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強強聯手糜家親 皇恩浩蕩擢校尉
朝廷的傳旨黃門也在這幾天到了,說了一大堆皇恩浩蕩之類的,不過意思倒是很明白,說你們在廣陵這裡有力的威懾了黃巾軍,現在剿滅了賊首,你們大功一件,朝廷是不會忘記你們的。wWw.WenXueMi.CoM現在給你們陞官,賞賜。我被提升為長水校尉了,紀靈作為我的副將隨我赴任。我自然重謝了那個小黃門,並且托他還給朝廷的十常侍送去了不菲的珠寶玉器。這些閹人我雖然很討厭,但是現在還不是跟他們計較的時候,花店錢財,將他們為我所用又何樂不為。結果還真不出我的意料,收到我送去的重利,那十常侍原本對我這箇舊老後裔原本還有些忌憚和排斥,現在大為改觀,一致認為我是個識時務為俊傑的後起新秀,這也難怪畢竟像我這樣的大家後人對他們這些卑賤的閹人客氣送禮的還真是不多,讓他們這些扭曲了人性的畸人感受到了那變態的優越感,自然在以後我的升遷路上,他們一路放綠燈。
在去長安的宣曲赴任前,還有幾件事情要辦:
第一是廣陵附近山谷這個C**總部據點絕對不能有失,這裡掌控著大漢朝所有的情報網,還有數量龐大的聯絡點,商鋪店肆的運營,錢財糧布的儲運,各地豪傑的招募等等,必須有人堅守。
第二必須做好廣陵城的內應,將來直下廣陵埋下伏筆。
第三要前往徐州,跟那裡的糜家搞好關係。
這些年來,糜家不甘於在生意場上的地位,開始在政治上謀求地位,徐州作為糜家的大本營,這幾年經過糜竺糜芳兩兄弟的不懈努力和重金賄賂徐州太守。終於在徐州城的上層鉤織了一張龐大的關係網,現在要想拓展他們的關係網,在這兵戈不斷的亂世生存下來就必須找對人,才可以像那位戰國英雄呂不韋一樣憑藉自己的審時度勢,奇貨可居,終於達到人生的巔峰。袁家官居四世三公,權傾天下,大漢朝半數多的太守刺史都出自其門下,作為袁家的嫡子,袁術正是他們所希求的最佳人選。而對於袁術來說,像糜家這樣的商家大戶正好可以填補在軍需和對外聯絡上的不足,而糜家多年經營徐州,要想將來輕鬆拿下徐州少不了糜家的幫忙。因為大家的利益相同,所以會談很成功,糜家願意儘其所有商號服務袁術的情報網,並奉上一筆可觀的活動經費給袁術軍作為軍用。
而袁術任命糜芳為C**總部的代理部長,負責C**的日常事務,橋蕤為副手,負責總部的安全防衛還有監視糜芳的作用。凡涉及軍情的所有戰報都得直接通報袁術,有袁術批示,方可成行。糜竺仍然留守徐州,繼續監視徐州動向,韓暹作為聯絡員跟隨糜竺辦事。對於糜家那位天資嬌媚的糜環我也有耳聞,讓我留在身邊作為人質。
等這些都安排妥當,我們才大搖大擺的出發,紀靈負責整個車隊的安全,張勳負責押運糧草,我因為還不能適應當時沒有馬蹬的坐騎而選擇跟糜環,夏兒坐馬車,對於此次換防宣曲,想必也是朝中那位叔父的主意,作為袁家嫡子,袁槐本身無子,一直視袁術為己出,當然不願意自己侄兒去戰場上拼殺,特別是上次袁術受重傷,命懸一線,更加堅定了他老人家要保護侄兒的決心,這次就是他力薦的結果,宣曲那個地方靠近京畿,朝廷有什麼風吹草動也好就近照顧,升遷機會也大,且遠離戰火,他老人家也不必擔心刀槍無眼,傷了袁術的性命。這點連紀靈也看出來了,看來這位素未謀面的叔父還真是思慮周到,愛護之心不言自明。天涼了,我也讓人送去了幾件上好的狐皮大氅給他,來到這個時空,第一次讓我感受到了親人的溫暖。
一路上,都也相安無事,黃巾軍自張角被剿之後,勢力大不如之前了,而朝廷和地方的大軍卻是愈戰愈勇,戰事朝一邊倒的態勢。誰也無暇顧及我們這支千人車隊,半個月後,我們一行順利到達宣曲,印信交割完畢后,我成了這裡最高的軍政長官。
當日,本地的士紳貴族,蠻夷頭領為我舉辦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希望藉此搞好與新來主官的關係,從而保證他們現有的利益不因為換了長官而受損害;對於他們這種心裡我自然明白,初來乍到,以後籌兵籌餉還少不了麻煩他們,現在倒有現成的機會,何樂而不為。對於他們給我的禮單,我是來者不拒,這樣送的人放心,收的人也開心。這一晚喝的是賓主盡歡。對我這個新到的主官他們是接受了一半。
宣曲這個地方,作為大漢朝的主要養馬場之一,附近有很多被迫內遷的游牧民族,大多來自北邊,也有少數來自西邊和南方,他們在這裡主要是為大漢朝養馬放牧,他們被禁止經營任何農作營生,平時就靠交換牲畜來獲得生活所需品。朝廷內遷夷民養馬也是為了彌補戰馬的不足,當時相比北方的戰馬又高又壯,南方馬不但腳力短小而且耐力也有限,往往在與北方匈奴的的戰事中落敗。
如何確保戰馬的數量和質量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要知道騎兵作為在科技不發達的條件的古代,是移動速度最快,攻擊力最強,作戰半徑最廣的最強兵種。這也是當時的匈奴騎兵,後來的蒙古鐵騎敢於飲馬長江的最根本的原因。騎兵影響之廣甚至到了近代的抗日戰爭中,騎兵也是屢建奇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騎兵都是作為一支特殊兵種而存在。
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歷朝歷代都重視與北邊的關係,卻只有秦朝蒙恬,漢武的衛青,霍去病,明朝的徐達曾經大規模出擊北邊,結果也只是點到為止,未能徹底消滅北邊的邊患。主要就是因為騎兵數量有限,兵源充足可戰馬奇缺,漢武為了籌集當時的二三十萬騎兵曾經強征全國的馬匹充軍,也只能勉強維持軍需。可見戰馬的缺失是中原朝廷一直未能入鼎北方的主要原因。戰馬雖然可以通過與北邊的貿易交換獲得,用現代的詞叫做軍需嚴重依賴進口。匈奴人也不是傻子,他不可能讓你買他們的戰馬,過後再來打他。所以他會千方百計的阻擾馬匹流入南方,有時候甚至不惜動武,只要他們有強大的騎兵,不愁沒有生活必需品,與南方接壤的有廣袤的邊界線,他們可以從任何一個守衛薄弱的地方入侵南方,待到南方集結軍隊前來的時候,早已經逃去無蹤了。而追擊人少了,反被對方剿滅,去多了,戰爭就爆發了,而且己方騎兵有限,形不成優勢,在草地上步兵跟人家騎兵對陣,那不是空降兵**兵,一打一個準。另外付出的軍費開支也是人家搶走的那點財貨的好幾十倍,不值得。這也造就了後世對北方游牧民族的那種又恨又疼的心理。
除了戰馬,騎兵的素質也相差很多,南方人吃的是五穀雜糧,生的是短小精悍,不像北方人日日都以奶肉為食,生的高大威猛。且常年放牧騎射,個個練就了一身好騎術,射箭也是一射一個準,有「馬背上的民族」之譽。董卓能在漢末亂世坐上第一把交椅憑得就是實力,呂布是其一,更重要的就是他帶領的西涼鐵騎,西涼地處南北交接之地,董卓本身就長的身材彪悍,一副胡人樣,他招募的也多是胡人,戰鬥力比起關中那些土生土長的騎兵,自然厲害無比,終於為他的西涼鐵騎贏得漢末騎兵排行榜上的狀元騎兵。
騎兵的重要性如此重要,要是擁有一直強大的騎兵何愁將來大業不成,縱然不能統一宇內,也可以獨霸一方,安心過往我的一生。這裡馬匹不愁,兵員也不愁,儼然間我面前出現了一支強大的騎兵武裝——
在宣曲錯綜負責的部落中,長水部落是其中勢力最大的一支,部眾近十萬,能上馬彎弓的有5萬多人,我這個長水校尉也因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