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考試
學里傳來了消息,三日後舉行加試,頭兩日先考幾場生員,第三天才輪到全縣的童生。
事到臨頭,沈侃不再熬夜讀書,改為每天僅僅練一個時辰的字,以免寫出錯別字,其餘時間什麼也不做,讓大腦得到徹底的放鬆。
本次加試對村裡一眾學子的父母來說,無疑是不亞於鄉試的難得機會,大多數人家都極為重視,各家抓緊時間給孩子進補,縫製新衣什麼的,即使全縣被錄取的名額只有區區六個。
而在沈家則無人當回事,僅僅是一場考試而已,正好沈侃也不願聲張,樂得無人注意。
即使回來的潛齋先生也很淡然,他認為沈侃考上的幾率很大。
私下裡,吳紫仙贈給了他一首七律。
十里垂楊夾道行,深秋一望日生平。
香隨暖心塵絲曲,風代煩君折一枝。
莫道前路無知己,馬前無處不啼鳴。
鍾寺寒山何催客?杏花煙雨必逢春。
沈侃很高興也很得意,於是將這首詩放在了書房最顯眼處,結果被沈雨琴給偷走了,拿去給老太太看。
老太太又拿給丈夫看,故意沒有說出名字來,只說是雨琴的閨中好友。
沈漢摸著鬍子,說道:「這孩子有才氣,可惜沒有名師教導。若是拜我為師,不出幾年,必成全她一位女詩人。」
老太太說道:「你怎麼知道人家就沒有先生?有什麼憑據嗎?」
沈漢用手一指,說道:「這首詩念著是很清麗的,可仔細細究起來,都是成句,比如這垂楊夾道行,煩君折一枝,前路無知己,杏花煙雨。可是話也說回來,這詩是送別詩,又出自閨幃,自是不好太挖空心思,四平八穩才是大家閨秀所為。」
老太太說道:「你這話我有些不贊同,沛文她們姐妹被你誇過的詩,什麼冰心趁晚暉,附鶴滿輕衣之類,我就覺得太過了。但瞧人家這位姑娘的詩,不故作雅緻,令人一目了然。」
「呵呵。」沈漢笑了笑,「這閨女與小五一樣,都有幾分聰明,並不是有心偷古人之作,而是把詩詞讀得爛熟了,一有什麼感想,就自然而然的與古詩相合,而自己恰好又化解不開時,便不知不覺就會用上古人的成句,這正是天分勝過人力所致。而肯下功夫的人,一個字一個字都要反覆推敲,成句是決不肯用的,所以我說她應該找一位嚴厲的師父教導一番。」
沈雨琴笑道:「我們上哪找先生?不如就讓她拜在您門下吧。」
「呃。」沈漢摸了摸雪白的鬍子,「我還沒收過女門生,再說我也不認得人家啊。」
沈雨琴嬉笑道:「她和五哥認識。」
沈漢疑惑起來,將詩箋端起來,仔細看了遍下面的眉批,頓時啞然失笑:「這可不是小五的字么?這不倫不類的字體,和人家的好字一比較起來,真有如天壤之別,虧他好意思寫在下面。」
雨琴又不服氣了,問道:「字寫得好嗎?」
「字寫得實在是好。」沈漢重重點頭,「這一手文徵明的小楷,恰如其分。我想這女孩子,一定長得很清秀吧?」
「何止清秀。」老太太大笑,指著嘟起嘴的雨琴,「模樣不如人家,現在連字也給比下去嘍!」
「哼!」雨琴更不樂意了。
「有趣。」沈漢哈哈一笑,「如此才貌雙全的閨女,小五配娶人家嗎?琴丫頭,你說是不是?」
誰知沈雨琴不附和,反而問道:「怎麼不配了。」
沈漢更樂了,笑著問道:「你為何這麼熱心呢?小五許給你了什麼好處?」
沈雨琴叫道:「我有什麼好處?不過是看他們很般配,錯失姻緣怪可惜的,再說五哥素來又對我好。」
「你也不必這麼熱心。」沈漢默然下來,過了一會兒,說道:「依我看還是等他先過了眼前這一關,再談別的吧。」
沈雨琴信心十足的道:「必過的,就是來年鄉試,也必中秀才。」
「小兒之言。」沈漢無語,搖搖頭,起身徑自走了。
轉眼間,幾天過去了。
一早趕到縣學的沈侃在迴廊里找了個角落,石凳子上墊上軟緞,坐下來候著。
很快,就見各縣的童生紛紛進來,年紀小的只有十幾歲,看起來朝氣蓬勃,也有小小年紀老氣橫秋的;年紀最大的至少六十多了,老態龍鍾,走路都要靠人攙扶,卻還是要考取功名。
有儀錶端正的,亦有獐頭鼠目的,類似沈侃這樣衣冠楚楚也不少,也有一身襤褸家境貧窮的。
沈侃看著遠處一位花白鬍須,面黃肌瘦的老童生,想起了范進。
考試基本與鄉試一樣,到了時辰,周學正等官員出來燒香祭拜一番,然後命童生們排隊挨個通過檢查,不許夾帶小抄。
檢查沈侃的是李差人,李差人沖他笑了笑,隨便搜了下帶來的籃子、衣服,遞給他一個號牌,便揮手放他進去。
就這樣,沈侃進了小房間,將帶來的筆墨紙硯一一放好,閉著眼睛養養神,很快外面封了門。
發下題目,沈侃一看,第一場是史論一篇,題目是「北宋結金以圖燕趙,南宋助元以攻蔡論」。
這個題目出的頗有意思,沈侃有些拿捏不穩出此題的意思。
想北宋為了從遼國手中奪回燕雲十六州,與興起的金人結盟,共同出兵攻打遼國,結果是聯手滅了遼后,金人又馬不停蹄的南侵,最終滅了北宋。
南宋時期,又與崛起的蒙古人結盟滅金。不久,蒙古人又對南宋展開進攻,花了將近四十年的時間,南宋滅亡。
站在後世人角度,這兩個決策都是非常愚蠢的,自強才是唯一出路。不過站在當時的立場,就策略本身而言,是沒有錯的。
幽雲十六州的地理位置在古代有多重要自不必言,自宋太祖趙匡胤抱憾而終,奪回它始終是北宋國策之一。
當時遼國已經很虛弱了,一百年來未曾大規模南下侵宋,當金人準備全力攻擊遼的時候,燕雲十六州為北宋國家利益之根本,選擇趁機出兵收回,有錯嗎?
休要說什麼援助遼國的話,遼在當時才是漢人真正的世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