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1976年初,第11屆世界盃預選賽,在世界各國如火如荼地展開。
四年一度的世界盃賽,是國際上水平最高的足球大戰,其影響之廣泛,吸引力之強烈,各國政府之重視,所投入資金之巨大……這都是任何國際性單項體育比賽所無法比擬的。
法國人雷米特被稱為世界盃之父。他在1921年至1954年擔任國際足聯主席,長達33年之久,是世界足球錦標賽的創始人。
1928年國際足聯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舉行會議,一致通過雷米特提出的倡議:1930年在烏拉圭主辦首屆世界足球錦標賽。
1956年國際足聯在盧森堡召開會議,為了表彰雷米特的巨大貢獻,決定把世界足球錦標賽改各地為「世界盃賽」,這就是無可倫比的世界盃賽。
可是,法國人卻從來沒有捧回自已同胞創設的世界盃賽,遠隔重洋的巴西人倒是三次奪冠。
以前,法國隊曾經5次闖入世界盃決賽圈,進入70年代后,連續兩屆世界盃的決賽圈都與法國隊無緣。
法國足球史上也曾經有過輝煌的一頁。50年代末,以方丹和科帕為核心的法國隊,在世界足壇上所向披靡,殺進1958年瑞典世界盃半決賽,奪得第三名。在決賽階段方丹一人獨進13個球,評為世界盃最佳射手,他的進球記錄至今無人打破。
法國的足球運動源遠流長。英國人堅持足球是他們的祖先發明的,說早在公元217年,英國各地的鄉鎮就經常開展足球比賽。法國人卻認為,足球遠動起源於公元前4世紀的古希臘,最先傳入古羅馬和法國。
不管怎樣,到了20世紀70年代後期,法國足球運動開展之廣泛,絲毫不亞於英國、德國和義大利等國家,也不比任何一個南美洲國家遜色。法國擁有2萬多個足球俱樂部,會員總數達150人。
法國足球需要重振「方丹科帕時代」的雄風,強烈呼喚著新的一代「超級球星」出現。
法國人都把希望寄托在普拉蒂尼等閃耀的新星上,儘管他們還不成熟,缺乏國際大賽經驗,但個人球技己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更何況法國隊的伊達爾戈是國際足壇上屈指可數的世界級主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