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星光璀璨

第四章 星光璀璨

第四章

星光璀璨

新加坡雖是彈丸小國,卻也是名人輩出的地方。有開國元勛李光耀,有商業天才、企業巨子李光前、邱德拔、黃祖耀;有多才多藝、行醫濟世的林文慶、曾秋坤;亦有文化名人和樂壇天後蔡瀾、孫燕姿……這些「璀璨的星光」,各自為新加坡的政治、經濟、醫學和娛樂界等領域撐起一片天空。

國父李光耀

提及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時,許多名人政要都對其高度評價。美國總統奧巴馬稱其為「20世紀、21世紀亞洲的傳奇人物,是一位亞洲創造經濟奇迹的人物」。這位被視為新加坡奠基人的傳奇人物,連續執政31年,以時間軸的方式見證了新加坡由困境走向繁榮。

2000年,李光耀會見美國國防部長威廉·科恩,坐在他右手邊的是新加坡駐美國大使陳慶珠。

◎最年輕的總理

1923年,李光耀出生於新加坡一個客家人家庭。他的祖父雖是位地地道道的華人,卻穿著考究,作風西化,就像一位典型的英國紳士。祖父從小便對李光耀施行英語教育,讓英國人的文明、能力和高效的風格在孩童心中播撒下了種子。

1940年,18歲的李光耀考入當地頂尖的英校萊福斯學院,但日本人對新加坡的佔領迫使他中斷學業,不得不從事多種職業求生。這段歲月使李光耀深知權力才能改變社會形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李光耀赴英學習法律,回國后加入了一家律師事務所。當然,他的終極目標不是為老百姓打官司,而是通過這條途徑組織群眾,推翻殖民統治。通過一次次辯護與活動,李光耀逐漸聲名大噪,在工會與學生中建立了群眾基礎,並於1954年與左派學生及工會領袖成立了人民行動黨,自此步入政壇。

1958年,英國殖民當局核准《新加坡自治方案》,同意新加坡通過第二年的大選由半自治狀態變為全自治。也就是在此時,李光耀充分顯露出了他的出色政治頭腦。他代表工人同英國殖民當局談判,出謀劃策,最終達成有利於工人的協議,建立了廣泛的群眾基礎。競選條件艱苦,新加坡人口複雜,種族多元,李光耀每晚都要進行3場到4場演說,在戶外的溽熱中來回奔走。

最終,人民行動黨在大選中獲勝,李光耀宣布就任新加坡第一屆自治政府的內閣總理。當時的他年僅35歲,是世界上最年輕的總理。1965年,在他的領導下,新加坡宣布獨立。

2010年,李光耀與當時的韓國總統李明博握手。

◎情感與現實的距離

美國「風雲人物」節目的主持人曾在訪談中問過李光耀「最難做出的決策是什麼」,李光耀的回答是處理有關根植於人民心底的文化和情感的問題,就像語言課題。對於李光耀而言,確定國家通用語,是一個需在情感與現實之間做選擇的難題。

從情感上講,李光耀是偏向於華語的。在他還是一名律師時,華文學校的學生領袖多表現出活力與朝氣,而英語教育下長大的學生則多表現得冷漠而缺少自信。因此,無論是華人身份,還是對華語的喜愛,都讓李光耀對華語有著更深的感情。但在指定語言政策時,李光耀態度明確:必須將英語作為國家通用語。

在情感與現實之間,作為一個國家的掌舵人,他的選擇必須也只能站在現實一邊。縱觀新加坡當時的狀況,雖然華人在新加坡人口中佔有70%的高比重,但同時也使用著馬來語、泰米爾語等。而且,新加坡需依靠國際貿易,需使用能順利開展貿易工作的通用語。

於是在1979年,李光耀政府確定了英文為主、華文為輔的雙語教育比重。這一舉措霎時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反對英語為國家通用語的聲浪持久不息,尤其是華人家長們,他們不明白為什麼在英國人的統治下兒女尚能接受全華語教育,在民選政府下卻必須以學習英語為主。

然而,問題的癥結是,「在這個多元種族、多元民族的社會裡,英語是唯一能夠讓大家接受的中立語言,並能讓新加坡立足於國際社會」。儘管不斷有人曾提議將華語作為國語,但李光耀始終堅持以英語為通用語言。李光耀還反對把華人的方言(如粵語、閩南語等)列入學校教程,以免因華人說不同方言而把社會「撕裂」。

20世紀70年代以後,與中文相關的就業機會逐漸減少,因而越來越多的家長們把孩子送到英校就讀,華校走向了衰落。為了縮小情感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李光耀在1978年精選出9所華文中學注入師資,這些學校歷史悠久、基礎良好,師資力量的注入極大地提高了它們的教學水平。後來,新加坡在為全國中學進行排名時,特選華校在十大中學中佔了6所。

2002年,擔任新加坡內閣資政的李光耀會見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

李光耀病逝后,民眾獻花和手寫卡片悼念這位將畢生奉獻給新加坡的人物。

◎「新加坡有限公司」

如今的新加坡,是繼紐約、倫敦、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也是亞洲重要的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不到3分鐘就有一艘船抵達或起航,奔赴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港口;航班頻繁起落,往來於這裡和全球逾220個城市。然而時間回溯,50年前的新加坡全然不見現在的輝煌樣貌。

1965年3月9日上午0點,李光耀通過廣播電台宣布新加坡獨立。當時的新加坡只是地圖上的一個彈丸小島,要在複雜的國際形勢中生存並非易事。然而正如李光耀在獨立宣言說的那般:「世界猶如大海,在大海中大魚可以生存,小蝦也可以生存。新加坡將以一條小蝦,生存於國際大海之中。」多少有些悲壯的味道,但這也是新加坡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為了謀求發展,李光耀帶領新加坡開始了一系列發展工業及經濟的舉措,如重視製造業,成立裕廊工業區,為外國企業提供優惠,等等。效率、效果成本以及收益成為了李光耀和他的政府制定政策的標準。於是,人們將李光耀和他管理的國家戲稱為「新加坡有限公司」,這一戲謔的稱號正道出了新加坡商業立國的本質。執政后,李光耀和他的同僚運用權力保持國家的高效,讓這個大海中的「小蝦」緊緊依附於經濟全球化的巨輪,在汪洋大海中成功借力每一輪東風。

在李光耀執政期間,新加坡政局穩定,政府清廉,文化多元發展,令亞洲乃至全世界都為之矚目。

1990年,67歲的「國父」李光耀正式將總理一職交給了他的接班人吳作棟。但作為縱橫政壇多年的風雲人物,他對國家的影響力依然不減,直至2015年3月逝世。對於李光耀的政績,有人歌功頌德,也有人稱其為「獨裁」,究竟他在歷史中扮演了怎樣的面孔,也只有留給後人去評說了。

傳奇人物林文慶

他出生於新加坡華僑家庭,是新加坡家喻戶曉的名醫,又是勇於開拓的企業家;他能在立法會議上雄辯滔滔,也能將國學風韻娓娓道來;他是忠實的新加坡公民,又是赤誠的民族主義者,支持中國的維新變法。他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新加坡歷史和華人史上,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足跡。他——就是傳奇人物林文慶。

◎多重身份的傳奇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相同的人、事、物,在不同的人眼中會折射出不盡相同的光彩。正如人們對於林文慶的認識——他是醫生,又是實業家;是儒生,又是革命者……

他獲英女皇獎學金而入英國愛丁堡大學求學,是一位手到病除的名醫,被尊稱為「當代華佗」。

他是改革家,早在1898年便發起剪辮運動,反對吸食鴉片,提倡女子教育,積極改革南洋華僑社會習俗。

他是實業家,開闢了新加坡首家橡膠園,他開辦藥房、組織銀行,創辦了「華僑保險有限公司」。

他是革命家,曾營救康有為、協助孫中山營救革命盟友,還曾被孫中山任命為南京臨時政府衛生部長、外交部顧問。

他是社會活動家,是海峽殖民地立法會中唯一的華裔議員,位高權重,也曾擔任「海峽哲學研究會」的會長,成立了「華人好學會」社團,創辦過《海峽華人雜誌》。

他是教育家,創辦了「英王愛德華醫學院」與「新加坡女子學校」,在廈門大學任校長16年,為廈門大學贏得了「南方之強」的美譽。

廈門大學裡面有一座林文慶雕像,旁邊是文慶亭。

他是儒學家,籌建孔廟學堂,在廈門大學成立「國學院」,他能用英語講解儒家思想,還將《離騷》譯為英文,並發表多篇儒學研究著作。

他是語言天才,精通英語、馬來語,知曉巫文與法、德、拉丁、希臘等多種語言,並熟諳閩、粵、潮州等方言。

……

林文慶一生多姿多彩,在不同領域都取得過卓著的成績,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成就,讓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正如有人曾經說過的那樣:「他精彩的米壽人生,活出了別人的幾輩子。」

◎醫術「特別」的一代名醫

提到「香港腳」,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一種足癬,是熱帶地區常見的一種腳病。1932年,當時還是廈門大學在校生的新加坡教育家邱新民染上了這種惹人討厭的腳病,又痛又癢,被折磨得痛苦不堪。當邱新民來到校醫院就診時,醫生給了他一瓶黃色的藥水。擦了這種藥水,他的腳很快就脫離了苦海。這種黃色的藥水就是林文慶發明的。當時林文慶在廈門大學任校長,他發明的藥水使許多人受惠。

不僅僅被「香港腳」患者熟知,在新加坡人的眼中,林文慶同樣是一位妙手回春的神醫。說起從醫經歷,還要從他的父親說起。林文慶的父親是鴉片種植園的助理管理人員,一次,父親不小心被植物刈傷,竟然中毒不治身亡了。從此,林文慶立志研究醫學,濟世救人。

林文慶母校愛丁堡大學

1887年,學習成績優秀的林文慶獲得了英女皇獎學金,隨後進入英國愛丁堡大學醫學院深造。1892年獲得醫學內科學士和外科碩士學位。1893年,林文慶從英國返回新加坡。由於他醫術高明,辨證施治,很快就成為著名的醫生。不過在醫學技術落後的時代,他的治療方法顯得很「特別」。這一年,時駐新加坡的中國總領事黃遵憲被診斷患上了「癆病」,看了許多醫生都沒有治好。黃遵憲心灰意冷,準備向清政府呈文辭職。就在這時,黃遵憲聽說林文慶中外醫術兼通,就抱著試試的心態請來了林文慶。林文慶雖對「癆病」沒有特效藥,可他一見黃遵憲由於長期卧床而營養匱乏、體力不支,又知道黃遵憲略懂中醫里的「狗肉滋補肺氣」,便向黃遵憲說食療可以對付「癆病」,又說根據自己對犬類動物的研究,狗肉能對肺部起到食療效果,因此他的處方是讓黃遵憲多吃狗肉。

阿拉伯街是新加坡一條很古老的街,林文慶曾被日本人關在這裡。

黃遵憲聽了林文慶的話,像是找到希望,開始大量食用狗肉。黃遵憲本來就視狗肉為美味佳肴,再加上狗肉本身有進補作用。一段時間過後,黃遵憲的體力得到了補充,「癆病」的癥狀自然消失了。黃遵憲驚喜萬分,親自贈送了一塊上書「功追元化」的匾額,贊他「上追二千年絕業,洞見癥結,手到春回」,這件事一時被傳為了佳話。

◎身陷非議的大學校長

1921年,廈門大學創建人陳嘉庚邀請林文慶到廈門大學擔任校長,當時,52歲的林文慶已經是一位功成名就、受人敬仰的實業家了,但他義不容辭地放棄了在新加坡的行醫和商業生涯,毅然前往廈門任職。現任廈門大學校長朱崇實代表校方發言稱:「林文慶主持廈大校政16年,也是廈大奠基創業的16年,初步實現了廈大『南方之強』的辦學目標,為廈大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主持校務期間,林文慶大力提倡英語和國學。他曾親自測試學生的英語口語,並把成績通報全省,積極推動了當時福建省的外語教學。他還在廈門大學成立了國學研究院,並親自兼任院長,不遺餘力地倡導國學。1934年,廈門大學經費發生危機,林文慶隻身南渡,多次往返於廈門和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之間,募得了20萬元經費,幫助大學渡過了難關。在廈門大學任職的前幾年,林文慶不拿薪水,有時他給人看病,所得的診金也都捐獻給了學校。林文慶在廈門大學任職16年期間,在荒島上建立起了一座規模宏大的高等學府。直到1937年,廈門大學改為國立,林文慶辭職回到了新加坡。這時的林文慶已是一位68歲的老人,幾乎兩袖清風。

比達達利墳場大門,林文慶就安葬在這裡。

但這樣一位含辛茹苦的校長為什麼會遭受非議呢?其中一個原因是1924年,林文慶發表了「尊孔」演說,演講內容被很多學生視為思想迂腐守舊,不適合帶領學校走進新時代,要求他下台。即使如此,林文慶依然在陳嘉庚的支持下籌組了國學院,並親自擔任院長。另外,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新加坡淪陷,回到新加坡的林文慶迫於形勢出任「華僑協會」會長,「受日本人差遣」。但後來有歷史學家研究發現,林文慶之所以接受了這個恥辱的職務,一是形勢所迫,同時也是為了借和日本人合作,保護華僑領袖,並協助接管養老院、孤兒院的工作。研究還顯示,新加坡淪陷期間,林文慶始終不甘心受日本人差遣,經常借酒消愁,甚至幾次尋死。他還經常用法語對別人說「謝謝」,因為法語「謝謝」的發音與閩南語的「不久就要死了」非常相似(林文慶祖籍福建,精通閩南語),表現出一種厭世的情緒。1957年1月1日,林文慶在新加坡去世,終年88歲。

隨著時間的推移,林文慶的貢獻正在逐漸為人們所認識和肯定。

橡膠大王李光前

從清苦孩童到商業帝國的掌舵者,中間的距離有多遠,沒有人能說清道明。但李光前用自己一生的時間丈量了兩者之間的距離。當年,他一文不名時踏進新加坡這片土地,最終打造起了一個擁有橡膠、黃梨等的龐大「王國」,並一躍成為金融驕子。

華僑中學內的李光前博士雕像

◎兩遇貴人

1893年,李光前出生在福建省南安縣梅山芙蓉鄉,他的父親李國專原是一名鄉里的塾師,后因家境貧寒前往廈門經商,最後又帶著李光前前往新加坡謀求生計。這一年是1903年,當時的李光前只有10歲,卻不得不跟著父親乘船出海。深秋時節,海風夾雜著冰涼的空氣向這艘船襲來。船上很多人都是從福建背井離鄉,要到南洋去謀生計的,個個衣衫單薄,在冷風中凍得直打哆嗦。

當時,著名的愛國華僑陳嘉庚也在船上,他看到大家被寒風折磨得痛苦不堪,就吩咐倉庫保管員:「我姓陳,你通知乘客,每人可以領一條毯子,費用由我來出。」誰知,那位保管員沒有明白陳嘉庚的意思,通知出來后竟然變成了「乘客中姓陳的,每人發一條毯子」。為了能得到毯子,絕大多數乘客都謊稱自己姓陳。

沒多久,陳嘉庚走進船艙,見一位少年只著單衣,蜷縮在角落裡瑟瑟發抖,陳嘉庚連忙去問沒領毛毯的原因。沒想到少年竟說:「保管員通知說姓陳的人才能領毛毯,我姓李,不能冒姓去領。」少年這種誠實的舉動給陳嘉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位少年就是10歲的李光前。這次見面后匆匆一別,但李光前與陳嘉庚的緣分並未就此結束。

李光前自然歷史博物館這座位於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化中心旁的展館中有100多萬件動植物標本,其中很多是稀有動植物標本。大樓外形奇特,彷彿岩石中露出的史前岩洞,洞口被植物覆蓋著。

再次見面是1916年,那時,李光前已是一位23歲的青年,不僅精通中文、英文,還熟知當地的風俗習慣。

一天,李光前在街邊大排檔吃飯,天正下著雨,路上的行人都很匆忙。這時,陳嘉庚也冒著雨來買食物,誰知雨越下越大,攔住了陳嘉庚的去路。李光前認出了陳嘉庚就是當年慷慨幫助乘客的人,忙把自己的傘遞過去。就這樣,兩人建立了聯繫。

第二天,李光前到陳嘉庚的公司去拿傘,恰好遇到一位美國商人前來洽談生意,可公司職員沒人能聽懂他的話,都犯起了難。李光前當即上前為雙方翻譯,促成了這筆相當可觀的交易。從此之後,李光前便來到了陳嘉庚的謙益公司工作。這一次意外的重逢成為了李光前商業生涯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當時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國際上對橡膠的需求量激增,亞洲橡膠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李光前勤奮好學、眼光獨到而敏銳,很快就掌握了橡膠的生產知識,並成功打通歐美市場,為公司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益。在李光前的帶領下,橡膠業務很快成了公司「強有力的支柱」,陳嘉庚的事業也由此進入了全盛時期。

陳嘉庚可謂李光前人生的貴人,正是由於他的賞識和支持,李光前在開創事業的道路上始終向前。當然,這也與李光前德才兼備、年輕有為有著密切的關係。後來,陳嘉庚更成為了李光前的岳父,為李光前日後開創自身事業鋪平了道路。

◎從放牛娃到「橡膠大王」

儘管李光前從小家境貧寒,但父親從未放棄過對他的教育。小時候,父親就將李光前送入南安芙蓉老家的私塾讀書,接受啟蒙教育。為了能賺幾毛錢生活費,李光前每天放學后都會去有錢人家放牛。後來隨父親到新加坡后,李光前又進入英印學校繼續學習。

有人曾問過李光前成功的「秘籍」,李光前道:「成功的一半靠勤勞與健康,一半靠幸運(就是機會)。」顯然,李光前的勤勞好學和善於把握機會使李光前走上了成功之路。

1927年,李光前想自己開創事業,從事橡膠加工貿易。就在這時,李光前獲悉一位英國人慾廉價出售一處面積千餘英畝的橡膠園。經過考察和市場調研,李光前發現這處橡膠園土地肥沃、膠樹良好,三五年便可收回成本,便決定把這個橡膠園買下來。

新加坡管理大學李光前商學院

但李光前的岳父陳嘉庚並不像李光前本人一樣看好這筆生意。陳嘉庚認為橡膠園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且總有老虎出沒,工人不敢去割膠,園子遲早要荒蕪。但李光前並沒有改變自己的決定,他還從英文報刊上獲知,政府欲在橡膠園附近修公路。公路一通,交通問題便不再是難題,人流量增加后老虎自然絕跡,到時橡膠園的價格將會倍增。於是,李光耀四處籌集資金,最終以10萬元新加坡幣買下了這片橡膠園,並取名「芙蓉園」。

事實證明,李光前的眼光和決策非常正確。不久后,政府果然開始在橡膠園附近修建公路,園價也因此暴漲兩到三倍。後來,李光前以40萬新加坡幣的高價將橡膠園拋售,不到一年凈賺30萬元,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大大充實了資金,並在麻坡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家企業——南益橡膠公司。

李光前還將東方傳統道德理念與西方現代管理經驗融入企業管理和運作,表現出了卓爾不群的開拓精神和創新風格。

公司開業第三年,正逢世界經濟大蕭條,但李光前憑藉其在工商界建立的良好關係奮力支撐,始終在激蕩的市場中屹立不倒。

1931年,各國經濟出現了復甦跡象,李光前看準機會擴大資金,將公司改為南益橡膠有限公司,並出任董事長。他一面擴大經營渠道,發展對外貿易;一面緊握時機開展多種經營。幾年時間,他的企業便擴展到泰國和印度尼西亞各地,成為了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家喻戶曉的「橡膠大王」。

◎商業帝國掌舵者

除了是知名的「橡膠大王」,人們眼中的李光前還是「黃梨大王」和「金融驕子」。

當南益橡膠公司在橡膠業日漸騰飛之際,李光前又進一步抓住機遇,擴大投資範圍,這其中就包括種植黃梨和開辦罐裝加工廠。由於李光前經營得當,這些新開闢的領域在世界經濟危機期中安然生存了下來。這之後,他的工廠加工的罐頭銷往世界各地,使他在「橡膠大王」的基礎上又增添了「黃梨大王」的美稱。

李光前人生的另一個重要轉折是投資銀行業。還在陳嘉庚的謙益公司時,李光前便開始涉足銀行業,並逐漸顯現其優秀的金融智慧,到1928年時,李光前已經是一位出色的銀行家了。

世界經濟危機時期,金融業岌岌可危,多家銀行在金融海嘯中風雨飄搖。李光前提議將華商銀行、華僑銀行、滙豐銀行合併為「華僑銀行」。在他和商業夥伴的努力下,華僑銀行躍居新加坡華資銀行之首,李光前後來還出任了該銀行董事會的主席。憑著敏銳的眼光和多年的經驗,李光前帶領華僑銀行走出經濟危機陰影,使其成為了東南亞地區最重要的金融機構之一。現在,華僑銀行已成為了新加坡銀行業的龍頭,李光前更是成為了海內外著名的華人金融家。

新加坡國家圖書館1844年,新加坡圖書館建立,這所公共圖書館幾經搬遷改名,到1953年,李光前捐助了一筆錢建造圖書館大樓,並為大樓奠基。

銀行家黃祖耀

黃祖耀生於1929年,是新加坡最大銀行集團大華銀行主席兼總裁。在奮鬥歲月中,他的大華銀行從只有一間分行的社群銀行發展成為業務跨越銀行、保險、股票、房地產等多個領域的大型跨國銀行集團,是活躍於銀行界和工商界的銀行業巨子,也是多年來致力於華人社會活動的社團領袖。

◎魄力改革大華銀行

同許多成功的企業家相同,每當提及自身成就時,都會首先想到自己的父親,家喻戶曉的銀行家黃祖耀亦是如此。

黃祖耀的父親黃慶昌出生於當時的英屬婆羅洲沙撈越古晉市。黃慶昌工作勤奮、精明強幹,后在其岳父的資助下創辦了黃慶昌公司,專營橡膠、胡椒等土特產品。黃慶昌經營有方,20世紀50年代時,黃慶昌公司已成為沙撈越最大的橡膠製造商和出口商,並在新加坡成立了慶隆公司。20世紀30年代初,新加坡華人日漸增多,工商業蓬勃發展,黃慶昌抓住時機,聯合新、馬兩地的著名商人共同創辦了大華銀行。這一舉措令黃慶昌最終在新加坡站穩了腳跟。

黃祖耀

黃祖耀從小在父親的教育下成長,對華文和英文都十分精通,更擁有著出眾的經濟頭腦。在父親的要求下,黃祖耀20歲便停學進入慶隆公司工作。此後的幾年,他奔波於新、馬、印尼等地,表現出色,並在工作中結識了許多華商,建立了良好的關係網路。黃祖耀的能力很快被年邁的父親發現了,1958年,黃慶昌將黃祖耀調入大華銀行當董事。成為董事的第三年,父親黃慶昌辭去總經理一職,年僅31歲的黃祖耀成了父親的接班人。從此,大華銀行迎來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成為大華銀行的掌舵人後,黃祖耀在銀行內部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當時,新加坡的各大銀行均以本地工商業為服務對象,作風較為保守,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黃祖耀似乎非常有向海外擴張的「野心」。他在銀行設立外匯部,從事高利潤的外匯交易;他還開設倉庫部,給予客戶透支和其他信貸便利。這兩個部門大大擴展了大華的業務。黃祖耀在大華銀行做的另一項重要改革是廢除章程中「不得以非華族人士的名義分得或註冊股份」的條文,為大華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黃祖耀的母校中正中學一所歷史悠久的中學,創立於1939年,是新加坡最早的男女混校之一。

1965年8月,新加坡成立獨立的共和國,政府大力扶植本國經濟,更要將新加坡塑造成一個國際重要金融中心。黃祖耀充分利用這次機會,積極開展經營攻勢策略,不斷成立新的部門,如設立亞洲美元市場、建立黃金市場等等,之後更成為了新加坡首家公開上市的銀行。此後,黃祖耀還頒布許多重大措施,領導大華銀行向集團化、多元化、國際化邁進。

除了在銀行內部進行大刀闊斧地改革之外,黃祖耀還膽識過人地進行了一系列收購活動,令大華銀行的實力和規模都得到了迅速壯大。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黃祖耀還購得大量其他銀行的股份,到1992年底,大華銀行的總資產已經達到418.29億元,居新加坡四大銀行集團之首。在黃祖耀的帶領下,大華銀行集團正一步步向世界頂尖銀行邁進。

◎追逐活力的銀行家

儘管黃祖耀20歲便停學工作,沒有從高等學府畢業的經歷,但他始終沒有放棄過對知識的追求。他勤奮而嚴謹、頭腦敏銳、精力充沛,以勤勉和高效感染著同他一起工作的人。因而身邊的人都知道,這位擁有無數財富的人每天為事業做著怎樣的貢獻。

每天上午一到9點半,辦公室里一定會見到這位決策者的身影,直到下午6點他才下班回家。在那個有限的空間里,他運籌帷幄,積累著常人難以想象的財富。除了大華銀行集團外,黃祖耀還身兼另外12家公司的主席、5家公司的董事;他不但是集團發展的宏圖策劃者,還親自主持管理會議;他用積極進取來要求自己,也同樣要求下屬保持良好的工作態度和高效。他也因此得名「有衝勁的實業家」。

黃祖耀充滿活力的工作風格還表現在公司管理人員的選擇上。他在大學畢業生和專業人員中選擇懂業務、會管理的人才,讓它們充實到大華銀行的各個管理層中去,並給他們充分的空間以發揮其智慧和才幹,然後再通過他們提供的可靠數字和精準分析做出決策。因而相對於那些依靠個彆強人經營的企業而言,大華銀行的人才是制勝法寶,他們的年輕活力使企業擁有了更持久的生命力。

在被問及大華銀行成功運營的秘訣時,黃祖耀曾說:「大華的成功沒有什麼秘訣,聘請適當的人才去做適當的工作,管理層廉潔苦幹,就是大華成功的因素。」

位於新加坡市金融中心的大華銀行大廈

除了充滿活力的管理者,黃祖耀在硬體設施上也是個追求現代化的人。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大華銀行就配備了自助提款機,在各大購物中心及銀行分行,都能見到大華銀行的自助提款機,客戶只需用「大華銀卡」便可自助存款和提款。與此同時,黃祖耀還引進了新加坡最大的電腦系統,后又開發出「電視銀行」,這些大膽的嘗試在新加坡乃至東南亞都首屈一指。儘管黃祖耀只是中學畢業,但對科學技術的了解和運用卻表現出了高超的膽識及遠見,令人驚嘆不已。

◎鮐背之年的幸福

同父親黃慶昌一樣,黃祖耀也熱心於社會公益事業。從1962年開始,他曾先後擔任新加坡金門會館會長、新加坡南洋大學理事會主席、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會長、新加坡工商聯合會第一屆會長、《星洲日報》董事會主席、新加坡精武體育會名譽會長,等等。其中,有許多職務是服務於華人社團的,他旗幟鮮明,支持新加坡政府推廣華語,倡導華人傳統文化與價值觀,為維護華人的經濟和文化利益做出了巨大貢獻。

香港中環的大華銀行香港中環被稱作全球最貴的辦公地點,這裡摩天大樓鱗次櫛比,這裡有無數銀行、跨國公司和金融機構。

機器人大廈大華銀行泰國分行的總部設在曼谷的機器人大廈。大廈外形就像一個閃著金屬光澤的巨型機器人,長著一雙圓圓的大眼睛,因此得名機器人大廈。

黃祖耀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他與妻子養育了5個孩子,子女們承歡膝下,也在父親創辦的事業中出力獻策,共同維護著這個強大的金融「帝國」。

如今的黃祖耀已近鮐背之年,並在母親的影響下皈依佛教。他還是位喜歡體育運動的人,多年來一直堅持每周3次打網球,風雨無阻。運動和活力使他仍然精力充沛,全然沒有這個年紀的多數老人那種遲鈍的狀態。除此之外,黃祖耀還對藝術有很高的鑒賞力,還擁有著大量的個人收藏品。他的辦公樓內還懸挂著中國國畫大師齊白石等人的傳世佳作。據說,他個人的書畫藏品達千餘件,堪稱新加坡企業家藝術收藏之冠。

貴族勛爵曾秋坤

「愈是在追名逐利的時代,扶危濟困就愈顯高尚,曾勛爵選擇了與貧病者在一起:身體疾患的人、精神飢餒的人、需要慈善與救助的人。」在回憶曾秋坤時,他的好友這樣說道。他,一位醫者,用仁心仁術、勤懇執著、默默付出,幫助了無數人,拯救了無數人,感動了無數人。

◎行醫濟世,妙手仁心

1940年3月6日,曾秋坤出生於新加坡,他的家庭在新加坡屬於少數的華人基督教家庭。當這個小小的生命進入家庭時,他的家人們都沒有想到,這個小男孩日後將成為一代名醫,也不會想到,他會在英國受冊封成為勛爵,為華人權益貢獻心力。

從小,曾秋坤便對醫學表現出了獨有的天賦。早年在新加坡時,他便進萊福斯學院,畢業后赴倫敦蓋伊醫學院學醫。學成歸來后,曾秋坤進入新加坡大學擔任講師,同時在一家醫院擔任小兒科的顧問。

儘管工作穩定,事業順利,但曾秋坤並沒有因此停止在醫學領域的攀登。1974年,曾秋坤再次來到倫敦,進入了大奧蒙德街醫院的倫敦大學兒童健康研究院,專門從事血管性血友病的研究。血管性血友病是一種常見的遺傳性出血性疾病,患這種病的人會有出血時間延長、齒齦出血、胃腸道出血等癥狀。為幫助患者打敗這種討人厭的疾病,曾秋坤用盡大半生的經歷與這種病症做著戰鬥。

利物浦熱帶醫學院曾秋坤曾在1978年1994年出任利物浦熱帶醫學院的高級臨床及小兒科顧問醫生。

4年後,曾秋坤離開倫敦,來到了利物浦,在熱帶醫學院的高級臨床及小兒科擔任顧問醫生,這一待就是17年。其間,他透過英國文化協會,與印度政府合作,改善醫科學生的培訓水平,並為印度醫科學生提供短期醫學研究課程。

曾秋坤不但醫術高明,而且十分熱心於公益。他經常協助小數族群爭取權益,也曾為推廣兒童健康貢獻過自己的力量。他不僅擔任過英國種族平等委員會專員,還參與成立了英國華人社會論壇。

1994年,曾秋坤來到了位於利茲的NHS種族健康組,出任總監。直到1997年卸任時,他成功協助NHS信託與衛生部門,大大改善了英國少數族群社區的醫療服務水平,還出任了利物浦大學的種族健康訪問教授。可以說,他的一生都在為自己的醫學事業與公益事業默默做著貢獻。

2006年1月,曾秋坤在英國病逝,走完了短短的66年人生。對於他的離開,他的親人朋友、曾經接受過他幫助的人,無不痛心疾首。曾秋坤以一位醫者的仁愛之心感動著無數人,正如在紀念他時,他的好友這樣說道:「曾秋坤勛爵是一個卓越的人,一位出色的大夫,他不知疲倦地工作,為了他的病人和醫療事業,也為了英國、旅英華人和其他海外華人。」

◎勛爵不只是個頭銜

2001年,英國政府推動「人民貴族」計劃,旨在加入多元聲音,擴大上議院民意基礎。最終,曾秋坤同另外41名候選人被提名成為終身貴族,成為上議院的無黨籍議員。2001年6月,曾秋坤正式獲英女皇伊麗莎白二世冊封,成為終身貴族,是歷史上第二位成為英國貴族的華人。

進入上議院之後,曾秋坤仍然熱心於社會事務,為華人在海外的利益出力獻策,還先後出任了威勒爾多元文化組織主席、英國對華工作顧問團成員以及傳媒投訴委員會委員,等等。

在很多同華人有關的新聞中,也能見到曾秋坤的「身影」。2004年2月一天夜裡,30多名拾貝人在英國西北部蘭開斯特莫坎普海灣拾取鳥蛤時,遭遇漲潮,多人被淹死。調查發現這些拾貝人多來自中國,同時還有調查顯示,這些中國拾貝者之所以在夜晚冒險拾貝,是擔心與當地人發生衝突。這些拾貝者沒有合法身份,又迫於生計不得不面臨危險。面對英國是否應該為國外勞工提供更多的合法工作機會這一問題,曾秋坤始終站在華人的利益一邊:「目前英國有100多萬個職位是英國人不願意做的,需要外勞來填補。因此,英國政府應全面檢討有關事件,使不法分子無機可乘。他同時敦促政府採取措施,防止任何針對華人社區的種族襲擊事件發生。」

作為一位虔誠的基督教教徒,曾秋坤還曾在歐洲、新加坡等多地講道。為表彰他對教會的熱心貢獻,英國早在1991年就為他頒授了MBE勛銜。2001年他獲冊封成為終身貴族時,他特地在自己的紋章頂飾上加入了《聖經》中的句子:「活著是為主而活。」

多才多藝的蔡瀾

在匆忙而喧囂的都市生活中,許多人櫛風沐雨「討」生活,卻興味索然地「熬」生活。當職業成為一個人生命中及其重要的抉擇時,很少有人以「快樂」作為擇業標準。但有這樣一個人,他不僅愛「玩」,更會把每一件想玩的事發揮到極致,讓「享受」成為自己的事業。這個人就是蔡瀾。

2013年6月5日,蔡瀾來到杭州慶春路購書中心宣傳新書時拍的照片。

◎成龍電影的金字招牌

一提到蔡瀾,許多熟悉「功夫片」的人會自然而然地將他與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聯繫在一起——成龍。蔡瀾先後在邵氏影業和嘉禾公司擔任監製,在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聲名鵲起,擔任監製長達40多年,其中,成龍主演的《福星高照》《城市獵人》等10部電影都是由蔡瀾監製的,許多人甚至將「蔡瀾監製」稱為成龍電影的金字招牌。

說起蔡瀾與電影的淵源,還要從小時候講起。20世紀40年代,蔡瀾出生在新加坡一座戲樓上,父親曾在邵氏影業工作,從那個時候開始,蔡瀾便與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回憶自己最初接觸電影的時光時,蔡瀾說:「我年輕的時候最沉迷的事情就是電影,沉迷在戲院和書本裡面,在黑暗中欣賞一部部影片,有時一部電影就能看幾十次。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了許多大師,這些大師就都成為我的朋友了。」

升入中學后,為了能看懂外文電影,蔡瀾輾轉於不同的學校,上午還在中文學校,下午就去了英文學校。看完電影后又馬不停蹄地搜集與電影相關的書籍資料。也是那個時候開始,還是中學生的蔡瀾已不滿足於僅僅做一個看客,做一個真正懂電影的人已在他心中埋下了種子。在蔡瀾看來,做事要認定自己的方向,即使外人覺得「不務正業」,只要用心鑽研,做到專業,就能無愧於心。於是為了得到更加專業的深造,18歲的蔡瀾決定去日本攻讀電影編導專業。當時的日本處於電影黃金時期,在那裡能學到最先進的電影拍攝技術。

蔡瀾不但痴迷於電影、學著拍電影,還以專業的視角評價電影。中學時,他就開始嘗試寫影評及散文,後來還被聘為報社電影版的副刊編輯。留學期間,蔡瀾還擔任過邵氏影業駐日經理及翻譯,購進日本的好電影在香港放映,並以影評家的身份在許多屆影展中擔任評審員。

正是由於對電影的摯愛,蔡瀾始終在鑽研電影的道路上跋涉,也正是由於對電影的熱愛,定居香港后,蔡瀾不滿足於只做電影導演,而是轉行做起了電影監製,用他自己的話說,「要做就要做到極致」。所謂「極致」,就是要從一個故事的孕育、到物色導演和演員,再到後期發行、版權售賣,全面掌握電影製作流程。

在監製的位置上,蔡瀾一干就是40年,期間他常駐各國,監製了大部分成龍在海外拍攝的電影。

蔡瀾推出新作《蔡瀾美食Guide》

◎食神

「我叫蔡瀾,聽起來像菜籃,買菜的籃子,所以一生註定得吃吃喝喝。」蔡瀾曾經這樣打趣地介紹自己。

就像研究電影一般,蔡瀾對於美食的研究也近乎極致。「吃」對於多數人來說只是維持生命的運動,而對於美食家蔡瀾來說,吃就要吃出食物的文化,吃出食物的內涵,即使是品嘗食物,也要有一種「職人精神」。

有人說,蔡瀾有一個好奇的胃,能夠吃遍世界各地的美食。早年他監製電影時,經常去到不同的地方取景。那時,他便廣泛涉獵了多地的美食。他不追求有名氣的餐廳,只研究真正美味的食物。每到一個地方,他必去的地方就是菜市場。有一年去南斯拉夫拍攝電影時,蔡瀾像往常一樣去逛了菜市場,一趟下來已經把當地的物價和民眾生活水準掌握得差不多了。後來,當地人想在費用上敲竹杠,他就告訴那人這些錢都能買下多少斤豬肉來。當地人一見他對當地物價了如指掌,就不敢再漫天要價了。就在這樣一次次了解、摸索中,蔡瀾將世界各地的食物都裝進了腦海里。如果有人和蔡瀾一起出遊,品嘗美食就能成為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因為同行的蔡瀾不僅會為他們講解食物中的文化,還會為他們講解食物的烹飪過程,從做法到如何品嘗,他都信手拈來。

2013年3月23日,蔡瀾做客武漢晴川閣,與讀者分享他的美食秘籍,現場為讀者答疑解惑,並為新書《蔡瀾作品自選集》進行簽售。

蔡瀾出版過許多關於美食的著作,他筆下的原材料、所需器皿,甚至是火候,怎樣吃更可口,都非常講究,許多再平常不過的菜品在他筆下都會別有一番滋味。

20世紀80年代起,蔡瀾便開始撰寫美食專欄,高產時期,蔡瀾除了每天要為報紙專欄寫作外,每周還要為6~7本雜誌寫文。如今的他雖降低了速度,卻依然保持每周撰寫兩篇專欄文章的頻率,同時還撰寫自己的著作。雖說大量寫作的壓力不小,但蔡瀾從不因此感到疲憊,他相信,只要認真做事、不浪費時間,就能從中得到樂趣。

除了寫文章、親手烹飪外,蔡瀾還主持過許多檔美食節目。1998年,蔡瀾在香港無線電視台主持了美食節目《蔡瀾嘆世界》,至今,他已經親自操刀主持了十餘檔電視節目,其中不少都在香港TVB周收視率名列前茅。

2012年,蔡瀾更在中央電視台製作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中擔任總顧問。在評論《舌尖上的中國》之所以這樣成功時,蔡瀾表示:「因為它製作得很好,東西要麼就不做,要做就做得好一點。不要抱著差不多就好了的心態,不要整天想著去偷工減料。」這是蔡瀾評價一部影片成功的秘訣,更是他自己對事業的要求。無論是電影還是美食,蔡瀾都在精益求精的過程中找到了無窮樂趣。

2015年11月19日下午,由《舌尖上的中國》原班人馬打造的電影《舌尖上的新年》發布會在北京舉辦,蔡瀾現場為電影題字,站在他身邊的是導演陳曉卿。

華語樂壇小天後孫燕姿

2000年,一股沉穩而有力的聲音劃破天際,一首《天黑黑》紅遍整個東南亞,一個瘦小卻堅定的身影令人難以忘卻,她就是孫燕姿。出道第一年,她的同名專輯在台灣熱銷40萬張,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中國香港也分別打破1.2萬張的銷量。從此,這個愛唱歌、愛彈琴,留短髮的女生擄獲了東南亞成千上萬歌迷的心。

◎亞洲掀起「孫燕姿現象」

2015年3月7日,中國台灣,新加坡天後孫燕姿在台北市信義區威秀廣場舉行快閃活動,獻唱新歌《Radio》。

1978年,孫燕姿出生在新加坡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一名大學教授。還在孫燕姿很小的時候,父親就注重培養她自己學習的能力,母親則將她引進了閱讀的世界。於是,當很多小孩子愛上玩泥巴、玩洋娃娃的時候,小小的孫燕姿便喜歡上了讀書。上小學時,老師問她為什麼上課下課都在看書而不是和同學講話,她回答道:「因為我們家書太多了,我怕一輩子都看不完。所以沒時間講話。」也正是這種熱愛讀書、熱愛學習的性格,使她成功考入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在音樂界是名副其實的高才生。

2014年3月1日,中國台灣,孫燕姿亮相新專輯《克卜勒》台北簽售會。

5歲時,父親告訴孫燕姿:「人一輩子總要會一樣東西,以後才有消遣的嗜好。」孫燕姿憑著對音樂的喜愛選擇了鋼琴。於是,鋼琴與音符便成為了陪伴孫燕姿成長的最佳伴侶。考入大學后,孫燕姿在母親的鼓勵下進入李偉菘音樂學校學習唱歌,還在校園樂隊中擔任主唱。一步步走來,音樂在孫燕姿的生命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成為了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有一次,華納唱片公司董事長來到李偉菘音樂學校,當他聽到孫燕姿獨特的聲線和紮實的音樂功底時,立刻對這個小女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大學畢業后,孫燕姿與華納唱片公司簽約,正式成為了一名歌手。

2000年,孫燕姿發行了第一張自己的個人專輯。憑藉在音樂上的天賦和獨特的聲線以及親切率真的個人形象,孫燕姿在音樂界一炮而紅,出道第一年後就被冠以「小天後」的頭銜,更成為了第一個紅遍亞洲的新加坡歌手。

2002年,孫燕姿登上《亞洲周刊》,該刊更以10頁的大篇幅深度剖析了亞洲出現的「孫燕姿現象」。所謂「孫燕姿現象」,是指唱片公司運用文化創意與網路,將孫燕姿及其音樂推向無國界的華語歌曲市場。一時間,孫燕姿的成功帶動了東南亞歌手在兩岸三地受歡迎的效應。「東南亞歌手+台灣製造+走紅中國大陸=亞洲名歌手」成為了華人歌手成名的新方程式。《亞洲周刊》更表示,「一個歌手成為一個現象,不僅代表流行文化的力量提升為左右人心的力量,也因為這是跨地域、跨文化、跨市場的整合,分進合擊,突破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限制。」

不置可否,孫燕姿的成功與唱片公司的成功運作密不可分,但更重要的是,孫燕姿以其自身努力,良好的個人形象,一步步朝「歌后」的寶座靠近。

2014年4月27日,孫燕姿廣州演唱會在廣州天河體育場上演。

◎洒脫是一個背影

翻看孫燕姿的個人履歷不難發現,在她長長的人物介紹中,演藝經歷和獲得獎項佔據了絕大多數空間,而關於她個人的生活介紹則少之又少。這與孫燕姿為人低調有著密切的關係。在複雜的娛樂圈,她不願意嘩眾取寵,更不願意依靠炒作出名。於是在2007年,在孫燕姿的演藝事業高速駛向巔峰時,她卻來了個急剎車——她不再發片,減少曝光率,漸漸在歌迷的視線中「消失」了。

那一年,孫燕姿發行了自己的新專輯《逆光》,唱片公司為了炒作,召開記者招待會,聲稱在埃及拍攝音樂影帶期間,孫燕姿遭到了攻擊和勒索。后經證實,這不過是唱片公司自導自演的一出鬧劇罷了。孫燕姿無辜被牽涉其中,這令她萌生離開的念頭,於是,她不顧勸阻,堅持與唱片公司解約。離開時她說,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她決定去試試完全不同的生活。

很多人被成功與名利所累,為了保持自己的光環與時間做著戰鬥。然而對於孫燕姿來說,名與利不是生活的全部,更不是「幸福」的代名詞。因而她才會選擇在最接近成功時轉身離去,留給世界一個背影。但轉過身的她,迎接的是自己心靈深處最期待的靜謐和安寧。

孫燕姿曾夢想成為一名服裝設計師,在32歲這年,孫燕姿買了一柜子的書籍,從畫圖、布料開始自學,到設計、裁剪、縫紉,一點點掌握這些技能。半年之後,當孫燕姿穿著自己設計、製作的裙子出現在朋友們面前時,大家都驚呆了。一個曾和她有過合作的倫敦服飾品牌找到她,從那時起,孫燕姿在歌手之外還多了一個身份——服裝設計師。

年輕時的孫燕姿曾在日記里寫道:「我希望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屋,如果能夠在海邊就更好了,與愛人和小狗一起悠閑地生活,雖然好膚淺,但就是喜歡這樣簡單的生活。」現在的孫燕姿已經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她不僅有了愛人和小狗,還有了一個可愛的孩子。廚藝成為了她的新追求。她報名烹飪班學習烹飪,希望能為家人帶來更加美好的用餐時光。

如今,孫燕姿並沒有完全放棄唱歌,因為音樂對於她而言更像是一種信仰,但對於一位妻子和母親而言,家庭對她來說更加重要。2014年,孫燕姿接受採訪時說,儘管站在舞台上唱歌就像王后,但回到家就像奴隸,如果非要讓她做出選擇,她一定會選擇做孩子的奴隸、愛人的伴侶。

這就是真正的孫燕姿,放鬆而洒脫,閃耀著眾星捧月的光芒,卻也多了許多平淡的小幸福。

2014年7月27日,孫燕姿「克卜勒世界巡迴演唱會」最後一場在香港激情開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絲綢之路上的歷史風光:一帶一路上那些國家的地理人文(套裝10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絲綢之路上的歷史風光:一帶一路上那些國家的地理人文(套裝10冊)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章 星光璀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