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八仙漢鍾離
雖然現在的青島還是一個沒有雛形的海岸,雖然青島的州郡駐地依舊在即墨縣,但隨著海軍的入駐和王廷對這片魂繞夢牽的地方的重視,已經點燃了的火苗逐漸燃燒起來,相信用不了幾年又會出現一個漂亮的海濱城市,而且是帶有大漢時代特色的旅遊文化之城。
王廷帶著一眾人,悠閑的在山中小石路上往上行走,路雖是略微雕琢剛好供人踏足,但駐足時,一邊是碧海連天,驚濤拍岸;另一邊是青松怪石,鬱鬱蔥蔥,使人感到心胸開闊,氣舒神爽。
「夫君!這裡委實是人間仙境也!」身旁的劉絮早已經氣喘吁吁,伸手一縷散落在額前的秀髮,感慨道。
「嗯,嶗山乃沿海最高之所,最高處名曰嶗頂,約有千多米,比之泰山略低,那裡峰林疊翠,林密菁深,綠色蒼茫,碧波浩蕩,溪流歡歌,乃應為中線。往北還有一谷,谷不甚深,但曲折蜿蜒,澗中溪水不斷,中又有若譚若干分割,有九水十八潭之說。譚中有魚,名為仙胎,表青而細長,肉嫩瓜香,食之滑嫩異常,乃不可多得仙人之品,那亦是嶗山除卻仰山看海又一美景;,再往北則是嶗山余脈,山勢減低,外有海環而繞之,直通此南線,左攬東海粼波,右擁高山密林,乃另一盛景也。」王廷見眾妻走的乏了,站在高處跟著停下來,對他們介紹起嶗山的美景來。
「哎!夫君,未曾聞汝來過,怎知如此詳盡?」王廷話音剛落,在旁人還陷在王廷描述的美景中時,甘露一個躍身來到王廷身旁問道。
「要麼說女人那裡大裝不下天下矣!夫君可沒有如此大的地方,自然裝滿了吾大漢山川美景哩!」王廷笑笑伸手攬了一下甘露。這山路實在是狹小,身旁抱著小王夏,甘露再並排而立顯得有些危險了。
「汝!」甘露聽了舉手要打,但看看孩子瞪著眼睛正看著她,恨恨的放下粉拳說道:「看在小兒面上饒過夫君唐突之言,不過夫君之言概是聽琦兒所述吧!」
「嬸娘!吾好似真沒記得向叔父說起!」王廷心剛要放下,這甘露給自己的找的借口還真是不錯,誰知下面的婁琦竟然馬上推翻了甘露的猜測。
「哈哈哈,雖非琦兒所講,但也不差也。佛道倆家到處佔山為王,那有不說之理!」說起婁琦王廷立刻想起,這幫道士和尚早幾年恐怕早就踏足此地了,自己又掌管著佛道倆家總庭,能說出嶗山之景也非難事。
「這嶗山真是一個神仙之宅,靈異之所也」眾人也懶得和王廷計較他怎麼知道的這麼詳細,但眼前所見卻是實打實的來不的誆騙。
「怎麼?你發現什麼了?」王廷見狐女也不盡感慨,問道。
「這裡雖山高路遠,站立山中,霧遮雲罩,霞光傳隙,渺渺卻不失人之靈也!」狐女此刻的樣子美的讓王廷真是無法形容,雖是開春之際,但她毫無春暖乍寒之感,白衫隨風而擺,迎著霧中日光,在身旁形成一層彩暈,真如觀音下凡般。
「就是可惜了惠兒姐姐等人!」糜菁在旁也看的入了神,想起自己雖然看到,但洛陽還是有幾位姐妹沒有看到而為她們惋惜。
這次王廷遠去澳洲,本來是想帶上全家老小的,但劉絮和董白還是沒有跟著來,一是王炎還太小,怕經不起顛簸;而劉絕因為懷有身孕自然也沒有跟來。盧惠因為是大姐也是自願留在家中照顧,當然留下的還有祝飛彤這個只愛武裝不愛紅裝的女漢子了。
王廷一行人走走停停,直到午時才來到所謂的上清宮的前身三宮庵。
王廷來到三宮庵才知道,嶗山歷史竟然悠久到可追春秋戰國時期,至秦始皇和武帝時候,因為經歷倆個偉大帝王求仙足跡的踏訪,那時嶗山雖沒有開始道家駐足,但已經成就了『泰山雲雖高,不如東海嶗』的說法了。
因為王廷要帶著妻女家人遊覽嶗山是突發行為,典韋等人也僅比王廷早登上三宮庵不長時間,等王廷到達三宮庵的時候,裡邊的道士早就排列好迎候王廷了。
「嶗山正陽子拜見大漢之主!」王廷一上來,就見一微胖道士打稽行禮。
「正陽子?」王廷聽了道人名字微微一愣。
這個名字怎麼如此熟悉,難道?
一旁的婁琦見王廷詫異,趕忙上前小聲說道:「叔父!此正陽子俗名鍾離權,乃吾順帝時期將也!」
「汝可是吾漢之大將鍾離權乎?」王廷上前幾步,看著這道人問道。
「俗家之名蒙大人記得,正是鍾離!」那道人再次彎腰行禮肯定道。
王廷現在真是落實了心中想法,上下不停的打量起這道人來,就見這傢伙穿著和農家老農無異,上身乃是開衣長衫,下身也是粗布肥褲,眼前道人雖和常人無異,但觀面目精神矍鑠,雙眼有神而蘊斂,非是王廷修鍊過真看不出這傢伙竟然是傳說中八仙之一的人物:漢鍾離。
現在的道家總庭王廷的代理人是婁琦,他是看過大漢各州修道名單的,一時想不起也算正常,但鍾離權他可是知道。
來到漢末這麼多年,又娶了劉絮和劉絕倆位皇女為妻,這漢朝的歷史怎能不熟悉,特別是眼前這位名列八仙之一的漢鍾離了。
原先叫漢鍾離,非是人家姓漢,而是人家是東漢出身,本姓為復鍾離,才有了漢鍾離一說。
鍾離權,字雲房,咸陽人,乃漢順帝時期大將,其父鍾離章亦為東漢大將,以征北胡有功,封燕台侯,其兄鍾離簡為中郎將。當時吐蕃犯邊,他受命防之,怎乃當時受順帝外戚梁毅報復,弱兵被襲而敗,后被梁毅上表貶之,遂看破亂政而隱。
當時王廷看到這段歷史記載的時候還真沒有把鍾離權和八仙聯繫在一起,雖然他來自前世,但亦不是有準備而來,對於八仙的傳說只是被動而知,哪裡會知道威名其中的漢鍾離乃是漢朝人。當看到眼前的道士,再和他的名字聯繫在一起的時候,王廷才算是猛然醒悟眼前這貌不驚人的道人正是和自己同一時代的傳說中仙人之一。
但看樣子,王廷委實不相信這傢伙有七八十歲的年紀,不過有了張凌那百十歲的在前,即使王廷不相信也只有相信了。
「有勞道長了!」雖然眼前人也是武將出身,但時過境遷,王廷可不能守著這麼多人和人家談論「你遇到過鐵拐李沒有,是不是真是這老神仙把你度化的?」之類的言語。
雖然前面王廷表現的頗為差異,但這鐘離權又或正陽子也未記在心上,只是吩咐眾人按照道家規矩來招待王廷等人一行。
「夫君!這裡哪有參天大樹啊?」甘露圍著三宮庵轉了幾圈,也沒有找到王廷在路上所說的參天銀杏大樹,倒是百年大樹有十幾顆,在這個原始年代,這樣的樹木真是比比皆是,一點也不使人好奇。
「哈哈哈,等你二千歲時就有了!」王廷此刻也明白過來,自己說的古樹現在真是沒有,前世聞名的漢代銀杏在現在可不是還是青春期的存在嗎。
「切!就知夫君總是用話誆騙吾等!」甘露露出鄙視的眼神,要是按照王廷的說話,這裡應該是庵房間間,古樹參天,青煙渺渺,環境靜雅。
可上的來卻是根本不是那樣,有庵是有庵,但大都簡陋不堪,有樹也是有的,但也不過尋常所見,更不用說青煙環繞那仙境了。
「這樹可是汝等栽種?」現在的嶗山三宮庵自然沒有那麼深厚的歷史積澱,要成為百姓嚮往的北派道家聖地自然還差些火候,王廷雖有失望沒有看到自己原本熟悉的場景,但一想自己現在就站在歷史的上游,想想也不算是太過於失興。
「有些是吾等閑來撿種所載,有些是從樂山道人等人游來至此所載也!」陪同的鐘離權見王廷問話,老實上前答道。
「樂山道人?」王廷還是沒有想起這傢伙是誰來,倒是一旁的劉絮說道:「夫君不知,這樂山乃是吾漢之張廉夫是也!」
「公主所言不差也!」鍾離權在旁附和道。
「哦!」王廷這才知道這些銀杏樹的來歷。
劉絮口中所提的張廉夫他自然也不陌生,乃是生活在漢文帝、景帝和武帝時期的另一位由官而隱的名人。
張廉夫,字靜如於漢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參加科舉,文學茂才一等,官至上大夫。后因得罪權要,棄職精研玄學,入終南山數載,並遨遊天涯,沒想到這傢伙竟然也來到嶗山過。
「主公!現在可用午飯否?」王廷和鍾離權正說間,典韋晃著粗壯的身軀來到身前問道。
「嗯!知道長久不食人間煙火,可否一同再染凡幾而食否?」王廷答應一聲,轉頭看看鐘離權笑著問道。
(其實書寫到現在也沒有多少可寫的了,剩下的就是一些前面沒有交代的細節或者沒有完善的補充了,書者說過,完成這本書會繼續寫下去,下本書是寫王廷飛升之後的部分,是仙俠類的,當然現在也算是第二部書的鋪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