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根植華夏
魏姓是黃帝的姬姓嫡裔。周文王第15子畢公高受封於畢,其孫畢萬在畢國被西戎攻滅后,投奔到晉國,成為大夫。魏,本為西周封國,公元前661年為晉國所滅,封大夫畢萬於此地。魏城在今山西芮城縣北。其後子孫以邑為氏,稱為魏氏。
根據史學家的研究,大約6500年前,在以宛丘(今河南周口市淮陽縣)為中心的黃淮區域,被尊為「人文始祖」、「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統一了九大部落,奉「龍」為華夏圖騰。中國人的姓起源於五六千年以前的母系社會。來自於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因此中國最古老的姓大都是「女」字邊,如姬、姜、姚、姒,媯,嬴等。它的作用主要是便於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氏早在傳說中的黃帝時代就已經出現了。氏的大量出現是在周朝。周朝初期,周王大規模分封諸侯,此後這些諸侯國的後人就以國為氏了。另外,諸侯國又對國內的官員進行分封,這些官員的後裔就以封地為氏。據研究,中國人中所使用的99%的姓氏是從姓中派生出來的氏演變而成的。
姓和氏的意義本來並不一樣,據東漢時的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姓,人所生也。…」氏則為姓的分支的含義。據石玉新等著的《華夏姓氏考》中介紹,上古三代(夏商周時)時代姓的產生是因生賜姓,作用是別婚姻,而氏則最初表示姓的分支,作用是區別貴賤。上古時姓和氏是有嚴格的區別的。到了戰國時期姓氏制度發生混亂,周期的春秋戰國完成姓氏合一,成為目前所表示的含義。
據多種史籍記載,對魏氏的「魏」字,通常有四種釋義:
一是,《說文》釋曰:「魏者,高也,大也」,與《古文》所言「巍巍乎」之巍意相同,且乃古「巍」字的縮寫;二是,另據《逸周書謚法解》五十四之謚示,魏即「克威捷行」(意為有威面敏行)、「克威惠禮」(意為雖威而不逆禮),兩者合之,即為「有威敏行,蘊威惠禮」曰「魏」;這裡所說的「克威」是指有能儘力,「敏行」是指善行大道,「惠禮」則是「行唯仁適禮也」;三是,《左傳》云:「魏者,大名也」;《廣雅訓詁》釋「魏」為「好」,《方言》第十三釋「魏」為「能」;四是,《玉篇·鬼部》解:「魏,象魏,闕也」,魏即指闕宮門之台觀;《文選·班固<典引>》謂之:「是以來儀集羽族於觀魏。」張欽注說:「來儀,鳳也,……觀魏,皆闕也。」故而,今有學者將魏姓的特點用「魏指宮門觀全局,民族根本永屹立」來高度概括,頗為言之有理,恰當、妥貼。
魏姓來源有三:
1、出自姬姓,以邑為氏,或以國名為氏。
據《元和姓纂》所載,魏姓是黃帝的姬姓嫡裔。周文王第15子畢公高受封於畢,其孫畢萬在畢國被西戎攻滅后,投奔到晉國,成為大夫。魏姓誕生距今已2666年。
魏,本為西周封國,公元前661年為晉國所滅,封大夫畢萬於此地。《左傳·閔公元年》載:「晉侯作二軍,公將上軍,大子申生將下軍。趙夙御戎,畢萬為右,以滅耿、滅霍、滅魏。還,為大子城曲沃,賜趙夙耿,賜畢萬魏,以為大夫。」《魏世家》所載略同:「獻公之十六年(前661),趙夙為御,畢萬為右,以伐霍、耿、魏,滅之。以耿封趙夙,以魏封畢萬,為大夫。」魏城在今山西芮城縣北。其後子孫以邑為氏,稱為魏氏。
晉公子重耳流亡之時,畢萬的孫子魏犨隨同一起流浪,后得秦穆公之力,重耳被迎立為晉國國君,是為晉文公。文公封魏犨(WeiChou)世稱魏武子為大夫,承襲魏氏封邑。據《魏世家》,魏武子之子悼子時,又徙治霍(今山西霍州西南)。
公元前451年,魏桓子與韓康子、趙襄子伐滅知伯,分其土地。公元前445年,畢萬後代魏斯演出了歷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晉」,自成諸侯,建立魏國,稱魏文侯,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正式確定了魏國的領土範圍。
公元前225年被秦所滅后,亡國的魏國王族以國名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稱魏姓正宗。
2、外姓改姓魏。
戰國秦昭襄王時有國相、穰侯、昭襄王母宣太后異父弟魏冉,本楚人,羋姓,后改姓魏;
南宋魏了翁,字華父,鄧州蒲江(今四川蒲江縣)人。生於南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卒於宋理宗嘉熙六年(1237年),自稱出生於一個「貧賤」的家庭。他的曾祖父魏大昕,祖父魏蘋,父親魏士行都未作過官。魏了翁原不姓魏,其生父為高孝(王壽),與魏士行是親兄弟,因魏了翁的祖母高氏之兄無後,乃將孝(王壽)過繼高家,孝(王壽)生有六子,了翁排行第五。后又因魏士行無子,再將了翁過繼給魏士行為子,又改姓魏。
明代有崑山人唯校,其先世本李姓,居蘇州葑門的庄渠,弘治進士,授南京刑部主事,后改姓魏。
3、少數民族姓魏。
隨著歷史的發展,一些少數民族除了本民族的姓氏,也採用漢族的姓氏,由於音近、省宇等原因,有以魏為姓的。
北魏時期氏族中有魏揭飛,自稱大將軍、衝天王;滿族倭徹赫氏后改為魏姓;佤族斯內氏,漢姓魏;鄂倫春族魏拉依爾氏,漢姓魏。此外,土家、蒙古、彝、回、朝鮮等民族中均有魏姓。
回族中的魏姓,早期見於明代魏實。洪武年間(1368-1398年),武略將軍魏實由順天府(今北京)調湖南常德衛,路經湖北仙桃,見該地有清真寺及穆斯林居住,逐留其一子,后子孫繁衍,遍及湖北全省。(參見《湖北回族》)另,在廣州懷聖寺《重建懷聖塔寺之記》碑中有「鎮守廣東等處地方副都統魏黑納篆額」的記載(碑立於清康熙三十七年)。其名「黑納」,按阿拉伯語發音有慶賀、祝賀、頌揚等意,較適用於取名;在古代進人中國的阿拉伯人名中,又有Hindu,也可簡譯為「黑納」。魏黑納恐是中國姓加上回回名的合成名。在清同治年以前,魏姓在西北地區亦為大族。據《同治年間陝西回民起義歷史調查記》載,魏姓在同治年間是「咸陽的回族大姓」。僅道光年間,在咸陽縣誌中記載的東鄉安谷里魏家村、西鄉廊里魏家堡、魏家前村就有魏姓50戶之多。魏姓回族,在中國革命近現代歷史上也曾做出過一定的貢獻。如在辛亥革命武昌起義中犧牲的有湖北兩陽(今仙桃市)人魏碧章、魏清光;在北上抗日和解放戰爭中犧牲的有湖北鄖西人魏茂順、魏登恆等。魏姓回族主要分佈在湖北、河南、甘肅等地。
與魏同宗者,據《元和姓纂》載,畢萬封魏,支孫食采於馮為氏,季孫食采於潘為氏,畢公高之後有藩氏。續通志氏族略云:明時有藩俊者,系嘉靖舉人,後任廣東省清遠知縣。郡望滎陽郡故魏、畢、馮、潘、藩氏同宗。
畢公有後代子孫因故散居京兆、河間一帶,以本為王族之故,自稱為王。
春秋時晉國有呂氏,系從魏氏分化而來。魏武子(魏犨)次子魏(金奇)封於呂、廚,所以又稱呂(金奇)、廚武子。其後子孫以邑為姓。
據《通志·氏族咯》所載,戰國初年,趙、魏、韓三國分晉后,公元前361年魏惠王江都城遷至大梁(在今河南開封市),魏惠王遷都大梁為梁惠王,子孫以梁為氏,是為河南開封梁氏。
與魏姓有淵源的還有令狐氏,《百家姓》中記述為:周朝時有個叫魏顆的人屢立戰功,受封於令狐邑,後人遂以令狐為姓。
據史料記載,萬姓亦源於周朝姬姓王室,他們的後裔中先後有兩房人改姓為萬。周初重臣畢公高之後畢萬,後去晉國效力,封為大夫,是晉國戰功顯赫的將軍。畢萬幫助晉國征服魏國之後,晉獻公將魏國封給畢萬,所以畢公又稱魏萬。畢萬系魏姓得姓始祖、也是萬姓始祖。
魏氏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東省境內發展繁衍,也有部分分居於今湖北、湖南省境內。戰國時信陵君魏公子無忌子錄番盛,知名度高,所以諸多古籍和魏氏族譜大多以魏無忌為魏氏承上啟下的關鍵人物。秦漢之際,魏姓進一步擴展到陝西、甘肅、寧夏等為主的北方廣大地區,一支遷入四川。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在簡述魏系從畢萬至昭王生公子無忌后,接言:「孫無知,漢高梁侯。生均。均生恢,恢二子:伯綸、彥。彥字叔綸,張掖太守。生歆,字子胡,巨鹿太守,初居下曲陽。二子:愉、悅。愉字修長,侍中。……」
16977.16977小遊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遊戲,等你來發現!