銅錢,都是金子或珠玉之類的東西。

儘管劉寶柱他們和她沒挑明,但他們彼此心中都有數,高明素手中有一個類似仙家「芥子空間」之類的寶貝,裡面有什麼,他們不清楚,但是像金玉之類的東西,應該有不少。

因為大家都是從宮中逃出來的身份,所以,是一條繩上的螞蚱,高明素對他們的信任度大增,因此,在用錢時,就沒怎麼遮掩,不過,到底心裡還存著一點戒備之心,除了暴露手中有不少金玉之物之外,沒有再暴露其它。

但到了淮安之後,經過和高斌的接觸,她知道,這個父親和高氏一族是指望不上了,從今往後,她只能和劉寶柱他們抱團求生。因此,她開始逐漸向他們暴露空間的存在,這次拿出稻米種子,就是一次試探。

劉寶柱他們清楚,高明素的房間里根本沒有稻米,但只是稍微詫異了一下,相互看了一眼,什麼也沒說,上前查看那稻米去了。

芳寧抓起一把看了看,拿起一粒稻米放入嘴中,磕開之後,點頭贊道:「不錯,這稻米很不錯。」抬頭,面帶疑惑的看著高明素,「可這稻米送給鄭親王府,不算什麼大禮吧,而且鄭親王府雖然沒在京城,只在奉天,但到底是老牌王府,也見識過不少好東西,這東西送過去,能讓它滿意?」

看著劉寶柱臉上呈現和芳寧一樣的疑惑,高明素也伸手抓了一把稻米,攤開手,看著稻米慢慢的從掌心落下,笑道:「要是做食物,確實不滿意,但是作為種子,就沒問題了。」

「做種子?」劉寶柱和芳寧聽了這話,越發的迷惑不解了,不約而同的道。

輕嘆一口氣,高明素笑著點頭道:「是啊,做種子。聖祖爺晚年有一項德政,摸索出在北方種植水稻的方法,在西苑的豐澤園親自試種成功之後,將其種在承德避暑山莊,又在天津直隸等地推廣,可是之後,卻沒讓這種名為『康熙御稻』的稻米過山海關,而是命蘇州織造李煦和江寧織造曹寅,讓他們在江南推廣起來。」

看著她搖頭「嘖嘖」嘆氣的樣子,劉寶柱駁道:「不是聖祖爺不推廣,是因為東北寒冷,不能種植稻穀。」

在宮中,高明素吃康熙御稻時,聽說這是康熙摸索出的,能在北方種植的稻米,因為後世思想,她下意識的以為東北也開始種水稻了。

結果,等她出宮之後,無意中在空間中翻看資料,發現東北種植水稻是在1875年,是由朝鮮族移民在東北第一次試種成功的,感到奇怪,經過詢問,發現康熙御稻確實在北方有種植,但只是在直隸和天津等地,讓她都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聽了劉寶柱這話,高明素輕嘆一口氣,道:「慣性思維害死人啊。眾所周知,朝鮮都能種植水稻,那裡比奉天還要靠北,既然朝鮮都能種,為什麼稍南的奉天不能種?」

朝鮮作為藩國,嘉妃祖上就是朝鮮人,所以,朝鮮能種稻米這事,他倆也知道。劉寶柱和芳寧被問得目瞪口呆,面面相覷,「對啊,既然朝鮮能種植稻米,為什麼奉天不能種?」

不同於出身包衣的芳寧,劉寶柱入宮時,家裡是有田,掰著手指頭算起賬來,「水稻畝產高於小麥,水稻畝產約為兩石左右,小麥只有一石半,這裡面不僅差著四五十斤的出產,而且稻米的價格也遠高於小麥。這東北要是能種水稻的話,鄭親王府每年單糧食一項,最少最少也能收幾千兩。」

這只是單純的個人王府的經濟賬,一旦東北能種稻米,那麼東北就能像江南似的,成為大清的一個糧倉,不僅僅是滿清祖陵所在,其政治和經濟地位明顯要增加。其實對鄭親王府這樣的老牌勛貴來說,錢雖然重要,但能夠讓乾隆將他們記住,並看重他們,才是最重要。

劉寶柱雙眼放光的看著眼前這五斤左右的稻米,此刻在他眼中,這已經不是米了,是奉天那一畝畝土地上綠瑩瑩的秧苗,豎起大拇指,笑道:「這個見面禮夠大,鄭親王府絕對會滿意。只是單純奉天一地,土地就有不少,不知道姑姑能拿出多少種子來?」

在心裡算計了一下自己能提供的種子數量,高明素說:「和盧家商量好,讓他們晚上停靠在碼頭,直接用船運,多了沒有,我只能拿出一千五百畝。」

「一千五百畝已經足夠了。」雖然他只是皇宮裡面一個小小的首領太監,但皇宮是個小社會,劉寶柱對送禮規則還是熟悉的,頭一次上門送禮,哪怕是投靠,不宜過輕,但也不宜過重。

原本高明素就覺得自己的空間出宮之後,發揮的作用要比在宮中大,如今看來,果不其然,笑道:「行了,事情就這麼定了,那你就去準備吧。」

在劉寶柱要走的時候,她又把他叫住:「等等,屠方過去時,讓他去東北,去你身份文書的地方,打聽一下,是不是真的有『劉保祝』這個人存在?如果有的話,讓他想辦法將人帶過來。」

當初高明素讓高坤幫著大家辦身份文書時,考慮到這個時代的女子對外只稱「姓氏」,不稱呼名字,而劉寶柱和屠方的名字,都挺大眾的,重名率高,就沒改名,可高坤拿過來的身份文書,除了「高明素」和「屠方」的名字,一字未改之外,劉寶柱、丹雲和芳寧的名字都改成了音同字不同的名字。比如劉寶柱是「劉保祝」,芳寧是「方檸」,丹雲是「單芸」。

原本高明素並沒有在意,反而覺得是自己疏忽,忘記告訴高坤,他們三人名字確切是哪幾個字,因此高坤在辦身份文書的時候出了偏差。

但是來到淮安之後,看到高斌的態度之後,她覺得以他的縝密性子,不可能在辦身份文書的時候留下隱患,覺得劉寶柱他們三人的身份文書,應該是借用這個世上真實人的身份,這樣也能解釋得通,為什麼他們三的籍貫天南海北哪都有。不要說這個隔著一個村鎮就能冒用身份的時代,就算是在後世,在身份證沒全國聯網時,這種情況也是有的。

劉寶柱愣了一下,沒反應過來,問:「姑姑,你這是……」

嘆了口氣,高明素說:「我希望我是想多了,但做官是要往上查三代的,不管是科舉出身,還是走捐官這一方法。之前,我讓父親為你運作,捐瓊山知縣,父親雖然不贊同,但他只是不認同我選擇的生活方式,並沒說你無法捐官,所以,你身份文書上的這個人應該是真的,在東北有一個和你同名同姓的人。因此,保險起見,這個人,我們必須要控制在手。」

「啊?」芳寧驚叫出聲,「那這樣的話,我和丹雲的身份文書也是真的嗎?」

高明素猶豫了一下,搖頭,「你倆這個我說不好,因為女子是依附男子存在的,所以憑空冒出來也無所謂。」

經高明素這麼一提醒,劉寶柱也想到了做官是要向吏部報祖上三代這碼子事,想到東北如果真有這麼一個人存在,臉色一下子變了,遲疑道:「姑姑,要是屠方發現真有這麼一個人的話,他在我這個年紀,縱使沒做祖父,也成家立業了,這人能帶來嗎?如果不能帶來的話,那我們要怎麼辦?」

「放心,一定能帶來的。」高明素非常肯定的說,「這世上的人,無欲無求的太少了,只要他有所求,那麼我們就能讓他離開家鄉,至於是他一個人來,還是闔家搬遷,都沒關係,頂多就是多幾張吃飯的嘴而已,我們還養得起。」

想到瓊州的荒涼,她又道:「安排好盧家跟著屠方去東北這事之後,你也別一直悶在屋裡讀書練字了,出去轉轉,這城中,只要是有手藝的,木匠、石匠、鐵匠,甚至是做豆腐,殺豬的,……只要願意和我們走,我們出搬遷銀子和安家費用,帶去瓊州。」喜歡清穿之貴妃改命請大家收藏:(www.shouda88.com)清穿之貴妃改命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清穿之貴妃改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清穿之貴妃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