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家概況

新加坡國家概況

新加坡國家概況

(以下數據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方網站,最近更新時間:2015年7月)

【國名】新加坡共和國(RepublicofSingapore)

【面積】714.3平方千米(2013年)

【人口】總人口540萬(2013年),

公民和永久居民384.5萬。華人佔75%左右,其餘為馬來人、印度人和其他種族。馬來語為國語,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為官方語言,英語為行政用語。主要宗教為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印度教。

【首都】新加坡(Singapore)

【國家元首】總統陳慶炎(TonyTanKengYam),2011年9月1日就任,任期6年。

【重要節日】華人新年:同中國春節。泰米爾新年:4、5月間。衛塞節:5月的月圓日。國慶節:8月9日。開齋節:伊斯蘭教曆10月新月出現之時。聖誕節:12月25日。新加坡法定公共節日共計11天,除上述外,還有元旦、復活節、哈芝節、勞動節等。

【簡況】熱帶城市國家。位於馬來半島南端、馬六甲海峽出入口,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由新加坡島及附近63個小島組成,其中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88.5%。地勢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高海拔163米,海岸線長193千米。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年高溫潮濕多雨。年平均氣溫24℃~32℃,日平均氣溫26.8℃,年平均降水量2345毫米,年平均濕度84.3%。

古稱淡馬錫。8世紀屬室利佛逝王朝。18~19世紀是馬來柔佛王國的一部分。1819年,英國人史丹福·萊福斯抵達新加坡,與柔佛蘇丹訂約,開始在新設立貿易站。1824年,新淪為英國殖民地,成為英在遠東的轉口貿易商埠和在東南亞的主要軍事基地。1942年被日本佔領。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國恢復殖民統治,次年劃為直屬殖民地。1959年實現自治,成為自治邦,英保留國防、外交、修改憲法、宣布緊急狀態等權力。1963年9月16日與馬來亞、沙巴、沙撈越共同組成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8月9日脫離馬來西亞,成立新加坡共和國;同年9月成為聯合國成員國,10月加入英聯邦。

【政治】獨立以來,人民行動黨長期執政,政績突出,地位穩固,歷屆大選均取得壓倒性優勢。李光耀自新1965年獨立后長期擔任總理,1990年交棒給吳作棟。1993年舉行獨立后首次總統全民選舉,原副總理、新加坡職工總會秘書長王鼎昌當選為首位民選總統。2004年8月,李顯龍接替吳作棟出任總理,並於2006年5月和2011年5月兩度連任。現任總統陳慶炎,2011年8月當選,9月就任。2015年3月,李光耀逝世。

【憲法】1963年9月,新加坡併入馬來西亞后,頒布了州憲法。1965年12月,州憲法經修改成為新加坡共和國憲法,並規定馬來西亞憲法中的一些條文適用於新加坡。

憲法規定:實行議會共和制。總統為國家元首。1992年國會頒布民選總統法案,規定從1993年起總統由議會選舉產生改為民選產生,任期從4年改為6年。總統委任議會多數黨領袖為總理;總統和議會共同行使立法權。總統有權否決政府財政預算和公共部門職位的任命;可審查政府執行內部安全法令和宗教和諧法令的情況;有權調查貪污案件。總統在行使主要公務員任命等職權時,必須先徵求總統顧問理事會的意見。

【國會】實行一院制,任期5年。國會可提前解散,大選須在國會解散后3個月內舉行。年滿21歲的新加坡公民都有投票權。國會議員分為民選議員、非選區議員和官委議員。其中民選議員從全國12個單選區和15個集選區(2011年大選)中由公民選舉產生。集選區候選人以3~6人一組參選,其中至少一人是馬來族、印度族或其他少數種族。同組候選人必須同屬一個政黨,或均為無黨派者,並作為一個整體競選。非選區議員從得票率最高的反對黨未當選候選人中任命,最多不超過6名,從而確保國會中有非執政黨的代表。官委議員由總統根據國會特別遴選委員會的推薦任命,任期兩年半,以反映獨立和無黨派人士意見。本屆國會2011年5月7日選舉產生,共有99名民選議員,其中人民行動黨81人,工人黨6人。

【政府】本屆內閣於2011年5月21日組成,曾於2012年8月1日、2014年4月29日兩次改組。主要成員有:總理李顯龍(LeeHsienLoong),副總理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及內政部長張志賢(TeoCheeHean),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尚達曼(TharmanShanmugaratnam)等。

【司法機構】設最高法院和總檢察署。最高法院由高庭和上訴庭組成。1994年,廢除上訴至英國樞密院的規定,確定最高法院上訴庭為終審法庭。最高法院大法官由總理推薦、總統委任。大法官陳錫強(ChanSekKeong),總檢察長桑德萊什·麥農(SundareshMenon)。

【經濟】屬外貿驅動型經濟,以電子、石油化工、金融、航運、服務業為主,高度依賴美、日、歐和周邊市場,外貿總額是GDP的4倍。經濟長期高速增長,1960~1984年間GDP年均增長9%。1997年受到亞洲金融危機衝擊,但並不嚴重。2001年受全球經濟放緩影響,經濟出現2%的負增長,陷入獨立之後最嚴重衰退。為刺激經濟發展,政府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努力向知識經濟轉型,並成立經濟重組委員會,全面檢討經濟發展政策,積極與世界主要經濟體商簽自由貿易協定。

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金融、貿易、製造、旅遊等多個產業遭到衝擊,海峽時報指數創5年內新低,經濟增長為1.1%。2009年跌至-2.1%。新政府採取積極應對措施,加強金融市場監管,努力維護金融市場穩定,提升投資者信心並降低通脹率,並推出新一輪刺激經濟政策。2010年經濟增長14.5%。2011年,受歐債危機負面影響,經濟增長放緩。2012年經濟增長率僅1.3%。2014年經濟起底回升。

【資源】自然資源匱乏。

【工業】主要包括製造業和建築業。2014年產值為900億新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5%。製造業產品主要包括電子、化學與化工、生物醫藥、精密機械、交通設備、石油產品、煉油等產品。新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

【農業】用於農業生產的土地佔國土總面積1%左右,產值占國民經濟不到0.1%,主要由園藝種植、家禽飼養、水產養殖和蔬菜種植等構成。絕大部分糧食、蔬菜從馬來西亞、中國、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進口。

【服務業】包括零售與批發貿易、飯店旅遊、交通與電訊、金融服務、商業服務等,系經濟增長的龍頭。2014年產值為2534.4億新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70.4%。

【旅遊業】外匯主要來源之一。遊客主要來自東盟國家、中國、澳大利亞、印度和日本。2014年接待外國遊客1508.6萬人次(不含陸地入境的馬來公民),酒店住房率85.5%。主要景點有:聖淘沙島、植物園、夜間動物園等。

【對外貿易】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主要出口商品為:成品油(佔24%)、電子元器件(佔22%)、化工品(佔10%)和工業機械(佔2%)等;主要進口商品為:成品油(佔22%)、電子元器件(佔17%)、原油(佔10%)、化工品(塑料除外)(佔6%)和發電設備(佔3%)等。進口電子真空管、原油、加工石油產品、辦公及數據處理機零件等。主要貿易夥伴為:中國、馬來西亞、歐盟、美國、印尼。

【軍事】新加坡武裝部隊組建於1965年,建軍節為7月1日。總統為三軍統帥。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2~3年。現役部隊總兵力為7.25萬,其中陸軍5萬人,編為3個混合師(各轄2個步兵旅、1個機械化旅、1個偵查營、1個炮兵營、1個高炮營、1個工程兵營)、1個快速反應師(轄3個步兵旅)、1個機械化旅。海軍9000人、空軍1.35萬人。裝備各種艦隻35艘,各型飛機210餘架。另有預備役25萬人,准軍事部隊10.8萬人。新加坡軍隊主要在國外訓練。1971年與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馬來西亞組成「五國聯防」。重視全民防衛教育。致力於建設第三代「智能」軍隊。

【教育】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強調雙語、體育、道德教育、創新和獨立思考能力並重。雙語政策要求學生除了學習英文,還要兼通母語。政府推行「資訊科技教育」,促使學生掌握電腦知識。學校絕大多數為公立,其中包括170所小學、154所中學、14所初級學院,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管理大學和科技大學4所大學。

【新聞出版】英文報有《海峽時報》、《商業時報》、《新報》;華文報有《聯合早報》、《聯合晚報》、《新明日報》;馬來文報有《每日新聞》;泰米爾文報有《泰米爾日報》。

廣播電台於1936年開播,1959年1月起以馬來語、英語、華語、泰米爾語廣播。現有15個波段,每周廣播1307小時。新加坡廣播電台擁有並經營12個國內電台和3個國際電台。

電視台於1963年開播,1974年開始播送彩色節目。1995年有線電視網開通,用戶可接收30多個頻道、10餘個國家的電視節目。1995年開通衛星電視,有387萬用戶。1999年,經營電視和廣播業的數家公司合併而成新傳媒集團,共經營6個電視頻道,主要有第5波道、第8波道、亞洲新聞台等。播送華語、英語、馬來語、泰米爾語節目。另有私營的報業控股集團設立的優頻道和電視通頻道。

【對外關係】立足東盟,致力維護東盟團結與合作、推動東盟在地區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面向亞洲,注重發展與亞洲國家特別是中、日、韓、印度等重要國家的合作關係;奉行「大國平衡」,主張在亞太建立美、中、日、印戰略平衡格局;突出經濟外交,積極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已與紐西蘭、日本、歐洲自由貿易協會、澳大利亞、美國、約旦、韓國、印度和巴拿馬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與紐西蘭、智利、汶萊簽署了首個地跨3個大洲的自貿協定,並與巴林、埃及、科威特和阿聯酋就商簽雙邊自貿協定達成共識。倡議成立了亞歐會議、東亞一拉美論壇等跨洲合作機制。積極推動《亞洲地區政府間反海盜合作協定(ReCAAP)》的簽署,根據協定設立的信息共享中心於2006年11月正式在新成立。共與175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絲綢之路上的歷史風光:一帶一路上那些國家的地理人文(套裝10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絲綢之路上的歷史風光:一帶一路上那些國家的地理人文(套裝10冊)
上一章下一章

新加坡國家概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