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風起東方 第三十一章 巨輪下水
當薛子墨還在營救桃子的路上時,另一撥從臨淄出發的王倫與陸蒔,此時已經到達即墨,如今正在薛家府中暫歇。
他們在臨淄一帶,倚靠著山川地利,已經縱橫的水道,與金人在益都府一代周旋。然而隨著征戰時日日久,三十多萬的大軍每日耗費糧草無數,短短半個多月的糧草用度,已經是驚人的數字。
行軍打仗,糧草先行,沒有充足的糧草,一支軍隊如何能夠堅持長久的作戰?趙開山原先打算一路攻下濟南府,然後據城而守,攻打附近州縣。然而金人大軍來得比預想的要快,趙開山的大軍初時如同一條過江之龍,一路上行軍作戰節節勝利,讓趙開山誤認為如今的女真士兵也不過如此,自己帶令起區區幾十萬的烏合之兵,也能夠攻佔一座座縣城。
然而金人終究不是羸弱腐朽的宋軍,當趙開山真正遇上女真人的大軍時,才發現自己這些烏合之兵在女真精銳面前,就如同土雞瓦狗,一觸即潰。
到底是當年有著「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赫赫威名,即使這些年新一代的女真人帶領的部隊,也不是普通漢人軍隊可以比擬的。
當趙開山意識到金人大軍的兇悍真實的時候,他們的大軍已經在益都府與金人迎頭交戰了。漢人經受金人多年的摧殘壓迫,生活苦不堪言,多年來鬱積的怨氣,促使他們與金人交鋒后,不至於一觸而潰。然而真實的戰況也相差無幾,當僅僅一千多人的金人騎兵如一支利箭直插入義軍陣營中,將其一分為二后,義軍才真正認識到金人騎兵的強悍。
這還不是金人的重騎部隊,僅僅是扎古朵率領的一支千人騎兵,便差點將當時足有幾萬人的義軍殺得潰散而逃。幸而當時王倫在陣前指揮得當,臨危不懼,又有趙開山的親衛部隊頂在前部,才堪堪抵住了扎古朵騎兵的襲殺。但這也只是保住了大軍沒有真正潰敗,對於那支強漢的金人騎兵,趙開山這些步卒,卻無法奈何其左右。
那一戰,趙開山首次慘敗,勉強收攏義軍大部逃往臨淄一帶大山之中,連益都府城也直接拱手送還。非是趙開山不想守城,而是益都府非是易於堅守的大城,若是執意留守在益都府,屆時趙開山的幾十萬大軍,一旦被金人大軍合圍,就只能被困孤城中,孤立無援,最終將成為瓮中之鱉,難以自救。
而面對金人大軍,最好的辦法便是躲入山中,那時金人大軍將無法發揮他們的優勢,金人騎兵也將戰力大減,趙開山想戰就戰,想避就避,反而金人需要處處提防趙開山率軍襲擾。
這也是趙開山與王倫等人一早的計策,只是沒有想到,如今還未攻打進濟南府,便在半途受阻,難以寸進了。現如今大軍進退兩難,無處可去,而這一片大山中,糧草匱乏,若不及早解決糧草問題,不久之後,這三十萬的義軍將一朝潰散,起義大事功敗垂成。
趙開山在攻打益都府前,路過密州時,在王倫的建議下,他派出陸蒔去往即墨與薛慎結盟。只是沒有想到,結盟之事未談成,陸蒔反而帶回來一個意外消息:即墨薛家雖不願意公開與義軍結盟,起兵反抗金人,卻願意暗中幫助義軍解決糧草問題。
要知道,義軍起事,原本就是因為沂州洪澇,百姓流離失所,饑饉不堪,金人非但不救助百姓,當地官府反而處處打壓當地百姓,致使百姓為了活命,為了能有一口飽飯,而紛紛聚集起來,反抗金人的暴m政壓迫。那時候,趙開山等人本就不滿金人的統治已久,反抗金人之心日盛,眼見時機已到,便趁機收攏災民,共抗金兵。
為了一口飽飯,義軍作戰雖不及金人真正精銳大軍,但面對一些漢人守軍,卻作戰犀利勇猛,氣勢如虹,嚇得一路上附近的守軍望風而降。就算有抵抗的,在義軍的兇悍面前,也只能抵擋一時半刻,便被擊潰而逃了。
一路上,趙開山沒攻打一座城池,都要收刮殆盡當地的糧草,而當地百姓也會因為沒有了糧食,而紛紛加入義軍隊伍,令趙開山的大軍如滾雪球一般迅速擴充。
然而終有一日,趙開山意識到了糧草不足的危機,不得不改變曾經的計劃,由首先一路攻佔濟南府,轉而保存實力,扼守臨淄一代,並試圖與薛家人展開探討,商議當日薛子墨提出的海上運糧一事。
薛府,王倫在陸蒔的陪同下,已經在薛府住上了兩日,這兩日在薛慎的招待下,王倫已經體驗到了薛家的不凡之處。薛家雖處在即墨僻壤之地,卻對即墨之外的消息頗為靈通,連趙開山大軍在益都府打了敗仗,退守臨淄一帶都知曉一二。對於此番王倫上門拜訪之事,薛慎更是早已知曉,王倫本欲與薛慎商談運糧一事,卻被薛慎推脫,只讓他們在府上多住幾日,過幾日後,自有安排。
王倫倒並非是個急性子,只是礙於趙開山率領的三十萬大軍在深山密林中,所備糧草已然不多,自己能等得,但是三十萬大軍的三十萬張吃飯的嘴巴卻是等不起了。
無奈之下,他只能再次上門拜訪薛慎:「薛知縣,王某忝為趙開山趙大人掌書記,管理軍中大小事務,此次我義軍已經陷入糧困馬乏之危,若是不能儘早解決糧草問題,我義軍大部危矣。此次王某日夜兼程,一路上承蒙陸蒔兄弟照顧,避開金人斥候,才能僥倖抵達即墨。王某非是急性子,只奈那三十萬義軍實在是等不起了。」
「我已經在貴府上叨擾多日,若今日薛知縣還是不能給王某一個確切的答覆,王某隻好無奈請辭了。」
薛慎命人給王倫和陸蒔奉茶,道:「王軍師,請坐,非是薛某故意拖延怠慢,而是前些日子確實有緊要之事,王軍師此番前來所為之事,需等到此事完成,方能進行。」
「何事,竟然如此緊急?」王倫故作驚訝地道,他心中卻認為此話定是那薛慎的推諉之詞。
薛慎哈哈一笑,接著道:「此事今日大體已經完工,王軍師若是今日沒有要事,不如跟隨薛某一起前往一探究竟,如何?」
「好,王某正好也向知道,薛大人那所謂的緊要之事,到底所謂何事,也好讓王某開開眼界。只是希望此番過後,薛大人儘早與我商議那運糧之事,此事耽誤不得,王某在此先謝過薛大人了。」王倫眼見那薛慎不似作偽,便也起了探究之心。
午後,王倫和陸蒔在薛慎的安排下,一路來到了紅島之上的墨漁坊,為了遮掩王倫和陸蒔兩人的行蹤,他特意安排了幾輛馬車,更是有暗哨在盯梢可疑之人。畢竟薛家和趙開山義軍的來往,是暗中接洽之事,如今趙開山與金人打得不可開交,若是被有心人利用,薛家與叛軍頭目來往,那薛家必定要遭受來自金人的大軍的清剿,這可不是薛慎現今希望發生的事。
墨漁坊經過一個多月的興建,已經初步完工,各處坊市都已經初具規模,自然,如今的墨漁坊並不是最終的模樣,按照薛子墨當初的預想,這墨漁坊是要成為一座新興的海鮮城,可不是一個土房子扎堆的小村鎮。如今的模樣,只是為了符合當下需要的興建而已。墨漁坊的東邊是一排排的住宅區,這是薛子墨規劃的居民小區,主要用於前期留守於墨漁坊打工的一部分百姓免費居住。而西邊則暫定為坊市,中心區為各種商業區,南邊為海鮮貿易區,北區為管理即墨的府衙所在地。
南邊一處地方水面開闊深窪之地,是現今的墨漁坊造船之地,被薛子墨稱為船坊。當薛慎領著王倫和陸蒔來到墨漁坊船坊前,看到的就是幾十人熱火朝天工作的場面。其中一個頭花半白的老人帶著另外幾個老人,拿著一張圖紙,在那艘還在建造的巨大輪船周圍四處走動,並對其指指點點,而他們的身後,跟著幾個年輕人,像是在負責傳話。
巨船仿若一座狹長的小山,王倫在遠處望去,又彷彿一隻巨獸匍匐在前,好不壯觀。
王倫忍不住問道:「薛大人,這巨船是?」
「哈哈,這就是我這幾天來的緊要之事。我們所處的這個地方,叫做墨漁坊,專為服務於即墨的海上漁業發展,而這個船坊,這裡的工匠在這裡造的巨船,就是主要用於海上捕漁之用。這些巨船,可以在海上過不懼風暴航行,若是可能,甚至可以帶上百十人跨越山東,到達宋朝境內,也並非不可能。而你想要的運糧之事,非靠這些巨船不可。」薛慎微微帶笑,自豪地看著眼前的巨船道。
「薛大人,您是說,就憑藉這巨船,可以到達宋朝,運來糧食?」陸蒔也問道。
「沒錯,起先,我們也沒有想過能夠造出如此巨船用於遠海的航行,然而後來犬子找到一位高明的造船師,如今這首巨船就是在他親自督造下,花費短短時日就快完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